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艺术学门类设立后我国高等音乐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
魏兵兵
|
《当代音乐》
|
2025 |
0 |
|
2
|
中国音乐美学研究的话语系统与叙事结构 |
韩钟恩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0
|
|
3
|
20世纪结构主义思潮对自律论音乐美学的影响 |
刘嵘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4
|
浅析音乐美学中的自律论——以申克分析技术为例 |
魏慧洋
|
《剧影月报》
|
2024 |
0 |
|
5
|
东方音乐的和声与结构在民族音乐学视角下的探讨 |
刘文倩
|
《黄河之声》
|
2024 |
0 |
|
6
|
对音乐音响结构的美学分析与研究(待续) |
范晓峰
马卫星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1999 |
2
|
|
7
|
对音乐音响结构的美学分析与研究(续) |
范晓峰
马卫星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1999 |
1
|
|
8
|
新时代山东音乐理论与创作理论的学术回顾与愿景展望 |
刘晓静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24 |
0 |
|
9
|
音乐作品结构中的美学内涵 |
邓连平
|
《艺海》
|
2013 |
0 |
|
10
|
湖北田歌结构的地理分布——地理信息系统(GIS)用于音乐学研究的初步尝试 |
向文
蔡际洲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11
|
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学研究四题 |
王耀华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12
|
音乐美学的哲学性质、人类学事实与艺术学前提以及音乐本质力量的先在性——由2011第九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议题引发的三个讨论与进一步问题 |
韩锺恩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
2011 |
7
|
|
13
|
现代音乐美学促进声乐表演艺术发展的理论研究 |
惠芳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2 |
9
|
|
14
|
中西方传统音乐美学比较略论 |
沈镝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5
|
关注听众——现代释义学与接受美学带给音乐美学的启示 |
邢维凯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2006 |
9
|
|
16
|
论接受美学视野下《黄河》钢琴协奏曲的历史性、历时性与共时性(上)——兼论“接受美学”在中国音乐学领域之接受过程 |
张宝华
王进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14 |
2
|
|
17
|
关于肖邦的研究以及当前的音乐美学专业研究生教学问题 |
韩锺恩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8
|
[音乐美学]的[取域/定位]——关于[AESTHETICS IN MUSIC]的[语言/逻辑]读解 |
韩钟恩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1994 |
3
|
|
19
|
基于音乐-社会结构的音乐学研究的重要性——从T.W.阿多诺说起 |
朱玉璋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20
|
音乐作品分析学的学科新建构——读《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 |
翟咏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2005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