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肢体语言在音乐剧演唱中的重要作用及艺术效果分析——以《歌剧魅影》为例 |
杨晨
|
《中国音乐剧》
|
2024 |
1
|
|
2
|
音乐剧演唱中传统声乐与现代声乐的文化融合与审美变迁研究 |
刘梓凝
|
《中国音乐剧》
|
2024 |
0 |
|
3
|
美声唱法在音乐剧演唱中的运用探析 |
陈莉霞
|
《黄河之声》
|
2024 |
0 |
|
4
|
试论高师声乐教学引入音乐剧演唱的现实意义 |
张立秀
赵桂珍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5
|
音乐剧演唱中的美声因素探析——以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中《大教堂时代》唱 |
王蓓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4 |
14
|
|
6
|
探究音乐剧演唱在声乐教学中的创新发展 |
呼潇
|
《戏剧之家》
|
2013 |
4
|
|
7
|
浅析音乐剧演唱对声乐教学的促进 |
谢婷婷
|
《北方音乐》
|
2016 |
2
|
|
8
|
“音乐剧演唱风格”的研究现状及成果分析——基于音乐剧构成元素研究的解题思路 |
王聚伍
|
《戏剧之家》
|
2018 |
1
|
|
9
|
文化学视域下“音乐剧演唱风格”成因探究之“初创、奠基期” |
王聚伍
|
《北方音乐》
|
2018 |
1
|
|
10
|
文化学视域下的“音乐剧演唱风格”成因探究——以“汇流、萌芽”阶段为例 |
王聚伍
|
《戏剧之家》
|
2018 |
1
|
|
11
|
“音乐剧演唱风格”的概念界定及属性探究 |
王聚伍
|
《黄河之声》
|
2018 |
1
|
|
12
|
音乐剧演唱中对声音可塑性的探索 |
侯莹莹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20 |
0 |
|
13
|
文化学视域下的“音乐剧演唱风格”成因探究——以“巨型、多元化”阶段为例 |
王聚伍
|
《戏剧之家》
|
2018 |
0 |
|
14
|
影响“音乐剧演唱风格”形成的因素 |
王聚伍
|
《黄河之声》
|
2018 |
0 |
|
15
|
转义与重构:基于音乐美学范畴下的音乐剧演唱教学范式思考 |
李晓妍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22 |
1
|
|
16
|
浅论对音乐剧演唱的正确认识 |
高虹
|
《戏剧之家》
|
2017 |
1
|
|
17
|
论音乐剧演唱对于传统声乐唱法的传承与发展 |
高虹
|
《艺术评鉴》
|
2018 |
2
|
|
18
|
以《大教堂时代》探析音乐剧演唱中的美声因素 |
黄莉莉
|
《艺术评鉴》
|
2018 |
2
|
|
19
|
浅谈音乐剧演唱与歌剧演唱的区别 |
高虹
|
《北方音乐》
|
2015 |
0 |
|
20
|
论音乐剧演唱中十种类型的歌曲 |
高虹
|
《艺术科技》
|
201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