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音乐表演美学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黄莺 《北方音乐》 2013年第11期11-12,共2页
摘要:各类不同时代不同内容的作品留给演唱(奏)家的空间很不一样;每个演唱(奏)家的自身特点会给各种作品的演绎带来不同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音乐作品自身的面貌会发生或快或慢的变化;演唱(奏)不同作品需要不同的理智-激... 摘要:各类不同时代不同内容的作品留给演唱(奏)家的空间很不一样;每个演唱(奏)家的自身特点会给各种作品的演绎带来不同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音乐作品自身的面貌会发生或快或慢的变化;演唱(奏)不同作品需要不同的理智-激情、既定-即兴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表演美学 兼容性 亲和力 演唱(奏)瞬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曲《长相知》的音乐表演美学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夏燕 《黄河之声》 2013年第9期115-116,共2页
古曲《长相知》是一首具有我国传统戏曲演唱形式的艺术歌曲,是古曲音乐表演美学的精彩范例。此曲的特点是将艺术歌曲的歌唱方式与戏曲的吐字行腔相结合,既有戏曲的韵味又有艺术歌曲声音的表现并融入了丰富的舞台表演设计,蕴含着深刻的... 古曲《长相知》是一首具有我国传统戏曲演唱形式的艺术歌曲,是古曲音乐表演美学的精彩范例。此曲的特点是将艺术歌曲的歌唱方式与戏曲的吐字行腔相结合,既有戏曲的韵味又有艺术歌曲声音的表现并融入了丰富的舞台表演设计,蕴含着深刻的表演美学之精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曲 《长相知》 音乐表演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音乐表演美学原理分析声乐作品《春花秋月何时了》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昕 《音乐时空》 2016年第8期22-23,共2页
古诗词艺术歌曲是现在声乐艺术中重要的风格之一,并在各大声乐比赛中被列为指定风格作品,但是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并没有系统的演唱指导,如何准确的把握歌曲的艺术表现,可以把音乐表演美学的原理作为指导依据,为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 古诗词艺术歌曲是现在声乐艺术中重要的风格之一,并在各大声乐比赛中被列为指定风格作品,但是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并没有系统的演唱指导,如何准确的把握歌曲的艺术表现,可以把音乐表演美学的原理作为指导依据,为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处理找到一个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表演美学 真实性与创造性 历史性与时代性 技巧与表现 演唱者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凌音乐表演美学思想初探 被引量:3
4
作者 彭根发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22-24,共3页
音乐表演属二度创造,首先必须遵循音乐自身的艺术规律,坚持美和真的统一,重视并把握艺术的辩证法,强调表演艺术的个性和民族风格,努力贯彻"双百方针".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音乐艺术,是李凌音乐美学思想的基本内容,也是我国音乐... 音乐表演属二度创造,首先必须遵循音乐自身的艺术规律,坚持美和真的统一,重视并把握艺术的辩证法,强调表演艺术的个性和民族风格,努力贯彻"双百方针".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音乐艺术,是李凌音乐美学思想的基本内容,也是我国音乐事业的一笔重要的理论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凌音乐表演美学思想 美与真 艺术辩证法 个性与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学要下来,艺术要上去”——评杨易禾著《音乐表演美学》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丽萍 《北方音乐》 2020年第23期236-238,共3页
所谓“美学要下去,艺术要上去”,出自杨易禾《音乐表演美学》,《音乐表演美学》[1]是杨易禾先生的力作之一,是一本研究音乐表演中审美与立美的经典专著,作者用严谨精辟的文字,从美学视角对音乐表演艺术做了考察与探讨。贯穿于本著作始... 所谓“美学要下去,艺术要上去”,出自杨易禾《音乐表演美学》,《音乐表演美学》[1]是杨易禾先生的力作之一,是一本研究音乐表演中审美与立美的经典专著,作者用严谨精辟的文字,从美学视角对音乐表演艺术做了考察与探讨。贯穿于本著作始终的是横亘古今与中西的艺术理念。作者以中国美学思想的研究成果作为立足点,对音乐表演艺术的本质和所涉及到的各种现象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同时作者还另辟蹊径,研究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并对与此有关的心理学观勇敢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见地。该著作对于表演艺术的操作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易禾 音乐表演美学 表演艺术 音乐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音乐情感——音乐表演美学对大提琴演奏艺术的启发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婉云 《北方音乐》 2020年第17期66-67,共2页
长久以来,在大提琴演奏艺术中,对演奏者的批评表述里常常出现“重技轻艺”的声音,这是一个让人遗憾状况。在学习大提琴演奏的道路上,往往容易过分关注演奏技术上的解决,忽视“音乐情感”的重要性。本文针对音乐表演美学对大提琴演奏艺... 长久以来,在大提琴演奏艺术中,对演奏者的批评表述里常常出现“重技轻艺”的声音,这是一个让人遗憾状况。在学习大提琴演奏的道路上,往往容易过分关注演奏技术上的解决,忽视“音乐情感”的重要性。本文针对音乐表演美学对大提琴演奏艺术的启发进行探讨分析,希望两者之间的关系能够得到大家更好地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表演美学 大提琴演奏艺术 音乐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音乐表演美学的角度谈钢琴作品《杜姆卡》 被引量:1
7
作者 崔笛 《北方音乐》 2018年第7期77-77,共1页
要想演奏好《杜姆卡》就要遵循一定的美学原则:真实性与创造性的统一、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演奏技巧与表现能力的统一,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好这首作品。这也是音乐表演美学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 音乐表演美学 柴可杜姆卡 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表演美学视阈下的钢琴教学探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嘉琦 《艺术评鉴》 2021年第24期56-58,62,共4页
音乐表演美学(Music performance aesthetics)是音乐美学的一个特殊分支,它研究的是音乐表演艺术实践中的诸多现象及其本质与规律。随着"钢琴热"现象的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钢琴学习作为孩童的音乐启蒙,这一现象的发... 音乐表演美学(Music performance aesthetics)是音乐美学的一个特殊分支,它研究的是音乐表演艺术实践中的诸多现象及其本质与规律。随着"钢琴热"现象的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钢琴学习作为孩童的音乐启蒙,这一现象的发生对于钢琴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将从音乐表演美学视角下探讨钢琴教学中教师所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表演美学 钢琴教学 美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音乐表演美学的角度浅谈肖邦《降A大调第三叙事曲》的演奏 被引量:1
9
作者 杨鸿意 《黄河之声》 2014年第16期51-51,共1页
本文笔者从音乐表演美学的角度出发,以肖邦《降A大调第三叙事曲》为对象,结合自己的个人演奏经验,浅谈在弹奏中如何做到真实性与创造性的统一、历史性与当代性的统一、以及技术性与表现力的统一。从音乐表演心理之直觉与想象的角度探讨... 本文笔者从音乐表演美学的角度出发,以肖邦《降A大调第三叙事曲》为对象,结合自己的个人演奏经验,浅谈在弹奏中如何做到真实性与创造性的统一、历史性与当代性的统一、以及技术性与表现力的统一。从音乐表演心理之直觉与想象的角度探讨对肖邦《降A大调第三叙事曲》的演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表演美学 肖邦 降A大调第三叙事曲 演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画展览会》不同版本音乐表演美学观分析
10
作者 余芯瑶 《黄河之声》 2023年第6期158-161,共4页
音乐表演作为音乐创作与音乐欣赏的中介环节,即使需要遵循并较大程度上传达出一度创作时的音乐本体特征,仍不可避免地会体现出表演者们进行二度创作时的个人色彩与时代特征,从而赋予作品以生动的乐思与鲜活的灵魂,这亦成了同一乐曲不同... 音乐表演作为音乐创作与音乐欣赏的中介环节,即使需要遵循并较大程度上传达出一度创作时的音乐本体特征,仍不可避免地会体现出表演者们进行二度创作时的个人色彩与时代特征,从而赋予作品以生动的乐思与鲜活的灵魂,这亦成了同一乐曲不同版本音乐表演观的研究肇始。随着20世纪以来的“西乐东渐”,大量的西方音乐作品流入我国。《图画展览会》诞生于强调个性、不受形式束缚的19世纪初期,众多音乐家都对其进行演奏、改编。在文化大交流的背景下,电子管风琴这一西方乐器也在我国得到了较之从前更为宽泛的传播,但这一西洋乐器相较于钢琴,在大众视野中的接受度与流传度却并不乐观。本文即从音乐实践环节中“表演美学”的构筑出发,比较该曲的钢琴演奏版本与电子管风琴演奏版本,旨在展现音乐表演作为“中介环节”的意义体现——传达创作思想并保留时代特色、融入个人风格并满足审美享受。同时,期望通过展现作为现代乐器的电子管风琴对于古典乐曲的改编与配器,从而拓宽听众对于这一乐器的音乐审美和接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管风琴 钢琴 《图画展览会》 音乐表演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自《思乡》音乐表演美学初探
11
作者 曾洁 《黄河之声》 2018年第23期111-111,共1页
音乐表演美学是美学中的一个旁支,其是音乐作品与音乐欣赏之间的一个媒介,只有表演者或者演奏者在遵守原作品的所处的时代、风格及其体裁等条件的情况下将一个音乐作品进行"二次创作",经过反复磨合,才能把音乐作品的美表现出... 音乐表演美学是美学中的一个旁支,其是音乐作品与音乐欣赏之间的一个媒介,只有表演者或者演奏者在遵守原作品的所处的时代、风格及其体裁等条件的情况下将一个音乐作品进行"二次创作",经过反复磨合,才能把音乐作品的美表现出来。本文以音乐表演美学的三大原则即真实性与创造性统一、历史与时代性统一、技术性与表现力相统一的原则对这首艺术歌曲的创作背景、表演设计方面分析黄自艺术歌曲《思乡》中的音乐表演美学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表演美学 艺术歌曲 《思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音乐表演研究的学科称谓和内容变化——兼评高拂晓《中外音乐表演理论研究进展及比较和评价》
12
作者 常闻皓 《黄河之声》 2024年第12期166-169,共4页
近年来,音乐表演研究在国内外都是一片充满着学术价值的沃土亟待耕耘,优秀成果层出不穷。然而,相比于这一学科蓬勃发展的盛况,我国本土音乐表演研究学科的发展路程还需要更为详细地梳理。本文以对高拂晓《中外音乐表演理论研究及比较和... 近年来,音乐表演研究在国内外都是一片充满着学术价值的沃土亟待耕耘,优秀成果层出不穷。然而,相比于这一学科蓬勃发展的盛况,我国本土音乐表演研究学科的发展路程还需要更为详细地梳理。本文以对高拂晓《中外音乐表演理论研究及比较和评价》一文(下称《中外》)的评价为切入点,简述了国内音乐表演相关研究的学科称谓以及对应内容变化,追溯了国内音乐表演学科的发展道路,希望能对学界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表演研究 音乐表演 音乐表演美学 音乐表演理论研究 学科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表演中的真实性与创造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佳男 《黄河之声》 2019年第18期12-13,共2页
音乐表演中的忠实原作与表演创造是音乐表演创造美学原则的首要观点,必须要兼顾两个方面的和谐,尽量做到二者的协调统一。音乐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只有通过表演的方式才能展现真正的艺术价值,换句话说,音乐是一种不可脱离表演的艺术。表... 音乐表演中的忠实原作与表演创造是音乐表演创造美学原则的首要观点,必须要兼顾两个方面的和谐,尽量做到二者的协调统一。音乐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只有通过表演的方式才能展现真正的艺术价值,换句话说,音乐是一种不可脱离表演的艺术。表演者通过演绎作曲家一度创作的结果来展现作曲家想要表达的内容、情感、内涵、意境以及精神思想,这样欣赏者才会感知到作曲家的艺术语言从而领悟作曲家的内心世界,与此同时适度的增添表演者的个性达到体验与情感的融合从而体现出音乐表演中的创造性,既要精准的传达作曲家的意图,还要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领悟赋予其鲜活的创造力,这样才能为欣赏者呈现尽善尽美的音乐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表演美学原则 真实性 创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传统音乐表演体系研究》结项
14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9-19,共1页
近日(7月27日),由民族音乐学家郭克俭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传统音乐表演体系研究》,经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通过,准予结项,等级良好。该项目由总课题和子课题(一、《中国传统音乐表演美学... 近日(7月27日),由民族音乐学家郭克俭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传统音乐表演体系研究》,经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通过,准予结项,等级良好。该项目由总课题和子课题(一、《中国传统音乐表演美学研究》;二、《中国传统音乐表演声学研究》;三、《中国传统音乐表演型态研究》;四、《中国传统音乐表演历史研究》)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音乐 表演体系 民族音乐学家 国家社科基金 音乐表演美学 声学研究 子课题 重大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唱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被引量:3
15
作者 冯效刚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4年第2期8-12,161,共5页
中国传统唱论是干百年来祖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音乐遗产,其中所蕴涵的思想与理念应受到关注。本文从梳理新中国有关中国传统唱论的理论研究入手,提出对当今相关研究一些看法。
关键词 中国传统唱论 研究 音乐表演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谿山琴况》与《琴声十六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红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5年第2期45-46,共2页
《谿山琴况》与《琴声十六法》是中国明清时期两篇重要的古琴音乐表演美学方面的理论文献,这两篇重要的理论文献,虽然存在着某些相似相类的因素,但就其主旨而言,还是有其质的不同。本文通过二者的比较研究,对其所蕴含的音乐表演美学思... 《谿山琴况》与《琴声十六法》是中国明清时期两篇重要的古琴音乐表演美学方面的理论文献,这两篇重要的理论文献,虽然存在着某些相似相类的因素,但就其主旨而言,还是有其质的不同。本文通过二者的比较研究,对其所蕴含的音乐表演美学思想予以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琴音乐表演 音乐表演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习惯与器乐演奏习惯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樟华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6-139,共4页
音乐文化的能力是可以习得的。在习得的过程中积久养成的惯性思维就是习惯。器乐演奏家是舞台上的焦点,他们的行为习惯、演奏习惯备受瞩目,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也有所不同,这与演奏家成长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定势、条件反射、行为... 音乐文化的能力是可以习得的。在习得的过程中积久养成的惯性思维就是习惯。器乐演奏家是舞台上的焦点,他们的行为习惯、演奏习惯备受瞩目,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也有所不同,这与演奏家成长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定势、条件反射、行为模式有关,也影响到了演奏家的立美与审美、文化品位、音乐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主义心理学 音乐表演美学 器乐演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汪派琵琶之“简”——以《月儿高》(李廷松演奏谱)三代传承人演奏音响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麟一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96-106,共11页
“汪派”是近代琵琶流派中出现最晚的一个流派,其音乐艺术风格可以说围绕一个“简”字而展开。然而受到个人、时代、审美的变化影响,即使同一流派的演奏家们对于“简”的理解也各有不同。本文由此通过对李廷松、李光祖、郝贻凡三人演奏... “汪派”是近代琵琶流派中出现最晚的一个流派,其音乐艺术风格可以说围绕一个“简”字而展开。然而受到个人、时代、审美的变化影响,即使同一流派的演奏家们对于“简”的理解也各有不同。本文由此通过对李廷松、李光祖、郝贻凡三人演奏的《月儿高》(李廷松演奏谱)展开分析,从对比中进一步探究其流派审美衍变的外部成因和内在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儿高 汪派 李廷松 音乐表演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