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采茶音乐的唱腔特征和文化底蕴——以《牡丹调》为例
被引量:
4
1
作者
汤莉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85-386,共2页
采茶音乐是我国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曲艺种类,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的方式来探究我国采茶音乐形成的文化背景,并以《牡丹调》为例,分析采茶音乐的音乐构成及唱腔特征,展望采茶音乐的发展未来,为我国其他地方民间音乐的保护提供经验。
关键词
采茶
音乐
音乐
构成
唱腔
特征
《牡丹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川北灯戏的音乐特征
被引量:
3
2
作者
谭永局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8-140,共3页
川北灯戏是流行于四川东北部地区的民间地方歌舞小戏,自明清以来,频繁活跃于川东北农村山区,剧目题材源于民间生活,唱腔曲牌也多源于民间小调、神歌、佛歌、嫁歌、圣谕调及端公调。表演以丑、践、笑为特征,融会了木偶、皮影、猴戏...
川北灯戏是流行于四川东北部地区的民间地方歌舞小戏,自明清以来,频繁活跃于川东北农村山区,剧目题材源于民间生活,唱腔曲牌也多源于民间小调、神歌、佛歌、嫁歌、圣谕调及端公调。表演以丑、践、笑为特征,融会了木偶、皮影、猴戏、民间歌舞等多种川北地方表演技艺。川北灯戏为山乡民众所喜闻乐见,被称之为“农民戏”或“喜乐神”其在唱腔音乐、唱腔分类、组合运用及器乐伴奏等方面有其独特的音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北灯戏
音乐特征唱腔音乐器乐
曲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扬州清曲音乐的审美特征及文化内涵
被引量:
2
3
作者
谈欣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161-166,共6页
扬州清曲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明清时调在曲艺音乐中流变之典范。流行于扬州市区及周边城镇,已有六百余年历史,含有数百支唱腔及曲目。本文采用实地调查、定量分析等方法研究清曲唱腔特征并总结规律,以此推断出清曲独有的审美情...
扬州清曲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明清时调在曲艺音乐中流变之典范。流行于扬州市区及周边城镇,已有六百余年历史,含有数百支唱腔及曲目。本文采用实地调查、定量分析等方法研究清曲唱腔特征并总结规律,以此推断出清曲独有的审美情趣及艺术价值,进而从文化生态角度,诠释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清曲
音乐
艺术
唱腔
特征
审美
特征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戏曲唱腔音乐的四种型制
被引量:
2
4
作者
俞淑华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1-193,共3页
关于中国戏曲艺术唱腔的型制,前辈学人已有不少创见,笔者在继承前人优秀遗产的基础上,依照从简到繁、从集体无意识到个体有意识的发展路数,提出戏曲演唱的四种型制,即【数板】型、【行腔】型、器乐型、综合型。本文对这四型唱腔从音乐...
关于中国戏曲艺术唱腔的型制,前辈学人已有不少创见,笔者在继承前人优秀遗产的基础上,依照从简到繁、从集体无意识到个体有意识的发展路数,提出戏曲演唱的四种型制,即【数板】型、【行腔】型、器乐型、综合型。本文对这四型唱腔从音乐时空方面入手,上升至唱腔的情态层面予以论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戏曲
唱腔
戏曲
音乐
【数板】型
【行腔】型
器乐
型
综合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琉球组舞音乐及其结构特征
5
作者
刘富琳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42-145,共4页
琉球组舞是历史上的琉球王国为款待中国的册封使 ,在宫廷宴会仪式上表演的一种艺能 ,其音乐由器乐和唱腔两部分构成 ,本文分别对组舞的乐器、器乐、唱腔和音乐结构进行论述 ,从而对琉球的组舞音乐提供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
关键词
琉球组舞
音乐
器乐
唱腔
乐器
音乐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拉场戏唱腔音乐的变化发展手法
被引量:
1
6
作者
张继昂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15-116,共2页
拉场戏,俗称“拉场玩艺儿”、“蹦蹦戏”等.是旧时“蹦蹦”(今称二人转——广义说)多种演出形式中一种初具戏曲形态的民间小戏形式.广泛流传于东北地区,深受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的欢迎. 拉场戏的艺术特征,用艺人的话说是:“是戏又...
拉场戏,俗称“拉场玩艺儿”、“蹦蹦戏”等.是旧时“蹦蹦”(今称二人转——广义说)多种演出形式中一种初具戏曲形态的民间小戏形式.广泛流传于东北地区,深受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的欢迎. 拉场戏的艺术特征,用艺人的话说是:“是戏又不全是戏的戏”.“是戏”是说拉场戏已从说唱艺术中脱颖而出,已初步形成了戏曲的基本特点;“又不全是戏的戏”,是说与京评大戏比,仍然残留着浓重的(特别在音乐上)说唱艺术的特点,因此,在音乐上,拉场戏具有较为独特的个性. 拉场戏唱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场戏
发展手法
基本曲调
曲牌
板式变化体
东北地区
说唱艺术
初步形成
艺术
特征
唱腔
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民族传统音乐旋律的审美特征
被引量:
1
7
作者
李慧民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7年第1期6-9,24,共5页
汉民族历史悠久,有着灿烂的古代音乐文化和丰富的民间音乐宝藏:有关古代人音乐生活的记载,有关音乐艺术的理论著述,为数不少;戏曲、曲艺品种繁多,民族和传统器乐曲浩如烟海……所有这些,为我们从事研究,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关键词
民族
器乐
曲
汉民族
音乐
旋律
汉族
民族
曲式
曲调
旋律发展手法
审美
特征
变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京剧《杜鹃山》中的柯湘音乐主题
被引量:
3
8
作者
刘聪明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41,共9页
《杜鹃山》是现代京剧当中人物音乐主题用得比较成熟的代表剧目。文章以该剧中心人物柯湘的音乐主题作为研究对象,从音乐主题的创造发展及其在过门、人物唱腔、专门的器乐曲中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
京剧
杜鹃山
柯湘
音乐
主题
唱腔
过门
器乐
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苏地方曲艺音乐论析
9
作者
邱瑜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01期237-240,共4页
曲艺一词在汉代就已出现,当时《礼记》中"曲艺皆誓之,以待又语","曲艺"一词是指小技能和小技艺。曲艺一词在不同时代体现出不同内涵。江苏地方曲艺音乐可以说是全国各地民歌、小曲的集中体现。文章梳理了江苏地方...
曲艺一词在汉代就已出现,当时《礼记》中"曲艺皆誓之,以待又语","曲艺"一词是指小技能和小技艺。曲艺一词在不同时代体现出不同内涵。江苏地方曲艺音乐可以说是全国各地民歌、小曲的集中体现。文章梳理了江苏地方曲艺的特色和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艺
江苏地方
音乐
民歌
唱腔
艺术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茅山道乐器乐曲牌调查报告
被引量:
1
10
作者
胡军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1-46,共6页
本文系作者在田野工作的基础上写成,对茅山道教音乐中器乐曲牌音乐的功能及运用、风格特征、承源途径、演奏形式等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
关键词
器乐
曲牌
茅山
调查
道乐
田野工作
曲牌
音乐
道教
音乐
风格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闽剧唱腔风格的形成
被引量:
2
11
作者
王耀华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141-151,131,共12页
闽剧是以流行于我省福州方言区——闽侯、长乐、福清、福安等地的“江湖”、“平讲”、“儒林”为基础,吸收福州本地盛行一时的昆腔、弋阳腔、“囉囉”(即徽班)等多种戏曲声腔,历经发展变化而渐趋成型的。因此,这一剧种的音乐,一方面风...
闽剧是以流行于我省福州方言区——闽侯、长乐、福清、福安等地的“江湖”、“平讲”、“儒林”为基础,吸收福州本地盛行一时的昆腔、弋阳腔、“囉囉”(即徽班)等多种戏曲声腔,历经发展变化而渐趋成型的。因此,这一剧种的音乐,一方面风格纷繁,另方面却又养分丰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闽剧虽然也曾遭受过一些挫折,如:没有选择的照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弋阳腔
唱腔
戏剧内容
江湖
戏曲化
戏曲声腔
切分节奏
剧中人物
戏曲
音乐
性格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二泉映月》的曲式结构
12
作者
郭燮敏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113-116,共4页
著名民间音乐家华彦钧的传世二胡曲《二泉映月》是一首经典性的民族器乐作品。不少音乐家对其作过分析。笔者在教学之余,常有些思考。本文就有关曲式结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恳请前辈老师及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关键词
《二泉映月》
说唱
音乐
时调小曲
曲式结构
唱腔
变奏
民间
音乐
家
音乐
主题
民族
器乐
作品
基本句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艺术·情趣·欣赏》一书出版
13
作者
林萍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136-136,共1页
范迪安、郑锦扬合著的《艺术·情趣·欣赏》最近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由郑锦扬撰写音乐部分、范迪安撰写美术部分。书中分别从音乐、美术内部各类艺术的特征出发,熔知识、情趣、哲理于一炉,着力揭示这两门艺术的主要审美...
范迪安、郑锦扬合著的《艺术·情趣·欣赏》最近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由郑锦扬撰写音乐部分、范迪安撰写美术部分。书中分别从音乐、美术内部各类艺术的特征出发,熔知识、情趣、哲理于一炉,着力揭示这两门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
器乐
审美
特征
歌剧
音乐
中国画艺术
欣赏
出版社
美术
撰写
旋律美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采茶音乐的唱腔特征和文化底蕴——以《牡丹调》为例
被引量:
4
1
作者
汤莉
机构
平顶山学院
出处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85-386,共2页
文摘
采茶音乐是我国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曲艺种类,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的方式来探究我国采茶音乐形成的文化背景,并以《牡丹调》为例,分析采茶音乐的音乐构成及唱腔特征,展望采茶音乐的发展未来,为我国其他地方民间音乐的保护提供经验。
关键词
采茶
音乐
音乐
构成
唱腔
特征
《牡丹调》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川北灯戏的音乐特征
被引量:
3
2
作者
谭永局
机构
绵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
出处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8-140,共3页
文摘
川北灯戏是流行于四川东北部地区的民间地方歌舞小戏,自明清以来,频繁活跃于川东北农村山区,剧目题材源于民间生活,唱腔曲牌也多源于民间小调、神歌、佛歌、嫁歌、圣谕调及端公调。表演以丑、践、笑为特征,融会了木偶、皮影、猴戏、民间歌舞等多种川北地方表演技艺。川北灯戏为山乡民众所喜闻乐见,被称之为“农民戏”或“喜乐神”其在唱腔音乐、唱腔分类、组合运用及器乐伴奏等方面有其独特的音乐特征。
关键词
川北灯戏
音乐特征唱腔音乐器乐
曲牌
分类号
J617.5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扬州清曲音乐的审美特征及文化内涵
被引量:
2
3
作者
谈欣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161-166,共6页
文摘
扬州清曲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明清时调在曲艺音乐中流变之典范。流行于扬州市区及周边城镇,已有六百余年历史,含有数百支唱腔及曲目。本文采用实地调查、定量分析等方法研究清曲唱腔特征并总结规律,以此推断出清曲独有的审美情趣及艺术价值,进而从文化生态角度,诠释成因。
关键词
扬州清曲
音乐
艺术
唱腔
特征
审美
特征
文化内涵
分类号
J601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戏曲唱腔音乐的四种型制
被引量:
2
4
作者
俞淑华
机构
聊城大学音乐学院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1-193,共3页
文摘
关于中国戏曲艺术唱腔的型制,前辈学人已有不少创见,笔者在继承前人优秀遗产的基础上,依照从简到繁、从集体无意识到个体有意识的发展路数,提出戏曲演唱的四种型制,即【数板】型、【行腔】型、器乐型、综合型。本文对这四型唱腔从音乐时空方面入手,上升至唱腔的情态层面予以论说。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戏曲
唱腔
戏曲
音乐
【数板】型
【行腔】型
器乐
型
综合型
分类号
J805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琉球组舞音乐及其结构特征
5
作者
刘富琳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42-145,共4页
文摘
琉球组舞是历史上的琉球王国为款待中国的册封使 ,在宫廷宴会仪式上表演的一种艺能 ,其音乐由器乐和唱腔两部分构成 ,本文分别对组舞的乐器、器乐、唱腔和音乐结构进行论述 ,从而对琉球的组舞音乐提供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
关键词
琉球组舞
音乐
器乐
唱腔
乐器
音乐
结构
Keywords
Ryukyu
Kumiodori Music
Musical Feature
分类号
J607.313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拉场戏唱腔音乐的变化发展手法
被引量:
1
6
作者
张继昂
机构
黑龙江艺术研究所
出处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15-116,共2页
文摘
拉场戏,俗称“拉场玩艺儿”、“蹦蹦戏”等.是旧时“蹦蹦”(今称二人转——广义说)多种演出形式中一种初具戏曲形态的民间小戏形式.广泛流传于东北地区,深受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的欢迎. 拉场戏的艺术特征,用艺人的话说是:“是戏又不全是戏的戏”.“是戏”是说拉场戏已从说唱艺术中脱颖而出,已初步形成了戏曲的基本特点;“又不全是戏的戏”,是说与京评大戏比,仍然残留着浓重的(特别在音乐上)说唱艺术的特点,因此,在音乐上,拉场戏具有较为独特的个性. 拉场戏唱腔。
关键词
拉场戏
发展手法
基本曲调
曲牌
板式变化体
东北地区
说唱艺术
初步形成
艺术
特征
唱腔
音乐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民族传统音乐旋律的审美特征
被引量:
1
7
作者
李慧民
机构
不详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7年第1期6-9,24,共5页
文摘
汉民族历史悠久,有着灿烂的古代音乐文化和丰富的民间音乐宝藏:有关古代人音乐生活的记载,有关音乐艺术的理论著述,为数不少;戏曲、曲艺品种繁多,民族和传统器乐曲浩如烟海……所有这些,为我们从事研究,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关键词
民族
器乐
曲
汉民族
音乐
旋律
汉族
民族
曲式
曲调
旋律发展手法
审美
特征
变奏曲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京剧《杜鹃山》中的柯湘音乐主题
被引量:
3
8
作者
刘聪明
机构
北京广播学院录音艺术学院
出处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41,共9页
文摘
《杜鹃山》是现代京剧当中人物音乐主题用得比较成熟的代表剧目。文章以该剧中心人物柯湘的音乐主题作为研究对象,从音乐主题的创造发展及其在过门、人物唱腔、专门的器乐曲中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
京剧
杜鹃山
柯湘
音乐
主题
唱腔
过门
器乐
曲
Keywords
Beijing opera, Mountain of Cuckoo (a title of Beijing opera work), Ke Xiang (heroine name in Mountain of Cuckoo) , music theme, changqiang (melodies for the singing part in a Chinese opera) ,guomen ( short interlude between verses) , instrument
分类号
J614.93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苏地方曲艺音乐论析
9
作者
邱瑜
机构
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01期237-240,共4页
文摘
曲艺一词在汉代就已出现,当时《礼记》中"曲艺皆誓之,以待又语","曲艺"一词是指小技能和小技艺。曲艺一词在不同时代体现出不同内涵。江苏地方曲艺音乐可以说是全国各地民歌、小曲的集中体现。文章梳理了江苏地方曲艺的特色和形态。
关键词
曲艺
江苏地方
音乐
民歌
唱腔
艺术
特征
分类号
J80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茅山道乐器乐曲牌调查报告
被引量:
1
10
作者
胡军
机构
武汉音乐学院
出处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1-46,共6页
文摘
本文系作者在田野工作的基础上写成,对茅山道教音乐中器乐曲牌音乐的功能及运用、风格特征、承源途径、演奏形式等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
关键词
器乐
曲牌
茅山
调查
道乐
田野工作
曲牌
音乐
道教
音乐
风格
特征
分类号
J608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闽剧唱腔风格的形成
被引量:
2
11
作者
王耀华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141-151,131,共12页
文摘
闽剧是以流行于我省福州方言区——闽侯、长乐、福清、福安等地的“江湖”、“平讲”、“儒林”为基础,吸收福州本地盛行一时的昆腔、弋阳腔、“囉囉”(即徽班)等多种戏曲声腔,历经发展变化而渐趋成型的。因此,这一剧种的音乐,一方面风格纷繁,另方面却又养分丰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闽剧虽然也曾遭受过一些挫折,如:没有选择的照搬。
关键词
弋阳腔
唱腔
戏剧内容
江湖
戏曲化
戏曲声腔
切分节奏
剧中人物
戏曲
音乐
性格
特征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二泉映月》的曲式结构
12
作者
郭燮敏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113-116,共4页
文摘
著名民间音乐家华彦钧的传世二胡曲《二泉映月》是一首经典性的民族器乐作品。不少音乐家对其作过分析。笔者在教学之余,常有些思考。本文就有关曲式结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恳请前辈老师及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关键词
《二泉映月》
说唱
音乐
时调小曲
曲式结构
唱腔
变奏
民间
音乐
家
音乐
主题
民族
器乐
作品
基本句式
分类号
J63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艺术·情趣·欣赏》一书出版
13
作者
林萍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136-136,共1页
文摘
范迪安、郑锦扬合著的《艺术·情趣·欣赏》最近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由郑锦扬撰写音乐部分、范迪安撰写美术部分。书中分别从音乐、美术内部各类艺术的特征出发,熔知识、情趣、哲理于一炉,着力揭示这两门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关键词
中国民族
器乐
审美
特征
歌剧
音乐
中国画艺术
欣赏
出版社
美术
撰写
旋律美
福建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采茶音乐的唱腔特征和文化底蕴——以《牡丹调》为例
汤莉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川北灯戏的音乐特征
谭永局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扬州清曲音乐的审美特征及文化内涵
谈欣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戏曲唱腔音乐的四种型制
俞淑华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琉球组舞音乐及其结构特征
刘富琳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拉场戏唱腔音乐的变化发展手法
张继昂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汉民族传统音乐旋律的审美特征
李慧民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现代京剧《杜鹃山》中的柯湘音乐主题
刘聪明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江苏地方曲艺音乐论析
邱瑜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茅山道乐器乐曲牌调查报告
胡军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闽剧唱腔风格的形成
王耀华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关于《二泉映月》的曲式结构
郭燮敏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艺术·情趣·欣赏》一书出版
林萍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