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黔北地区牛蹄塘组页岩矿物组成特征与脆性评价 被引量:8
1
作者 叶亚培 唐书恒 +1 位作者 郗兆栋 张耀选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2-71,共10页
为研究黔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的矿物组成、成因识别的微观特征,并提出适合本区的页岩脆性评价方法,通过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能谱分析、阴极发光、元素扫描分析、X射线衍射矿物定量分析和三轴压缩实验等方法,研究了黔北地区 XY1 ... 为研究黔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的矿物组成、成因识别的微观特征,并提出适合本区的页岩脆性评价方法,通过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能谱分析、阴极发光、元素扫描分析、X射线衍射矿物定量分析和三轴压缩实验等方法,研究了黔北地区 XY1 井牛蹄塘组页岩的矿物组成,并基于岩石物理与矿物组成评价页岩的脆性特征。结果表明,牛蹄塘组页岩的矿物主要由石英和黏土矿物组成,还含有少量的长石、碳酸盐矿物和黄铁矿,其体积分数分别为 43.5%,30.3%,11.6%,8.3%和 6.2%。在分析矿物含量与弹性模量、泊松比关系的基础上,认为牛蹄塘组下段较上段岩石脆性好,脆性矿物组合为石英、黄铁矿和碳酸盐矿物,脆性矿物体积分数为 41.7%~82.3%。沉积环境的不同是造成牛蹄塘组上、下段页岩脆性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矿物 成因类型 扫描电镜 沉积环境 脆性分析 牛蹄塘组 黔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库珀盆地二叠系Roseneath组与Murteree组页岩矿物模拟及岩石物性参数 被引量:1
2
作者 JADOON Quaid Khan ROBERTS Eric +2 位作者 BLENKINSOP Tom WUST RaphaeI SHAH Syed Anjum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3-260,共8页
以澳大利亚库珀盆地二叠系Roseneath组和Muteree组页岩样品及测井数据为基础,综合利用地球化学分析、测井解释和岩心分析技术对Roseneath组和Muteree组页岩进行矿物模拟及岩石物性参数研究,评估这两套页岩的页岩气资源潜力。综合岩心和... 以澳大利亚库珀盆地二叠系Roseneath组和Muteree组页岩样品及测井数据为基础,综合利用地球化学分析、测井解释和岩心分析技术对Roseneath组和Muteree组页岩进行矿物模拟及岩石物性参数研究,评估这两套页岩的页岩气资源潜力。综合岩心和岩屑样品分析得到的沉积学、岩相学、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数据,建立目的层矿物模型;基于岩心和岩屑的常规岩心分析结果、伽马测井资料、扫描电镜分析结果、XRD分析结果、地球化学和岩相学分析结果,针对关键井进行岩石物理建模。利用所建模型对两套页岩进行矿物成分模拟和岩石物性参数分析。Roseneath组页岩和Murteree组页岩均由黏土、石英、碳酸盐和干酪根组成,还含有少量副矿物,如长石、菱铁矿等。根据孔隙度、渗透率、TOC、含水饱和度、矿物组成等结果判断,Murteree组页岩在盆地范围内的资源潜力比Roseneath组页岩更好,潜力区在Encounter 1井区及其周边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页岩矿物模拟 岩石物性 库珀盆地 二叠系Roseneath组 二叠系Murteree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富碳酸盐矿物页岩储集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5
3
作者 徐效平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3-421,共9页
综合运用岩心观察、薄片观察、氮气吸附和X衍射等分析方法,对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牛页1井、樊页平1井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的湖相页岩的矿物组成、沉积构造、纹层类型、孔径分布、孔体积、比表面积、纹层数量及溶蚀孔形态等... 综合运用岩心观察、薄片观察、氮气吸附和X衍射等分析方法,对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牛页1井、樊页平1井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的湖相页岩的矿物组成、沉积构造、纹层类型、孔径分布、孔体积、比表面积、纹层数量及溶蚀孔形态等特征进行了精细刻画。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该地区主要岩相类型及纹层特征,不同岩相的孔径、孔体积及比表面积,富碳酸盐矿物页岩的孔隙及纹层特征。东营凹陷主要发育富有机质纹层状泥质灰岩、富有机质纹层状砂质灰岩、含有机质纹层状砂质灰岩、含有机质块状灰岩4种岩相类型。纹层镜下特征主要有平直状、透镜状、夹层状、波状等特征。实测氮气吸附数据显示东营凹陷富碳酸盐矿物页岩具有更大的孔体积及比表面积。同时,溶蚀孔和纹层的发育使得富碳酸盐矿物页岩具有更高的储集能力和水平渗透率。因此,富碳酸盐矿物页岩是东营凹陷优质储集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富碳酸盐矿物页岩 岩相特征 纹层特征 储集特征 主控因素 东营凹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在矿物孔隙中的微观吸附机理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许晨曦 薛海涛 +4 位作者 李波宏 卢双舫 张剑 陈国辉 王帅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9-84,共6页
针对页岩气在不同矿物孔隙中的吸附机理差异性,采用巨正则蒙特卡洛分子模拟方法(GCMC),利用Material Studio软件模拟页岩气体在3种矿物(干酪根、黏土矿物、石英)孔隙模型中的赋存状态,研究页岩气在不同矿物孔隙中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 针对页岩气在不同矿物孔隙中的吸附机理差异性,采用巨正则蒙特卡洛分子模拟方法(GCMC),利用Material Studio软件模拟页岩气体在3种矿物(干酪根、黏土矿物、石英)孔隙模型中的赋存状态,研究页岩气在不同矿物孔隙中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矿物的吸附能力按大小依次为干酪根、黏土矿物、石英;有机质、黏土矿物和碎屑矿物吸附能力产生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气体在不同矿物表面的吸附位特征(吸附质气体分布密度和吸附强度)显著不同;深入理解页岩气在不同矿物孔隙中的吸附机理差异对客观评价吸附气含量至关重要。该研究可为今后预测不同地区页岩气吸附能力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矿物孔隙 吸附机理 表面结构 结合能 吸附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典型页岩气藏类型及勘探开发启示 被引量:43
5
作者 朱彤 曹艳 张快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18-724,共7页
通过对比研究,按照岩性组合、气藏压力和页岩矿物组成3个关键参数,将美国典型页岩气藏划分为层状常压—低超压硅质页岩型(Barnett页岩)、层状超高压硅质—钙质页岩型(Haynesville页岩)和互层状超高压钙质页岩型(Eagle Ford页岩)3类。与... 通过对比研究,按照岩性组合、气藏压力和页岩矿物组成3个关键参数,将美国典型页岩气藏划分为层状常压—低超压硅质页岩型(Barnett页岩)、层状超高压硅质—钙质页岩型(Haynesville页岩)和互层状超高压钙质页岩型(Eagle Ford页岩)3类。与美国页岩气藏相比,四川盆地及周缘页岩气具有多领域、多层系、多类型的特点,可划分为盆缘层状常压—低超压硅质页岩型(彭水、昭通五峰—龙马溪组页岩)、盆内层状超高压硅质页岩型(涪陵、长宁、富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盆内互层状超高压钙质—黏土质页岩型(涪陵、元坝大安寨段页岩)3大类。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开展与之相适应的页岩气开发工程技术对策和经济评价,是实现中国多类型页岩气藏商业性开发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组合 气藏压力 页岩矿物 页岩 美国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坳陷古近系页岩油气形成条件 被引量:57
6
作者 张善文 张林晔 +1 位作者 李政 郝运轻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111,共5页
中国东部胜利油区济阳坳陷古近系主要发育陆相泥页岩沉积,至今尚未对陆相页岩油气形成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大量试油、录井、测井及测试资料分析认为,济阳坳陷发育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下亚段和沙一段3套陆相泥页岩,其分布面积广,厚度大,... 中国东部胜利油区济阳坳陷古近系主要发育陆相泥页岩沉积,至今尚未对陆相页岩油气形成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大量试油、录井、测井及测试资料分析认为,济阳坳陷发育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下亚段和沙一段3套陆相泥页岩,其分布面积广,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以I—Ⅱ1型为主,有机质成熟度已进入低成熟—高成熟演化阶段,无机矿物中脆性矿物含量高,表现出碳酸盐岩含量高、普遍含有一定量石英的特征,且各类微孔隙、微裂缝发育,形成的网状储集体系为油气的赋存与流动提供了空间,具备形成页岩油气的物质基础和储集条件。济阳坳陷沙四段上亚段页岩油气主要分布于东营凹陷、沾化凹陷和车镇凹陷郭局子洼陷;沙三段下亚段页岩油气主要分布于各凹陷的洼陷中部地区;沙一段页岩油气分布于沾化和车镇凹陷中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气古近系矿物组成含油气性济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rvoir space of the Es_3~3–Es_4~1shale in Dongying sag 被引量:4
7
作者 Hao Yunqing Chen Fukun +1 位作者 Zhu Jingquan Zhang Shoupe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2014年第4期425-431,共7页
The Es3/3-Es1/4 shales in Dongying sag are source rocks with large reserves of shale oil and gas. For the iden- tification of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rvoir space, FM1 logging... The Es3/3-Es1/4 shales in Dongying sag are source rocks with large reserves of shale oil and gas. For the iden- tification of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rvoir space, FM1 logging, core observation, thin section analysis, X-ray diffraction,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mercury porosimetry, low-temperature nitrogen adsorption,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nd conventional physical property testing were used to study the petrology and reservoir space of the Es3/3-Es1/4 shale in Dongying sag.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shale is rich in carbonate minerals. Phanero- crystalline stratiform and lamellar argillaceous limestone and calcareous claystone are the oil- and gas-bearing lithofacies. The oil in the micropores is mainly present as membranes and clots. The shale reservoir space has a network structure with veins, carbonate and clay minerals, and micropores among pyrite and the matrix. The results provide the geological framework for future shale oil and gas explora- tion in Dongying s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e Oil Gas Reservoir space Dongying sa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