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西方语言学“音位”“音位学”新诠释 |
李葆嘉
|
《辞书研究》
|
2025 |
0 |
|
2
|
关于形态音位学的几个问题俄语国际学术会议“世纪之交的俄罗斯语言、文学、文化和中国俄语教学”于1998年10月7日至10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到会代表共101人,其中国外代表21人,他们来自俄罗斯、美国、斯洛伐克、德国、英国、芬兰、荷兰、蒙古、匈牙利、罗马尼亚、日本十一? |
林春泽
|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3
|
生成音位学重音规则解析交际英语歧义现象 |
赵庆红
|
《云梦学刊》
|
2005 |
2
|
|
4
|
特鲁别茨柯依“音系学”与“音位学”考辨——语言学史视角下的名与实 |
曲长亮
|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21 |
2
|
|
5
|
普通话等级测试标准的音位学阐释 |
张传曾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7
|
|
6
|
脱落的语素音位学研究 |
崔小娟
|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
|
2015 |
0 |
|
7
|
音位归纳的多重可能性 |
王理嘉
|
《汉语学习》
|
1988 |
2
|
|
8
|
俄语音位研究中的一个争议问题 |
周民权
|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9
|
音位变体概念的嬗变 |
赵晓寰
|
《山东外语教学》
|
1997 |
0 |
|
10
|
两种俄语音位系统之比较 |
储诚意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6 |
0 |
|
11
|
介于“用”与“不用”之间——音韵学之于语言音乐学 |
钱茸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12
|
《认知语言学新方向》介评 |
马应聪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3
|
雅各布森对结构主义文论的两个贡献 |
陈本益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2 |
6
|
|
14
|
构拟与诠释:汉语音韵史研究的两种对立观点 |
薛凤生
|
《语言科学》
|
2003 |
0 |
|
15
|
博杜恩·德·库尔特内与三个语言学派 |
王福祥
|
《中国俄语教学》
|
2013 |
2
|
|
16
|
布拉格学派与标记理论 |
王立非
|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
1991 |
32
|
|
17
|
英语单词的重音规律 |
李旭东
|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7 |
1
|
|
18
|
关于声调理论的探索 |
陆致极
|
《汉语学习》
|
1986 |
3
|
|
19
|
声调的三种语言作用 |
刘瑞昌
|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02 |
1
|
|
20
|
“二”的读音与注音 |
厉兵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