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麻顶枯病相关致病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会芳 陈绵才 +1 位作者 曾向萍 芮凯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79-82,2,共4页
大麻顶枯病是近年来在大麻上发生的一种新病害。通过组织分离纯化和致病性鉴定分离得到致病相关菌株DM-1,运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将该菌株鉴定为厚垣镰孢霉(Fusarium chlamydosporum)。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的最适... 大麻顶枯病是近年来在大麻上发生的一种新病害。通过组织分离纯化和致病性鉴定分离得到致病相关菌株DM-1,运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将该菌株鉴定为厚垣镰孢霉(Fusarium chlamydosporum)。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pH值为7;完全光照有利于菌丝的生长;果糖、麦芽糖和阿拉伯糖3种碳源最有利于菌丝生长,酵母浸膏、牛肉浸膏、蛋白胨、硝酸钾、硝酸钠5种氮源最有利于菌丝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枯病 大麻 鉴定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顶枯病(Eutypa lata)及其合理防治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华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3年第4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葡萄顶枯病 防治 原菌 症状 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番莲顶枯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
3
作者 黄艳花 崔忠吉 +3 位作者 欧善生 黄远光 蒙成 李杨秀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826-1832,共7页
【目的】鉴定西番莲顶枯病病原菌种类,明确其分类地位,为西番莲顶枯病的科学防控及西番莲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植物组织分离法对首次在广西南宁市发现为害西番莲的新病害——西番莲顶枯病进行病原菌分离,测定... 【目的】鉴定西番莲顶枯病病原菌种类,明确其分类地位,为西番莲顶枯病的科学防控及西番莲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植物组织分离法对首次在广西南宁市发现为害西番莲的新病害——西番莲顶枯病进行病原菌分离,测定其致病性,观察其形态特征,分析其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钙调蛋白(CAL)和交配型基因(ApMat)的基因序列,鉴定引起西番莲顶枯病的病原菌。【结果】从具有典型西番莲顶枯病症状植株中分离到同一形态真菌,命名为TK2A2CLA6菌株,其孢子与自然发病西番莲枝条上切片观察到的病原菌孢子形态一致,进行顶芽接种致病性测定均能发病,且发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一致,再分离得到的病原菌与原接种病原菌相同。TK2A2CLA6菌株菌落圆形或近圆形,正面产生发达且较致密的灰白色气生菌丝;菌落背面初期为浅黄色,后期中央浅墨色、周围浅黄色,在PDA培养基上培养7 d后偶有橙色孢子堆产生;菌丝平均生长速率为18.89 mm/d;分生孢子无色,近圆柱状钝圆,另一端钝圆或略细,一般具1~2个油球,大小为(13.03~17.75)μm×(3.75~5.25)μm。对TK2A2CLA6菌株的ITS V1~V4区、CAL和ApMat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将基因序列在NCBI中进行BLAST比对分析,发现其与暹罗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多个序列的同源性达100%。以ITS、CAL和ApMat基因序列进行多基因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TK2A2CLA6菌株与C.siamense LF177和C.siamense JH-Coll001以100%的自展支持率聚为独立的1支,确定引起西番莲顶枯病的致病菌为暹罗炭疽菌。【结论】使用形态学方法结合多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明确危害广西南宁西番莲顶枯病的病原菌为暹罗炭疽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番莲 顶枯病 原菌 多基因鉴定 暹罗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 广西南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顶枯病病原初探 被引量:2
4
作者 马润年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85年第2期159-162,共4页
通过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在大豆顶枯病病株的顶部组织中发现类立克次体细菌(RLB),形态为多态型、大小为1807—430×423—192毫微米,膜壁厚为19-23毫微米。在健株组织中没有发现任何病原物。
关键词 顶枯病 超薄切片 类立克次体 山西省 原物 原体 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肥对亚麻顶枯病的防治效果及品质效应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加文 李寿堂 +2 位作者 李寿昌 李建国 潘志华 《云南农业科技》 2007年第2期15-17,共3页
通过在亚麻顶枯病发生严重的田块补充不同的微量元素及在同类型田块上基施和喷施硼砂,研究亚麻顶枯病发生原因及硼砂对亚麻顶枯病的防治效果和对亚麻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亚麻顶枯病发生地区,通过基施含硼量11.3%的硼砂20~30 kg... 通过在亚麻顶枯病发生严重的田块补充不同的微量元素及在同类型田块上基施和喷施硼砂,研究亚麻顶枯病发生原因及硼砂对亚麻顶枯病的防治效果和对亚麻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亚麻顶枯病发生地区,通过基施含硼量11.3%的硼砂20~30 kg/hm2或在亚麻苗期、枞形期、快速生长期、现蕾期各喷施1次浓度为0.2%的硼砂,能有效地控制亚麻顶枯病的发生,基施和喷施硼砂对亚麻顶枯病的防效分别达到99.69%和99.11%,同时通过施硼对亚麻顶枯病控制的效应,使亚麻的产量和品质均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硼肥 顶枯病 防效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眼顶枯病的预防
6
作者 唐仕华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1995年第2期13-14,共2页
龙眼顶枯病的预防龙眼播种期正值高温季节,长出的嫩芽顶端或顶端下的嫩茎往往发生局部失水枯萎现象,有的还从茎部枯萎处折断,俗称顶枯或烧苗。顶枯病是太阳暴晒使土表温度剧升,烫伤龙眼苗幼芽所致的非传染性生理病害。其发病率高,... 龙眼顶枯病的预防龙眼播种期正值高温季节,长出的嫩芽顶端或顶端下的嫩茎往往发生局部失水枯萎现象,有的还从茎部枯萎处折断,俗称顶枯或烧苗。顶枯病是太阳暴晒使土表温度剧升,烫伤龙眼苗幼芽所致的非传染性生理病害。其发病率高,危害严重。预防措施有搭荫棚遮阳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枯病 龙眼 预防措施 秸杆覆盖 生理 播种期 土表温度 非传染性 高温季节 太阳暴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枝干病害的发生流行规律与防控策略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慧 李兴红 +2 位作者 李永华 张玮 燕继晔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80-294,共15页
葡萄枝干病害(Grape Trunk Diseases,GTDs)是一类由多种病原真菌引起的葡萄枝干性病害的统称。目前该类病害在国内外的葡萄生产区普遍发生,且缺乏高效的防控技术,导致发生区的葡萄产量和品质下降风险逐步加大。对葡萄枝干病害在世界范... 葡萄枝干病害(Grape Trunk Diseases,GTDs)是一类由多种病原真菌引起的葡萄枝干性病害的统称。目前该类病害在国内外的葡萄生产区普遍发生,且缺乏高效的防控技术,导致发生区的葡萄产量和品质下降风险逐步加大。对葡萄枝干病害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生危害、症状特点、病原菌种类、发生规律和防控技术等进行了全面综述,并对葡萄枝干病害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相关信息为今后葡萄枝干病害乃至其他果树枝干病害的发生与防控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衰 葡萄顶枯病 葡萄溃疡 葡萄黑根 葡萄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豆蔻——一种适宜椰园间种的作物
8
作者 黄循精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03年第4期7-8,共2页
目前,印度椰子种植面积190.8万公顷,产椰果149.25亿个,分布在17个邦和3个中央直辖区。喀拉拉邦、泰米尔纳德邦、卡尔纳塔克邦和安德拉邦占印度椰子种植面积和产量的91%。
关键词 肉豆蔻 果实成熟 顶枯病 种植面积 果腐 假种皮 固定油 喀拉拉邦 挥发性油 肥料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