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密度电阻率法和音频大地电磁法在西藏沃达滑坡区的组合应用
1
作者 李于波 仇根根 +4 位作者 王大勇 李明威 佘一民 王蒙蒙 张格格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8-516,共9页
金沙江上游西藏沃达古滑坡目前处于复活蠕滑阶段。为查明该滑坡区的滑动范围、趋势与滑动面深度,本文沿坡体蠕滑方向布设了3条高密度电阻率法(ERT)测线和3条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AMT)测线。3条ERT和AMT剖面的反演结果均表明研究区浅层存... 金沙江上游西藏沃达古滑坡目前处于复活蠕滑阶段。为查明该滑坡区的滑动范围、趋势与滑动面深度,本文沿坡体蠕滑方向布设了3条高密度电阻率法(ERT)测线和3条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AMT)测线。3条ERT和AMT剖面的反演结果均表明研究区浅层存在低阻易滑区,L1、L2线低阻介质连续分布,L3线低阻介质零星散布,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探测蠕滑体空间分布特征上更为精准,AMT方法在基岩形态、岩性组成推测、断裂探测等方面具有优势。结合AMT和ERT两种方法反演剖面的优势特点,大致推测了蠕滑体的滑动面与展布形态,滑动面的深度范围可能浅至十余米,深至五十余米,测线布置区岩性主要为板岩和碳质页岩,发育有逆断层,与前人已发表的地质资料、遥感结果相契合。这说明ERT和AMT的组合电法勘探可准确识别滑坡区地下电性结构,并服务于滑坡体范围和趋势预测,最后阐明了电法与InSAR在探测认识上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阻率法(ERT)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amt) 岩性组成 滑动面 沃达滑坡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氡气测量法-音频大地电磁法在隐伏断层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佳胜 张力文 何松健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84-188,共5页
为开展隐伏断层探测,明确断层空间位置和构造属性,在此基础上合理避让或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可以有效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在昔格达断裂带某区域,采用地下氡气测量法与音频大地电磁法相结合的方法探测隐伏断层。结果表明:2种方法所推断的... 为开展隐伏断层探测,明确断层空间位置和构造属性,在此基础上合理避让或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可以有效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在昔格达断裂带某区域,采用地下氡气测量法与音频大地电磁法相结合的方法探测隐伏断层。结果表明:2种方法所推断的断层区域较为吻合。地下氡气测量法简单方便,但无法确定断裂结构的深部延伸及产状变化,音频大地电磁法勘探深度大、效率高但干扰因素较多,具有多解性,二者结合的断层探测方法在研究区效果良好,对类似地区开展断层探测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伏断层探测 氡气测量法 音频大地电磁 昔格达断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的土壤电阻率测量 被引量:5
3
作者 苏杰 吴广宁 +3 位作者 曹晓斌 马御棠 李瑞芳 周炜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1-145,共5页
采用准确测量土壤电阻率设计的地网可使设计误差达到最小,对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ontrolled source audio-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CSAMT)是一种成功应用于煤、油、气等资源探测的物探技术。基于... 采用准确测量土壤电阻率设计的地网可使设计误差达到最小,对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ontrolled source audio-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CSAMT)是一种成功应用于煤、油、气等资源探测的物探技术。基于CSAMT法及Schlumberger法基本原理建立了测量土壤电阻率的模型,在均匀半空间条件下,利用接地分析软件CDEGS实现了土壤电阻率的仿真测量。结果表明,CSAMT法所测土壤电阻率在很宽一段频率范围内基本保持不变,且与真实土壤电阻率的误差很小,表明所测土壤为均匀土壤;而Schlumberger法所测结果与真实值误差较大,且在频率较高时所得结果完全不可信,证实了CSAMT法测量土壤电阻率的高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电阻率 地网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 Schlumberger测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深部地热构造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汪名鹏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0-251,共12页
为探测江苏泗洪县柳山湖景区的深部地热构造,搜集已有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和已知勘探钻孔资料,布置了14条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测线,通过资料采集、预处理、反演,得到了研究区2000 m以浅地质体电阻率空间分布情况。勘探结果表明:研究区... 为探测江苏泗洪县柳山湖景区的深部地热构造,搜集已有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和已知勘探钻孔资料,布置了14条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测线,通过资料采集、预处理、反演,得到了研究区2000 m以浅地质体电阻率空间分布情况。勘探结果表明:研究区存在较好的低阻分布带,且连续性好,推测发育两条深部构造断裂带f_(1)和f_(2),其中f_(2)断裂带规模较大,破碎带中含水,而断裂带上部为完整-较完整的高阻层,可能是良好的盖层。因此,推测深部断裂破碎带f_(2)可能是良好的含水和储水通道,建议在构造带低阻异常中心位置重点研究,为下一步钻孔布设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amt) 地热勘查 郯庐断裂带 深部构造 柳山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频大地电磁法在复杂构造带调查中的应用:以藏东信本断裂带八美段为例
5
作者 蒋首进 吕晓春 +2 位作者 李怀远 胡俊峰 陈永凌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7-908,共12页
信本断裂带为一条发育于青藏高原东部伯舒拉岭岩浆弧内北西—南东向叠加多期构造活动的区域性断裂带,带内地质结构复杂、构造类型多样,前人通过地质调查认为其发育规模仅数百米,在断裂带构造性质上也存在压扭性和逆冲推覆的争议。本文... 信本断裂带为一条发育于青藏高原东部伯舒拉岭岩浆弧内北西—南东向叠加多期构造活动的区域性断裂带,带内地质结构复杂、构造类型多样,前人通过地质调查认为其发育规模仅数百米,在断裂带构造性质上也存在压扭性和逆冲推覆的争议。本文应用音频大地电磁法(audio magnetotelluric method,AMT)在信本断裂带八美段对其开展调查,对所采集数据开展时频域去噪、静态校正、极化模式识别系列精细处理后,采用非线性共轭梯度(nonlinear conjugate gradient,NLCG)反演技术获得高精度二维电性剖面,开展了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译并建立测深剖面地质模型。结合测深剖面电性结构、区域构造背景和浅部构造现象综合查明信本断裂带八美段发育宽度7.2 km,为一条压性走滑构造性质的断裂带,带内发育有系列韧性剪切带、高角度走滑断层,具有早期深部韧性剪切叠加后期浅表层次挤压左行走滑的构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本断裂带 音频大地电磁法(amt) 电性剖面 综合解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频大地电磁法强干扰压制试验研究 被引量:36
6
作者 汤井田 刘子杰 +4 位作者 刘峰屹 肖晓 李晋 张林成 谢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636-4647,共12页
压制非相关噪声已经有多种比较成熟的技术方法,如多次叠加、远参考、Robust阻抗估计等,但这些方法对压制矿集区存在的强电磁噪声(通常属于相关噪声)基本没有效果.本文在前期提出的针对矿集区大地电磁强噪声压制的数学形态滤波基础上,开... 压制非相关噪声已经有多种比较成熟的技术方法,如多次叠加、远参考、Robust阻抗估计等,但这些方法对压制矿集区存在的强电磁噪声(通常属于相关噪声)基本没有效果.本文在前期提出的针对矿集区大地电磁强噪声压制的数学形态滤波基础上,开展了音频大地电磁法强干扰压制的试验研究.在四川西昌某AMT测点附近,布置了大功率电磁发送站,通过接地导线向地下供20A的方波电流,同时在供电期和间歇期用凤凰公司MTU-5A仪器观测4个水平分量的电磁场.在室内采用数学形态滤波和阈值法相结合的手段在时间域对含有人工源强干扰的电磁场数据进行处理,以视电阻率对比、频谱和极化方向等参数对处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结构元素恰当的数学形态滤波可以对人工源强干扰进行识别、去除,阈值法则可以消除形态滤波后的脉冲干扰,二者结合可以有效地压制AMT中的强干扰噪声,提高数据可靠性.本文结果对AMT实际资料处理具有重要的实用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大地电磁法(amt) 电磁干扰 数学形态滤波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频大地电磁三维反演在江西丰城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覃田赐 邓居智 +1 位作者 陈辉 余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5489-5498,共10页
江西省丰城市圳头地区地热资源丰富、储量大,现已发现4处出露地表的温泉,但仅有2处得到开发,温泉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为了探明控制研究区地热产出的深部断裂构造,在该地区部署了4条音频大地电磁(audio-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AMT)... 江西省丰城市圳头地区地热资源丰富、储量大,现已发现4处出露地表的温泉,但仅有2处得到开发,温泉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为了探明控制研究区地热产出的深部断裂构造,在该地区部署了4条音频大地电磁(audio-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AMT)测深剖面,采用非线性共轭梯度(nonlinear conjugate gradient,NLCG)法对经过去噪处理后的AMT数据进行三维反演,获得研究区的深部三维电性结构。在综合已有钻井和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基础上,划分了热储层结构和热流通道,查明该区地热系统的地质、构造控热以及地下水运移特征。区内地热活动沿断裂活动带分布,并作为水热资源在断裂带的交叉复合部位形成温泉点。断裂既是该区域的导热构造又是导水构造,控制地下水的温度变化,在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中起主导作用。研究结果为研究该地区地热系统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电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大地电磁(amt)法 地热 三维反演 非线性共轭梯度(NLCG)法 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断层模型的AMT数值模拟及其应用
8
作者 梁苗 刘双 +2 位作者 胡祥云 赵宪生 焦彦杰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31-237,共7页
为研究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AMT)在识别断层模型方面的可行性,结合实际电性特征,建立了不同倾角、不同倾向和不同电性的地质模型,进行了AMT的正演数值模拟;通过ZONDMT2D软件的正演计算,得出关于正演模型的视电阻率和阻抗相位拟断面图,分... 为研究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AMT)在识别断层模型方面的可行性,结合实际电性特征,建立了不同倾角、不同倾向和不同电性的地质模型,进行了AMT的正演数值模拟;通过ZONDMT2D软件的正演计算,得出关于正演模型的视电阻率和阻抗相位拟断面图,分析了在普通和某种特定地质模型下的AMT正演响应,为之后AMT实测资料的处理和解释提供了参考。数值模拟表明:1在二维介质中,TE模式视电阻率信息对目标体反映良好,但相位资料易产生虚假异常中心;TM模型视电阻率易受静态效应影响,对横向不均匀电性体的差异具有"放大作用",其阻抗相位资料质量好,可信度高。2当断层倾角分别为30°,60°,90°时,TE、TM模式的阻抗相位拟断面图都明显优于视电阻率图。3在TM模型中,对于正断层模型,AMT正演结果会在断层顶部对应地面的投影位置附近产生一个相对"凹陷"的曲线形态;逆断层模型则会在相应位置出现相对"凸起"的曲线形态。最后,通过对西藏扎西康铅锌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的实测资料的分析,圈定隐伏断层在剖面上的展布,经过实际钻孔的验证,证实该正演模拟结论对于实测资料的处理和解释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amt) 正演模拟 断层模型 西藏扎西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滁州褶冲亚带深部地质特征的综合物探解译:对铜金矿床找矿的启示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嵩松 杨晓勇 +3 位作者 王光杰 赵文广 王金鑫 张志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10-727,共18页
滁州褶冲亚带是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铜金成矿区带,以西侧黄破断裂与东侧滁河断裂为边界,深入了解本区的深部地质特征对于该区隐伏铜金矿床的矿产勘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实测地质剖面,通过解译三条与本区主要构造方向垂直... 滁州褶冲亚带是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铜金成矿区带,以西侧黄破断裂与东侧滁河断裂为边界,深入了解本区的深部地质特征对于该区隐伏铜金矿床的矿产勘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实测地质剖面,通过解译三条与本区主要构造方向垂直的重力、磁法和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综合剖面,提取深部构造信息并进行解译。地质体深部解译主要依据电阻率的变化、ΔT化极磁异常、布格重力异常的曲线特征和实测剖面进行综合推断,获得以下结论和认识:①黄破断裂两侧存在较大规模的隐伏断层,在不同地区主断面的深部形态和逆冲推覆距离不同;②滁河主断裂倾向北西,倾角60°~70°,形态较为稳定,在苏家湾-夏阁地区除主断裂外,南东侧还发育较大规模的反冲断层;③区域内隐伏岩体顶界隐伏深度普遍在0.5~1.5 km之间,其围岩主要为震旦系和寒武系的碳酸盐岩;④黄破断裂主断面西侧震旦纪地层内次级断裂较多,地层产状变化较大;南东侧深部的相对低阻特征指示深部的褶皱变形更加强烈。总体来说,重力、磁法和AMT综合剖面对该区深部构造形态具有良好的探测效果,结合区域成矿模型,推断隐伏岩体与碳酸盐岩地层的接触带部位是矽卡岩型铜金矿床的有利成矿部位,推荐以高精度重磁方法为主继续开展找矿工作;隐伏断裂形成的构造破碎带以及其与褶皱构造相交的部位是微细浸染型金矿的有利成矿位置,建议先明确隐伏次级断裂的空间位置以间接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滁州褶冲亚带 黄破断裂 滁河断裂 重磁勘探 音频大地电磁测量法(amt) 深部地质特征解译 矽卡岩型铜金矿 微细浸染型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