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19世纪潮州方言的两种正音及其层次意义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徐宇航
-
机构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中文系
-
出处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40,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海外珍藏汉语文献与南方明清汉语研究"(编号:12&ZD178)
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项目"19世纪潮汕方言罗马字文献"(编号:16ZL01)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同时关注方言口语和正音的传教士罗马字语料《潮正两音字集》记录了19世纪潮州方言的两种正音。本文整理这两种正音音系,考察其特点及性质,论证了第一种正音是19世纪中后期北京官话,第二种正音是经本方言改造的"闽官话",同时具有北京、南京和西南官话特征,并有不同时代音类叠加特点,代表当时文人模仿通语的形式,属历史上的文读层读音,是潮州方言音韵层次历时研究的重要材料。
-
关键词
19世纪潮州方言
传教士罗马字语料
方言正音
音韵层次
-
Keywords
Chaozhou Dialect in the 19th Century
standard pronunciation
phonological stratum
-
分类号
H17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西南官话鄂北片入声韵带i介音现象探析
被引量:7
- 2
-
-
作者
郭丽
-
机构
复旦大学中文系
上海高校比较语言学E-研究院
-
出处
《汉语学报》
2008年第1期33-39,共7页
-
文摘
西南官话鄂北片曾开一人(德韵)、梗开二入(陌麦韵)今带i介音这一特征,不见于湖北省内其他官话方言区,却同历史上荆襄移民来源地陕西、山西等处相似。通过同山西方言入声韵的比较,发现这一特征属于自源性层次,是鄂北片方言自身演变的结果。本文认为曾梗入合并是晚近的一项共同创新,可用来鉴别音韵层次的来源。
-
关键词
i介音
曾梗入合并
共同创新
音韵层次
-
Keywords
[i] glide
shared innovation
phonological level
-
分类号
H17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