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音乐存在方式“三要素”理论在当代电影配乐中的表现——以Alexandre Desplat的配乐作品为例 |
李弦歌
|
《黄河之声》
|
2020 |
0 |
|
2
|
音乐剧中舞蹈的存在方式及创作思考 |
司志强
|
《中国音乐剧》
|
2025 |
0 |
|
3
|
音乐存在方式三要素在大提琴音乐上的表现 |
赵闰卿
|
《黄河之声》
|
2019 |
0 |
|
4
|
论音乐的身体化存在方式 |
张嘉芪
|
《当代音乐》
|
2024 |
0 |
|
5
|
从琵琶传统武曲《十面埋伏》谈音乐的存在三要素 |
魏冉冉
|
《北方音乐》
|
2020 |
1
|
|
6
|
论音乐存在方式的双重要素 |
张新昕
|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
2006 |
0 |
|
7
|
审美体验与音乐的存在方式 |
李西林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1996 |
4
|
|
8
|
意识·意识对象·存在方式——茅原《“意识二重性”与音乐美学》解读 |
范晓峰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
2019 |
2
|
|
9
|
也谈音乐作品的本体问题——《音乐作品存在方式之我见》读后 |
徐海东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
2010 |
2
|
|
10
|
茅原《现象学的理性批判并音乐作品及其存在方式》导读 |
韩锺恩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
2008 |
3
|
|
11
|
“合律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音乐存在方式观 |
何艳珊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2
|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及存在方式问题研究——从“乐”本体音乐美学谈起 |
魏晓
|
《当代音乐》
|
2016 |
2
|
|
13
|
时间论阈中的音乐存在方式研究 |
吴海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4
|
本体·载体·显现体——音乐存在方式的三个层面 |
邢维凯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1996 |
12
|
|
15
|
对音乐作品存在方式的几点认识 |
张前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1996 |
7
|
|
16
|
从释义学的角度看音乐情感意义的存在方式──20世纪西方哲学、美学领域有关音乐情感意义的探讨(之二) |
邢维凯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1998 |
8
|
|
17
|
天人心音论 音乐存在方式观 |
李曙明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1996 |
3
|
|
18
|
超越·民族·音乐──有关音乐存在方式之过去·现在·未来 |
牛龙菲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1999 |
1
|
|
19
|
关于音乐存在方式问题的初步探讨 |
杨和平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1997 |
2
|
|
20
|
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 |
李林
|
《福建艺术》
|
2005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