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相富碳酸盐页岩结构特征与页岩油可动性——以济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页岩为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惠民 包友书 +9 位作者 张守春 李政 李军亮 王学军 吴连波 王勇 王伟庆 朱日房 张顺 王鑫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50-1161,共12页
基于岩矿及地球化学分析、物性测定、镜下观测及不同薄层剥离测试等手段,剖析了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富碳酸盐页岩的结构特征,对比了不同类型页岩薄层的有机质丰度、储集性及含油性,划分出典型的页岩储-渗结构类型,并分析... 基于岩矿及地球化学分析、物性测定、镜下观测及不同薄层剥离测试等手段,剖析了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富碳酸盐页岩的结构特征,对比了不同类型页岩薄层的有机质丰度、储集性及含油性,划分出典型的页岩储-渗结构类型,并分析了不同类型页岩储-渗结构中油的可动性。取得以下认识:①泥质层与方解石层重复叠置是富碳酸盐页岩的主要结构类型,其中方解石层分为泥晶方解石层、粉晶方解石层和纤维状方解石脉。②泥质层是页岩有机质丰度及孔隙度的主要贡献者,具有最好的生烃能力、储集性能和含油性;而泥晶方解石层也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储集性和含油性;粉晶方解石层和纤维状方解石脉具有较好的渗流输导性能。③济阳坳陷富碳酸盐页岩主要发育4种类型储-渗结构,各类储-渗结构中油的可动性强弱依次为:富粉晶方解石层页岩储-渗结构、富复合方解石层页岩储-渗结构、富纤维状方解石脉页岩储-渗结构、富泥晶方解石层页岩储-渗结构。济阳坳陷沙河街组页岩油在不同热演化阶段具有不同的储-渗结构类型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富碳酸盐页岩 页岩结构 储-渗结构 页岩油可动性 古近系沙河街组 济阳坳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湖凹陷风城组页岩油赋存空间特征及可动性影响因素
2
作者 杨旺旺 王振林 +4 位作者 苏静 胡旋 黄玉越 赖锦 王贵文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200,共9页
为明确玛湖凹陷风城组页岩油赋存空间与可动性特征,利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核磁共振、全息扫描荧光光谱等实验,结合二维核磁共振测井,系统表征页岩储集层微观孔隙结构及原油赋存特征,剖析页岩油可动性影响因素。研究区风城组页岩储集... 为明确玛湖凹陷风城组页岩油赋存空间与可动性特征,利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核磁共振、全息扫描荧光光谱等实验,结合二维核磁共振测井,系统表征页岩储集层微观孔隙结构及原油赋存特征,剖析页岩油可动性影响因素。研究区风城组页岩储集空间主要包括粒间孔、晶间孔、溶蚀孔、有机质孔、微裂缝等,溶蚀孔与裂缝是页岩油的主要赋存空间。不同岩相类型储集层中的页岩油可动性差异明显,富含陆源碎屑粉砂条带的长英质页岩最优,白云质纹层发育的白云质页岩次之,而富黏土矿物的混合质页岩最差,有机质丰度、沉积组构、孔隙结构等是控制风城组页岩油可动性的关键因素。研究区页岩总有机碳含量为0.5%~1.5%时,含油饱和度指数达到最大区间,页岩油可动性较好。薄层状长英质页岩与纹层状白云质页岩中,发育以残余粒间孔和溶蚀孔为主的无机孔及微裂缝,大孔占比较高,易形成页岩油的优势赋存空间和渗流通道,有利于可动油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玛湖凹陷 风城组 页岩 储集层 赋存状态 页岩油可动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页岩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与可动性分析
3
作者 游君君 胡德胜 +2 位作者 袁珍珠 周刚 江黎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1-551,共11页
页岩油储层致密且非均质性较强,微观孔隙结构影响着页岩油在储层中的储集与流动,但常规单一手段往往难以准确表征微观孔隙结构。为揭示页岩油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与可动性特征,指导后续海上页岩油的高效勘探开发,以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 页岩油储层致密且非均质性较强,微观孔隙结构影响着页岩油在储层中的储集与流动,但常规单一手段往往难以准确表征微观孔隙结构。为揭示页岩油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与可动性特征,指导后续海上页岩油的高效勘探开发,以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基质型、纹层型和夹层型3种类型的页岩油储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氮气吸附、核磁共振等分析测试方法,对孔隙结构参数、压汞形态、吸附曲线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质型与纹层型储层粒度较细,孔隙相对不发育,孔隙形态多以平板狭缝形为主,发育层理缝、有机孔、黏土矿物片间孔、黄铁矿晶间孔等;夹层型储层孔隙形态多以墨水瓶形为主,发育矿物粒间孔、溶蚀孔、网状缝等,孔径分布及储层连通性较好。荧光薄片、核磁共振对页岩油可动性分析表明,基质型和纹层型储层可动性相对较差,可动孔隙度分别为0.72%和4.62%,可动油含量相对较低;夹层型储层可动孔隙度为6.37%,烃类组分更轻,可动性更好,可动油含量更高,是涠西南凹陷最大的页岩油勘探有利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孔隙结构 页岩油可动性 流沙港组 古近系 涠西南凹陷 北部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油富集可动性地球化学评价参数探讨——以威利斯顿盆地Bakken组和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页岩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惠民 包友书 +5 位作者 黎茂稳 李政 吴连波 朱日房 王大洋 王鑫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2-636,共15页
地球化学参数是页岩油富集可动性评价的重要指标。通过矿物/页岩抽提残渣混油/烷烃热解实验,以及产油页岩有机试剂抽提前、后热解参数对比正演模拟,剖析威利斯顿盆地Bakken组和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产油页岩的实例,分析页... 地球化学参数是页岩油富集可动性评价的重要指标。通过矿物/页岩抽提残渣混油/烷烃热解实验,以及产油页岩有机试剂抽提前、后热解参数对比正演模拟,剖析威利斯顿盆地Bakken组和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产油页岩的实例,分析页岩油富集特征与地球化学参数响应,研究评价页岩油富集可动性的含油饱和度指数(OSI)及烃产率指数(PI)下限值。研究表明:页岩中的油在常规热解过程中,除了热解游离烃量(S1)之外,也对热解裂解烃量(S2)有贡献,影响了S2曲线的峰型及热解烃峰值温度(T_(max))。页岩内由于原油富集,造成页岩热解参数呈现出异常高OSI和PI值、异常低T_(max)值,OSI值、PI值及T_(max)值之间具有协同变化的关系。富含油的贫有机质页岩的热解参数异常较为明显,富有机质页岩在总有机碳含量(TOC)达到特定值后OSI和PI值趋于稳定。这些页岩由于液-固相互作用影响了烃类可动性下限值。威利斯顿盆地Bakken组1口井和济阳坳陷沙河街组3口井系统解剖结果表明,这些井页岩油富集可动性的OSI下限值为50~75 mg/g,对应PI下限值为0.12~0.20,页岩油富集可动性的OSI下限与页岩岩性和原油性质密切相关,富碳酸盐页岩具有较低的OSI下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度指数 烃产率指数 页岩油可动性 Bakken组 威利斯顿盆地 沙河街组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