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5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顶板条件下顶煤放出的放煤试验研究
1
作者 孙赫 《煤矿现代化》 2025年第2期18-24,共7页
针对特厚煤层综放开采顶煤与顶板耦合作用破裂破坏机理及运移规律开展研究,进行了不同条件下实验室放煤试验,获得了不同组合情况时顶煤回收率的变化规律。研究成果确定了有利于顶煤冒放和回收的顶煤与顶板强度相适应的准则,为有效提高... 针对特厚煤层综放开采顶煤与顶板耦合作用破裂破坏机理及运移规律开展研究,进行了不同条件下实验室放煤试验,获得了不同组合情况时顶煤回收率的变化规律。研究成果确定了有利于顶煤冒放和回收的顶煤与顶板强度相适应的准则,为有效提高特厚煤层顶煤放煤效率和资源回收率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顶煤 顶板 相似模拟实验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顶煤采场顶煤运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曹占杰 刘新河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0-51,60,共3页
对放顶煤采场顶煤的破碎和移动规律及上覆岩层的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指出开采深度、煤层强度、支架支护强度及煤层厚度等是影响顶煤破碎和放顶煤效果的主要因素。给出了顶煤破碎分区的概念。
关键词 顶煤 顶煤运动规律 上覆岩层 破煤作用 顶煤采场 顶煤运动 规律研究 顶煤破碎 活动规律 移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架后膏体充填空间实测与顶煤冒放性影响规律研究
3
作者 陈存强 谭家贵 +6 位作者 杨康 吕浩南 曹津铭 韩雨 白雨 顾雷雨 高利晶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7期53-57,共5页
针对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中的矸石处置问题,提出了一种放顶煤架后膏体充填方法,设计了柳巷煤矿综放工作面采空区空洞现场监测方案,定性分析了5个方面对顶煤冒放性的影响,采用PFC^(2D)数值模拟方法,定量分析了充填高度对顶煤冒放性的影... 针对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中的矸石处置问题,提出了一种放顶煤架后膏体充填方法,设计了柳巷煤矿综放工作面采空区空洞现场监测方案,定性分析了5个方面对顶煤冒放性的影响,采用PFC^(2D)数值模拟方法,定量分析了充填高度对顶煤冒放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倾向方向上工作面上部端头附近采空区空洞体积最大,走向方向上工作面刚推进到新位置时采空区空洞体积最大,支架顶梁后方空洞体积大于支架尾梁上方;充填高度从0增加至3 m时,顶煤放出率由92.56%降低至86.11%,降低了6.45个百分点,顶煤含矸率由13.94%降低至13.17%,降低了0.77个百分点,相比于顶煤含矸率,充填高度对顶煤放出率影响较大。研究可为类似地质条件综放架后膏体充填开采实现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煤膏体充填开采 采空区 顶煤冒放性 现场监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顶煤巷道锚固“梁-拱”结构分类及顶板冲击失稳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曹安业 郭文豪 +5 位作者 温颖远 王崧玮 刘耀琪 郝琪 吕国伟 李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52-1770,共19页
我国煤矿托顶煤巷道冲击地压频发,且冲击动载下顶板灾害尤为严重。为探究托顶煤巷道顶板锚固结构类型和冲击失稳机制,以陕西某矿301工作面回风巷道大面积冲击垮顶为工程背景,运用相似实验、理论分析及数据统计等方法,分析了托顶煤巷道... 我国煤矿托顶煤巷道冲击地压频发,且冲击动载下顶板灾害尤为严重。为探究托顶煤巷道顶板锚固结构类型和冲击失稳机制,以陕西某矿301工作面回风巷道大面积冲击垮顶为工程背景,运用相似实验、理论分析及数据统计等方法,分析了托顶煤巷道围岩应力、位移和巷表加速度的动载响应特征,研究了顶煤厚度与支护构件影响下顶板锚固结构的分类特征,探究了弹性波下托顶煤巷道的应力响应机制,提出顶板锚固“梁-拱”结构的冲击失稳机制,评估了301工作面回风巷道的抗冲能力,并提出了相应的抗冲支护优化方案。结果表明:①冲击动载下托顶煤围岩应力和位移等监测数据验证了顶板存在内、外层的梁或拱形锚固结构,因顶煤厚度增加,顶板内层锚固结构存在由“梁”向“拱”的转换;②基于顶煤厚度与支护构件相对关系,将顶板锚固结构划分为薄顶煤的“叠加梁-拱”、厚顶煤的“组合梁-拱”和特厚顶煤的“组合拱”,建立了厚煤梁由“梁”向“拱”转化的临界厚度指标;③顶板锚固梁结构和锚固拱结构的冲击失稳机制为动静载荷下分别达到其拉伸、剪切强度极限后破坏,锚固“梁-拱”结构对冲击载荷的放大效应受其尺寸影响明显;④特厚顶煤的“组合拱”结构中内层拱承载强度较低,可增加锚杆长度提升内层拱厚,对应的“组合拱”结构的承载能力上升明显,与抗冲能力评估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固“梁-拱”结构 顶煤厚度 载荷放大效应 弹性波 支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综放工作面坚硬顶煤弱化技术 被引量:6
5
作者 刘金凯 赵健健 +2 位作者 张世青 李骐 马越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55,共4页
为了解决在急倾斜综放开采条件下坚硬顶煤顺利放出的问题,新疆兵团农四师伊犁双新焦化厂煤矿1151E综放工作面通过采用动压注水和深孔爆破相结合的方式,成功实现了急倾斜条件下坚硬顶煤的顺利放出,使顶煤回收率大幅度提高,保证了急倾斜... 为了解决在急倾斜综放开采条件下坚硬顶煤顺利放出的问题,新疆兵团农四师伊犁双新焦化厂煤矿1151E综放工作面通过采用动压注水和深孔爆破相结合的方式,成功实现了急倾斜条件下坚硬顶煤的顺利放出,使顶煤回收率大幅度提高,保证了急倾斜综放工作面的高效安全开采,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煤层开采 坚硬顶煤 综采放顶煤 顶煤弱化 爆破 顶煤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倾角综放工作面顶煤损失分布特征及放煤步距优化
6
作者 关书方 杨健男 +3 位作者 姜志刚 王明强 杨长益 师皓宇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2-77,共6页
为提高唐山矿0291综放工作面的顶煤回收率,针对生产过程中的端头、架间、初采等7个方面的顶煤损失问题,理论计算了顶煤损失量,分析了工作面顶煤损失分布特征,将步距间损失作为优化对象,选用PFC2D软件对放煤步距进行优化,按照“见矸即停... 为提高唐山矿0291综放工作面的顶煤回收率,针对生产过程中的端头、架间、初采等7个方面的顶煤损失问题,理论计算了顶煤损失量,分析了工作面顶煤损失分布特征,将步距间损失作为优化对象,选用PFC2D软件对放煤步距进行优化,按照“见矸即停”原则,比较不同放煤步距的顶煤放出量,模拟结果表明:顶煤放出量随着支架的推移呈现明显的波动性,“一刀一放”的放煤量在80~560块之间,“二刀一放”的放煤量在50~680块之间,“三刀一放”的放煤量在100~1100块之间,从放出总量来看,放煤效率最高的是“一刀一放”,其顶煤放出总量为3832块,因此放煤步距优化为“一刀一放”时,可有效降低放煤步距间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放顶煤 顶煤损失分布 PFC数值模拟 放煤步距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夹矸顶煤放出率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郭建彪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40-143,共4页
针对含厚夹矸放顶煤开采的顶煤放出率难以计算的现状,本文以淮北朱仙庄煤矿Ⅱ863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采用散体介质流相似模拟试验以及顶煤放出率现场测定试验,研究了不同层位的顶煤回收率,并分析其运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相似模拟试验中... 针对含厚夹矸放顶煤开采的顶煤放出率难以计算的现状,本文以淮北朱仙庄煤矿Ⅱ863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采用散体介质流相似模拟试验以及顶煤放出率现场测定试验,研究了不同层位的顶煤回收率,并分析其运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相似模拟试验中顶煤平均放出率78%,现场试验顶煤平均放出率77.8%;不同层位顶煤放出率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规律;该研究不仅实现了含厚夹矸顶煤放出率的计算,还为结构复杂的厚夹矸顶煤开采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开采 厚夹矸 相似模拟 现场试验 顶煤放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面尺度和顶煤厚度影响下的放煤规律研究
8
作者 张海峰 张群磊 +2 位作者 吴军飞 翁海龙 袁瑞甫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8期42-46,共5页
结合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工程测试,对顶煤放出规律进行分析,探究顶煤厚度和工作面尺度对放煤结果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煤岩模型尺度对顶煤运移状态影响较小,对工作面放煤结果的统计分析会产生明显影响;放煤口数目由40增长到100,工作... 结合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工程测试,对顶煤放出规律进行分析,探究顶煤厚度和工作面尺度对放煤结果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煤岩模型尺度对顶煤运移状态影响较小,对工作面放煤结果的统计分析会产生明显影响;放煤口数目由40增长到100,工作面顶煤回收效率由68%增长到77%,放出煤量和放煤时间明显减少;采用全尺度煤岩模型的放煤模拟更加符合工程实际。随顶煤层厚度由2 m增大到5 m,顶煤回收率由78%逐渐降低到71.6%;总放煤时间非线性增大,各支架放煤波动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煤放出 顶煤厚度 工作面尺度 数值仿真 工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频雷达融合的顶煤结构精准探测技术
9
作者 刘万里 王诚龙 +1 位作者 王浩宇 张学亮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3-646,共14页
顶煤结构的准确探测是实现综放智能化开采的重要依据,然而我国煤层结构复杂且内部常含多层夹矸,易影响综放智能化开采的水平。为此,提出一种多频雷达融合的顶煤结构精准探测方法,可提高雷达天线探测深度内的浅部探测精度,同时对顶煤内... 顶煤结构的准确探测是实现综放智能化开采的重要依据,然而我国煤层结构复杂且内部常含多层夹矸,易影响综放智能化开采的水平。为此,提出一种多频雷达融合的顶煤结构精准探测方法,可提高雷达天线探测深度内的浅部探测精度,同时对顶煤内部的结构信息进行解释。主要研究步骤如下:首先,对不同频率的雷达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空间对齐,建立不同频率雷达数据之间的空间对应关系;其次,利用滑动窗口与小波变换加权融合方法对多频率雷达数据进行处理,根据窗口内各分段小波信号的能量占比确定各频率信号的时变权重值,并引入边缘检测算法来提高小波变换对雷达数据的融合效率,实现多频雷达数据有效融合;最后,根据煤-矸-岩的介电常数差异和电磁波传播的衰减特性,建立顶煤内部回波强度模型,并利用分层识别方法计算出顶煤内部煤-矸-岩之间的界面信息,进而反演出顶煤内部结构(包括顶煤厚度、夹矸厚度及层数、夹矸层间距等)。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有效地将不同频率雷达数据进行融合,并能有效地探测出顶煤内部结构特征,且顶煤厚度、夹矸厚度和夹矸层间距的探测误差均小于10%。该方法有助于实现顶煤结构的精准探测,为综放智能化开采提供理论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开采 多频雷达融合 顶煤结构 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FC的放顶煤放煤机理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0
作者 尹建辉 徐文全 耿耀强 《陕西煤炭》 2024年第2期6-11,共6页
基于PFC颗粒流数值模拟软件,分别模拟了0.6 m、1.2 m、1.8 m这3种放煤步距,结果显示这3种放煤步距放出率分别为86%、83%、74%,含矸率分别为12%、6%、2%。从顶煤的运动特征和接触力场变化规律论述了放煤动态多层位拱结构的发育过程及机理... 基于PFC颗粒流数值模拟软件,分别模拟了0.6 m、1.2 m、1.8 m这3种放煤步距,结果显示这3种放煤步距放出率分别为86%、83%、74%,含矸率分别为12%、6%、2%。从顶煤的运动特征和接触力场变化规律论述了放煤动态多层位拱结构的发育过程及机理,发现顶煤的放出过程是一个多层位拱结构不断形成、破坏的动态过程,会形成一个动态多层位拱结构;而不同位置的顶煤运移空间受限程度不同,导致不同位置顶煤运动状态不同,当拱结构上方矿山压力大于拱结构内顶煤颗粒之间摩擦力时,拱结构遭到破坏;由于位于拱顶的顶煤运移速度远大于两侧拱脚,导致拱结构的拱顶层位不断向上发育,从而形成高层位的拱结构,涌向放煤口的顶煤可能在放煤口形成低层位的拱结构。研究认为,沿工作面走向顶煤放出体应是一个连续的放煤椭球体,合理的放煤步距应为一个椭球体的宽度,并通过模拟试验证明了通过支架尾梁摆动破拱能够有效提高放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煤 放煤步距 顶煤成拱 放煤机理 拱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煤放出散体介质流理论的现场观测研究 被引量:38
11
作者 王家臣 杨建立 +2 位作者 刘颢颢 赵大鹏 郑立永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3-356,共4页
研制了观测顶煤移动和放出规律的专用顶煤运移跟踪仪,用于观测现场顶煤放出率。在室内进行了顶煤放出规律的模拟试验,通过在顶煤不同层位放标志点的方法,详细研究了不同层位顶煤放出率和颗粒移动轨迹,得出靠近支架的下位顶煤受移架步距... 研制了观测顶煤移动和放出规律的专用顶煤运移跟踪仪,用于观测现场顶煤放出率。在室内进行了顶煤放出规律的模拟试验,通过在顶煤不同层位放标志点的方法,详细研究了不同层位顶煤放出率和颗粒移动轨迹,得出靠近支架的下位顶煤受移架步距等影响采出率偏低,靠近顶板的上位顶煤由于窜矸影响,采出率明显低于其他部分。结合标志点在放出过程中的坐标变化,运用回归分析,得出了不同层位顶煤颗粒运移轨迹的曲线方程,表明顶煤颗粒在放出过程中分3个阶段:先沿二次曲线轨迹向后下方移动,然后垂直下降,最后顶煤颗粒会以二次或三次曲线的轨迹向前下方流出放煤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煤移动规律 介质流理论 顶煤跟踪仪 采出率 颗粒轨迹 顶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开采顶煤运移跟踪仪研制与顶煤回收率测定 被引量:31
12
作者 王家臣 杨胜利 +2 位作者 黄国君 刘颢颢 郑立永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6-39,共4页
基于放顶煤开采模拟试验,探讨了提高顶煤回收率方法,提出了在顶煤中埋设标志点法计算顶煤回收率,采用对比称重法和标志点法计算顶煤回收率的差异来计算出顶煤回收率,研制了顶煤跟踪仪并完善了顶煤回收率现场测定方法。应用顶煤跟踪仪对... 基于放顶煤开采模拟试验,探讨了提高顶煤回收率方法,提出了在顶煤中埋设标志点法计算顶煤回收率,采用对比称重法和标志点法计算顶煤回收率的差异来计算出顶煤回收率,研制了顶煤跟踪仪并完善了顶煤回收率现场测定方法。应用顶煤跟踪仪对6个不同条件放顶煤工作面顶煤回收率进行了现场测定,结果表明:研制的顶煤运移跟踪仪可以进行放顶煤回收率的现场测定,能够适合现场复杂条件应用。煤体硬度和裂隙发育程度、顶煤中的夹矸是影响顶煤回收率的主要因素,相对而言,顶煤厚度和煤层倾角对顶煤回收率的影响较小。模拟试验和现场观测均表明,中下部层位的顶煤回收率较高,上部顶煤的回收率较低,靠近支架的最下部顶煤的回收率也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煤开采 顶煤回收率 顶煤跟踪仪 放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顶煤开采顶煤变形与破碎特征 被引量:26
13
作者 李化敏 周英 翟新献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52-355,共4页
以放顶煤开采现场实测为基础 ,着重探讨了顶煤的变形特征、顶煤变形与支承压力的关系 ;对比分析了“卸载降架—拉架—支撑”和“带压移架”不同移架方式对顶煤破碎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支架的反复支撑对顶煤具有明显的破碎作用 .
关键词 顶煤开放 顶煤变形 顶煤破碎 支承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煤层开采中组合放煤方式对顶煤放出的影响分析
14
作者 郭远游 《矿业装备》 2024年第6期27-29,共3页
在进行厚煤层开采过程中,放煤作为重要的综采工序,对顶煤的放出具有重要的影响。工作面上分布有多个液压支架,组合放煤可以提高顶煤的活动空间,采用离散元仿真对组合放煤的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对放出物的发育尺寸进行统计计算。结果表明,... 在进行厚煤层开采过程中,放煤作为重要的综采工序,对顶煤的放出具有重要的影响。工作面上分布有多个液压支架,组合放煤可以提高顶煤的活动空间,采用离散元仿真对组合放煤的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对放出物的发育尺寸进行统计计算。结果表明,组合放煤过程随着放煤组合支架数量的增加,顶煤的发育由纵向椭球形向圆形及横向椭球形变化,发育物的横向尺寸增加较多;进一步对组合放煤支架数量及放出物发育横向尺寸之间进行函数拟合,得到两者之间的函数关系,从而可以通过组合放煤的支架数量判断放出物的体积,选取较大的体积,进而增加顶煤的采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煤层 综采 组合放煤 顶煤放出 顶煤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煤运移跟踪标签合理布置密度与方式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家臣 耿华乐 张锦旺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共3页
利用顶煤跟踪标签(简称mark)可以有效测定现场综放面的顶煤回收率,但顶煤中mark的安设密度对测定精确度有显著影响。运用PFC软件模拟不同的mark安设密度并测定相应的顶煤回收率,获得了mark安设密度与顶煤回收率测定精度的关系曲线。通... 利用顶煤跟踪标签(简称mark)可以有效测定现场综放面的顶煤回收率,但顶煤中mark的安设密度对测定精确度有显著影响。运用PFC软件模拟不同的mark安设密度并测定相应的顶煤回收率,获得了mark安设密度与顶煤回收率测定精度的关系曲线。通过变量代换将非线性问题进行可线性化回归,分析并研究了达到一定精度要求下mark合理安设密度的确定方法;对现场实测时mark的布置方式进行了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煤回收率 顶煤跟踪仪 PFC 跟踪标签(mark) 安设密度 顶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山煤矿特厚煤层综放面顶煤冒放性研究
16
作者 陈晓伟 《煤炭科技》 2024年第5期32-38,共7页
为研究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顶煤冒放性,结合塔山煤矿10501工作面5号煤层的开采条件,分别从埋深、煤体强度、煤体裂隙发育程度、夹矸强度和厚度、采放比等方面分析了顶煤冒放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数值模拟了2号和5号煤层采动对顶煤破碎效果... 为研究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顶煤冒放性,结合塔山煤矿10501工作面5号煤层的开采条件,分别从埋深、煤体强度、煤体裂隙发育程度、夹矸强度和厚度、采放比等方面分析了顶煤冒放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数值模拟了2号和5号煤层采动对顶煤破碎效果的影响。根据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结果,采取相应措施后,夹矸破碎程度高,顶煤冒放性好,达到了预期工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综放开采 含夹矸顶煤 顶煤冒放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顶煤工作面顶煤预爆破弱化技术 被引量:9
17
作者 郝凤山 王文 +1 位作者 陶明印 赵景德 《煤矿开采》 2005年第2期38-40,共3页
沈阳蒲河矿,在煤层硬度系数f=2~3,并含有夹矸层的复杂煤层中,采用顶煤预爆破弱化技术,成功地实施了放顶煤开采.介绍了工作面巷道布置、顶煤预爆破工艺参数、机理分析、施工工艺及生产效果等.
关键词 含夹矸层顶煤 顶煤预爆破 顶煤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倾角综放采场遗留顶煤运移规律及防灭火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卢树德 解盘石 +3 位作者 孙明福 邓军 胡博胜 张波 《陕西煤炭》 2024年第1期11-18,共8页
为研究大倾角综放采场遗留顶煤运移规律及裂隙扩展情况,以王家山煤矿中二401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与数值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大倾角综放采场遗留顶煤运移及裂隙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大倾角综放采场遗留顶煤... 为研究大倾角综放采场遗留顶煤运移规律及裂隙扩展情况,以王家山煤矿中二401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与数值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大倾角综放采场遗留顶煤运移及裂隙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大倾角综放采场遗留顶煤破碎和运移具有非对称性,工作面倾斜中下部应力与位移量均大于倾斜上部。遗留顶煤在采空区内沿倾斜方向呈现“顶煤—直接顶—顶煤”交替堆积形态,倾斜下部堆积量大于倾斜中上部。围岩裂隙发育范围广,随工作面推进最终可扩展至3号煤层。针对遗煤特征综合提出此类采场的“两阶段”防灭火技术措施,达到良好的防灭火效果,确保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煤层 综放采场 遗留顶煤 防灭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煤层内掘巷过小断层构造期间顶煤控制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增强 刘畅 +2 位作者 白洋 张虎 李常浩 《煤》 2024年第1期1-5,71,共6页
以20322大采高工作面掘巷期间横穿小断层地质构造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监测的方法揭示了巷道掘进横穿小断层构造导致的冒顶来压事故影响范围较大,并通过RFPA数值模拟的方法指明了提高顶板内煤岩体的强度和刚度值能够有效防止冒顶事故的... 以20322大采高工作面掘巷期间横穿小断层地质构造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监测的方法揭示了巷道掘进横穿小断层构造导致的冒顶来压事故影响范围较大,并通过RFPA数值模拟的方法指明了提高顶板内煤岩体的强度和刚度值能够有效防止冒顶事故的发生。后续理论计算表明对顶板悬露段表面通过对称式布置的3根锚索进行锚固后,弯矩在1.2 m≤x≤4.4 m区域内减小量显著,且当将顶板内两侧锚索调整为锚索桁架系统并在20322回风巷横穿小断层构造F_(322-2)前后50 m范围进行应用后,其顶底板移近量仅为掘巷高度的3%左右,实现了对于顶板内煤岩体的良好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巷 小断层构造 顶煤 RFPA数值软件 围岩移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顶煤采场的顶板结构形式与支架围岩关系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姜福兴 沈云定 唐荣康 《煤矿现代化》 1995年第1期33-35,共3页
放顶煤开采是一种产量高、成本低、安全上有保证的厚煤层开采方法。我国经过十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开采实践,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但迄今还没有形成完善可靠的理论和技术体系,这也是某些矿区放顶煤开采不力的重要原因。完善可靠的理论和技术... 放顶煤开采是一种产量高、成本低、安全上有保证的厚煤层开采方法。我国经过十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开采实践,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但迄今还没有形成完善可靠的理论和技术体系,这也是某些矿区放顶煤开采不力的重要原因。完善可靠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大致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建立正确的顶板结构力学模型,为支护设计、支架选型和支护质量监控打下基础;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煤采场 支架围岩关系 顶板结构 直接顶厚度 支护设计 支架选型 顶煤放出率 采空区 采场支架 顶煤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