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烟用纸张中4种甲基环硅氧烷
1
作者 汪宣 朱翔 +1 位作者 徐继俊 徐文君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8-165,共8页
目的研究烟用纸张中六甲基环三硅氧烷(D3)、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及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D6)的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法。方法样品经90℃顶空平衡30 min后,以正硅酸四(三甲基硅)酯为内标,通过选择性离子检测(Select... 目的研究烟用纸张中六甲基环三硅氧烷(D3)、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及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D6)的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法。方法样品经90℃顶空平衡30 min后,以正硅酸四(三甲基硅)酯为内标,通过选择性离子检测(Selected Ion Monitor,SIM)模式对商标纸、内衬纸及接装纸中4种甲基环硅氧烷进行检测,并以内标法定量。结果检出限为0.0002~0.0029 mg/m^(2),回收率为87.0%~104.2%,精密度为0.3%~7.7%。在顶空三相平衡状态下,气相组成中甲基环硅氧烷含量与原始烟用纸张或标准溶液中该组分含量成正比关系。典型样品中甲基环硅氧烷整体含量水平为商标纸>内衬纸>接装纸,检出值均小于欧盟0.1%(质量分数)的参考限值。结论本研究建立一种烟用纸张中甲基环硅氧烷的稳定、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并解析三相平衡原理,为进一步完善烟用纸张质量安全评价手段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用纸张 甲基环硅氧烷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 三相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快速测定液体食品中的挥发性酸 被引量:5
2
作者 招云芳 陆舍铭 +4 位作者 王海利 孟昭宇 牟定荣 曹秋娥 缪明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56-1459,共4页
建立了一种用于快速测定食品中挥发性有机酸的分析方法。利用顶空技术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并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用离子选择对11种挥发性有机酸进行定量分析。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为0.20—5mg/L。11种挥... 建立了一种用于快速测定食品中挥发性有机酸的分析方法。利用顶空技术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并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用离子选择对11种挥发性有机酸进行定量分析。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为0.20—5mg/L。11种挥发性有机酸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6,检出限为0.0002.35.5mg/L,比全扫描检出限低1~3个数量级。11种挥发性有机酸的回收率为93%-99%,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定性定量准确,适于食品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相色谱-质谱 选择离子 食品 挥发性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面包包装纸中的苯系物 被引量:3
3
作者 招云芳 陆舍铭 +4 位作者 刘春波 刘正聪 孟昭宇 曹秋娥 缪明明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18,共3页
建立了一种用于测定面包包装纸中苯系物(BTEs)的分析方法。利用顶空技术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并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用离子选择对8种苯系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有较好的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在5.00%以下;8种物质的回... 建立了一种用于测定面包包装纸中苯系物(BTEs)的分析方法。利用顶空技术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并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用离子选择对8种苯系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有较好的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在5.00%以下;8种物质的回收率在92.36%~100.65%之间;检出限为0.0008~0.78μg/m2,比全扫描的检出限低1~3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相色谱质谱 选择离子 面包包装纸 苯系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位素稀释-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化妆品中的二噁烷残留量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晶瑞 马强 +6 位作者 李文涛 王超 白桦 马会娟 蔡天培 焦阳 张晓丽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81-484,共4页
建立了化妆品中二噁烷的同位素稀释-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方法.称取2g化妆品样品于顶空样品瓶中,加人1g氯化钠及20mg/L氘代二噁烷内标溶液ImL,冉加入9mL水。密封后摇匀.置于顶夺进样器中.化70℃平衡40min.气液平衡后的上... 建立了化妆品中二噁烷的同位素稀释-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方法.称取2g化妆品样品于顶空样品瓶中,加人1g氯化钠及20mg/L氘代二噁烷内标溶液ImL,冉加入9mL水。密封后摇匀.置于顶夺进样器中.化70℃平衡40min.气液平衡后的上部气体经HP-5MS石英毛细管气相色谱柱(30m×0.25mm×0.25μm)分离后,采用选择离子扫描模式进行质谱定性及定量分析.二噁烷的方法定量限为2。5mg/kg;和2.5~50mg/kg的3个添加水平范围内的平均回收率为90.5%~104.0%,相对标准偏差为1.26%~3.98%.本方法准确、简便、快速,能够满足化妆品样品中二噁烷残留量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稀释 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二噁烷 化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皮革中挥发性卤代烃 被引量:6
5
作者 周明辉 李丹 +6 位作者 王云玉 关剑锋 周永艳 刘莹峰 翟翠萍 郑建国 钟志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95-1397,1401,共4页
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了皮革中9种卤代烃化合物。皮革样品(1.000g,碎片,大小不超过0.5cm×0.5cm,厚度1mm)置于顶空瓶中,于110℃平衡45min,进样量为1mL,用GS-Gaspro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离,采用程序升温,从80℃~250℃。质谱... 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了皮革中9种卤代烃化合物。皮革样品(1.000g,碎片,大小不超过0.5cm×0.5cm,厚度1mm)置于顶空瓶中,于110℃平衡45min,进样量为1mL,用GS-Gaspro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离,采用程序升温,从80℃~250℃。质谱测定中用EI离子源(230℃),在35~350amu质量范围内全扫描方式并用外标法定量。9种卤代烃化合物的质量与其相应检测信号值之间呈线性关系,各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方法的测定下限(10S/N)在1~2mg.kg-1之间。以皮革样品为基体,用标准加入法做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82.5%~106%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2.4%~6.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卤代烃 皮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胶黏剂中的丙烯酸酯类残余单体 被引量:27
6
作者 刘丹 陈晓青 +2 位作者 吴名剑 李绍晔 戴云辉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79-1182,共4页
建立了一种测定胶黏剂中6种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类残余单体的分析方法。样品经100℃、30 min顶空加热后,通过DB-WAX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分离和质谱选择离子模式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6种残余单体能达到良好... 建立了一种测定胶黏剂中6种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类残余单体的分析方法。样品经100℃、30 min顶空加热后,通过DB-WAX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分离和质谱选择离子模式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6种残余单体能达到良好的分离,检出限(信噪比为3)为0.069~0.096 mg/kg,定量限(信噪比为10)为0.23~0.32 mg/kg,平均回收率为96.0%~104.6%,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7.2%。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胶黏剂中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类残余单体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丙烯酸酯类残余单体 胶黏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化妆品中α-氯甲苯 被引量:6
7
作者 柳华春 梁文耀 +4 位作者 王继才 夏泽敏 熊小婷 彭荣飞 谭建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30-1234,共5页
该文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含苯扎氯铵的化妆品中α-氯甲苯的测定方法。首先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剖析苯扎氯铵热分解产物的成分,确证了苯扎氯铵类化合物在气相进样口会分解产生α-氯甲苯。采用气液平衡的顶空进样方式,并通过优化... 该文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含苯扎氯铵的化妆品中α-氯甲苯的测定方法。首先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剖析苯扎氯铵热分解产物的成分,确证了苯扎氯铵类化合物在气相进样口会分解产生α-氯甲苯。采用气液平衡的顶空进样方式,并通过优化顶空进样参数、色谱分离和质谱测定条件,建立了一种化妆品中α-氯甲苯的新型分析方法。选择顶空平衡温度和时间分别为80℃和30 min,样品于顶空瓶中用8 mL水和1.0g氯化钠分散,以HP-INNOWax色谱柱(60 m×0.25 mm×0.25μm)分离,采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α-氯甲苯在0.01~5.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对应的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方法检出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0.02μg/g和0.05μg/g,加标回收率为91.3%~98.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4.9%。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专一性好,能有效解决现有方法假阳性干扰的问题,适用于各种化妆品中α-氯甲苯的准确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氯甲苯 化妆品 苯扎氯铵 热降解 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橄榄调和油中橄榄油含量 被引量:7
8
作者 蒋万枫 张宁 +1 位作者 张凤艳 杨钊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60-765,共6页
建立了测定橄榄调和油中橄榄油含量的顶空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对样品量、加热温度、加热时间、进样量、进样模式、色谱柱进行了优化。通过化学计量学方法发现了橄榄油的特征化合物。取1.0 g样品放置于20 m L顶空瓶中,在180℃加热振... 建立了测定橄榄调和油中橄榄油含量的顶空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对样品量、加热温度、加热时间、进样量、进样模式、色谱柱进行了优化。通过化学计量学方法发现了橄榄油的特征化合物。取1.0 g样品放置于20 m L顶空瓶中,在180℃加热振摇2 700 s,取1.0 m L顶空气体进样,通过HP-88色谱柱分离和质谱检测。结果表明,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00%(橄榄油含量),线性相关系数(r2)大于0.995,检出限为1.26%~2.13%,模拟橄榄调和油中橄榄油含量测定的偏差为-0.65%~1.02%,相对偏差为-1.3%~6.8%,相对标准偏差为1.18%~4.26%(n=6)。该方法不使用任何溶剂,操作简单、快速、环保,灵敏度和准确度高,适用于橄榄调和油中橄榄油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相色谱-质谱 橄榄油 调和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清洁类化妆品中的环氧丙烷 被引量:5
9
作者 王琪慧 李铭 詹雪芳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8-60,共3页
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GC/MS)测定清洁类化妆品中的环氧丙烷的方法。实验研究了平衡温度、平衡时间和盐类对环氧丙烷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佳分析条件为称取试样20.0 g于50 mL的容量瓶中,加入10.0 g NaCl,加超纯水定... 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GC/MS)测定清洁类化妆品中的环氧丙烷的方法。实验研究了平衡温度、平衡时间和盐类对环氧丙烷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佳分析条件为称取试样20.0 g于50 mL的容量瓶中,加入10.0 g NaCl,加超纯水定容至50 mL,移取5 mL至22 mL顶空瓶中,超声混匀2 min,于80℃平衡10 min后测定;环氧丙烷在0.1~1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 9);该方法检出限为0.002 5μg/g,定量下限为0.005μg/g,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大于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环氧丙烷 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顶空气质联用法测定霞多丽在酒精发酵过程中香气的变化 被引量:8
10
作者 范爱月 苑伟 +3 位作者 张会宁 薛晓燕 祁新春 缪成鹏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3期163-166,共4页
运用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从霞多丽葡萄汁到酒精发酵结束,每隔12h对其香气成分进行检测。检测得到的香气成分通过质谱谱库进行定性,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测定结果显示:霞多丽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共检测出31中香气物质,其... 运用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从霞多丽葡萄汁到酒精发酵结束,每隔12h对其香气成分进行检测。检测得到的香气成分通过质谱谱库进行定性,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测定结果显示:霞多丽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共检测出31中香气物质,其中醇类物质有11种,酯类物质有13种,其他物质(酸、醛、酮)有7种。发酵前后香气成分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变化显著。其中酯类和醇类物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随着发酵的进行有所增加,而其他类(酸、醛、酮)物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随着发酵的进行急剧下降。发酵结束后,发酵液的主要香气成分为:乙醇、2-甲基丙醇、3-甲基丁醇、2,3-丁二醇、苯乙醇、正丙醇、己醇、乙酸己酯、辛酸乙酯、壬酸乙酯、2-苯基乙酸乙酯、十二酸乙酯、乙酸乙酯、2-甲基乙酸丙酯、3-甲基乙酸丁酯、己酸乙酯、乙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霞多丽 发酵 香气成分变化 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质联用法测定柠檬香茅叶片和叶中脉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海明 吴水金 黄惠明 《福建农业科技》 2019年第12期31-35,共5页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柠檬香茅,采用顶空气质联用法测定柠檬香茅叶片(去除叶中脉)和叶中脉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柠檬香茅叶片(去除叶中脉)共检测出27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香叶醇含量(30.44%)最高,香茅醛(27.60%)次之,橙花醛(19.69%)第3;柠...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柠檬香茅,采用顶空气质联用法测定柠檬香茅叶片(去除叶中脉)和叶中脉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柠檬香茅叶片(去除叶中脉)共检测出27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香叶醇含量(30.44%)最高,香茅醛(27.60%)次之,橙花醛(19.69%)第3;柠檬香茅叶中脉共检测出17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香叶醇含量(51.52%)最高,香茅醛(15.69%)次之,橙花醛(11.15%)第3;从柠檬香茅叶(去除叶中脉)和叶中脉的挥发性成分检测结果可知,共检测出16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成分的组成差别不大,均以醇类、醛类和烯烃类物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成分 柠檬香茅 相对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仙升脉口服液中挥发性成分及无机元素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宗时宇 黄壮壮 +3 位作者 张红 李晔 刘峰 刘洋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317,共5页
目的:利用挥发性物质的定性鉴别和无机元素的定量分析,探究参仙升脉口服液的化学物质基础。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GC-MS)分析技术,通过质谱信息,搜索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数据库,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参仙升脉... 目的:利用挥发性物质的定性鉴别和无机元素的定量分析,探究参仙升脉口服液的化学物质基础。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GC-MS)分析技术,通过质谱信息,搜索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数据库,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参仙升脉口服液中的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快速辨识;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析技术对参仙升脉口服液中的21种无机元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从参仙升脉口服液中共检测到29个挥发性成分,这些成分主要归属于组方药材细辛,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有11个,占所鉴定挥发性成分总量的82.64%。无机元素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参仙升脉口服液中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常量元素Na、Mg和K,以及较高水平的Fe、Zn、Mn微量元素;重金属及有害元素Cd、Pb、As、Hg、Cu的含量均符合相关限度要求。结论:阐明了参仙升脉口服液中的挥发性化学物质基础和无机元素的种类及含量,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仙升脉口服液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挥发性化学成分 无机元素 物质基础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蜜桔果酒用非酿酒酵母的分离鉴定、发酵特性及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余琳琳 熊佳文 +5 位作者 张志斌 汪涯 杨慧林 颜日明 朱笃 朱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4-130,共7页
目的:获得适合蜜桔果酒发酵的非酿酒酵母。方法:从南丰蜜桔自然发酵液中分离产香酵母菌,经26S rDNA序列分析来鉴定菌株。根据单菌发酵后蜜桔酒的残糖、乙醇、总酸、pH来筛选发酵能力较好的菌株,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gas chro... 目的:获得适合蜜桔果酒发酵的非酿酒酵母。方法:从南丰蜜桔自然发酵液中分离产香酵母菌,经26S rDNA序列分析来鉴定菌株。根据单菌发酵后蜜桔酒的残糖、乙醇、总酸、pH来筛选发酵能力较好的菌株,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GC-MS)分析蜜桔果酒香气成分。结果:一共分离出7株产香酵母,鉴定为Pichia fermentans、Pichia aff.fermentans、Pichia kluyveri、Hanseniaspora guilliermondii、Hanseniaspora opuntiae、Hanseniaspora thailandica、Candida ethanolica。其中,C.ethanolica具有较好的蜜桔酒发酵性能,发酵后果酒残糖为1.2 g/L,乙醇为8.9%;H.thailandica是一株发酵蜜桔果酒产香能力较好的菌株,能够产生较少的杂醇和挥发性酸和丰富的酯类物质,包括乙酸乙酯、羊蜡酸乙酯、月桂酸乙酯、辛酸乙酯、乙酸苯乙酯、丙酸乙酯、乳酸乙酯等,能够减弱尖酸味,协调苦涩味,令酒香醇厚,并且具有较好的感官评分。结论:本研究得到一株具有较好的蜜桔果酒发酵性能的酵母菌C.ethanolica,和一株产香能力较好的酵母菌H.thailandica,为后续混合发酵改善蜜桔果酒风味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桔果酒 非酿酒酵母 分离鉴定 发酵特性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HS-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质联用结合多变量分析研究蜂蜜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文静 周雅莲 +3 位作者 薛阿辉 屈亮亮 黄学勇 罗丽萍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41-746,837,共7页
为探究不同蜜源蜂蜜中的挥发性标记物并籍以对这些蜂蜜进行有效区分,本研究优化了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HS-GC-MS)检测蜂蜜中挥发性化合物的方法,采用此方法分析了油菜蜜、椴树蜜、荆条蜜和洋槐蜜等4种蜂蜜总计38份样品的挥... 为探究不同蜜源蜂蜜中的挥发性标记物并籍以对这些蜂蜜进行有效区分,本研究优化了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HS-GC-MS)检测蜂蜜中挥发性化合物的方法,采用此方法分析了油菜蜜、椴树蜜、荆条蜜和洋槐蜜等4种蜂蜜总计38份样品的挥发性成分,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CA)等对蜂蜜进行区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SHS-GC-MS共检测到23种化合物。4种蜂蜜的挥发性成分在物质种类或含量上存在明显差异,其中3-苯丙酸乙酯可作为油菜蜜的典型挥发性代谢物质;1-异丙烯基-3-甲基苯和反式玫瑰醚可作为椴树蜜的典型挥发性代谢物质;在荆条蜜和洋槐蜜中均未发现典型挥发性代谢物质。PCA可以将4种蜂蜜进行很好地区分,PC1、PC2和PC3累计贡献率达到77.3%,表明模型有效;当临界值取10时,CA可以将同种蜂蜜聚为一类。SHS-GC-MS检测的蜂蜜挥发性成分结果结合多变量分析,可用于区分不同蜜源蜂蜜。研究结果为蜂蜜溯源和鉴别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蜜 挥发性化合物 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收期紫苏叶挥发性成分HSGC/MS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杨军辉 樊蓉 +2 位作者 刘训红 傅兴圣 许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紫苏叶挥发性成分的动态积累,为确定紫苏叶的最佳采收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SGC/MS法分析不同采收时间紫苏叶中挥发性成分,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以其中10种主要活性成分为指标,考察它们的动态变化。结... 目的探讨紫苏叶挥发性成分的动态积累,为确定紫苏叶的最佳采收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SGC/MS法分析不同采收时间紫苏叶中挥发性成分,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以其中10种主要活性成分为指标,考察它们的动态变化。结果初步分离鉴定出52种成分,其中共有成分20种,不同生长期紫苏叶中挥发性成分积累具有一定规律。结论紫苏叶挥发性成分积累曲线最大峰值与传统采收期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叶 挥发性成分 空气相色谱-质谱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GC/MS法测定纺织品中的气味强度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年睿 陈英 金培毅 《印染》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6-50,共5页
采用顶空进样方式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纺织品中的异味物质,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分析了样品质量、平衡温度、平衡时间和加盐质量对顶空进样提取效率的影响,得出最佳的分析条件:平衡温度80℃、样品质量1.5 g、平衡时间20 min... 采用顶空进样方式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纺织品中的异味物质,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分析了样品质量、平衡温度、平衡时间和加盐质量对顶空进样提取效率的影响,得出最佳的分析条件:平衡温度80℃、样品质量1.5 g、平衡时间20 min、不添加无机盐。使用该条件对样品进行多次分析,结果具有良好的重现性。由气味强度和浓度关系以及浓度和峰面积关系,建立气味强度和峰面积之间的关系式。用该方法评价气味强度,简单方便且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法 气味强度 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芝菌粉挥发性成分的HSGC/MS分析及其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菲 张奉苏 +3 位作者 杨念云 刘训红 侯娅 马阳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9-157,共9页
采用HSGC/MS法分析不同批次、不同培植方法、不同厂家樟芝中的挥发性成分,用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以2-甲基丙醛为参照物,测定其指纹图谱,并做相似度评价。在台湾普通樟芝菌粉、台湾三萜含量较高樟芝菌粉、樟芝胶囊、... 采用HSGC/MS法分析不同批次、不同培植方法、不同厂家樟芝中的挥发性成分,用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以2-甲基丙醛为参照物,测定其指纹图谱,并做相似度评价。在台湾普通樟芝菌粉、台湾三萜含量较高樟芝菌粉、樟芝胶囊、椴木栽培樟芝和广东樟芝菌粉中,分别分离鉴定出39种、34种、35种、27种、41种化合物,其中共有成分13种;初步建立了以11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樟芝菌粉HSGC/MS指纹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芝菌粉 挥发性成分 空气相色谱-质谱(HSGC MS)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GC-MS法对卷烟包装材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检测 被引量:18
18
作者 招云芳 陆舍铭 +5 位作者 曲国福 刘春波 孟昭宇 倪朝敏 曹秋娥 缪明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54-957,共4页
建立了一种用于测定卷烟包装材料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分析方法。采用三醋酸甘油酯为基质,利用顶空技术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并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用离子选择对17种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定量分析。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方... 建立了一种用于测定卷烟包装材料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分析方法。采用三醋酸甘油酯为基质,利用顶空技术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并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用离子选择对17种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定量分析。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方法线性关系良好,17种挥发性有机物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30~18μg/m^2,比全扫描的检出限低1~3个数量级。17种挥发性有机物的回收率为90%-10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67%。该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定性定量准确,适于大批卷烟包装材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相色谱-质谱 选择离子 卷烟包装材料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耳草挥发性成分HSGC/MS分析及其动态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韩乐 刘训红 +1 位作者 王丽娟 傅兴圣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10年第4期247-251,共5页
探讨地耳草挥发性成分的动态积累,为确定地耳草的最佳采收期提供依据。采用HSGC/MS法分析不同采收时间地耳草挥发性成分,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以其中6种主要活性成分为指标,考察它们的动态变化。初步分离鉴定出4... 探讨地耳草挥发性成分的动态积累,为确定地耳草的最佳采收期提供依据。采用HSGC/MS法分析不同采收时间地耳草挥发性成分,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以其中6种主要活性成分为指标,考察它们的动态变化。初步分离鉴定出48种成分,其中共有成分22种,不同生长期地耳草挥发性成分积累具有一定规律。地耳草挥发性成分积累曲线最大峰值与传统采收期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耳草 挥发性成分 空气相色谱-质谱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墨溶剂在食品软包装中的残留及迁移规律 被引量:3
20
作者 许亚宁 王建清 +1 位作者 王玉峰 王滢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97-103,共7页
目的研究油墨溶剂在食品软包装材料中的残留及迁移行为,为食品包装生产企业提供安全风险控制方面的参考。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GC-MS)技术,对印刷油墨的挥发性溶剂在食品软包装中的残留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检出率较高的苯... 目的研究油墨溶剂在食品软包装材料中的残留及迁移行为,为食品包装生产企业提供安全风险控制方面的参考。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GC-MS)技术,对印刷油墨的挥发性溶剂在食品软包装中的残留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检出率较高的苯类溶剂甲苯、酯类溶剂乙酸丁酯和酮类溶剂丁酮为迁移研究对象,分别以PE,PP,PET/CPP,PET/PE,OPP/CPP,PET/PA/CPP为包装材料,研究油墨溶剂在水性食品模拟液(蒸馏水)、酸性食品模拟液(体积分数为3%的乙酸)、醇性食品模拟液(体积分数为10%的乙醇)和脂肪性模拟液(正己烷)中的迁移残留行为。结果研究表明,印刷后的食品软包装材料中大部分都有苯类、酯类和酮类等有机挥发物的残留,残留溶剂在食品模拟液中迁移量的大小依次为正己烷>乙醇(体积分数为10%)>乙酸(体积分数为3%)>蒸馏水,而且对于不同的包装材料迁移量的大小也不同。结论油墨溶剂在食品软包装材料上的残留和迁移行为,主要与环境温度、食品性质以及包装材料的性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墨 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溶剂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