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层顶板水害风险保护系数法评价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吕玉广 乔伟 +2 位作者 胡发仑 刘梦楠 吕波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0-188,共9页
关于近水体下采煤防水安全煤(岩)柱保护层厚度取采高倍数问题,《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范》(以下简称《“三下”开采规范》)附表4-3“防水安全煤(岩)柱保护层厚度”仅适用于“松散含水层”下采煤,至于基岩... 关于近水体下采煤防水安全煤(岩)柱保护层厚度取采高倍数问题,《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范》(以下简称《“三下”开采规范》)附表4-3“防水安全煤(岩)柱保护层厚度”仅适用于“松散含水层”下采煤,至于基岩含水层下采煤以及老空水体下采煤如何确定保护层厚度并未涉及;常用的顶板水害风险评价技术方法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富水性评价、导通性评价、充水强度评价,在含水层富水性已知的情况下,评价方法可以进一步简化,仅评价“导通性”即可。基于以上2点,从《“三下”开采规范》出发,试图构建类似于底板突水系数那样简单的判据用于评价顶板水害风险。首先,基于“保护”一词的科学内涵,提出导水裂隙带顶界面至上覆含水层之间的隔水岩层均具有保护功能,应统称为保护层(Hb);基于《“三下”开采规范》中保护层厚度选取采高(A)一定倍数的做法,提出了保护系数(Bs)概念,即保护层厚度与采高的比值(Bs=Hb/A)。其次,基于《“三下”开采规范》附表4-3关于防隔水煤(岩)柱保护层厚度取值的规定,提出松散含水层下采煤的保护系数分区阈值Bi=(0,2、3、4、5、6、7);煤系地层一般为砂、泥岩互层型沉积建造,其中泥岩具有阻水功能(相当于松散层下的黏性土层),且泥岩总厚度一般大于累计采厚,故基岩含水层下保护层厚度可参照《“三下”开采规范》附表4-3“松散层底部黏性土层厚度大于累计采厚”的条件并按最大值选取,即4A,遂提出评价基岩含层的保护系数分区阈值Bi=(0,4)。根据保护系数和分区阈值,可将评价区划分为突水区(Bs≤0)、危险区(0<Bs<Bi)、安全区(Bs≥Bi)。当煤层上方有多层含水层时,应分别进行评价。最后,举例说明应用保护系数评价顶板水害风险的过程和方法,指出当含水层富水性为中等及以上时,“突水区”“危险区”的内涵侧重于安全性,通常作为防水安全煤柱留设;当含水层富水性弱或疏放经济时,“突水区”“危险区”主要用于指导疏干工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板水害 风险评价 保护系数 分区阈值 “三区”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不同类别煤层顶板水害致灾机理与防控路径 被引量:8
2
作者 曾一凡 朱慧聪 +6 位作者 武强 王皓 郭小铭 崔芳鹏 庞振忠 刘守强 杨维弘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39-1555,共17页
我国是世界上成煤和赋存条件最复杂的国家,煤层顶板水文地质条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采动覆岩裂隙场与渗流场耦合的相互性和时变性以及煤层顶板突水的独特性和危害性,造成顶板水害是我国尤其是西部煤矿区的主要矿井灾害之一。为了更好地... 我国是世界上成煤和赋存条件最复杂的国家,煤层顶板水文地质条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采动覆岩裂隙场与渗流场耦合的相互性和时变性以及煤层顶板突水的独特性和危害性,造成顶板水害是我国尤其是西部煤矿区的主要矿井灾害之一。为了更好地认识顶板水害和推广现有技术和探索新技术防控此类矿井灾害,在全面分析近年来我国煤层顶板水害事故规律与顶板充水含水层的赋存条件、突水模式、动力特征、力学行为等基础上,系统划分了顶板水害的类型、特征、主要类别的致灾机理及梳理了现有顶板水害的防治技术,并展望了未来顶板水害防治领域的发展方向。研究发现:①顶板水害主体架构包括巨厚基岩含水层涌(淋)水、薄基岩弱胶结层水-砂耦合溃涌、离层空间蓄水储能突水、天窗补给型突水、围岩烧变增透致突等5种类别,集中分布于秦岭—淮河沿线以北地区,陕、蒙、宁是顶板水害主要聚集地。②采动诱发巨厚基岩含水层下覆岩原生裂隙互馈-贯通发育“Z”型离层空间,导致采场出现大面积涌(淋)水现象;基于复合关键层破断力学条件,阐明了薄基岩弱胶结层水-砂耦合溃涌致灾的动力源;构建了离层失稳突水临界判别准则,将离层突水划分为静载扰动、“动+静”载复合扰动、复合煤层开采重复扰动3种模式;红土隔水层缺失及红土薄弱区采动劣化损伤是产生天窗越流补给的主要根源;围岩烧变增透,孔隙度增大,接受临近水源补水后形成新的含水结构体,在采动诱发下烧变岩水涌入采场发生水害事故。③梳理了当前煤层顶板水害“探-放-治”三位一体的解危防控技术体系,提出了井上下共轭联动、钻-采(掘)高位协同地质勘探系统,以防治水“三区”划分为导向的地质保障工作,“煤-水-生态”多目标齐抓共管的绿色开采和防治水理念,以及数智化、透明化矿山水文地质灾害信息维护系统等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板水害 矿井防治水 离层突水 致灾机理 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北煤田矿井顶板水害特征及防治措施研究
3
作者 李回贵 苏德国 +1 位作者 许国胜 王军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5-242,共8页
黔北煤田近年来发生了22起工作面顶板涌水事故,对该地区矿井安全生产造成了很大威胁。为了研究黔北煤田矿井顶板水害特征及防治措施,以黔北煤田某片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研究区域顶板水害的充水水源、水化学特征、突水通道、水害特征,并... 黔北煤田近年来发生了22起工作面顶板涌水事故,对该地区矿井安全生产造成了很大威胁。为了研究黔北煤田矿井顶板水害特征及防治措施,以黔北煤田某片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研究区域顶板水害的充水水源、水化学特征、突水通道、水害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顶板水害防治措施。研究发现:长兴组含水层的水质类型为SO_(4)^(2−)、HCO_(3)^(−)-Na^(+),玉龙山段含水层的水质类型为HCO_(3)^(−)、SO_(4)^(2−)-Ca^(2+)和HCO_(3)^(−)、SO_(4)^(2−)-Na^(+)、Ca^(2+);区内各含水层的pH值以弱碱性为主,范围为7.63~8.18。开采9号煤层时,顶板水害的充水水源主要为长兴组灰岩含水层;顶板涌水特征主要表现为:涌水突发性强、水头值大、衰减速度快、涌水持续时间较短,涌水出现的位置绝大部分处于工作面下三分之一位置。针对黔北煤田顶板水害问题,提出了控制工作面开采速度,避免工作面长时间停采;加强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期间水害防治,以及提前施工顶板水疏放孔等防治水措施。研究结果为黔北煤田顶板水害防治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板水害 防治措施 水化学特征 黔北 疏放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积层下煤层顶板水害探测与防治技术研究
4
作者 胡颖栋 萧文浩 《煤》 2024年第4期29-31,58,共4页
冲积层底部含水性严重威胁冲积层下采煤的水害防治安全,在煤层开采前及开采过程中都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水措施以杜绝重大水害事故的发生。因此,为保障厚冲积层煤层放顶煤安全、高效开采,文章开展基于并行电法的冲积层下煤层顶板水害探... 冲积层底部含水性严重威胁冲积层下采煤的水害防治安全,在煤层开采前及开采过程中都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水措施以杜绝重大水害事故的发生。因此,为保障厚冲积层煤层放顶煤安全、高效开采,文章开展基于并行电法的冲积层下煤层顶板水害探测与防治技术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得到顶板局部富水所引起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对水体高度敏感的并行电法能够精准、高效地识别顶板富水状态,基于此可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水害防治措施,进而为冲积层下采煤工作面防治水工作提供关键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层下采煤 顶板水害 并行电法 水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厚低渗含水层下厚煤层顶板水害机理与防治 被引量:25
5
作者 李宏杰 陈清通 牟义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8-31,共4页
为得到巨厚低渗含水层下顶板水害形成机理,采用钻孔冲洗液漏失量观测、钻孔电视观测和物探等勘查及数值模拟方法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覆岩存在巨厚低渗砂岩含水层,下伏泥岩隔水层,覆岩裂采比为12.51,波及到该砂岩含水层,这为突水提... 为得到巨厚低渗含水层下顶板水害形成机理,采用钻孔冲洗液漏失量观测、钻孔电视观测和物探等勘查及数值模拟方法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覆岩存在巨厚低渗砂岩含水层,下伏泥岩隔水层,覆岩裂采比为12.51,波及到该砂岩含水层,这为突水提供了水源和通道等内在条件。通过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及数值模拟研究,确定砂岩和泥岩软硬组合结构在采动条件下,扰动泥岩重塑形成离层储水空间,当离层积水量达到一定程度后,伴随着基本顶的周期来压及大面积垮落,离层水包破裂并瞬间溃入矿井,造成突水灾害。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开采过程中对离层水进行有效疏放的方法与经验,为类似水害防治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板水害 离层水 突水机理 “两带”高度 水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西南岩溶地区煤层顶板水害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屈伟 李博 +1 位作者 李恒凯 牛磊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62,共4页
根据西南岩溶地区煤层顶板水害的特点,从水源特征、开采扰动、隔水层性能及地质构造4个方面出发,分析选取了相应的评价指标,同时结合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探讨了一种西南岩溶地区煤层顶板水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根据西南岩溶地区煤层顶板水害的特点,从水源特征、开采扰动、隔水层性能及地质构造4个方面出发,分析选取了相应的评价指标,同时结合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探讨了一种西南岩溶地区煤层顶板水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某典型煤矿顶板水害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可为今后煤层顶板水害预测评价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顶板水害 评价指标 模糊层次分析法 危险性评价 岩溶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HP-TOPSIS法在顶板水害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东 张光德 +1 位作者 赵宝峰 周勇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1-115,共5页
为了对工作面顶板水害危险性进行定量化评价,从顶板含水层水文地质、沉积、构造条件和疏放水措施4个方面选取了11项指标,构建了顶板水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和危险性等级评判标准,利用AHP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并以宁东煤田红... 为了对工作面顶板水害危险性进行定量化评价,从顶板含水层水文地质、沉积、构造条件和疏放水措施4个方面选取了11项指标,构建了顶板水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和危险性等级评判标准,利用AHP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并以宁东煤田红柳煤矿首采工作面为例,采用TOPSIS法分析贴近度并计算工作面顶板水害危险性等级,评价结果为安全,工作面已实现安全回采,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基于工作面地质条件和疏放水措施的水害危险性定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和AHP-TOPSIS法较全面地考虑了影响顶板水害发生的因素,避免了单一因素的局限性,确定的指标权重具有客观性,评价结果科学合理,可以作为工作面回采前安全性评价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AHP)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 顶板水害 危险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东煤矿顶板水害影响因素及预警指标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孙长礼 王经明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78-81,共4页
通过对顶板水害的影响因素分析,筛选了3个关键指标,分别从自然电位变化效应、视电阻率效应和水压效应来预警顶板水害,煤岩在开挖过程中,最大剪应力将造成顶板的超前破坏,形成导水裂隙带,其自然电位、视电阻率、水压等相应发生变化,通过... 通过对顶板水害的影响因素分析,筛选了3个关键指标,分别从自然电位变化效应、视电阻率效应和水压效应来预警顶板水害,煤岩在开挖过程中,最大剪应力将造成顶板的超前破坏,形成导水裂隙带,其自然电位、视电阻率、水压等相应发生变化,通过在祁东煤矿所做的工业性试验表明,依据自然电位可提前4~12 d预测采空区水位变化,采用视电阻率作预警只超前4 d,依水位变化超前预警为4 d,通过应用这些指标,可有效预防煤层顶板水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板水害 自然电位 视电阻率 预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欢坨北二采区8煤顶板水害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马亚杰 常江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3期9-13,共5页
通过对东欢坨北二采区8煤的导水裂隙发育、覆岩与各含水层间距、构造复杂情况的分析,得出8煤顶板突水危险性等级评价图,为8煤的开采更好服务。
关键词 顶板水害 危险性评价 控制因素 评价与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三图法”在煤矿顶板水害评价中的应用:以东胜煤田台格庙勘查区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保建 高宗军 +3 位作者 张凤禹 郝栓虎 孙艳丽 魏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100-104,共5页
通过建立台格庙勘查区首采煤层冒裂安全性分区图和煤层顶板含水层富水性分区图,来对煤层顶板的含水层涌(突)水条件进行评价。针对勘查区煤层厚度变化大、顶板无稳定隔水层,顶板含水层富水性较弱的特点,在传统的"三图法"基础上... 通过建立台格庙勘查区首采煤层冒裂安全性分区图和煤层顶板含水层富水性分区图,来对煤层顶板的含水层涌(突)水条件进行评价。针对勘查区煤层厚度变化大、顶板无稳定隔水层,顶板含水层富水性较弱的特点,在传统的"三图法"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含水层的富水性和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这两个因素,选用导水裂缝带高度与含水层厚度的百分比来表示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对含水层涌(突)水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首采煤层顶板含水层涌(突)水条件进行综合分区评价。四井田中部及二井田北部地区涌(突)水危险性为较危险区,三井田北部、五井田南部及勘查区南部局部地区涌(突)水危险性为过渡区,其他地段为安全区、较安全区。针对顶板充水含水层涌(突)水条件综合分区,提出了疏放水、注浆、监测等防治水措施律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图法” 改进 顶板水害评价 台格庙勘查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分支钻孔在煤矿顶板水害探查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11
作者 解保磊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3年第2期31-34,共4页
为了阻断上部含水层的水通过垂向导水通道涌入工作面,消除顶板水害对工作面回采的威胁,采用定向分支钻孔探查注浆治理垂向导水通道,加固顶板局部层位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度及柔性,起到阻水作用,达到治理目的。从工程注浆治理、钻探施工质... 为了阻断上部含水层的水通过垂向导水通道涌入工作面,消除顶板水害对工作面回采的威胁,采用定向分支钻孔探查注浆治理垂向导水通道,加固顶板局部层位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度及柔性,起到阻水作用,达到治理目的。从工程注浆治理、钻探施工质量控制、施工成果及治理效果评价方面开展分析研究,总结地面定向分支钻孔探查治理煤矿顶板水害的适宜性。通过项目实施,应用情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板水害 探查治理 注浆封堵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素复合法评价煤层顶板水害危险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传娥 魏久传 +1 位作者 郭建斌 李忠建 《山东煤炭科技》 2010年第1期180-181,共2页
为预测济宁三号井十二采区3下煤顶板水害危险程度,详细分析了该区3下煤顶板水害的各个影响因素,应用多因素复合法,对3下煤顶板砂岩水害危险程度进行评价,为指导下一步防治水方面的安全开采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 顶板水害 多因素复合法 济宁三号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煤田典型顶板水害防控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127
13
作者 董书宁 姬亚东 +6 位作者 王皓 赵宝峰 曹海东 刘洋 刘英锋 姬中奎 刘柏根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367-2375,共9页
为了实现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煤田受顶板水害威胁的煤炭资源安全开采,基于侏罗纪煤炭资源赋存条件、顶板含水层特征、顶板水害分布范围与防控难题,对离层水害、薄基岩溃水溃沙、厚层砂岩水害和烧变岩水害4种典型顶板水害的形成机理、判... 为了实现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煤田受顶板水害威胁的煤炭资源安全开采,基于侏罗纪煤炭资源赋存条件、顶板含水层特征、顶板水害分布范围与防控难题,对离层水害、薄基岩溃水溃沙、厚层砂岩水害和烧变岩水害4种典型顶板水害的形成机理、判识方法、主控因素和防控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侏罗纪煤田离层水害发生的地质条件为砂泥岩互层,泥岩隔水层厚度是控制离层水害发生的主控因素,研发了离层水体精准定位探放技术,实现了离层水害判别与防控技术的定量化;导水沙裂隙带是薄基岩溃水溃沙的主控因素,构建了基于导水沙裂隙带与基岩厚度对应关系的溃水溃沙危险性评价体系,发明了含水松散沙体高效注浆技术,有效避免了薄基岩溃水溃沙的发生;发现了厚层砂岩含水层在垂向上的非均质特性,揭示了递进渗流充水模式,提出了“适当波及,主动防控”的厚层砂岩水害防控新理念,解放了大量受厚层砂岩水害的煤炭资源;揭示了烧变岩的“边界富水”效应,将烧变岩完整断面分为直接露头区、中部埋藏区和火烧边界区,并构建了烧变岩不同断面注浆材料选择准则,提出了双位双向孔序优选引流注浆帷幕技术,显著减少了烧变岩对工作面的补给水量,同时实现了采煤保水。通过将典型顶板水害防控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煤田的推广应用,有效遏制了顶板水害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侏罗纪煤田 顶板水害 形成机理 判识方法 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顶板水害立体防控技术研究--以蒙陕深部矿井为例 被引量:8
14
作者 周新河 翁明月 +1 位作者 苏士杰 李广疆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5-172,共8页
蒙陕地区深部侏罗系煤层开采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井在开采期间面临顶板疏水难度大、排水系统压力大、掘进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等难题,提出“低位邻面截流、分区防控、层组治理”的水害防控思路,建立近距离煤层顶板水害立体防控方案和以... 蒙陕地区深部侏罗系煤层开采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井在开采期间面临顶板疏水难度大、排水系统压力大、掘进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等难题,提出“低位邻面截流、分区防控、层组治理”的水害防控思路,建立近距离煤层顶板水害立体防控方案和以单孔涌水量、钻孔水压力、静储量为指标的水害立体防控效果评价体系。以呼吉尔特矿区门克庆矿井3^(-1),2^(-2)中煤近距离开采顶板水害防治为例,通过井上下钻探、物探立体探查手段,开展精细探查,建立和完善了井上、井下水文监测系统,在分析研究矿井顶板含隔水层沉积地质展布情况、富水异常区分布范围及层段和地下水流场特征等重要水文地质参数的基础上,实行上行开采的方式,首先有针对性的开展了3^(-1)煤3101工作面的顶板疏放水工作,并通过疏放水试验精细预测工作面涌水量,建立完善可靠的排水系统,该工作面顶板疏放水钻孔累计疏放水量达2659.3万m^(3)。在2201工作面掘进期间,通过超前探放水钻孔发现,相较于3^(-1)煤,其顶板含水层水压、水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说明先行开采下层3^(-1)煤截流、降低了2^(-2)中煤顶板含水层富水性,水害防治方案达到了初步效果。2201工作面在回采前,结合沉积地质分析情况及物探异常区圈定范围,开展重点区域和层段顶板水疏放工作,进一步优化顶板疏放水钻孔设计,根据各孔终孔水量、水压情况,2^(-2)中煤顶板含水层富水性有了明显的下降,这都表明提出的以区域和煤组为单位大范围治理顶板水害的方法,形成的蒙陕地区深部矿井近距离煤层顶板水害立体防控技术,有利于近距离煤层顶板水害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高承压水 精细探查 层组治理 疏放效果评价 顶板水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矿区煤层顶板水害预测及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段会军 郝世俊 冯洁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151-154,169,共5页
针对西北矿区煤层顶板水害特点,提出了煤层顶板含水层富水性探查、煤层顶板水害预测、矿井涌水量预测及其水害防治技术体系,在分析以上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认为井上下联合探查、钻探与物探并用及"顶板钻探+孔内物探"的思路是... 针对西北矿区煤层顶板水害特点,提出了煤层顶板含水层富水性探查、煤层顶板水害预测、矿井涌水量预测及其水害防治技术体系,在分析以上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认为井上下联合探查、钻探与物探并用及"顶板钻探+孔内物探"的思路是顶板含水层富水性探查的方向,基于GIS的煤层顶板水害预测方法的应用是提高其预测准确性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顶板水害 预测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电阻率监测在煤层顶板水害防治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叶庆树 鲁晶津 +1 位作者 李德山 段建华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202-207,共6页
陕北某矿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地表对应位置为区域内主要的泄洪通道,为防止工作面回采活动导致基岩含水层和松散含水层通过裂隙带进入工作面造成工作面突水事故,采用视电阻率监测系统动态监测,对背景电阻率、发射电流变化进行监测,预测该... 陕北某矿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地表对应位置为区域内主要的泄洪通道,为防止工作面回采活动导致基岩含水层和松散含水层通过裂隙带进入工作面造成工作面突水事故,采用视电阻率监测系统动态监测,对背景电阻率、发射电流变化进行监测,预测该工作面采动过程中"两带"发育及顶板水运移。结果显示:该工作面顶板整体呈高阻,没有明显的低阻异常区,顶板赋水性较弱;在采空区内有明显的高阻异常发育,为顶板破坏导致岩体孔隙度增大所致,根据高阻异常的发育高度推断顶板破坏高度为47.7~80.9 m,发生顶板水害的风险较小,后期回采揭露情况与电阻率监测的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表明:煤矿井下视电阻率监测技术能够对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顶板水害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预警,对今后在类似区域可提供积极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电阻率监测 顶板水害 水害防治 超大采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煤层综放开采顶板水害综合防治对策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美涛 杨建坤 +3 位作者 刘振广 周超 贺丹 何也 《江西煤炭科技》 2019年第4期5-8,共4页
为了解决特厚煤层综放开采条件下顶板水害频发、防治难度大的问题,以黄陇侏罗纪煤田永陇矿区郭家河煤矿“5.13”突水事故为例,分析了顶板突水机理、突水因素、目前防治水工作存在的困难,结合邻近矿井和邻近矿区防治水经验,提出以“工作... 为了解决特厚煤层综放开采条件下顶板水害频发、防治难度大的问题,以黄陇侏罗纪煤田永陇矿区郭家河煤矿“5.13”突水事故为例,分析了顶板突水机理、突水因素、目前防治水工作存在的困难,结合邻近矿井和邻近矿区防治水经验,提出以“工作面管理、突水水源探查、直接含水层疏干、主要含水层地下水动态监测、“两带”探查、排水系统建设、应急演练”为主的综合防治水策略,为类似条件下的煤矿开采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综放开采 顶板水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跃进矿2-5采区综采工作面顶板水害防治技术实践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杰 姜红兵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9-70,共2页
根据跃进矿综采工作面顶板防治实践,分析了顶板水害的形成机理,总结了防治顶板水害的技术措施,可供类似矿井参考。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顶板水害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煤层综放开采顶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小刚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7年第8期132-134,138,共4页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厚煤层综放开采过程中顶板水害威胁严重问题,选取典型的陈家山煤矿回采工作面,开展矿井及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评价,提出了地表水、含水层水和采空区积水空间水害危险性评价方法。针对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特征,进行...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厚煤层综放开采过程中顶板水害威胁严重问题,选取典型的陈家山煤矿回采工作面,开展矿井及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评价,提出了地表水、含水层水和采空区积水空间水害危险性评价方法。针对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特征,进行了防治水工程设计并进行了工程实施,为矿井工作面安全回采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厚煤层 顶板水害 水文地质条件 防治水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东煤田鸳鸯湖矿区煤层顶板水害防控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宝峰 黄忠正 宗伟琴 《中国煤炭》 2022年第3期23-29,共7页
为了避免宁东煤田鸳鸯湖矿区矿井发生顶板水害事故,对浅部煤层顶板含水层进行了富水性评价、涌水量预测和顶板水疏放效果评价和系统研究。提出了基于地质钻孔水文信息的含水层富水性分区方法,选取影响直罗组下段含水层富水性的6个评价指... 为了避免宁东煤田鸳鸯湖矿区矿井发生顶板水害事故,对浅部煤层顶板含水层进行了富水性评价、涌水量预测和顶板水疏放效果评价和系统研究。提出了基于地质钻孔水文信息的含水层富水性分区方法,选取影响直罗组下段含水层富水性的6个评价指标,分析各评价指标与钻孔单位涌水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借助语气算子比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利用三角形隶属度函数构建了模糊评判矩阵,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直罗组下段含水层富水性进行了分区。充分考虑了顶板砂岩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提出了静储量结合动态补给量的工作面涌水量预测方法;根据矿井涌水量组成和变化特点,提出了基于时空分区的矿井涌水量动态预测方法;利用顶板水疏放的水量观测值,结合工作面静储量和动态补给量预测值,提出了工作面疏放水效果“双指标四因素”定量化评价方法。结果表明:基于地质钻孔水文信息的含水层富水性分区方法、静储量结合动态补给量的工作面涌水量预测方法,基于时空分区的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和顶板水疏放效果定量化评价方法可以对顶板水害起到有效的防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板水害 富水性分区 涌水量预测 疏放水效果评价 钻孔单位涌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