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社区韧性治理共同体的理论探源与逻辑建构 被引量:7
1
作者 朱婉菁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41,共16页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灾害风险呈现鲜明的不确定性与复合叠加的特征,而城市社区日益成为风险的积聚点和治理着力点,由此引发新一轮对城市社区治理的理论反思和实践探索。其中,韧性被引入城市社区治理体系成为重要的制度要素。但韧...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灾害风险呈现鲜明的不确定性与复合叠加的特征,而城市社区日益成为风险的积聚点和治理着力点,由此引发新一轮对城市社区治理的理论反思和实践探索。其中,韧性被引入城市社区治理体系成为重要的制度要素。但韧性自有其与治理体系的边界抵牾,亦难以客观映射治理的行动面向,因而从韧性治理走向韧性治理共同体既是对公共治理理论的丰富,也是推动共同体理论研究与韧性社区实践在城市复合型风险问题上开展有效对话的现实回应。在深描我国城市社区韧性治理共同体的情境叙事与理论内涵的基础上,遵循“建构到解构”的分析路径,从共同在场和技术赋能两个维度出发,将城市社区韧性治理共同体的建构逻辑化约为联结共同体的一般性逻辑和形塑韧性的情境性逻辑。但这种简化的程式化模型也容易导致两条逻辑线之间“体用分离”的裂痕。因此,需要设置城市社区韧性治理共同体从“悬浮”到“落地”的运行机制,呼应韧性治理与共同体有机融合的行动实践。而以“结构适应—主体适应—环境适应”为核心构成的治理框架,通过松散耦合的制度联结,践行以国家能力建设为目标的社区治理主体嵌入和因地制宜的情境互动,以及服膺于环境的知识汲取与技术解蔽,进而从适应性的角度对治理模式的融合给出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治理 韧性治理共同体 韧性城市 城市社区 适应性治理 技术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韧性治理共同体的建构逻辑与运行机制 被引量:26
2
作者 胡卫卫 李一凡 豆书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9-67,共9页
传统危机治理模式在应对新时期复合型风险中存在诸多积弊。创新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转变传统“工程能力”的应急治理理念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的基本面向。韧性概念的提出在丰富公共治理理论内涵的同时也为建构“中国之治”乡村... 传统危机治理模式在应对新时期复合型风险中存在诸多积弊。创新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转变传统“工程能力”的应急治理理念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的基本面向。韧性概念的提出在丰富公共治理理论内涵的同时也为建构“中国之治”乡村危机治理体系提供学理支持。依据“解构建构”的逻辑理路尝试提出“乡村韧性治理共同体”这一学术命题。基于“协同”和“信任”双重维度系统阐释乡村韧性治理共同体的建构逻辑,认为“多中心自组织协同”的网络结构形态强调党建引领下的“一核多元”;而“契约信任”是现代乡村公共秩序维系的前提,能够激发韧性治理共同体的内生动力。基于系统内部各要素联动融合的作用机理与实践应用,从多元主体的协同组织机制、政社互动的秩序维稳机制、长效常态资源冗余机制、社区数字技术赋能机制和动态调适持续学习机制等方面探究乡村韧性治理共同体的运行机制,旨在重塑全方位多层次的网络拓扑型治理共同体结构,接续推进乡村韧性建构与风险治理体系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风险 韧性治理共同体 “一核多元” 契约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突发事件视域下的社会治理困境与化解路径 被引量:4
3
作者 王馨玥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57-60,共4页
公共突发事件下,社会治理面临社会秩序协调和失衡并存、社会情绪乐观与恐慌交织、社会关系和谐与分层共生的现实境遇。当前,共建、共治、共享是社会治理的核心价值取向,系统化、科学化、智能化、法治化成为社会治理的实践进路。为此,要... 公共突发事件下,社会治理面临社会秩序协调和失衡并存、社会情绪乐观与恐慌交织、社会关系和谐与分层共生的现实境遇。当前,共建、共治、共享是社会治理的核心价值取向,系统化、科学化、智能化、法治化成为社会治理的实践进路。为此,要实现从"单一"到"多元"、从"隐蔽"到"公开"、从"自发"到"自觉"的治理转变,激励多元主体参与,促进信息的公开透明,建立韧性社会治理共同体,从而实现社会治理模式的不断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突发事件 社会治理 多元主体 信息公开 韧性社会治理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