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梁拱组合桥施工阶段主梁下挠病害修复
- 1
-
-
作者
郑重
顾颖
田小秋
曹江鹏
张梧瑜
-
机构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
出处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1,共7页
-
基金
四川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22ZYDF083)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交通科研项目(22-53K)。
-
文摘
某梁拱组合桥采用“先梁后拱”方式建造,施工阶段未张拉吊杆力就拆除梁下支架,导致主梁严重下挠,同时引发梁体开裂、拱梁脱空等病害。针对该桥病害,制定“先梁体顶升复位、后缺陷处治”修复方案。因主梁下挠前线形数据缺失,采用数值模拟结合现场顶升试验,提出顶升高度、顶升力2个控制指标指导主梁顶升复位。顶升高度采用计算的下挠值;顶升力采用“主梁一次落架支反力”。现场共进行20次顶升,顶升过程中顶升高度测试值与计算值的偏差随顶升力的增大而增大,顶升完成时两者偏差达20%,主要因为顶升使梁体裂缝逐渐闭合,刚度逐渐恢复;最终顶升力测试值为19260 kN,与计算值偏差仅2.3%,说明以“主梁一次落架支反力”作为顶升控制目标更符合实际。成桥荷载试验结果显示,修复后的桥梁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服役状态正常。
-
关键词
梁拱组合桥
施工阶段
主梁下挠
病害修复
顶升复位
顶升力
顶升高度
-
Keywords
a combined continuous girder and arch bridge
construction stage
main girder deflection
deterioration remedial
jacking and recentering
jacking force
jacking height
-
分类号
U443.3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U445.71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