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蹬空开采顶底板破坏特征及控制技术
被引量:
11
1
作者
刘明杰
李冬伟
瞿群迪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58-762,共5页
针对山西中新甘庄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井整合后8#煤层蹬空开采会对顶底板围岩造成二次破坏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的方法对蹬空开采顶底板破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8#煤层蹬空开采垮落带最大高度大于7#、8#煤层最小垂距...
针对山西中新甘庄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井整合后8#煤层蹬空开采会对顶底板围岩造成二次破坏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的方法对蹬空开采顶底板破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8#煤层蹬空开采垮落带最大高度大于7#、8#煤层最小垂距,底板导水裂隙带深度小于8#、11#煤层垂距.当工作面推进至7#煤柱下方时,矿压显现更严重.并就可能出现的开采安全隐患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矿井
蹬空开采
导水裂隙带
竖向三带
FLAC
应力集中
顶
底板
二次
破坏
安全开采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矿井电法在煤层采动破坏和水害监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
23
2
作者
鲁晶津
王冰纯
颜羽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26,共9页
煤层采动破坏容易引起突水事故,严重威胁了矿井的安全生产。煤矿突水事故防治集中于回采前的隐患探查,对回采过程中发育的导水通道尚缺乏行之有效的探查手段。因此,从煤矿顶、底板突水机理分析出发,对比了煤矿井下采用的多参数传感器监...
煤层采动破坏容易引起突水事故,严重威胁了矿井的安全生产。煤矿突水事故防治集中于回采前的隐患探查,对回采过程中发育的导水通道尚缺乏行之有效的探查手段。因此,从煤矿顶、底板突水机理分析出发,对比了煤矿井下采用的多参数传感器监测、微震监测以及电法监测等监测方法,其中电法监测因其对煤岩电阻率变化较敏感,在煤层采动破坏和水害监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矿井电法监测最初主要被用于煤层顶、底板破坏监测,随着矿井电法监测设备的成功研制,相关学者对采动破坏过程的电场响应特征展开了深入研究,矿井电法监测逐渐向水害监测发展,并在井下现场应用中发展出了不同的观测方法。矿井电法监测数据的处理解释目前一般采用视电阻率断面图或电阻率反演成像,因受数据采集中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成像分辨率较低。广泛应用于近地表探测的时移电阻率成像法,通过改进数据采集方式、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优化反演方法以及在反演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正则化约束方法等手段,大幅提高了监测数据的成像分辨率,该方法可同样适用于煤矿井下电法监测数据的处理解释。早期的矿用电法仪器主要用于工作面水害隐患的静态探测,近年来真正意义上的矿用电法监测设备已经研制成功并进入推广应用阶段。随着新版《煤矿防治水细则》(2018年)的施行,矿井电法监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煤矿井下施工环境复杂、观测空间有限,矿井电法用于煤层采动破坏和水害监测时尚面临着电磁干扰、一致性校正、成像方法、多解性及水害预警等问题有待解决。针对上述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监测设备的抗干扰能力,改进数据预处理方法,采用时移电阻率成像提高解释精度,同时加强导水通道发育过程电场响应特征及电性变化与水害风险定性关系的研究,最终达到对矿井水害进行监测预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电法监测
顶底板破坏
导水通道
时移电阻率成像
水害预警
智能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蹬空开采顶底板破坏特征及控制技术
被引量:
11
1
作者
刘明杰
李冬伟
瞿群迪
机构
中煤集团山西金海洋能源有限公司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出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58-762,共5页
基金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资助项目(SKLCRSM12X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50974118)
文摘
针对山西中新甘庄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井整合后8#煤层蹬空开采会对顶底板围岩造成二次破坏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的方法对蹬空开采顶底板破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8#煤层蹬空开采垮落带最大高度大于7#、8#煤层最小垂距,底板导水裂隙带深度小于8#、11#煤层垂距.当工作面推进至7#煤柱下方时,矿压显现更严重.并就可能出现的开采安全隐患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整合矿井
蹬空开采
导水裂隙带
竖向三带
FLAC
应力集中
顶
底板
二次
破坏
安全开采措施
Keywords
integrated coal mine
ascending mining
the water-flowing fractured zone in the floor
three vertical zones
FLAC
stress concentration
second breakage of the roof and floor
safe mining measures
分类号
TD3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矿井电法在煤层采动破坏和水害监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
23
2
作者
鲁晶津
王冰纯
颜羽
机构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26,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7YFC0804103)
文摘
煤层采动破坏容易引起突水事故,严重威胁了矿井的安全生产。煤矿突水事故防治集中于回采前的隐患探查,对回采过程中发育的导水通道尚缺乏行之有效的探查手段。因此,从煤矿顶、底板突水机理分析出发,对比了煤矿井下采用的多参数传感器监测、微震监测以及电法监测等监测方法,其中电法监测因其对煤岩电阻率变化较敏感,在煤层采动破坏和水害监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矿井电法监测最初主要被用于煤层顶、底板破坏监测,随着矿井电法监测设备的成功研制,相关学者对采动破坏过程的电场响应特征展开了深入研究,矿井电法监测逐渐向水害监测发展,并在井下现场应用中发展出了不同的观测方法。矿井电法监测数据的处理解释目前一般采用视电阻率断面图或电阻率反演成像,因受数据采集中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成像分辨率较低。广泛应用于近地表探测的时移电阻率成像法,通过改进数据采集方式、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优化反演方法以及在反演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正则化约束方法等手段,大幅提高了监测数据的成像分辨率,该方法可同样适用于煤矿井下电法监测数据的处理解释。早期的矿用电法仪器主要用于工作面水害隐患的静态探测,近年来真正意义上的矿用电法监测设备已经研制成功并进入推广应用阶段。随着新版《煤矿防治水细则》(2018年)的施行,矿井电法监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煤矿井下施工环境复杂、观测空间有限,矿井电法用于煤层采动破坏和水害监测时尚面临着电磁干扰、一致性校正、成像方法、多解性及水害预警等问题有待解决。针对上述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监测设备的抗干扰能力,改进数据预处理方法,采用时移电阻率成像提高解释精度,同时加强导水通道发育过程电场响应特征及电性变化与水害风险定性关系的研究,最终达到对矿井水害进行监测预警的目的。
关键词
矿井电法监测
顶底板破坏
导水通道
时移电阻率成像
水害预警
智能矿山
Keywords
mine electrical resistivity monitoring
roof and floor mining destruction
water channel
time-lapse electrical resistivity tomography
water hazard warning
intelligent mine
分类号
TD745.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蹬空开采顶底板破坏特征及控制技术
刘明杰
李冬伟
瞿群迪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矿井电法在煤层采动破坏和水害监测中的应用进展
鲁晶津
王冰纯
颜羽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