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河段顶管施工河床地表沉降影响规律 被引量:1
1
作者 盛松涛 安子玥 +1 位作者 周洪云 刘杰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3-141,共9页
过河段顶管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流固耦合下岩土体的重度增加、内聚力和内摩擦角降低,顶管施工中会进一步加剧土体的变形,甚至造成突水冒顶事故。以某市雨污分流工程的过河段顶管施工为依托,分析了河床地表沉降机理;运用COMSOL软件建... 过河段顶管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流固耦合下岩土体的重度增加、内聚力和内摩擦角降低,顶管施工中会进一步加剧土体的变形,甚至造成突水冒顶事故。以某市雨污分流工程的过河段顶管施工为依托,分析了河床地表沉降机理;运用COMSOL软件建立过河段顶管施工三维数值模型,采用强度折减法对岩土体的c、φ值进行折减;深入研究了过河段顶管施工周边土体的应力、河床地表沉降及管道直径、注浆压力和土体弹性模量等参数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河床地表沉降数值模拟结果与Peck经验公式吻合度较高;管道周围土体应力呈近“M”型分布,且距离管道越近,土体应力曲线更接近“M”型;管道直径越大,最大沉降越大且沉降槽越宽;注浆压力越大、弹性模量越小,顶管开挖对土体的扰动程度越大,河床地表沉降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管施工 流固耦合 强度折减 地表沉降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长距离顶管施工顶力预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博 刘宇翔 +2 位作者 陈建国 杨耀红 张哲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5,共9页
长距离顶管施工过程中,准确预测顶力是有效控制施工安全质量及进度的关键问题。基于知识数据融合的机器学习建模方法,将顶力计算物理模型与多层感知机相融合,构建了物理-数据双驱动的物理信息神经网络模型(PINN),用物理机制约束神经网... 长距离顶管施工过程中,准确预测顶力是有效控制施工安全质量及进度的关键问题。基于知识数据融合的机器学习建模方法,将顶力计算物理模型与多层感知机相融合,构建了物理-数据双驱动的物理信息神经网络模型(PINN),用物理机制约束神经网络的训练机制,并引入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ISSA)对模型超参数取值进行优化,建立了ISSA-PINN顶管施工顶力预测模型;以河南省郑开同城东部供水工程顶管施工为例,选取524组工程实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计算结果表明:ISSA-PINN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相较于单纯数据驱动模型,在测试集和新数据集中的预测性能分别提升了0.07和0.17,说明物理模型的融入对降低机器模型的过拟合风险和提高泛化能力有积极影响;相比于SSA和粒子群算法,ISSA算法寻优速度更快、适应度更好。研究结果可为顶管工程施工顶力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管施工 力预测 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INN) 改进麻雀搜索算法(IS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管施工过程中浆液扩散对减阻效果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徐浩东 余童真 +2 位作者 樊伟 李明广 刘念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67-1074,共8页
浆液扩散是影响顶管注浆减阻的关键因素,为此建立顶管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引入扩散环模拟顶管施工过程中浆液的扩散过程,根据管周土体与管片接触情况修改管土摩擦因数,研究顶管施工过程中浆液扩散过程对减阻效果的影响.将计算得到的顶进... 浆液扩散是影响顶管注浆减阻的关键因素,为此建立顶管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引入扩散环模拟顶管施工过程中浆液的扩散过程,根据管周土体与管片接触情况修改管土摩擦因数,研究顶管施工过程中浆液扩散过程对减阻效果的影响.将计算得到的顶进摩阻力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方法的可靠性,进一步研究了顶管施工过程中滤过效应对土体位移的影响及注浆扩散相关参数对顶管施工过程中土体位移及顶进摩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滤过效应时的地表沉降更小;滤过效应引起的渗透系数衰减越强则地表沉降及顶进摩阻力越小;浆液扩散的越快,泥浆套越完整,则顶管顶进期间的注浆减阻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管施工 注浆减阻 数值模拟 浆液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岩溶地层大口径DRCP顶管施工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叶生华 陆俊 +2 位作者 明攀 王涛 聂叙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6-173,共8页
复杂岩溶地层中大口径顶进施工法用钢筋混凝土管(DRCP)顶进施工过程中的最大顶力值,是顶管施工中最关键的施工控制指标,决定了顶管施工的效率。为了研究复杂岩溶地层大口径DRCP顶进过程中的总顶力变化规律,建立了DRCP顶进过程力平衡模型... 复杂岩溶地层中大口径顶进施工法用钢筋混凝土管(DRCP)顶进施工过程中的最大顶力值,是顶管施工中最关键的施工控制指标,决定了顶管施工的效率。为了研究复杂岩溶地层大口径DRCP顶进过程中的总顶力变化规律,建立了DRCP顶进过程力平衡模型,并基于贵阳市“汪家大井”水源应急工程的管道工程,开展了岩溶地层中DRCP顶进过程原位试验,对顶管施工过程中的顶管顶力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DRCP顶进过程主要分为切削力平衡阶段、顶力渐变平衡阶段和摩阻力平衡阶段;对于岩溶地区的燧石灰岩、灰岩和砂质页岩,采用泥浆减阻的DRCP的平均摩阻力fk分别为:6.06,5.81,3.78 kN/m^(2),在顶管设计和顶进施工的顶力控制中,可以将其乘以安全系数,作为类似顶管工程的取值参考;触变泥浆减阻DRCP在不同岩体顶进过程中的顶进阻力不同,岩石越坚硬,DRCP受到的平均切削力、平均摩阻力和综合摩擦系数越大。提出的复杂岩溶地层大口径DRCP顶力计算方法,对于明晰DRCP顶进施工控制指标,保障施工安全和进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岩溶地层 DRCP管 顶管施工 最大 摩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顶管施工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5
作者 冯兴帅 李根胜 侯艳洪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11期79-81,共3页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得到了一定提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得到了发展,部分先进的农业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促进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顶管施工技术是农田水利工程中一种重要的施...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得到了一定提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得到了发展,部分先进的农业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促进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顶管施工技术是农田水利工程中一种重要的施工形式,对进行管道施工处理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对农田水利工程顶管施工进行分析与研究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管施工技术 创新策略 农田水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压平衡矩形顶管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探究 被引量:32
6
作者 银英姿 赵强 +2 位作者 崔芳静 贾琦 刘斌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5-101,共7页
顶管施工引起周围土体移动会对路面结构层造成破坏。采用大断面矩形土压平衡顶管顶进工法所引起的地表沉降一直是岩土工程领域技术工作者所关注的热点与难点之一。通过内蒙古科技大学地下过街通道工程,分析了路基变形的实测数据,Peck公... 顶管施工引起周围土体移动会对路面结构层造成破坏。采用大断面矩形土压平衡顶管顶进工法所引起的地表沉降一直是岩土工程领域技术工作者所关注的热点与难点之一。通过内蒙古科技大学地下过街通道工程,分析了路基变形的实测数据,Peck公式对矩形顶管地表变形预测的适用性,数值模拟不同覆土深度下的顶管施工对地表的变形影响。研究表明:顶进时轴线上的纵向测点变形总趋势是先隆起,后沉降,并趋于稳定状态;横断面上位于轴线10 m左右范围内为主要影响区域,在此范围内沉降槽体积约占总体积的90%;当地层损失率Vl取0.4%,沉降槽宽度参数K取0.4时,实测值与Peck公式法的预测结果曲线拟合较好;当覆土深度增加,地表沉降值逐渐减小,且沉降范围逐渐增大。研究成果为大断面土压平衡矩形顶管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理论参考及应用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管施工 大断面矩形土压平衡法 地下通道 路基变形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管施工引起的挤土效应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魏纲 魏新江 徐日庆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17-722,共6页
顶管施工过程中过大的支护压力、掘进机偏斜、掘进机与土体的摩阻力,以及过大的注浆压力都会引起挤土效应,挤土过程会减小施工结束时的沉降值和沉降槽宽度。考虑土体的初始应力场,假定土体是均匀线弹性材料,通过向掘进机周围土体施加向... 顶管施工过程中过大的支护压力、掘进机偏斜、掘进机与土体的摩阻力,以及过大的注浆压力都会引起挤土效应,挤土过程会减小施工结束时的沉降值和沉降槽宽度。考虑土体的初始应力场,假定土体是均匀线弹性材料,通过向掘进机周围土体施加向外侧的椭圆形径向位移来模拟挤土过程,在小应变假定情况下,推导了半无限空间中土体位移场的近似解析解。考虑空间效应,给出了修正的计算公式。将该公式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地面隆起的最高点位于轴线两侧,由于地面硬壳层的存在,使计算值稍大于实测值,硬壳层以下则非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管施工 挤土效应 土体移动 地面隆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管施工环境影响的二维有限元计算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冯海宁 温晓贵 龚晓南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2-435,444,共5页
通过建立二维有限元模型,计算了顶管施工中由于开挖支护作用,对土体变形和管道体应力所产生的影响并与现场试验所测得的地表变形进行了对比.通过有限元模拟,探讨了管道在偏斜5、8、10cm时所对应的管道的内力变化情况,并计算了偏斜不同... 通过建立二维有限元模型,计算了顶管施工中由于开挖支护作用,对土体变形和管道体应力所产生的影响并与现场试验所测得的地表变形进行了对比.通过有限元模拟,探讨了管道在偏斜5、8、10cm时所对应的管道的内力变化情况,并计算了偏斜不同量值时的地表变形情况,同时研究了顶管上层土体加固不同深度和宽度措施对减小地表变形的作用,经研究表明:偏斜对土体变形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土体加固措施,可减小地表土体的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管施工 环境影响 二维有限元分析 地表变形 土体加固 地表沉降 管道施工 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管施工对邻近地下管线的影响预测分析 被引量:56
9
作者 魏纲 朱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25-831,共7页
采用通用Peck公式计算顶管施工引起的地下管线平面处的土体竖向位移。对地下管线的受力模型进行简化,基于Winkler地基模型,得到地下管线由于顶管开挖引起的极限弯矩、理论弯矩以及管线变形的计算方法。通过算例分析,与连续弹性解、Attew... 采用通用Peck公式计算顶管施工引起的地下管线平面处的土体竖向位移。对地下管线的受力模型进行简化,基于Winkler地基模型,得到地下管线由于顶管开挖引起的极限弯矩、理论弯矩以及管线变形的计算方法。通过算例分析,与连续弹性解、Attewell解和王涛解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探讨了土质条件、管线材质、管线埋深、管线管径对地下管线受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本方法适用于各种土质,可较好地预估管线所受弯矩,且不会低估管线所受的最大弯矩;在相同条件下,管线埋深越大承受的弯矩也越大,但埋深仅对最大正弯矩和最大负弯矩位置附近处的管线影响较大,对其余部位影响较小;管线抗弯刚度越大,管线承受的极限弯矩和影响范围也越大;管线管径越大,管线承受的弯矩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管施工 地下管线 WINKLER地基模型 管线弯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计算顶管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 被引量:25
10
作者 罗筱波 周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0-134,共5页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了一个地面沉降和其产生的主要因素之间的回归模型,并利用VC编程实现了这个回归模型。程序运行中与实测数据紧密结合动态更新回归模型,预测的沉降结果与实测数据比吻合。
关键词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地面沉降 VC编程 顶管施工 隧道 逐步回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管廊顶管施工对邻近管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6
11
作者 张治成 林思 +2 位作者 王金昌 钱晖 刘敬亮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244-249,共6页
顶管施工引起的地层移动造成邻近管线产生不均匀沉降甚至破坏,而以往研究顶管、土体与邻近管线相互作用的有限元方法大多借鉴盾构的模拟方式,未考虑土体变形受到掘进机约束以及顶推的持续扰动作用的影响,造成计算结果不准确。基于Plaxis... 顶管施工引起的地层移动造成邻近管线产生不均匀沉降甚至破坏,而以往研究顶管、土体与邻近管线相互作用的有限元方法大多借鉴盾构的模拟方式,未考虑土体变形受到掘进机约束以及顶推的持续扰动作用的影响,造成计算结果不准确。基于Plaxis 3D平台建立管廊、土体及邻近管线相互作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土体收缩率模拟地层损失带来的影响,并结合实测数据提出了适用于顶管施工特点的土体收缩率的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对顶管掘进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总结出施工的最优掘进参数。结果表明,基于土体收缩率模拟顶管施工的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良好,模拟可靠。与既有研究相比,考虑了顶管施工过程中掘进机约束作用以及顶推持续扰动的作用,这与实际工程更加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管施工 地层损失 三维有限元 土体收缩 小应变土体硬化模型 地下管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雷达在顶管施工隐患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元君 施泽进 +2 位作者 杨轮凯 杨云见 刘宏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0-72,共3页
顶管施工过程中会导致顶部围岩振动,产生引起地面塌陷的隐患。利用地质雷达研究引起地面塌陷隐患的位置及规模,可以有效地制定治理方案。该文介绍了地质雷达检测方法的原理及其在顶管检测方面具有分辨率高、探测结果准确、无损检测等优... 顶管施工过程中会导致顶部围岩振动,产生引起地面塌陷的隐患。利用地质雷达研究引起地面塌陷隐患的位置及规模,可以有效地制定治理方案。该文介绍了地质雷达检测方法的原理及其在顶管检测方面具有分辨率高、探测结果准确、无损检测等优点。重点探讨了地质雷达应用于顶管检测数据采集处理以及图像识别,并对围岩扰动程度按三种标准划分,为顶管施工产生的隐患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且该方法在实际工程中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雷达 顶管施工 隐患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管施工对高架桥桩基础影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郭伟 蔡旺 任宇晓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9598-9604,共7页
顶管施工广泛应用于市政工程的隧道开挖作业。针对某地下电缆隧道穿越高架桥桩基的实际工程案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研究了沉井和顶管施工对附近土体的扰动以及高架桥桩基的变形、受力等情况。结果表明,沉井和顶管施... 顶管施工广泛应用于市政工程的隧道开挖作业。针对某地下电缆隧道穿越高架桥桩基的实际工程案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研究了沉井和顶管施工对附近土体的扰动以及高架桥桩基的变形、受力等情况。结果表明,沉井和顶管施工会对周围桩基础的应力和变形产生一定影响。在外径12.8 m的沉井施工时,施工引起的土体卸载会使得沉井周围土体产生较大的隆起,最大回弹量为164 mm左右,三个方向(水平x方向、y方向和竖向z方向)的最大变形均出现在沉井上部土体周围,距沉井30 m处的高架桥桩基桩体在x方向(指向沉井方向)上受施工影响较大,桩体顶部产生背离沉井的水平位移,下部逐渐过渡到趋近沉井的水平位移,x方向最大位移量约为1.6 mm,对y方向(垂直于顶管方向)的水平位移影响较小。外径3.6 m的顶管施工过程会使土体在卸载后会出现变形,最大变形出现在顶管底部的扰动土体,变形量为170 mm。在x方向上,四个桩基均表现为桩顶部远离沉井、桩底靠近沉井。在y方向上,桩身的最大水平位移出现在隧道开挖深度处,方向为远离顶管,影响范围为顶管隧道施工处上下1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变形 有限元模拟 顶管施工 桩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mble S9/S9 HP全站仪在铁路顶管施工路基面的精密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宋中华 田慧 宋帅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3-155,共3页
顶管施工作为非开挖的一种施工方式,由于节省资源被广为使用。但由于顶管施工会造成管道周围的土体变形,从而使土体产生移动,地面发生沉降,因此,一种有效、准确的沉降监测方式是必不可少的。本文根据顶管施工的一般规律,利用高精度的Tri... 顶管施工作为非开挖的一种施工方式,由于节省资源被广为使用。但由于顶管施工会造成管道周围的土体变形,从而使土体产生移动,地面发生沉降,因此,一种有效、准确的沉降监测方式是必不可少的。本文根据顶管施工的一般规律,利用高精度的Trimble S9/S9 HP全站仪和圧差式静力水准仪进行沉降监测的方案布设,从实际的观测结果来看,此种方案能够有效准确地反映沉降情况,在实践生产中具有较大意义,可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管施工 沉降监测 压差式静力水准仪 Trimble S9/S9 HP全站仪 非开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掘进式顶管施工技术 被引量:6
15
作者 齐玉刚 刘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6-26,29,共2页
顶管施工是一种新近发展起来的,不需要开挖地面就能够穿越地面建筑物、地下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地下施工技术。潮州供水枢纽减压井间集水管工程正是采用了顶管施工技术,有效的穿越了地下各种管线,大大减小了管道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效... 顶管施工是一种新近发展起来的,不需要开挖地面就能够穿越地面建筑物、地下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地下施工技术。潮州供水枢纽减压井间集水管工程正是采用了顶管施工技术,有效的穿越了地下各种管线,大大减小了管道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效果良好。顶管施工采用人工掘进顶管,即先开挖工作坑,再按照设计管线的位置和坡度,在工作坑底修筑基础、设置导轨,把管子安放在导轨上顶进。简要介绍人工掘进式顶管施工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管施工 地下管线 人工掘进 潮州供水枢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理论的软土顶管施工地面沉降风险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印 江明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6期199-201,共3页
城市地层中大直径软土顶管工程具有施工难度大、不确定因素复杂、社会影响广等特点,导致施工期间面临较高的经济技术风险。鉴于风险的客观性、发展性、普遍性,不能以单一的影响因子作为评定标准,用模糊隶属度函数可以确定多种因子作用... 城市地层中大直径软土顶管工程具有施工难度大、不确定因素复杂、社会影响广等特点,导致施工期间面临较高的经济技术风险。鉴于风险的客观性、发展性、普遍性,不能以单一的影响因子作为评定标准,用模糊隶属度函数可以确定多种因子作用下大直径软土顶管施工期地面沉降风险。分析了影响导致地面沉降的多种因素,并确定了主要的隶属度矩阵,通过权重的确定和归一化处理,得出相关风险等级。相关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隶属度函数 地面沉降 风险评价 顶管施工 软土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FMEA的长距离输水管线顶管施工风险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程敏 曹义敏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6-82,共7页
为有效识别长距离输水管线顶管施工中的关键风险,采用基于模糊推理系统改进的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方法进行风险分析。该方法在传统FMEA方法基础上,结合专家知识建立模糊规则,通过模糊推理,计算各风险因素的风险顺序数(RPN)并排序,... 为有效识别长距离输水管线顶管施工中的关键风险,采用基于模糊推理系统改进的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方法进行风险分析。该方法在传统FMEA方法基础上,结合专家知识建立模糊规则,通过模糊推理,计算各风险因素的风险顺序数(RPN)并排序,确定施工中需重点关注的风险。以国内某长距离输水管线工程为例,运用该方法分析其顶管施工风险,得到其关键风险因素,主要有顶进时地面沉降或隆起、出洞时周围土体破坏、顶管机就位时导轨安装不牢固或千斤顶偏离轨道中心等,风险分析结果与工程实际情况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管施工 风险顺序数(RPN) 模糊推理系统 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 输水管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管施工引起土体变形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潘建立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58-1465,共8页
顶管施工技术已经广泛用于给排水管道和小直径隧道工程中,同时其施工扰动引起的土体变形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顶管施工引起周围土体变形的主要因素有:刀盘正面附加推力、顶管机及后续管道与土体之间的摩阻力、注浆压力和土体损失。针... 顶管施工技术已经广泛用于给排水管道和小直径隧道工程中,同时其施工扰动引起的土体变形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顶管施工引起周围土体变形的主要因素有:刀盘正面附加推力、顶管机及后续管道与土体之间的摩阻力、注浆压力和土体损失。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分析各影响因素单独作用产生的土体变形,然后叠加得出土体总变形计算公式,最后结合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工程中0#试验管的工程实例分析了其适用性。工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土体损失、注浆压力和顶管机与土体间摩阻力产生的最大土体变形分别为-8.000、2.500和±2.020 mm,这三者是引起土体变形的主要因素;而正面附加推力和后续管道与土体摩阻力产生的最大变形量分别为±0.075和±0.230 mm,影响程度不显著。与Peck公式对比,本文公式除了在最大沉降值处偏差较大以外,其他位置土体变形比Peck公式更接近实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管施工 正面附加推力 注浆压力 土体损失 摩阻力 土体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体内部病害情况下顶管施工引起的路面沉降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郭亚娟 李宏哲 蔡海波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39-143,共5页
结合某顶管穿越道路项目,采用三维数值方法分析理想情况下顶管施工对地表沉降影响的总体规律。结合地质雷达对施工影响范围内土体中可能存在的空洞、疏松等病害探测结果,建立考虑土体内部病害的三维数值模型,对比分析理想情况与考虑土... 结合某顶管穿越道路项目,采用三维数值方法分析理想情况下顶管施工对地表沉降影响的总体规律。结合地质雷达对施工影响范围内土体中可能存在的空洞、疏松等病害探测结果,建立考虑土体内部病害的三维数值模型,对比分析理想情况与考虑土体内部病害情况下顶管施工引起地表沉降规律的异同。结果表明:①理想土体情况下,顶管施工引起地表下沉量总体较小;②考虑土体内部病害后,无论施工过程中的沉降规律还是最终沉降量,都与理想情况下差异不大。测点沉降变化规律与数值分析结果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表明数值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分析认为,如果顶管施工过程控制理想,对周围土体扰动较小,即使土体局部存在空洞、疏松等病害,施工引起的该区域地表沉降与不考虑病害情况下无显著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顶管施工 土体病害 地表沉降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长距离顶管施工工艺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玉生 周明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06-508,共3页
关键词 顶管施工 地下管道 引水工程 管内输送高压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