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_(TC)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对顶夸克对产生过程的修正 被引量:2
1
作者 乔庆鹏 张向丹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50,共3页
TC2模型是高能物理研究热点之一,而top-Higgs粒子是TC2模型的一个特征粒子.文章对top-Higgs为中间态的在欧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上顶夸克对产生过程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在一些数合理的参数空间内,这个过程的散射截面和标准... TC2模型是高能物理研究热点之一,而top-Higgs粒子是TC2模型的一个特征粒子.文章对top-Higgs为中间态的在欧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上顶夸克对产生过程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在一些数合理的参数空间内,这个过程的散射截面和标准模型顶夸克对产生截面的比值达到了1%的量级,修正效果比较明显.因此,这个反映过程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2模型 LHC TOP-HIGGS 顶夸克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S 8 TeV顶夸克对实验数据对CT18NNLO胶子部分子分布函数的影响
2
作者 木沙江·卡得尔 霍文生 +1 位作者 阿布力克木·吐尔孙 沙依甫加马力·达吾来提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0-315,共6页
在不进行量子色动力学(quantum chromodynamics,QCD)整体分析的情况下,估算新数据对部分子分布函数(parton distribution functions,PDF)的影响,以及用更新的部分子分布函数预测其他可观测量不确定度的贡献是一项非常有用的工作。首先,... 在不进行量子色动力学(quantum chromodynamics,QCD)整体分析的情况下,估算新数据对部分子分布函数(parton distribution functions,PDF)的影响,以及用更新的部分子分布函数预测其他可观测量不确定度的贡献是一项非常有用的工作。首先,用更新和优化的部分子分布函数软件ePump(error PDF updating method package)研究由CMS 8 TeV顶夸克对产生的微分散射截面(1/σ)dσ/dy_(t-t)、(1σ)dσ/dm_(t-t)、(1/σ)dσ/dy_(t)和(1/σ)dσ/dp^(t)T等实验数据对CT18NNLO胶子部分子分布函数的影响,然后,用更新后的部分子分布函数计算(1/σ)dσ/dy_(t-t)、(1/σ)dσ/dm_(t-t)、(1/σ)dσ/dy_(t)和(1/σ)dσ/dp^(t)T,并将计算所得理论值与实验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实验测量技术的发展,可获取的由顶夸克对产生的微分散射截面数据点越多,其对胶子部分子分布函数的确定作用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子分布函数 ePump 顶夸克对的产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强子对撞机中顶夸克对的产生
3
作者 阿布力克木.吐尔孙 沙依甫加马力.达吾来提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02-706,共5页
通过分析质心能量为8TeV的质子-质子对撞实验,对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ATLAS探测器,测量了顶夸克对产生过程pp→tt的归一化微分散射截面,该实验数据对胶子部分子分布函数的确定非常重要.采用蒙特卡罗数值计算程序MadGraph以及CT10NNLO和CT1... 通过分析质心能量为8TeV的质子-质子对撞实验,对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ATLAS探测器,测量了顶夸克对产生过程pp→tt的归一化微分散射截面,该实验数据对胶子部分子分布函数的确定非常重要.采用蒙特卡罗数值计算程序MadGraph以及CT10NNLO和CT14NNLO部分子分布函数,分别计算此过程的归一化微分散射截面,得到了与ATLAS实验相符的结果.进一步,用ATLAS实验数据和本文的理论计算结果,更新CT14NNLO部分子分布函数.结果显示,顶夸克对归一化微分散射截面对部分子分布函数不敏感.理论计算结果与ATLAS实验测量结果在误差范围内相符,该过程胶子部分子分布函数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夸克对产生 散射截面 部分子分布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找顶夸克的漫长过程 被引量:1
4
作者 何景棠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6-472,共7页
 本文描述寻找顶夸克的漫长过程。从70年代末开始,美国的PEP,德国的PETRA,80年代日本的TRISTAN,欧洲核子中心CERN的SP PS质子反质子对撞机,90年代的CERN的LEP大型电子正电子对撞机,最后于1997年才由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的D0和CDF国际合...  本文描述寻找顶夸克的漫长过程。从70年代末开始,美国的PEP,德国的PETRA,80年代日本的TRISTAN,欧洲核子中心CERN的SP PS质子反质子对撞机,90年代的CERN的LEP大型电子正电子对撞机,最后于1997年才由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的D0和CDF国际合作组找到了顶夸克存在的证据,并给出了顶夸克的质量为:174.3±3.2±4.0GeV。人们可以从这段历史获得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正电子对撞机 质子反质子对撞机 粒子物理学 强子 中性流反应 味道改变 强子 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PCTC模型中赝标哥尔斯通玻色子对顶夸克稀有衰变的贡献
5
作者 鲁公儒 岳崇兴 黄金书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11-111,共1页
随着顶夸克的发现,对它的产生和衰变在理论和实践中的研究吸引了人们浓厚的兴趣,这其中也包括对味改变相互作用诱导的顶夸克稀有衰变t→cV(V=Z,r,g)的研究.在标准模型中顶夸克的稀有衰变非常弱,因此,探测top夸克稀... 随着顶夸克的发现,对它的产生和衰变在理论和实践中的研究吸引了人们浓厚的兴趣,这其中也包括对味改变相互作用诱导的顶夸克稀有衰变t→cV(V=Z,r,g)的研究.在标准模型中顶夸克的稀有衰变非常弱,因此,探测top夸克稀有衰变成为检验新物理效果的一个极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CTC 模型 PGBS 稀有衰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夸克和中性top介子的联合产生
6
作者 岳崇兴 贾永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25-125,共1页
关键词 中性top介子 联合产生 TC2模型 Yukuwa耦合 产生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味改变标量耦合与顶夸克稀有衰变t→cg
7
作者 岳崇兴 柳国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24-124,共1页
关键词 稀有衰变 TCI理论 味改变标量耦合 衰变过程 衰变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2模型中顶夸克的稀有衰变
8
作者 鲁公儒 王增宝 殷复荣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21-121,共1页
关键词 稀有衰变 TC2模型 人工色理论 分支比 电弱对称性破缺 高能对撞机 粒子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右双Higgs模型中新的重顶夸克在LHeC上的产生
9
作者 曹军 秦鑫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63,共3页
在左右双Higgs模型(LRTH)中,研究了单个顶夸克在大型强子-电子对撞机上通过e+b→veT和γb→W-T过程的产生.对于顶夸克主要的衰变模式T→+b→tbb,这两个过程会分别产生3b+l+ET和3b+2l+ET的末态信号.当电子能量Ee=500GeV,质子能量取Ep=7... 在左右双Higgs模型(LRTH)中,研究了单个顶夸克在大型强子-电子对撞机上通过e+b→veT和γb→W-T过程的产生.对于顶夸克主要的衰变模式T→+b→tbb,这两个过程会分别产生3b+l+ET和3b+2l+ET的末态信号.当电子能量Ee=500GeV,质子能量取Ep=7TeV时,发现产生截面在顶夸克质量小于600GeV时会达到几十fb.也对T→W+b的衰变模式进行了唯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右双Higgs模型 重的 大型强子-电子对撞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理论对顶夸克产生的修正
10
作者 鲁公儒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2期30-34,共5页
讨论了顶色辅助的人工色理论预言的赝标哥得斯通玻色子 ( TC介子 ,Top介子 )在 NLC实验中对顶夸克对产生的修正 .我们发现 ,Top介子对顶夸克产生截面σtt修正的贡献是主要的 ,在大部分参数空间里 ,荷电Top介子的修正很大 .当选取合理... 讨论了顶色辅助的人工色理论预言的赝标哥得斯通玻色子 ( TC介子 ,Top介子 )在 NLC实验中对顶夸克对产生的修正 .我们发现 ,Top介子对顶夸克产生截面σtt修正的贡献是主要的 ,在大部分参数空间里 ,荷电Top介子的修正很大 .当选取合理的参数时 ,荷电 Top介子对 σtt的贡献可以达到 8% ,能够被 NLC实验探测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色理论 TC2模型 荷电Top介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2理论与顶夸克的产生
11
作者 岳崇兴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2期99-99,共1页
关键词 TC2理论 高能实验 TOPCMT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李重生教授研究组在顶夸克物理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12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7-247,共1页
关键词 物理学院 北京大学 味改变中性流 QCD修正 量子色动力学 NEXT 衰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Top介子与e^+e^-对撞机上的tc夸克产生
13
作者 岳崇兴 鲁公儒 李建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41-141,共1页
关键词 中性Top介子 对撞机 tc FCS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p夸克,实验测量与唯象研究(Ⅱ)
14
作者 肖振军 鲁公儒 丁亦兵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1-24,共4页
本文计算了对辐射修正因子△r的0(αα_3)和0(α ̄2)双圈贡献,并把包含了双圈贡献的△r理论值和△r的实验测定值(△r)_(exp)进行了机会,导出了对Top夸克质量Mt的限制,然后根据几率分布计算得到了对Mt比... 本文计算了对辐射修正因子△r的0(αα_3)和0(α ̄2)双圈贡献,并把包含了双圈贡献的△r理论值和△r的实验测定值(△r)_(exp)进行了机会,导出了对Top夸克质量Mt的限制,然后根据几率分布计算得到了对Mt比较严格的上限限制:当Higgs粒子质量M_H=150GeV时,Mt<177GeV(95%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修正因子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p夸克实验测量与唯象研究(Ⅰ)
15
作者 肖振军 鲁公儒 丁亦兵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1期25-29,共5页
本文对寻找Top夸克的e ̄+e ̄-和对撞机实验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讨论了Top夸克的主要产生和衰变道.本文根据LEP和CDF等实验组最新实验结果,导出了幅射修正因子△r的实验值.本文给出了对Top夸克质量M_t的限制.
关键词 幅射修正因子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HC上LRTH模型中Ztt和ZTt产生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金钟 张献图 +1 位作者 李韶峰 袁焕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0-63,共4页
首先计算了左右双Higgs(LRTH)模型中大型强子对撞机上Ztt的产生截面及其相对修正,结果发现在LRTH模型所允许的参数空间内,Ztt的产生截面有较大的相对修正.然后,又计算了LRTH模型中新的产生道ZTt,发现当破缺标度不是很高时该过程有较大... 首先计算了左右双Higgs(LRTH)模型中大型强子对撞机上Ztt的产生截面及其相对修正,结果发现在LRTH模型所允许的参数空间内,Ztt的产生截面有较大的相对修正.然后,又计算了LRTH模型中新的产生道ZTt,发现当破缺标度不是很高时该过程有较大的产生截面.通过对以上两个过程的研究,可为检验LRTH模型提供很好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右双Higgs模型 大型强子对撞机 产生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p-Higgs与e^+e^-→“非汉字符号” 被引量:1
17
作者 岳崇兴 张延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6-126,共1页
关键词 电弱对称性破缺 粒子物理性 TC2理论 高能线性对撞机 TOP-HIGGS e^+e^-→vv^-t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NLC实验中通过e^+ e^-→t ̄t 过程对ETC效应的探测
18
作者 岳崇兴 鲁公儒 +1 位作者 李卫彬 孙俊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7-30,共4页
本文在 topcolor辅助的多标度人工色模型框架下计算了 ETC相互作用对过程 e+ e- tt- 的反对称参量 AL R和极化参量 Pt L、Pt R的修正 .计算结果表明 ETC对 Pt R的影响非常小 ,可以被忽略 ,而对 AL R,Pt L 的修正效应可在未来的
关键词 ETC相互作用 截面 NLC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玻色子Z′与味改变μ→3e过程
19
作者 岳崇兴 徐庆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26-126,共1页
关键词 TC2理论 动力学破缺机制 规范玻色子 质量 单色态 味改变过程引力相互作用 物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r→t过程对不同TC模型的检验
20
作者 岳崇兴 鲁公儒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4期112-112,共1页
在TC(Technicolor)理论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产生足够重的顶夸克质量;产生合适的ZZ→bb分支比Rb值;给出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的弱电参数值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提出了一些不同TC模型,其中... 在TC(Technicolor)理论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产生足够重的顶夸克质量;产生合适的ZZ→bb分支比Rb值;给出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的弱电参数值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提出了一些不同TC模型,其中典型的TC模型有现实的一代TC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CTC模型 TC理论 T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