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7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色音乐文化传播与建筑设计的融合
1
作者 张薇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I0017-I0017,共1页
红色音乐文化作为中国革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情感与历史记忆,其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化瑰宝,更是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传播红色音乐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而在探索传播路径的过程中,从建筑设计领域着手展开... 红色音乐文化作为中国革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情感与历史记忆,其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化瑰宝,更是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传播红色音乐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而在探索传播路径的过程中,从建筑设计领域着手展开分析研究非常重要。下文从文化符号提取、空间叙事构建、感官体验营造三个方面,探讨红色音乐文化传播与建筑设计的融合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音乐文化 空间叙事构建 文化符号提取 建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音乐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理路
2
作者 刘洁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2期99-101,共3页
红色音乐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主要体现在有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深化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以及加深大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三个方面。新时代,抓好这项工作应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充分挖掘红色音乐文化资源;在思政实践教育中深层... 红色音乐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主要体现在有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深化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以及加深大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三个方面。新时代,抓好这项工作应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充分挖掘红色音乐文化资源;在思政实践教育中深层次融合红色音乐文化;创新教学方法,深化学生的沉浸式学习体验;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红色音乐文化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音乐文化 思政教育 红色音乐作品 课程思政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欧洲青少年音乐文化:主要特征、生成机理与借鉴启示
3
作者 陈若旭 《中国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103,共9页
当代欧洲青少年音乐文化具有独特的地域样态、群体特征和生成机理。其主要特征包括多元融合与文化包容的音乐景观、集体共创与个性探索的音乐参与、技术创新与艺术探索的前沿表达、情感抒发与文艺审美的深层互动。当代欧洲青少年音乐文... 当代欧洲青少年音乐文化具有独特的地域样态、群体特征和生成机理。其主要特征包括多元融合与文化包容的音乐景观、集体共创与个性探索的音乐参与、技术创新与艺术探索的前沿表达、情感抒发与文艺审美的深层互动。当代欧洲青少年音乐文化通过传统融入、教育发展、创新驱动等共同作用生成,其对我国青少年音乐文化发展及教育的启示包括应坚持红色音乐文化的引领作用,突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融入,推动音乐艺术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促进青少年社会发展与情感疗愈功能的提升,强化对音乐中的消极亚文化传播的风险管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音乐文化 音乐教育 欧洲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宫廷音乐的历史衍化与多元文化建构研究
4
作者 符沁瑜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87,共8页
宫廷音乐自周代确立以来,始终是统治阶层维护政治秩序与文化权威的重要载体,在历代封建王朝的礼乐制度建构中占据核心地位。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终章,清代虽以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却非常重视礼乐体系的建设,展现出高度的制度传承... 宫廷音乐自周代确立以来,始终是统治阶层维护政治秩序与文化权威的重要载体,在历代封建王朝的礼乐制度建构中占据核心地位。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终章,清代虽以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却非常重视礼乐体系的建设,展现出高度的制度传承性与文化适应性。在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历史背景下,清代宫廷音乐形成双轨制功能体系,于外用于重大典礼,于内满足皇室娱乐。其音乐风格既复兴雅乐,又接纳民间俗乐,还吸纳外来音乐文化,融合多民族音乐元素,呈现出政治教化、礼制规范与审美娱乐的多重功能属性。文章基于史料考证,从历史衍化与多元文化双重视角出发,剖析清代宫廷音乐在制度沿革、族群交融、雅俗嬗变中的艺术特质,为探究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从单一性向多元性演变的内在逻辑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廷音乐 清代音乐 礼乐制度 多民族音乐文化 雅俗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课堂背景下音乐教育本土化与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研究
5
作者 孙新宇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25,共2页
立足音乐教育信息化的场景分析,“微课堂”“小微课堂”不仅是一种教学组织方式,也是一种音乐资源整合方式,还可以视为“互联网+音乐教育”的一种具体表现方式。在现实维度下,“音乐微课堂”“小微课堂”不受传统教育时间、空间、物料... 立足音乐教育信息化的场景分析,“微课堂”“小微课堂”不仅是一种教学组织方式,也是一种音乐资源整合方式,还可以视为“互联网+音乐教育”的一种具体表现方式。在现实维度下,“音乐微课堂”“小微课堂”不受传统教育时间、空间、物料及人员等要素的束缚,能够构建出开放性的音乐教育生态,使得音乐教育素材不再局限于课本,而是能够与本土化音乐文化资源实现有效联动。从这个角度出发,音乐小微课堂教学模式具备了更为广泛的社会意义,通过音乐学科农村小微课堂对本土音乐艺术的传承与弘扬,可以对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产生正向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音乐学科 教学组织方式 场景分析 音乐教育 教育素材 音乐文化资源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高校音乐教育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评《音乐文化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段志敏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在当今世界多元化的环境中,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持续增强我国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的关键,更是坚定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实力的重要基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大力建设文化强国的环境下,... 在当今世界多元化的环境中,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持续增强我国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的关键,更是坚定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实力的重要基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大力建设文化强国的环境下,高校音乐教育理当肩负起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责任和使命。张宇所著《音乐文化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研究》(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版),是自2017年《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印发以来,各高校贯彻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针后涌现出的大量相关著述之一。该书基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精华,就音乐文化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做出系统阐述,不仅兼顾高校音乐教育的各个环节,也力求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实现创新,无论是从发掘传统音乐文化教育潜力方面,还是提升音乐文化传承效率上看,堪称提供了有益借鉴。纵观全书,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文化传承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高校音乐教育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民族认同感 文化自信 教学方法 传承和弘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抗战音乐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耦合的价值与路径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霞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38-42,共5页
山西抗战音乐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和重要载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山西抗战音乐文化提供了传播阵地,二者的耦合具有传递坚定的革命信仰的教育价值、产生沉潜的音乐记忆的情感价值和教育传承的共振共赢的综合价值。山西抗战... 山西抗战音乐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和重要载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山西抗战音乐文化提供了传播阵地,二者的耦合具有传递坚定的革命信仰的教育价值、产生沉潜的音乐记忆的情感价值和教育传承的共振共赢的综合价值。山西抗战音乐文化与高校思想教育耦合的有效路径是,全方位落实山西抗战音乐文化融入思政课堂教学的举措,多维度营造山西抗战音乐文化融入实践活动的氛围,下功夫打造山西抗战音乐文化融入思想教育的网络平台。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山西抗战音乐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立德树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山西抗战音乐文化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学视域下不同文化间的音乐理解——中国音乐史学问题思索之十一 被引量:1
8
作者 田可文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2-210,I0003,共10页
本文以社会学理论为视野,论及文化与音乐文化的构成,谈及中国音乐与世界不同文明间音乐文化的共性与差异,阐述在对不同民族音乐语言或其他不熟悉的音乐情事上的认同时应持有的态度,阐述对不同地域音乐的“理解”时,需要沟通人与人的心... 本文以社会学理论为视野,论及文化与音乐文化的构成,谈及中国音乐与世界不同文明间音乐文化的共性与差异,阐述在对不同民族音乐语言或其他不熟悉的音乐情事上的认同时应持有的态度,阐述对不同地域音乐的“理解”时,需要沟通人与人的心灵、化解人与人之间在音乐情事上的隔阂与误解。要把世界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特色的音乐文化,都纳入社会学的视域中,将其放在同一认知平台上,以不怀偏见的态度进行理解与研究,以音乐社会学共通法则进行探索,是音乐文化研究整体观的充分体现。在对待中国各民族不同文化间的多元音乐文化,也应持平等客观的态度,同等地重视不同地域与民族的音乐文化,这是我们在研究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时值得审慎对待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 视域 文化 音乐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艺在音乐文化传播中的创意融合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钒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I0027-I0027,共1页
音乐作为一种普遍的听觉语言,跨越地域和民族界限,传递着人类共同的情感和理想,其通过旋律、节奏和和声,传达着比文字更为深远的意义。而纸艺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形式,通过其质感、形状和颜色,可增强艺术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纸艺的视觉... 音乐作为一种普遍的听觉语言,跨越地域和民族界限,传递着人类共同的情感和理想,其通过旋律、节奏和和声,传达着比文字更为深远的意义。而纸艺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形式,通过其质感、形状和颜色,可增强艺术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纸艺的视觉艺术与音乐文化的听觉艺术相结合,会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感官体验,为音乐文化的传播增添更多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语言 创意融合 感官体验 听觉艺术 纸艺 视觉艺术 音乐文化传播 文化的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教学下音乐文化创意与实践研究--评《我国大众音乐文化与音乐创意产业研究》
10
作者 张蓓蓓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03-I0004,共2页
音乐教育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凸显,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也变得更加紧密。音乐教育需要与艺术、文学、历史、文化研究等学科相结合,打破学科边界,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音乐文化学习的机会。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改变了音乐教... 音乐教育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凸显,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也变得更加紧密。音乐教育需要与艺术、文学、历史、文化研究等学科相结合,打破学科边界,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音乐文化学习的机会。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改变了音乐教育的形式,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和多媒体平台分享音乐文化,音乐制作软件和设备使音乐创作更加容易,信息技术也为音乐教学提供了更多的资源。信息化时代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音乐教育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在音乐创作、表演和音乐文化研究方面展现创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 数字化技术 学科边界 信息技术 音乐制作软件 大众音乐文化 交叉融合 音乐创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传播视域下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保护路径 被引量:6
11
作者 徐子涵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1-195,共5页
在艺术数字化传播的宏观发展背景下,从音乐类非遗数字化的传播现状、公共文化空间的利用、基础教育“双减”政策下的传承机遇、音乐类非遗在元宇宙虚拟现实技术中的传承创新四个维度展开音乐类非遗创新传播策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在艺术数字化传播的宏观发展背景下,从音乐类非遗数字化的传播现状、公共文化空间的利用、基础教育“双减”政策下的传承机遇、音乐类非遗在元宇宙虚拟现实技术中的传承创新四个维度展开音乐类非遗创新传播策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音乐类非遗创新传播的方法与路径中,正确把握国家“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方向,重视大众的艺术审美需求,合理利用数字艺术创新传播手段十分必要。树立保护音乐类非遗“财产”的意识,不断关注艺术创新传播的接受、体验、互动与反馈,是不断调整创新传播策略的主要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传播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寻中外音乐文化融合之道
12
作者 马斌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70-70,共1页
中国音乐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借鉴吸收自古有之。伍维曦的《胡琵琶与乐以载道》(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1月出版)一书,以当代中国本位意识,围绕西方古典音乐在汉语语境中的理解以及作品式音乐实践这一主题进行了音乐“古今之变、中西之... 中国音乐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借鉴吸收自古有之。伍维曦的《胡琵琶与乐以载道》(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1月出版)一书,以当代中国本位意识,围绕西方古典音乐在汉语语境中的理解以及作品式音乐实践这一主题进行了音乐“古今之变、中西之辩”的思考与阐述,对中国音乐发展具有宝贵启发意义。音乐文化与诗歌文化融合,彰显浓郁音乐诗学特征。以中外诗词意境论中外音乐理念,以中国古典诗学观念观音乐艺术价值,为该书一大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学 诗学特征 文化融合 西方古典音乐 诗词意境 中国音乐文化 本位意识 音乐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传播视域下的中国钢琴音乐教学改革与实践——评《中国钢琴音乐文化及传播》
13
作者 曾丽娜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I0011-I0011,共1页
钢琴音乐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直以来人们都注重它的弘扬与传承问题,为了进一步增加人们对它的了解程度,相关教育部门逐渐开始调整教学方案,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而且开始关注多元化钢琴音乐文化内容是否得以有... 钢琴音乐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直以来人们都注重它的弘扬与传承问题,为了进一步增加人们对它的了解程度,相关教育部门逐渐开始调整教学方案,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而且开始关注多元化钢琴音乐文化内容是否得以有效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钢琴音乐 钢琴音乐文化 钢琴演奏能力 钢琴音乐艺术 有效传播 教学改革与实践 传播视域 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瘾”的噪音:“神曲”的文化内生力及其社交可供性
14
作者 汤天甜 温曼露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98,共11页
作为一种异质性音乐,“神曲”因突出的碎片化文本、洗脑式旋律、草根性歌词与夸张化演绎等特征而广受大众追捧,但其自身的可供性价值却鲜有研究。“神曲”的场域性、偶然性、多发性等噪音底色,具有不可阻挡的文化穿透力,为致意、传情、... 作为一种异质性音乐,“神曲”因突出的碎片化文本、洗脑式旋律、草根性歌词与夸张化演绎等特征而广受大众追捧,但其自身的可供性价值却鲜有研究。“神曲”的场域性、偶然性、多发性等噪音底色,具有不可阻挡的文化穿透力,为致意、传情、协调、连接等社交行为的发生提供了条件。一方面,“神曲”传播产生了留白的情感效能和内向的狂欢景观等效果,有助于文化的交融、社会共意的聚拢与人际关系的维系;另一方面,“神曲”作为社会中具有可持续性的社交可供性资源,充当着公众意见表达、文化矛盾调和的重要中介,被视作现代社会复原的文化动力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曲 噪音 社交可供性 音乐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身认知视域下的苗族音乐节庆海报设计
15
作者 张莉莉 王建华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59-467,共9页
目的将具身认知理论融入苗族音乐节庆海报设计中,旨在探索具身性特征在民族音乐海报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和设计思路。方法通过对融入具身认知理论的苗族音乐节庆海报进行分析,从具身认知理论的三要素将受众的感知过程分为“身体”感知层、... 目的将具身认知理论融入苗族音乐节庆海报设计中,旨在探索具身性特征在民族音乐海报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和设计思路。方法通过对融入具身认知理论的苗族音乐节庆海报进行分析,从具身认知理论的三要素将受众的感知过程分为“身体”感知层、“环境”物质层,以及“心智”认知层三个层面,剖析受众在音乐海报中的感知原理,提出以具身认知为导向的苗族音乐节庆海报设计思路。随后,以湖南(南山)“六月六”山歌节为例进行设计实践。结果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结合受众的具身感知过程,从身体感知层、环境物质层、心智认知层三个层面,对“六月六”山歌节的具身文化符号元素进行提取并建构具身文化空间。结论具身认知理论介入苗族音乐节庆文化海报设计,能够突出苗族音乐文化感知和体验的具身性特征,使得身体的参与贯穿于整个认知过程中,深化受众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和感知,对提升苗族音乐文化的传播效果和文化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苗族音乐文化 节庆海报设计 视觉传播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茶文化音乐传承发展路径
16
作者 陶艺丹 《福建茶叶》 2024年第6期196-198,共3页
贵州省是茶文化大省,当地茶文化具有多元化的存在形式,茶文化音乐就是这些存在形式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茶文化音乐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也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功能,展现出了不容忽视的传承价值。文章对贵州省茶文化音乐传承发... 贵州省是茶文化大省,当地茶文化具有多元化的存在形式,茶文化音乐就是这些存在形式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茶文化音乐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也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功能,展现出了不容忽视的传承价值。文章对贵州省茶文化音乐传承发展意义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贵州省茶文化音乐传承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促使贵州省茶文化音乐艺术能够在新时代焕发出旺盛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文化音乐 传承发展 意义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阳茶文化音乐传承困境与发展路径研究
17
作者 徐一诺 《福建茶叶》 2024年第4期193-195,共3页
区域音乐文化是我国音乐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形态,呈现出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点。而信阳地区茶文化音乐则是信阳地区茶文化与音乐文化在互动中形成的艺术形式,对信阳地区茶文化音乐进行传承,能够在维护我国茶文化音乐多样性的基础上,发挥出... 区域音乐文化是我国音乐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形态,呈现出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点。而信阳地区茶文化音乐则是信阳地区茶文化与音乐文化在互动中形成的艺术形式,对信阳地区茶文化音乐进行传承,能够在维护我国茶文化音乐多样性的基础上,发挥出茶文化音乐具有的多元功能。文章对信阳地区茶文化音乐传承意义以及传承困境做出了分析与论述,并对信阳地区茶文化音乐传承发展路径开展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有效拓展信阳地区茶文化音乐传承渠道,优化其传承路径,提升其传承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音乐 传承困境 发展路径 信阳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近期活动剪影
18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4-F0004,共1页
2024年12月16日,南京艺术学院举办第一届中泰跨文化音乐研究学术交流活动,图为参会学者合影2024年12月16日,南京艺术学院举办“记忆未来”第一届中泰“跨文化音乐研究”学术交流活动专场音乐会,上海师范大学刘正国教授演奏古籁2024年12... 2024年12月16日,南京艺术学院举办第一届中泰跨文化音乐研究学术交流活动,图为参会学者合影2024年12月16日,南京艺术学院举办“记忆未来”第一届中泰“跨文化音乐研究”学术交流活动专场音乐会,上海师范大学刘正国教授演奏古籁2024年12月16日,南京艺术学院举办“记忆未来”第一届中泰“跨文化音乐研究”学术交流活动专场音乐会,新疆维吾尔族音乐家赛努拜尔·吐尔逊演奏都塔尔2024年12月16日,南京艺术学院举办“记忆未来”第一届中泰“跨文化音乐研究”学术交流活动专场音乐会,泰国音乐家阿南特·纳克空演奏传统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艺术学院 学术交流活动 文化音乐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文化融合视角下体育舞蹈音乐“中国化”的思考 被引量:42
19
作者 胡雪 徐凤萍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28,共3页
在中西文化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中西文化融合的切入点及体育舞蹈"中国化"的内涵,分析了体育舞蹈音乐"中国化"的可行性,提出了体育舞蹈的"中国化"的对策,即在借鉴与学习西方音乐文化的同时,将独具特... 在中西文化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中西文化融合的切入点及体育舞蹈"中国化"的内涵,分析了体育舞蹈音乐"中国化"的可行性,提出了体育舞蹈的"中国化"的对策,即在借鉴与学习西方音乐文化的同时,将独具特色的民族性音乐元素融入到体育舞蹈中,实现其"中国化"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舞蹈 中国音乐 西方音乐 音乐文化 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音乐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被引量:8
20
作者 殷婕 王华彪 杨丽娜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0期129-130,共2页
文章分析了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深度挖掘了创意人文培养的瓶颈问题;从艺术学、教育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多个视角阐述高校音乐教育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关联性,解析了地方高校音乐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与紧迫... 文章分析了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深度挖掘了创意人文培养的瓶颈问题;从艺术学、教育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多个视角阐述高校音乐教育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关联性,解析了地方高校音乐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最后从创设创意环境、开发课程资源、强化师资培训、强化校企合作等视角,回答了高校音乐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音乐文化创意 人才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