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不规则顶棚假设的顶部开口舱室烟气填充时间预测模型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强 陆守香 +2 位作者 张佳庆 陈兵 黎昌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2-409,共8页
基于不规则顶棚假设,建立了一种适用于顶部开口舱室火灾烟气填充时间的预测模型.通过与3.0m(长)×3.0m(宽)×1.95m(高)顶部开口舱室油池火实验进行对比,考察了火源直径为0.10,0.14,0.20和0.30m,顶部开口面积为0.01,0.04,0.09,0.... 基于不规则顶棚假设,建立了一种适用于顶部开口舱室火灾烟气填充时间的预测模型.通过与3.0m(长)×3.0m(宽)×1.95m(高)顶部开口舱室油池火实验进行对比,考察了火源直径为0.10,0.14,0.20和0.30m,顶部开口面积为0.01,0.04,0.09,0.14,0.25和0.32m2情况下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测温法和消光法)间的相似关系.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舱室火灾 顶部开口 烟气填充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源贴壁情况下顶部开口舱室内烟气温度预测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毅 陈潇 陆守香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7-294,共8页
火灾现已成为船舶安全的主要威胁,因此以机舱为代表的顶部开口舱室火灾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但前人缺少对火源贴壁情况下舱室内火灾烟气温度的相关研究.本文通过分析火源贴壁情况下舱室内传热过程,构建火源贴壁时顶部开口舱室火灾烟气温度... 火灾现已成为船舶安全的主要威胁,因此以机舱为代表的顶部开口舱室火灾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但前人缺少对火源贴壁情况下舱室内火灾烟气温度的相关研究.本文通过分析火源贴壁情况下舱室内传热过程,构建火源贴壁时顶部开口舱室火灾烟气温度预测模型,并利用数值模拟进行验证.研究表明,贴壁火源与壁面间的热传导对于舱室内温度有明显影响,考虑了火焰与壁面热传导项的舱室温度预测模型能较为准确地预测火源贴壁时舱室内烟气温度,误差基本可以控制在30%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部开口舱室 贴壁火源 烟气温度预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部开口变大的电机盒注塑模具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勇军 何显运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8-92,共5页
分析了顶部开口变大的电机盒塑件的工艺特点,介绍了该塑件注塑模结构设计和工作过程。通过在主分型面打开前先行分开支撑板和B板,并利用支撑板上的滑块座带动动模内抽块运动,解决了由于塑件顶部开口比中部大导致动模型芯卡住塑件、脱模... 分析了顶部开口变大的电机盒塑件的工艺特点,介绍了该塑件注塑模结构设计和工作过程。通过在主分型面打开前先行分开支撑板和B板,并利用支撑板上的滑块座带动动模内抽块运动,解决了由于塑件顶部开口比中部大导致动模型芯卡住塑件、脱模困难的问题,并通过扣机和限位螺钉实现了B板与支撑板之间的先行开模和定距;通过在定模侧设置油缸、导向限位、侧抽芯杆等装置,实现了离分型面较远处的抽芯。模具结构紧凑、实用,具有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盒 顶部开口 先行脱模 抽芯 注塑模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部开口的城市浅埋公路隧道内气压脉动特性及分布规律
4
作者 金斯科 龚延风 张广丽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5-152,共8页
顶部开口的城市浅埋公路隧道是一项绿色节能技术,南京已经建成4条此类隧道。自运营以来,隧道内空气环境质量得到了广泛好评,但是尚未形成规律性的设计方法。基于1∶10的实验平台,测试了4种工况下隧道内部的气压脉动及分布。结果表明:在... 顶部开口的城市浅埋公路隧道是一项绿色节能技术,南京已经建成4条此类隧道。自运营以来,隧道内空气环境质量得到了广泛好评,但是尚未形成规律性的设计方法。基于1∶10的实验平台,测试了4种工况下隧道内部的气压脉动及分布。结果表明:在均匀连续的车流下,隧道内各点的逐时压力表现为周期不对称的类正弦脉动。气压脉动的振幅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在均匀连续车流下的某一个固定时刻,公路隧道内沿长度方向的压力也呈现周期性的脉动分布。在顶部开口附近,周期性的气压脉动依然存在,但振幅出现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隧道 顶部开口 压力 脉动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部开口舱室火灾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利源 刘燕红 +1 位作者 刘伯运 易祥烈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139-143,共5页
船舶舱室火灾与一般建筑火灾有很大的不同。为了完善船舶损管研究,保障舰艇生命力,通过对顶部开口舱室庚烷油池火的仿真试验,研究了舱室内火灾烟气温度特性和运动规律,得到了燃料的热释放速率和质量燃烧速率曲线,分析了不同时刻火苗正... 船舶舱室火灾与一般建筑火灾有很大的不同。为了完善船舶损管研究,保障舰艇生命力,通过对顶部开口舱室庚烷油池火的仿真试验,研究了舱室内火灾烟气温度特性和运动规律,得到了燃料的热释放速率和质量燃烧速率曲线,分析了不同时刻火苗正上方平面上的温度分布和顶部开口正下方平面上的温度变化情况,得出烟气运动规律和顶棚热烟气蔓延的过程,为舱室火灾人员的逃生与救援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舱室火灾 顶部开口 烟气运动 温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部开口布置对自然排烟效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李飞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5-448,共4页
为了研究顶部开口布置方式对自然排烟效果的影响,建立基于大涡模拟的FDS模型对120、240、360、480kW的池火灾进行数值模拟。根据研究结果分析可知,顶部开口布置方式对自然排烟效果具有明显的影响,建筑顶部开口应尽量布置在可燃物集中或... 为了研究顶部开口布置方式对自然排烟效果的影响,建立基于大涡模拟的FDS模型对120、240、360、480kW的池火灾进行数值模拟。根据研究结果分析可知,顶部开口布置方式对自然排烟效果具有明显的影响,建筑顶部开口应尽量布置在可燃物集中或者发生火灾危险概率较大的位置,并尽量增加顶部开口的数量,以提高自然排烟效率,降低火灾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部开口 开口位置 开口数量 自然排烟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部不同开口尺寸腔室中油池火灾的发展过程 被引量:6
7
作者 陈兵 陆守香 +2 位作者 李强 黎昌海 袁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95-901,共7页
在顶部开口腔室内开展庚烷油池火的燃烧实验,研究了开口尺寸对火灾发展过程的影响.实验使用了2种直径的油池和6种大小的水平开口,并测量了燃料质量损失速率、腔室内的气体温度分布以及火源根部附近的气体浓度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根据火... 在顶部开口腔室内开展庚烷油池火的燃烧实验,研究了开口尺寸对火灾发展过程的影响.实验使用了2种直径的油池和6种大小的水平开口,并测量了燃料质量损失速率、腔室内的气体温度分布以及火源根部附近的气体浓度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根据火焰熄灭的原因,燃烧可分为缺氧熄灭模式和燃料耗尽熄灭模式.在缺氧熄灭模式下,顶部开口尺寸对燃料消耗率、质量损失速率和气体温度分布的影响较小;火灾进入燃料耗尽熄灭模式后,质量损失速率以及气体温度均随开口尺寸增大而增大.同时,随着开口的增大,火焰熄灭时的氧气浓度变大.在顶部开口腔室火灾中,燃烧开始后,烟气在腔室内迅速沉降并充满整个腔室,"双区模型"不再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室火灾 顶部开口 质量损失速率 温度分布 气体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开口有限空间油池火燃烧特性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兵 张世奇 +2 位作者 时训先 黎昌海 陆守香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6-111,共6页
[目的]船舶机舱等有限空间通常具有顶部水平开口,开口位置和形状的特殊性导致其火灾燃烧特性与建筑火灾有着明显的区别。为了解和认识船舶机舱等顶部水平开口的火灾特性,[方法]通过改变开口面积和庚烷油池的尺寸,开展顶部开口有限空间... [目的]船舶机舱等有限空间通常具有顶部水平开口,开口位置和形状的特殊性导致其火灾燃烧特性与建筑火灾有着明显的区别。为了解和认识船舶机舱等顶部水平开口的火灾特性,[方法]通过改变开口面积和庚烷油池的尺寸,开展顶部开口有限空间火焰熄灭模式、火焰形态与燃烧速率等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结果]根据火灾熄灭原因,有限空间火灾发展过程分为O2浓度不足导致的“缺氧熄灭”模式和可燃物耗尽导致的“燃料耗尽熄灭”模式。在“缺氧熄灭”模式中,烟气混合物被卷吸进入火焰参与燃烧过程,火焰自熄灭临界O2浓度处于13%~16.5%,且火焰形态由稳定燃烧的形状变成在脱离油池并不断游走的状态。在“燃料耗尽熄灭”模式下,火焰形态较为稳定,并且由于沸腾燃烧导致燃烧后期燃烧速率有较为明显的增大。[结论]研究结果展示了顶部开口有限空间火灾的燃烧特性,对了解船舶舱室火灾的发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并为船舱火灾扑救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部水平开口 有限空间 油池火 燃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型城市隧道污染物传播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嘉齐 明廷臻 +1 位作者 吴永佳 文远高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0-187,共8页
随着城市的发展,许多新型城市隧道采取上方局部开口形式,以缓解其内部环境污染以及出口污染物集中排放的问题,同时隧道内部设置射流风机也是改善隧道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以武汉水果湖隧道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个顶部开口和隧道内... 随着城市的发展,许多新型城市隧道采取上方局部开口形式,以缓解其内部环境污染以及出口污染物集中排放的问题,同时隧道内部设置射流风机也是改善隧道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以武汉水果湖隧道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个顶部开口和隧道内部设置射流风机的S型城市隧道三维立体模型,并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模拟分析了5种不同工况下顶部开口和射流风机对S型隧道系统流场以及污染物传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开启射流风机工况下,S型隧道内污染物CO浓度的降低幅度约为10%;而单开启顶部开口对缓解S型隧道内空气污染无积极作用;当南北双顶部开口与射流风机同时开启时,S型隧道内污染物CO浓度的降低幅度约为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型城市隧道 污染物传播 顶部开口 射流风机 空气污染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