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条件下综合能源系统的多时间尺度韧性提升方法
1
作者 朱喜玥 刘鑫蕊 +2 位作者 侯敏 王睿 孙秋野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98,共10页
地震灾害具有难预测、波及广等特点,在低震级或非震中地区,虽然不会造成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等,但可能会破坏架空电力线路和地下管道,对供能系统产生较大影响。文中针对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提出地震灾前规划和应急响应预案制定、灾... 地震灾害具有难预测、波及广等特点,在低震级或非震中地区,虽然不会造成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等,但可能会破坏架空电力线路和地下管道,对供能系统产生较大影响。文中针对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提出地震灾前规划和应急响应预案制定、灾时抢先地震波传播时间差完成负荷超前转供的多时间尺度韧性提升方法。首先,建立了地震影响的综合能源系统网格化故障概率模型。其次,在解耦框架下提出了综合能源系统的双环最优负荷削减模型,并考虑建筑物热惯性的负荷满意度,提出韧性评估和多时间尺度韧性提升方法。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韧性 多时间尺度韧性提升方法 最优负荷削减 应急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沙尘暴下新能源基地的韧性评估及其提升方法
2
作者 王金岩 丁坤 +2 位作者 孙亚璐 王湘 董海鹰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5,I0052-I0054,共15页
我国沙漠戈壁荒漠地区风光资源禀赋,能源和负荷逆向分布,因此开展沙戈荒地区大型新能源基地开发,和交直流混联电网的大规模输电具有重要的意义。沙戈荒地区沙尘暴极端天气频发,对新能源发电基地集中式开发、远距离安全稳定外送造成严重... 我国沙漠戈壁荒漠地区风光资源禀赋,能源和负荷逆向分布,因此开展沙戈荒地区大型新能源基地开发,和交直流混联电网的大规模输电具有重要的意义。沙戈荒地区沙尘暴极端天气频发,对新能源发电基地集中式开发、远距离安全稳定外送造成严重影响。首先量化沙尘暴的2种致灾因素对新能源基地的影响,建立反映沙尘和新能源出力、强风和线路故障率关系的数学模型,利用蒙特卡洛抽样结合系统信息熵选取典型故障场景并构建恢复模型,根据运行情况得到系统韧性曲线,考虑系统受灾全过程,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建立韧性评估指标;其次从规划角度给出韧性提升方法,以最小化线路和储能的等效年投资成本和系统失负荷成本为目标,建立面向韧性提升的线路扩建和储能配置联合规划模型,将其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xed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MILP)问题,求解得出新能源基地线路扩建方案与储能最优配置;最后以改进的IEEE36节点系统为例进行仿真分析,对比采取提升措施前后的韧性指标,验证所提韧性评估和提升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极端天气 新能源基地 韧性评估 韧性提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构件功能组装的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卜海峰 蒋欢军 和留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27-1135,共9页
为了量化单体建筑的抗震韧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构件组装的通用型功能损失量化方法和对应的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方法。为建筑构件定义一种基于概率的功能损失,以考虑构件功能损失在地震作用下的不确定性。使用树状层级结构组装构件的功能以获... 为了量化单体建筑的抗震韧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构件组装的通用型功能损失量化方法和对应的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方法。为建筑构件定义一种基于概率的功能损失,以考虑构件功能损失在地震作用下的不确定性。使用树状层级结构组装构件的功能以获取建筑的功能损失。使用基于修复方案的建筑震后功能恢复模型获取建筑功能时变函数曲线。基于蒙特卡洛法给出单体建筑抗震韧性量化的计算方法。最后,应用该方法对一幢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公寓建筑的抗震韧性进行了评价,并对比分析了不同韧性提升方法对该建筑抗震韧性的影响。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合理地评价建筑的抗震韧性,案例建筑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的韧性较好,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对建筑抗震韧性有较大影响;不同韧性提升方案中,提高建筑构件抗震性能和优化建筑震后修复策略的效果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韧性 功能损失量化 修复方案 功能恢复模型 韧性提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