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魂”的知音——重温许寿裳对鲁迅阐释的一个侧面 被引量:2
1
作者 孙玉石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9-71,共3页
“民族魂”的知音———重温许寿裳对鲁迅阐释的一个侧面●孙玉石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身精神的伟大理解者是悲哀的。但是,有了这样的伟大人物而不能正确地理解和阐释,就更加令人悲哀。拥有鲁迅这样一个“民族魂”是我们这个世纪民族的... “民族魂”的知音———重温许寿裳对鲁迅阐释的一个侧面●孙玉石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身精神的伟大理解者是悲哀的。但是,有了这样的伟大人物而不能正确地理解和阐释,就更加令人悲哀。拥有鲁迅这样一个“民族魂”是我们这个世纪民族的幸福。鲁迅能得到许寿裳这样一个知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寿裳 鲁迅阐释 鲁迅精神 《离骚》 儒家思想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屈原 韧性的战斗 “仁爱” 仁爱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它的利爪,紧紧地抓住大地”——读《彭燕郊诗选》第一、二辑 被引量:1
2
作者 关越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37-40,共4页
翻开《彭燕郊诗选》,还只读了第一、二辑,我就被震动了。本来,我对扉页上的那幅木刻不甚理解,但读完第一、二辑,觉得有点明白了。那是一个愤怒者执着地扑在大地上,那头发向天空飘举着,是全身的力喷发出来的火焰,那粗壮的手臂和爪子般的... 翻开《彭燕郊诗选》,还只读了第一、二辑,我就被震动了。本来,我对扉页上的那幅木刻不甚理解,但读完第一、二辑,觉得有点明白了。那是一个愤怒者执着地扑在大地上,那头发向天空飘举着,是全身的力喷发出来的火焰,那粗壮的手臂和爪子般的手指,是大树的树干和树根。那正是诗人在《风前大树》那首悲愤的诗中所宣泄的“以它的利爪/紧紧地抓住大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燕郊 战士 抗日战争时期 象征 雪天 葬礼 小牛 韧性的战斗 殡仪 奥斯特洛夫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野草》
3
作者 吕恢文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3期25-33,共9页
论《野草》吕恢文从1924到1926年间,鲁迅在预先拟定的“野草”这个总题之下,陆续写作了23篇散文诗,发表在《语丝》周刊上。1927年4月26日鲁迅在出《野草》集子的时候所写的《题辞》,实际上也是一篇感情激越,形象... 论《野草》吕恢文从1924到1926年间,鲁迅在预先拟定的“野草”这个总题之下,陆续写作了23篇散文诗,发表在《语丝》周刊上。1927年4月26日鲁迅在出《野草》集子的时候所写的《题辞》,实际上也是一篇感情激越,形象鲜明的散文诗──而且它显示出鲁迅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草》 鲁迅 进化论 个性主义 鲁迅思想 作品 前期思想 历史唯物主义 国民性 韧性的战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阿通形象国民性的探析——评《好人阿通》中的阿通形象
4
作者 黄丽萍 《广东社会科学》 1986年第3期116-118,共3页
别林斯基曾经指出:“民族是一种思想个性,它正象一个个别的人一样,拥有它的特殊天性,它的气质,它的性格……”但在我国近代、现代思想史和文学史上,“国民性”这个重要的概念,却变成了“国民的劣根性”这样一个特定的含义.鲁迅的一生,... 别林斯基曾经指出:“民族是一种思想个性,它正象一个个别的人一样,拥有它的特殊天性,它的气质,它的性格……”但在我国近代、现代思想史和文学史上,“国民性”这个重要的概念,却变成了“国民的劣根性”这样一个特定的含义.鲁迅的一生,就为了改造“国民性”进行了持久的韧性的战斗.在新时期里,我国又有一批作家在这方面作出了新的贡献.陈国凯的长篇《好人阿通》就是其中有特殊魅力的一部现实主义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性” 探析 陈国凯 阿Q 劣根 韧性的战斗 路线 “大跃进”运动 农民阶级 悲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瞿秋白论鲁迅──纪念瞿秋白同志就义60周年
5
作者 王士菁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5年第4期4-6,共3页
瞿秋白论鲁迅──纪念瞿秋白同志就义60周年王士菁1毛泽东同志说过:“我的心和鲁迅的心是相通的。”直到他晚年视力衰退时,床头还放着大字本《鲁迅全集》,爱不释手。众所周知,他对于鲁迅及其著作曾作出了崇高的评价。鲁迅著作的... 瞿秋白论鲁迅──纪念瞿秋白同志就义60周年王士菁1毛泽东同志说过:“我的心和鲁迅的心是相通的。”直到他晚年视力衰退时,床头还放着大字本《鲁迅全集》,爱不释手。众所周知,他对于鲁迅及其著作曾作出了崇高的评价。鲁迅著作的读者的心和鲁迅的心也都是相通的。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秋白 鲁迅作品 鲁迅杂文 《新青年》杂志 封建宗法社会 自由主义 韧性的战斗 文明批评 杂感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能忘却的纪念
6
作者 庄启东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6年第7期75-76,共2页
不能忘却的纪念庄启东鲁迅先生曾经写过《为了忘却的记念》。忘却,鲁迅先生说:“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藉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 不能忘却的纪念庄启东鲁迅先生曾经写过《为了忘却的记念》。忘却,鲁迅先生说:“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藉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其实,读了文章,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的战斗 张资平 鲁迅先生 文化围剿 鲁迅文章 小说学 共产主义者 贾平凹 中国文化 文化机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