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钢三厂进行电炉热装铁水顶吹氧气
1
作者 徐国华 《冶金能源》 1990年第5期56-57,共2页
上钢三厂为了提高电弧炉的生产效率和节能效果,在1986~1987年。在5t电炉上进行了热装铁水加顶吹氧的工艺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是可行的,具有较明显的节能效果。
关键词 电炉 热装铁水 顶吹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气顶吹转炉中的两相流流动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捷宇 贺友多 Y.Sahai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15-119,共5页
氧气顶吹转炉中的二次燃烧现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 ,在本文中提出了两个三维数学模型去解释这个过程中的传输现象。第一个模型处理单相流 ,第二个模型把泡沫渣和炉气作为两个分离相来考虑。双方程湍流模型用于处理流体的湍流性能 ,本... 氧气顶吹转炉中的二次燃烧现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 ,在本文中提出了两个三维数学模型去解释这个过程中的传输现象。第一个模型处理单相流 ,第二个模型把泡沫渣和炉气作为两个分离相来考虑。双方程湍流模型用于处理流体的湍流性能 ,本文作了一些简单的假设 ,利用这个模型预示了气体浓度和气体浓度脉动 ,这个模型同样预报了炉气的流动方式、温度场和湍流火焰形状。本文还讨论了二次喷嘴角度对二次燃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两相流流动 二次燃烧 氧气顶吹转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气顶吹转炉冶炼初期二次燃烧流场的PIV测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金永丽 赵增武 +1 位作者 李保卫 雷洪 《冶金能源》 2010年第1期56-58,62,共4页
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测量了氧气顶吹转炉冶炼初期二次燃烧气相场,发现二次燃烧区域流场结构主要由内侧回流区、二次氧射流区和外侧回流区三部分组成;二次氧孔夹角增大,有利于氧气与CO的混合与燃烧,但夹角过大会加剧对转炉内衬的冲... 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测量了氧气顶吹转炉冶炼初期二次燃烧气相场,发现二次燃烧区域流场结构主要由内侧回流区、二次氧射流区和外侧回流区三部分组成;二次氧孔夹角增大,有利于氧气与CO的混合与燃烧,但夹角过大会加剧对转炉内衬的冲刷,降低热量传输效率;氧孔数目对二次燃烧流场也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顶吹转炉 二次燃烧 速度场 PIV 物理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气顶吹转炉中泡沫渣内部2次燃烧的数学模型
4
作者 张雪峰 李保卫 +1 位作者 徐楚韶 Sahai Y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37-143,共7页
本文在作者对顶吹转炉内部2次燃烧初期流动、燃烧及传热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一个2次燃烧中期泡沫渣内部的两相流动、燃烧及传热的数学模型。应用该模型研究了180t氧气顶吹转炉内部2次燃烧过程中泡沫渣内的气相与渣相的流动情况... 本文在作者对顶吹转炉内部2次燃烧初期流动、燃烧及传热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一个2次燃烧中期泡沫渣内部的两相流动、燃烧及传热的数学模型。应用该模型研究了180t氧气顶吹转炉内部2次燃烧过程中泡沫渣内的气相与渣相的流动情况、气相内的燃烧情况、泡沫渣的热状态分布及泡沫渣对熔池的传热情况,并具体给出了不同2次氧枪设计对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渣 二次燃烧 数学模型 氧气顶吹转炉 炼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气顶吹炼镍法浅评
5
作者 欧阳兆祯 《有色冶炼》 1993年第3期35-38,共4页
本文介绍了前苏联北方镍公司用氧气顶吹法熔炼铜镍块矿的情况.论述了此法的优缺点以及使用此法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氧气顶吹 熔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氧顶吹转炉煤气安全回收措施
6
作者 朴树声 《冶金能源》 1992年第4期33-35,共3页
纯氧顶吹转炉煤气回收是重大的节能和环保措施。由于转炉煤气发生的断续性、毒性大和含尘多,致使很多企业的转炉煤气还未加以回收和利用。本文以鞍钢安全回收了转炉煤气的经验,分析了大部分企业转炉未回收煤气的原因.并阐述了为安全回... 纯氧顶吹转炉煤气回收是重大的节能和环保措施。由于转炉煤气发生的断续性、毒性大和含尘多,致使很多企业的转炉煤气还未加以回收和利用。本文以鞍钢安全回收了转炉煤气的经验,分析了大部分企业转炉未回收煤气的原因.并阐述了为安全回收煤气应采取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顶吹转炉 煤气 回收 安全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炉热平衡与节能降耗 被引量:3
7
作者 马彦珍 《冶金能源》 1999年第1期20-24,共5页
本文给出了包钢转炉物料平衡,热平衡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根据这些测定结果剖析了转炉设备、吹炼操作、工艺流程与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节能措施,可供包钢转炉工序实现“零能或负能炼钢”参考。
关键词 转炉 热平衡 炼钢 节能 顶吹氧气转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钢自动化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3
8
作者 曲永印 曲丽萍 +1 位作者 樊生文 薛海波 《控制工程》 CSCD 2002年第4期19-21,40,共4页
介绍了自行研制的转炉炼钢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功能 ,并讨论了工业现场经常出现的调试难点及相应的解决方法。应用表明 ,该系统实现了炼钢生产的全面监视、控制和管理 ,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及生产安全系数 。
关键词 炼钢自动化系统 氧气顶吹转炉 无线数据采发 无线数据接收 实时趋势判断算法 转炉炼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炉实训教学系统设计与研制 被引量:2
9
作者 罗志国 姜茂发 +1 位作者 邹宗树 茹家胜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5-97,共3页
针对高校实践要求,在实验室设计了符合生产实际的转炉冷态实训装置。控制系统采用一体化控制柜。选用西门子S7-300PLC和紫金桥组态软件实现实训装置控制系统的设计。控制模式包括远程自动控制、远程手动控制和就地手动控制。通过研制与... 针对高校实践要求,在实验室设计了符合生产实际的转炉冷态实训装置。控制系统采用一体化控制柜。选用西门子S7-300PLC和紫金桥组态软件实现实训装置控制系统的设计。控制模式包括远程自动控制、远程手动控制和就地手动控制。通过研制与开发转炉仿真模型,可实现教学内容形象化、时空化,拉近课堂与实践的距离。该装置已经投入使用,系统运行稳定,获得了较好的实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顶吹转炉 控制系统 PLC 组态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辐射法和原子发射光谱法的转炉口火焰温度测量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勇青 陈延如 +2 位作者 赵琦 周木春 邵艳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43-1249,共7页
转炉炼钢的终点控制包括钢水出钢时温度及其成分的控制,炉口火焰能够反映炉内脱碳速率及转炉运行参数等。工业炉燃烧火焰可见光谱段,普遍存在着钾(K)和钠(Na)等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发射谱线,利用K的特征谱线相对比值可以计算火焰温度。基... 转炉炼钢的终点控制包括钢水出钢时温度及其成分的控制,炉口火焰能够反映炉内脱碳速率及转炉运行参数等。工业炉燃烧火焰可见光谱段,普遍存在着钾(K)和钠(Na)等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发射谱线,利用K的特征谱线相对比值可以计算火焰温度。基于辐射双色法,三色法和谱线相对强度法对转炉口火焰温度进行了测量;数据处理过程中对特征谱线进行了基线拟合提取,小波脊线拟合提取;特征谱线进行了Gauss函数和Lorenz函数拟合。结果表明,辐射测温法对谱线比较敏感,选择合理的波段能够有效,精确地测量火焰温度;采用谱线相对强度法受制于特征谱线的数学模型、谱线的跃迁机率、能级的简并度及火焰的光学厚度,需要分辨率非常高的光谱仪才能进行高温转炉火焰中电子温度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顶吹回转炉 辐射测温 原子发射光谱 火焰温度 小波脊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枪位下氧枪射流对熔池作用的冷态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栋 苍大强 +1 位作者 秦丽雪 徐啸雄 《冶金能源》 2011年第2期13-17,共5页
采用水力学模型进行了低枪位下顶吹射流对熔池作用的冷态实验,研究了枪位、气体流量、氧枪喷头类型等因素对冲击深度、喷溅量和熔池混匀时间等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喷孔倾角增大时,射流冲击深度减小,熔池喷溅量较少,混匀时间相对较短... 采用水力学模型进行了低枪位下顶吹射流对熔池作用的冷态实验,研究了枪位、气体流量、氧枪喷头类型等因素对冲击深度、喷溅量和熔池混匀时间等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喷孔倾角增大时,射流冲击深度减小,熔池喷溅量较少,混匀时间相对较短。氧枪喷孔倾角为13°和17°时,其最小混匀时间对应枪位为60mm,冲击深度比为32%~50%;而氧枪喷孔倾角为24°时,其最小混匀时间对应枪位为90mm,冲击深度比为21%~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顶吹转炉 水力学模型 枪位 喷溅量 混匀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炉双枪吹氧技术的深化研究
12
作者 史培甫 《冶金能源》 1989年第2期48-51,共4页
平炉顶吹氧气是节能增产的技术措施,但它的效果却与众多因素有关。本文以天津钢厂一炼钢的顶吹氧平炉为对象,具体研究了炉体结构、供热制度和吹氧操作是怎样影响到它的吹炼效果的。
关键词 平炉 双枪吹氧技术 顶吹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炉熔池搅拌效果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3
作者 段剑锋 苍大强 +1 位作者 徐栋 秦丽雪 《冶金能源》 2011年第5期26-30,共5页
采用1∶10水力学模型对100t氧气顶吹转炉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多点测量的方法,研究了枪位,喷头类型和炉型对混匀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熔池搅拌效果最好的区域是熔池表面,其次是熔池底部中心和熔池侧壁底部,搅拌效果最差的是熔池环流中... 采用1∶10水力学模型对100t氧气顶吹转炉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多点测量的方法,研究了枪位,喷头类型和炉型对混匀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熔池搅拌效果最好的区域是熔池表面,其次是熔池底部中心和熔池侧壁底部,搅拌效果最差的是熔池环流中心附近。20°氧枪对应的熔池整体搅拌效果最好。在熔池液面处采用圆弧形的炉壁结构能够改善熔池搅拌效果,缩短混匀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顶吹转炉 水力学模型 多点测量 混匀时间 炉型 搅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枪射流的一些研究结果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凤林 《冶金能源》 1989年第3期47-53,共7页
氧枪射流是复杂的具有逆向伴随流的非等温超音速组合射流,它的流动特性与众多的参数有关,极大地影响到氧气顶吹转炉的冶炼效果。本文介绍的仅是在等温条件下对氧枪射流流动特性所做的一些研究成果。
关键词 氧枪射流 氧气顶吹转炉 冶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炉汽雾冷却喷嘴限制射流强化换热特性
15
作者 李晓燕 林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95-798,共4页
构建专用试验设备,测定了转炉炉体汽雾冷却喷嘴在工作状态下的对流换热系数,得到适用于该型喷嘴在转炉炉体汽雾冷却条件下换热系数的经验公式.综合考虑雾化水射流流场特性、壁面热状态和几何条件等因素,研究了炉体汽雾冷却换热特性及其... 构建专用试验设备,测定了转炉炉体汽雾冷却喷嘴在工作状态下的对流换热系数,得到适用于该型喷嘴在转炉炉体汽雾冷却条件下换热系数的经验公式.综合考虑雾化水射流流场特性、壁面热状态和几何条件等因素,研究了炉体汽雾冷却换热特性及其换热机制.结果表明:雾化水射流的冷却效能取决于能否在热壁表面形成连续的液膜,在工程实际中可通过调整多喷嘴配置来实现炉壳表面连续而基本均匀的液膜,以提高冷却功效;在炉体雾化水射流强化换热过程中,存在最佳射流中心面与热壁间距,在此距离附近的整体传热强化效果最佳;对于现有汽雾冷却系统,当炉壳与托圈内壁间隙为140 mm(即射流中心面与热壁距离为83.5 mm)时,其整体传热强化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顶吹转炉 汽雾冷却 换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快换管道联结装置的研制
16
作者 张满仓 赵艳秋 +1 位作者 宋业胜 雷延坤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9-21,共3页
介绍了一种用于氧枪枪尾连接的新型管道联结装置———可调快换管道联结装置。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 ,操作灵活方便 ,互换性好 ,可大大节约更换时间 ,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等优点 ,特别适用于管道轴线有偏差和管道长度有偏差的管道连接 ,是... 介绍了一种用于氧枪枪尾连接的新型管道联结装置———可调快换管道联结装置。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 ,操作灵活方便 ,互换性好 ,可大大节约更换时间 ,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等优点 ,特别适用于管道轴线有偏差和管道长度有偏差的管道连接 ,是管道硬连接和金属软管连接 (波纹管、胶管等 )的理想替代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快换管道联结装置 氧枪 氧气顶吹转炉 炼钢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落实科教兴省战略的几点思考
17
作者 李小青 刘忠琦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5-58,共4页
关于落实科教兴省战略的几点思考李小青刘忠琦自1988年辽宁省提出“科技兴辽”(后完善为“科教兴辽”)直至前不久召开的第八次党代会将“科教兴省”作为全省至本世纪末三大发展战略之一,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将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 关于落实科教兴省战略的几点思考李小青刘忠琦自1988年辽宁省提出“科技兴辽”(后完善为“科教兴辽”)直至前不久召开的第八次党代会将“科教兴省”作为全省至本世纪末三大发展战略之一,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将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兴省战略 科技发展 科技工作 氧气顶吹 科技体系 知识产 老工业基地改造 科技体制改革 技术创新 优惠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钢120t转炉煤气净化回收系统的完善与分析
18
作者 姚晓东 《冶金能源》 1995年第2期56-61,共6页
介绍了本钢第二炼钢厂为解决120t氧气顶吹转炉煤气净化回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从炉口大量冒出烟气、火焰的问题所进行的分析和采取的技术改造措施,1216炉的冶炼表明,基本控制住了烟气、火焰从炉口大量外溢现象的发生,使生产得... 介绍了本钢第二炼钢厂为解决120t氧气顶吹转炉煤气净化回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从炉口大量冒出烟气、火焰的问题所进行的分析和采取的技术改造措施,1216炉的冶炼表明,基本控制住了烟气、火焰从炉口大量外溢现象的发生,使生产得以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顶吹转炉 煤气净化 回收系统 烟气外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炉烟气净化系统供水管道酸洗除垢的研究
19
作者 刘书杰 《冶金能源》 1998年第3期23-25,61,共4页
本钢转炉烟气净化系统的两条φ377供水管道,采用酸洗的方法来消除管道积垢。省时、省力,节省了更换此管道所需的近200万元的投资,为清除管道积垢问题寻找到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
关键词 转炉 烟气净化系统 供水管道 氧气顶吹转炉 酸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控气液阻尼调速执行器
20
《中国乡镇企业信息》 1997年第3期19-19,共1页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专用于液力偶合器自控联锁调速的执行器,特别适用于氧气顶吹转炉间断性熔炼炉的大型排烟除尘风机上液力偶合器自动联锁调速的执行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是八十年代我国引进的节能技术。
关键词 调速型液力偶合器 电动执行器 除尘风机 自动联锁 氧气顶吹转炉 八十年代 节能技术 间断性 大风量 电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