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音乐大众化进程中社区音乐文化构建路径探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雁冰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2-194,共3页
音乐作为社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活跃社区文化氛围,提高居民社区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日趋旺盛和活跃,... 音乐作为社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活跃社区文化氛围,提高居民社区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日趋旺盛和活跃,群众已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音乐,单纯地欣赏音乐,而是要求主动参与各种音乐形式的实践。在音乐大众化进程中,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音乐文化的参与需求,积极探讨社区音乐文化路径构建问题已成为当前社区文化工作中一项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大众化 社区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性、主体间性与共同主体性——论延安时期音乐大众化实践主体的嬗变
2
作者 杨国栋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47,I0003,共8页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延安的音乐大众化活动发生了从“大合唱运动”到“新秧歌剧运动”的文艺转向。这一转向的背后,隐含着延安音乐大众化实践主体的嬗变过程。在政治意识形态话语的引导、规训和询唤下,鲁艺的音乐工作者与边区的工农兵群...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延安的音乐大众化活动发生了从“大合唱运动”到“新秧歌剧运动”的文艺转向。这一转向的背后,隐含着延安音乐大众化实践主体的嬗变过程。在政治意识形态话语的引导、规训和询唤下,鲁艺的音乐工作者与边区的工农兵群众以音乐大众化的创作与审美为中介,逐渐从主客体的对象性关系演化为主体间性的互动性关系,并在“新秧歌剧”的创作语境中结合为延安音乐大众化实践的共同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音乐大众化 主体间性 新秧歌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