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照着讲”与“接着讲”——中国音乐美学史学科面临的问题与前瞻 被引量:5
1
作者 叶明春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18,7,共8页
本文为中国音乐美学学会成立30周年、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1995年)出版20周年之际而作。认为,依据年会的议题,很有必要对中国音乐美学史学科在当下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与认真的检讨。文章从"后蔡仲德时代中国音乐美学... 本文为中国音乐美学学会成立30周年、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1995年)出版20周年之际而作。认为,依据年会的议题,很有必要对中国音乐美学史学科在当下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与认真的检讨。文章从"后蔡仲德时代中国音乐美学史学科建设问题";"‘照着讲’:传承蔡仲德现有成果的作用及其意义";"‘接着讲’:中国音乐美学史教学与研究的拓展与前瞻"等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知与心得,以此求证于方家,并与诸位同仁共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蔡仲德时代 中国音乐美学史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 接着讲 照着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妙”从何处寻? 从中国音乐美学史上关于“移情”命题的若干误区谈起 被引量:2
2
作者 程乾 《音乐创作》 2007年第2期68-71,共4页
在音乐创作与表演中,超越时俗的构思,道通天地的妙境从何处寻得?来自对象的景换物迁?还是主体的灵光偶得?曾有学者从古代的“移情”命题出发,探寻音乐实践中的美学因子,却没能深入分析“移情”手法内在的审美机制,在个别字句的... 在音乐创作与表演中,超越时俗的构思,道通天地的妙境从何处寻得?来自对象的景换物迁?还是主体的灵光偶得?曾有学者从古代的“移情”命题出发,探寻音乐实践中的美学因子,却没能深入分析“移情”手法内在的审美机制,在个别字句的理解上也存在几处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美学史 移情 误区 命题 中国 音乐创作 音乐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蔡仲德与“重审”中国音乐美学史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宗权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45,共4页
本文认为,当下的音乐美学史研究与写作需注意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即重新不带偏见地看待古人,重新审视被遗忘、被忽视的历史材料,重视学术写作的深入浅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以此克服以往研究范式中的某些局限,继续开拓中国古代音... 本文认为,当下的音乐美学史研究与写作需注意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即重新不带偏见地看待古人,重新审视被遗忘、被忽视的历史材料,重视学术写作的深入浅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以此克服以往研究范式中的某些局限,继续开拓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仲德 中国音乐美学史 历史人物 历史材料 学术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音乐美学史教学研究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龙珲 《理论月刊》 2008年第2期127-129,共3页
如何有效地把20世纪在古代音乐思想研究上的研究成果渗透到当今中国音乐美学史的教学与研究中,无疑对今后中国音乐美学史的教学与研究和中国音乐美学的学科建立与发展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古代音乐思想 中国音乐美学史 教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音乐家带你走进音乐美学史——评《中国音乐美学史》
5
作者 刘媛媛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8-138,共1页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历史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为日常难题和困惑的解决提供了重要启示。正是在这样的条件和环境下,中国一些高校对历史问题、历史方法的研究更为重视,产生了与历史相关的交叉学科,如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历史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为日常难题和困惑的解决提供了重要启示。正是在这样的条件和环境下,中国一些高校对历史问题、历史方法的研究更为重视,产生了与历史相关的交叉学科,如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育发展史和心理学发展史等。在音乐学科中,也诞生了音乐史这一分支学科,试图通过对音乐历史的梳理和分析发现音乐的本质内涵、主要特征和重要功能。音乐史属于音乐学科的范畴,它是音乐学的重要分支,有利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习者对音乐学科的来龙去脉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便于学生对音乐知识体系形成一个整体性框架。另一方面,通过对音乐史的讲授和研究,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比过去的选择更加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音乐美学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音乐 历史问题 音乐学科 教学内容 教育发展史 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0年中国音乐美学史著述范式演变
6
作者 陈诺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1-116,共6页
蔡仲德先生《中国音乐美学史》一书出版至今已有27年。在近30年的时间里,相继出版了多部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音乐美学史著作。这些著作在研究对象、历史分期、研究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等方面存在着些许差异,可以发现中国音乐美学史研... 蔡仲德先生《中国音乐美学史》一书出版至今已有27年。在近30年的时间里,相继出版了多部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音乐美学史著作。这些著作在研究对象、历史分期、研究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等方面存在着些许差异,可以发现中国音乐美学史研究及著述的写作范式正在出现两个方面的拓展与转换:一是从“美学史”向“思想史”的拓展,一是从“以史带论”向“以论统史”的转换。此外,著述中较多地使用了跨学科的方法,展现出音乐美学史学研究的新视野。这些变化似乎也正是学术界对于中国音乐美学史研究要“接着讲”“错开讲”的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式 中国音乐美学史 中国音乐思想史 “以史带论” “以论统史” “跨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简约”中探寻中国音乐美学的历史踪迹——茅原的“中国音乐美学”理论研究和教学思想探微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安潮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09年第1期37-42,共6页
茅原先生的"中国音乐美学概况"以史学的阐述方式,"简约"地给我们展现了中国音乐美学发展的脉络。本文从"概况"的学科意义、框架结构、论述手法以及对音乐美学学科贡献等四个方面对这篇看似"简省&qu... 茅原先生的"中国音乐美学概况"以史学的阐述方式,"简约"地给我们展现了中国音乐美学发展的脉络。本文从"概况"的学科意义、框架结构、论述手法以及对音乐美学学科贡献等四个方面对这篇看似"简省"但很有特色的专文进行剖析,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一学术论文及其学术思想的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音乐美学史 音乐理论教学 音乐学家研究 中国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刘承华《中国传统音乐美学论纲》序
8
作者 罗艺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7,共3页
我在不久前的一篇文章中,曾经这样描述当代中国音乐美学的学术态势:音乐美学作为音乐领域最具思想性质、最富有探讨精神和批判精神的学科,在当下已经呈现出学科分立与“错开讲”的发展态势,其主要表现是,在“经典音乐美学”之外,产生了... 我在不久前的一篇文章中,曾经这样描述当代中国音乐美学的学术态势:音乐美学作为音乐领域最具思想性质、最富有探讨精神和批判精神的学科,在当下已经呈现出学科分立与“错开讲”的发展态势,其主要表现是,在“经典音乐美学”之外,产生了“传统音乐美学”学科;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之外,产生了“中国音乐思想史”学科,呈现了一个多元并存,协同发展的大局面。[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美学 音乐领域 中国音乐美学史 多元并存 刘承华 协同发展 批判精神 发展态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一种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 被引量:2
9
作者 邢雄志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86-92,共7页
在西方音乐美学史上,"情感美学"是一种影响最大的流派.它渊源于古希腊,澎湃于十九世纪,至今仍余波未息.这一流派的核心观点,就是认为音乐是感情的艺术.人的内心情感是音乐表现的唯一对象,听众在听音乐时所体验到的,就是那种... 在西方音乐美学史上,"情感美学"是一种影响最大的流派.它渊源于古希腊,澎湃于十九世纪,至今仍余波未息.这一流派的核心观点,就是认为音乐是感情的艺术.人的内心情感是音乐表现的唯一对象,听众在听音乐时所体验到的,就是那种作曲家曾经体验过的内心情感.情感美学之所以在音乐美学史上获得较大的反响,是因为它正确地指出了音乐与人类情感之间确实存在着的联系,找到了音乐所表现的主要对象.但是,对于音乐如何表现情感,也就是说,对作曲家通过何种手段和途径把情感转化成乐音的排列组合形式,以及这些"排列组合"又如何激起人们的情感反应等问题作出解答.正是由于这种缺陷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形式 人类情感 情感反应 音乐美学史 作曲家 自我表现 艺术问题 表现性 情感美 内心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荀子《乐论》与音乐社会学 被引量:2
10
作者 余兰森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7-24,共8页
1990年,人民音乐出版社组织几位专家将国外几种著名的音乐辞书中“音乐社会学”的条目译成中文汇辑出版,为我们了解国外音乐社会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在读了这本“汇辑”之后。再去读荀子的《乐论》,就有了许多新的感受。笔者深感,... 1990年,人民音乐出版社组织几位专家将国外几种著名的音乐辞书中“音乐社会学”的条目译成中文汇辑出版,为我们了解国外音乐社会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在读了这本“汇辑”之后。再去读荀子的《乐论》,就有了许多新的感受。笔者深感,《乐论》与其说是一部音乐美学论著,倒不如说是一部音乐社会学论著。如果说1990年版的《音乐社会学》体现着音乐社会学学科建设的理论建构的话,那早在两千年前的《乐论》便是音乐社会学方面的具体研究了;如果说现代意义上的音乐社会学的研究在中国才刚刚起步的话,那么早在两千年前,古代中国的音乐社会学的研究就已经初具规模了,有些理论已经系统化。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音乐社会学的研究已呈儒、道、墨、法等百家争鸣的多元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社会学 中国音乐 乐论 音乐美学史 音乐出版 礼乐思想 音乐学院 音乐行为 民族音乐 音乐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仲德周年祭 被引量:4
11
作者 茅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5年第2期106-108,共3页
仲德赠我<中国音乐美学史>新书,约我写书评.不久,我就写了<〈中国音乐美学史〉读后>,经作者过目,表示满意.不料打印稿遗失,电脑又遭病毒袭击,存档尽洗.
关键词 音乐美学史 历史责任感 治学态度 中国 打印稿 读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声的历史真面目——郑声论之一 被引量:8
12
作者 蔡仲德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87年第4期14-22,共9页
郑声即郑卫之音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我国古代音乐,推动了音乐史的发展,而且也丰富了古代音乐美学思想,推动了音乐美学史的发展。但在中国音乐史上,郑声却几乎始终是被诅咒的对象,被视为靡靡之音、亡国之音,被当作一切坏音乐的代名词。因此... 郑声即郑卫之音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我国古代音乐,推动了音乐史的发展,而且也丰富了古代音乐美学思想,推动了音乐美学史的发展。但在中国音乐史上,郑声却几乎始终是被诅咒的对象,被视为靡靡之音、亡国之音,被当作一切坏音乐的代名词。因此,今天要研究郑声,就必须首先对二千几百年来加于它的诬蔑不实之词进行辨析,还它以历史真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声淫 民间音乐 宫廷音乐 音乐美学思想 新声 中国音乐 音乐美学史 古代音乐 乐记 魏文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期名家 王军
13
作者 王宣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9年第1期I0002-I0004,F0003,共4页
王军(1966—),汉族,安徽颍上人。1990年毕业于安徽阜阳师范学院音乐系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96、2004年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任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党总支书记,... 王军(1966—),汉族,安徽颍上人。1990年毕业于安徽阜阳师范学院音乐系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96、2004年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任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党总支书记,音乐史教研室主任,中国音乐史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音乐美学史》《中外音乐交流史》的教学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军 中国音乐学院 中国音乐美学史 中国古代音乐 中国音乐 名家 阜阳师范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期名家 邢维凯
14
作者 俊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3年第2期F0002-F0002,I0001-I0002,共3页
邢维凯(1963-),北京市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全国音乐美学学会常务理事。早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钢琴专业,后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先后师从张前、于润... 邢维凯(1963-),北京市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全国音乐美学学会常务理事。早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钢琴专业,后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先后师从张前、于润洋教授学习音乐美学及西方音乐思想史。1995年博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教授”音乐美学原理“和“西方音乐美学史”。1997年至2000年,曾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主任,主抓教学工作,期间主持1罄订了“音乐学系本科入学考试方案”、”研究生毕业论文写作及答辩程序的规范化条例”。1998年组织召开了“音乐·文化·人”系列学术讲座,邀请了季羡林、张岱年、李慎之等当代著名学者来我院举办讲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音乐学院附中 中国音乐家协会 毕业论文写作 音乐美学史 博士研究生 名家 学术讲座 博士生导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