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辅助-顶空液相微萃取在线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的敌敌畏 被引量:5
1
作者 孔娜 邹小兵 +2 位作者 黄锐 夏之宁 魏欣旸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00-1203,共4页
基于微波辅助-顶空液相微萃取联用(MAE-HS-LPME)这一样品前处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水样中的敌敌畏残留量进行了测定。对影响萃取的因素如萃取剂、微波辐射功率、萃取时间、离子强度和样品基质的pH值等进行了考察。萃取条件... 基于微波辅助-顶空液相微萃取联用(MAE-HS-LPME)这一样品前处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水样中的敌敌畏残留量进行了测定。对影响萃取的因素如萃取剂、微波辐射功率、萃取时间、离子强度和样品基质的pH值等进行了考察。萃取条件为:选用二甲苯作萃取剂,萃取时间为15min,微波辐射功率300W,NaCl含量为5%,pH为2.5。在最佳条件下,敌敌畏的检出限(信噪比为3时)为0.96μg/L,定量限(信噪比为10时)为3.20μg/L,萃取富集倍数为54,实际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87.4%~103%。与传统的前处理方法相比,本方法具有简便、快速、高效、节省溶剂、选择性好、应用范围广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萃取 空液相微萃取 高效液相 敌敌畏 环境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色集合理论的定位基准选择推理技术 被引量:6
2
作者 孙习武 褚学宁 +1 位作者 张在房 苏於梁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463-2468,共6页
为解决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中定位基准选择问题,提出了定位基准推理过程的形式化方法,分析工件定位中各种知识的约束关系。首次应用多色集合理论的个人颜色、统一颜色和递阶结构树,建立了工件定位基准递阶结构信息模型。以三平面定位方... 为解决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中定位基准选择问题,提出了定位基准推理过程的形式化方法,分析工件定位中各种知识的约束关系。首次应用多色集合理论的个人颜色、统一颜色和递阶结构树,建立了工件定位基准递阶结构信息模型。以三平面定位方式为例,确定第一、第二和第三定位基准围道矩阵。建立了启发式定位基准选择顺序,按照工件定位基准围道矩阵确定的标准,以箱体类零件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基准选择 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 集合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色集合理论的机械产品概念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唐凤鸣 李宗斌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0-155,共6页
介绍了多色集合理论 ,指出了多色集合为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信息建模技术及其相关的推理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使机械产品概念设计这一难以形式化的设计过程有了建模的可能 .给出了基于多色集合理论和功能方法树的机械产品概念设计... 介绍了多色集合理论 ,指出了多色集合为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信息建模技术及其相关的推理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使机械产品概念设计这一难以形式化的设计过程有了建模的可能 .给出了基于多色集合理论和功能方法树的机械产品概念设计的知识表达 .建立了贴近度函数 ,给出一个关于方案功能相对需求功能冗余程度的数学模型 ,通过给定冗余允许值排除不合理方案 .提出了基于多色集合理论的机械产品概念设计的设计步骤和实现流程图 ,为其它机械产品的概念设计提供帮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理论 机械产品 概念设计 功能方法树 贴近度函数 计算机辅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TC2模型下研究top夸克衰变到极化的w玻色子
4
作者 魏山城 杜霖霖 张巧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4-154,共1页
关键词 电弱对称破缺模型 顶色辅助的人工色理论 HIGGS场 分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强子对撞机上探测与规范玻色子关联产生的中性top-pion介子 被引量:5
5
作者 杜霖霖 付金山 王学雷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6-186,共1页
关键词 电弱对称性破缺 辅助的人工(TC2)模型 TOP-PION介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理论对顶夸克产生的修正
6
作者 鲁公儒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2期30-34,共5页
讨论了顶色辅助的人工色理论预言的赝标哥得斯通玻色子 ( TC介子 ,Top介子 )在 NLC实验中对顶夸克对产生的修正 .我们发现 ,Top介子对顶夸克产生截面σtt修正的贡献是主要的 ,在大部分参数空间里 ,荷电Top介子的修正很大 .当选取合理... 讨论了顶色辅助的人工色理论预言的赝标哥得斯通玻色子 ( TC介子 ,Top介子 )在 NLC实验中对顶夸克对产生的修正 .我们发现 ,Top介子对顶夸克产生截面σtt修正的贡献是主要的 ,在大部分参数空间里 ,荷电Top介子的修正很大 .当选取合理的参数时 ,荷电 Top介子对 σtt的贡献可以达到 8% ,能够被 NLC实验探测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理论 TC2模型 荷电Top介子 夸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2模型中顶夸克的稀有衰变
7
作者 鲁公儒 王增宝 殷复荣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21-121,共1页
关键词 夸克 稀有衰变 TC2模型 人工理论 分支比 电弱对称性破缺 高能对撞机 粒子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味改变过程探测TC2理论中的中性toppion介子
8
作者 王学雷 王红玲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25-125,共1页
关键词 味改变过程 TC2理论 中性toppion介子 电弱对称破缺机制 人工模型 标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箱体零件辅助加工时间建模及工步排序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胜博 张松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0-94,98,共6页
针对箱体零件结构复杂、面孔特征多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工步排序优化法。在分析箱体零件工艺特征和立卧镗铣加工中心工作方式的基础上,针对工步排序问题探究了主轴快速移动、工件转位和刀具更换对辅助加工时间的影响,并... 针对箱体零件结构复杂、面孔特征多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工步排序优化法。在分析箱体零件工艺特征和立卧镗铣加工中心工作方式的基础上,针对工步排序问题探究了主轴快速移动、工件转位和刀具更换对辅助加工时间的影响,并以辅助加工时间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工步排序优化模型,利用多色集合理论构建工步优先关系约束矩阵,以确保工步顺序满足工艺约束原则,并通过改进的遗传算法获得了辅助加工时间最短的工步序列。经过工步排序优化有效降低了目标零件的辅助加工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体零件 辅助加工时间 工步排序 理论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结构特征零件车铣复合加工工步排序优化
10
作者 王旭 翁直威 张松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9-55,共7页
针对零件在车铣复合加工过程中不同工步间多次B轴转位、工作台转位、换刀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色集合理论的混合遗传算法(HGA)进行工步排序优化。首先,以多结构特征零件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加工工艺和工步排序原则的基础上... 针对零件在车铣复合加工过程中不同工步间多次B轴转位、工作台转位、换刀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色集合理论的混合遗传算法(HGA)进行工步排序优化。首先,以多结构特征零件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加工工艺和工步排序原则的基础上,借助多色集合理论建立了工步排序问题的约束模型;其次,以最短辅助时间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工步排序优化模型并对其进行了鲁棒性分析;然后,设计了遗传算法合理的编码、交叉和变异的方法,并在算法中引入了模拟退火机制;最后,将HGA应用于实例中,并与其他两种遗传算法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HGA在解决工步排序问题方面具有优越性,经过优化有效地降低了零件的辅助加工时间,达到了提高生产效率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铣复合加工 集合理论 混合遗传算法 工步排序 辅助加工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2模型中中性特征粒子在未来高能直线对撞机上的产生
11
作者 于勉 乔庆鹏 张向丹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03-106,共4页
top-pions(∏0,±)和top-higgs(HTC)是TC2模型所预言的特征粒子,实验上如果能够发现这些粒子则可以认为是对TC2模型的直接证实,为此研究了这些特征粒子在树图水平上的成对产生过程,即e+e-→HTC∏0和e+e-→∏+∏-.结果表明,e+e-→HTC... top-pions(∏0,±)和top-higgs(HTC)是TC2模型所预言的特征粒子,实验上如果能够发现这些粒子则可以认为是对TC2模型的直接证实,为此研究了这些特征粒子在树图水平上的成对产生过程,即e+e-→HTC∏0和e+e-→∏+∏-.结果表明,e+e-→HTC∏0的产生截面可以达fb量级,而e+e-→∏+∏-的产生截面可达几十个fb量级,这些过程可以产生足够多的、有特征的多喷注末态,而且标准模型的背景可以有效地压低.因此,在未来建设的高亮度直线对撞机上,top-pion和top-higgs可以通过以上过程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模型 电弱对称破缺 人工理论 顶色辅助的人工色理论 top-pions介子 top-higgs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子对撞机上探测与第三代夸克关联产生的中性toppion介子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学雷 李凤霞 于莉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3-153,共1页
关键词 电弱对称性破缺 辅助的人工(TC2)模型 TOP-PION介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规划建模技术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鹏 李宗斌 +1 位作者 杨晓春 杜轩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435-2442,共8页
为提升工艺规划的智能化程度,应用多色集合理论建立了基于特征的汽车覆盖件的信息模型。利用多色集合建立了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特征映射模型,实现了汽车覆盖件从设计特征到工艺特征的映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则的工艺方案推... 为提升工艺规划的智能化程度,应用多色集合理论建立了基于特征的汽车覆盖件的信息模型。利用多色集合建立了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特征映射模型,实现了汽车覆盖件从设计特征到工艺特征的映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则的工艺方案推理算法,并进行了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规划的推理研究。最后,以汽车后盖板零件为例,对所提出的模型与算法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理论 汽车覆盖件 冲压 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HC上荷电top-pion介子与胶子的味改变联合产生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学雷 许文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09-209,共1页
关键词 辅助的人工(TC2)模型 荷电top-pion介子 产生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eγ对撞机上探测中性的Toppion介子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晋宇 王学雷 +1 位作者 杨悦玲 李炳中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2期40-44,共5页
本文在顶色辅助的人工色 (TC2 )理论框架下 ,研究了中性toppion的产生过程 e-γ→e-Π第0t .结果表明这一过程的散射截面可达到几十个fb ,并且在未来e+e-线性对撞机上中性的toppion介子的年事例数多于10 3个 .因此 ,这一产生中性toppio... 本文在顶色辅助的人工色 (TC2 )理论框架下 ,研究了中性toppion的产生过程 e-γ→e-Π第0t .结果表明这一过程的散射截面可达到几十个fb ,并且在未来e+e-线性对撞机上中性的toppion介子的年事例数多于10 3个 .因此 ,这一产生中性toppion的过程为我们探测toppion介子和检验TC2模型提供了良机 .另一方面 ,e-γ→e-Π0t 过程的散射截面比标准模型(SM)和最小超对称模型 (MSSM)下的类似过程大一个量级 (例如SM下的e-γ→e-H和MSSM下的e-γ→e-H0 (A0 ,h0 )过程 ) .因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γ对撞机 Toppion介子 人工理论 TC2模型 线性对撞机 电弱对称破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子对撞机上中性top-pion介子产生过程(pp(p)→Π_t^0Π_t^0,bΠ_t^0)的研究
16
作者 陈兰莉 王学雷 许文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6-186,共1页
关键词 电弱对称性破缺 辅助的人工(TC2)模型 Top—pion介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对撞机上中性top-pion介子产生过程的研究
17
作者 王晓雪 李卫彬 +1 位作者 赵军良 王学雷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730-734,共5页
为寻找新物理存在的可能性,在顶色辅助的人工色TC2理论模型下,研究了直线对撞机(ILC)上中性top-pion介子的产生机制.计算了γγ→t0这个过程的产生截面,结果显示.在所有中性top-pion产生过程中,γγ→0t的产生截面最大,其产生截面可以达... 为寻找新物理存在的可能性,在顶色辅助的人工色TC2理论模型下,研究了直线对撞机(ILC)上中性top-pion介子的产生机制.计算了γγ→t0这个过程的产生截面,结果显示.在所有中性top-pion产生过程中,γγ→0t的产生截面最大,其产生截面可以达到101—102fb量级.最后讨论了ILC上t0的各种衰变方式,由于树级味改变耦合t0t-c的存在,γγ→0t→t-c过程能够产生足够多的信号,并且由于背景干净,成为ILC上探测中性top-pion存在的最佳衰变道,这将为搜寻中性top-pion介子和检验TC2模型的正确性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模型 人工理论 中性top—pion介子 产生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HC上TC2模型对qd→q′t过程的修正
18
作者 席艳辉 申小海 王学雷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54-154,共1页
关键词 辅助的人工(TC2)模型 相对修正 产生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