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治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的内在逻辑、项目制逻辑的张力
1
作者 王幸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3期79-83,共5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项目制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及改进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项目制既实现中国共产党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同时又为实现乡村治理提供有效的现代工具效力。强...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项目制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及改进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项目制既实现中国共产党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同时又为实现乡村治理提供有效的现代工具效力。强化乡村治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的内在逻辑以及项目制的逻辑张力,有助于在乡村治理发展中形成合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这不仅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 乡村治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内在逻辑 项目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扶贫项目制的“耗散”过程及其逻辑 被引量:18
2
作者 吴映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42,共12页
扶贫项目制是我国扶贫开发中采取的一种重要方式,对脱贫攻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项目制在运行中产生的损耗影响预期目标实现,学者发现利益冲突、微腐败、利益共谋、贫困户参与不足等原因造成了项目制的非制度性损耗。但从县域调查来看... 扶贫项目制是我国扶贫开发中采取的一种重要方式,对脱贫攻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项目制在运行中产生的损耗影响预期目标实现,学者发现利益冲突、微腐败、利益共谋、贫困户参与不足等原因造成了项目制的非制度性损耗。但从县域调查来看,项目制下扶贫资源在论证、申报、立项、实施、验收、监管过程中存在制度性耗散与非制度性耗散两种现象。制度性耗散主要包括扶贫项目流程繁杂造成的时间耗费、扶贫项目跑动与论证过程的资金消耗、扶贫项目实施的机构增设与监督成本耗费;非制度性耗散主要包括项目虚报与重数量轻质量、项目施工中的工程外包与阻工闹工、项目验收中的资金挪用和监管缺失等。扶贫项目耗散现象产生主要是在"项目治县"的县域发展逻辑、项目争取的县乡(镇)村竞争逻辑与项目实施中的政绩至上逻辑、项目效益的社会动员逻辑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项目 制度性耗散 非制度性耗散 项目逻辑 项目治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治教”的逻辑限度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宋婷 刘红霞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29,共5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作为一种与单位制、科层制逻辑相区别的治理机制,项目制依凭其自身优势特点与制度抱负开始担任构筑一流高等教育的历史职责,从而累积"项目治教"的"绩效合法性"。然而,项目制实践中遵循的一事一议、... 在新时代背景下,作为一种与单位制、科层制逻辑相区别的治理机制,项目制依凭其自身优势特点与制度抱负开始担任构筑一流高等教育的历史职责,从而累积"项目治教"的"绩效合法性"。然而,项目制实践中遵循的一事一议、择优、技术理性、规划控制等独特逻辑,似乎悬置了高等教育中的"地方性知识"这一本体性命题,因而不得不承受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治理碎片化、马太效应、价值理性的失落、被规划的高等教育等逻辑限度,使"项目治教"在高等教育领域中面临正当性与合理性的质疑与拷问。因此,当我们通过"项目治教"获取高等教育效率与技术收益时,更应不断检省"项目治教"这一治理行动本身是否正当与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治国 项目治教 项目逻辑 逻辑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M+AHP的海南省耕地占补平衡实施效果评价
4
作者 麦兰芳 《热带农业工程》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为落实好海南省耕地占补平衡工作,首先基于项目逻辑模型构建海南省耕地占补平衡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层指标的权重值,对海南省2017~2022年耕地占补平衡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投入、活动、产出、效... 为落实好海南省耕地占补平衡工作,首先基于项目逻辑模型构建海南省耕地占补平衡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层指标的权重值,对海南省2017~2022年耕地占补平衡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投入、活动、产出、效果、影响的平均得分分别为6.7、5.6、4.3、6.0、5.5分,2017~2022年占补平衡实施效果评价得分整体上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特征,具体排序为2019年>2020年>2022年>2017年>2021年>2018年;文昌市和陵水县分别是海南省耕地占补平衡实施效果最好和最差的地区。根据2017~2022年海南省耕地占补平衡实施评价结果,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绩效改进工作的建议,旨在为海南省今后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逻辑模型 耕地占补平衡 层次分析法 实施效果 评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体育文化建设中赛事问题的警醒与反思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小龙 李杰凯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23-428,共6页
赛文化即比赛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历程中积淀的竞争文化现象,也是迈向"健康中国"与体育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赛文化在不同时期的内涵有所不同,以新旧赛文化为逻辑起点,对近年来体育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部分项... 赛文化即比赛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历程中积淀的竞争文化现象,也是迈向"健康中国"与体育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赛文化在不同时期的内涵有所不同,以新旧赛文化为逻辑起点,对近年来体育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部分项目赛事滥用的现实及其利弊进行剖析,揭示出赛事滥用所导致的价值观扭曲及异化现象,向社会传递不正确的价值取向,阻碍体育赛事正向精神文化的塑造,制约了项目赛事的健康发展。过度商业化、急功近利的宣传、对政绩的追求以及对运动项目本体论自在逻辑认识的缺失是导致赛事滥用及异化的主要原因。从本体论的视角,对不同体育文化、不同文化现象与文化项目的自在逻辑进行梳理,发掘出比赛并非是所有文化项目的本质属性与推动因素。发源于西方的竞技运动项目其本质就是比赛,而发源于东方传统文化的运动项目其本质属性并非都是比赛,逾情与展示才是其存在的基础。赛事的滥用不但易导致体育价值体系扭曲、异化,还易使项目文化产生弱化的危险,甚至引发"逃离"。因此,出于文化发展的长远考虑,提出赛文化的"适应度"概念,以实现赛事价值与自在逻辑两者的有机统一,为我国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文化 赛事滥用 异化 项目自在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分数等值研究——一个基于铆题和两参数IRT模型的解决方案 被引量:18
6
作者 朱正才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0-284,共5页
对现有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分数等值模式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一个基于铆题设计和两参数IRT模型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 ( 1 )用两参数逻辑斯蒂模型替代原来的Rasch模型,以改进题目模型的适合... 对现有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分数等值模式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一个基于铆题设计和两参数IRT模型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 ( 1 )用两参数逻辑斯蒂模型替代原来的Rasch模型,以改进题目模型的适合性; (2)用共同题目的等值设计取代原来的共同被试等值设计,解决共同被试等值设计中,等值考生的动机水平难以控制的难题; (3)建立专用的等值用题库,并且一次性完成其中铆题的预测和参数标定工作,以解决原来等值模式中存在的误差累积问题。同时,由于铆题的保密工作难度较小,因此,等值专用题库对保证等值结果的可靠性也具有重大意义; (4)本文还对新的分数等值方案进行了真实的考试数据等值计算实验,并得到了一个令人满意的分数等值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反应理论 分数等值 逻辑斯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