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楼子店变质核杂岩韧性变形作用的^(40)Ar/^(39)Ar年代学约束 被引量:57
1
作者 王新社 郑亚东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4-582,共9页
楼子店变质核杂岩以拆离系中韧性剪切与脆性拆离运动学不一致,有别于北美科迪勒拉变质核杂岩。构造分析表明,核杂岩两侧拆离系中韧性剪切具有统一的上盘向北东的剪切特征。采自核杂岩两侧韧性剪切带中的3个黑云母单矿物40Ar/39Ar年龄介... 楼子店变质核杂岩以拆离系中韧性剪切与脆性拆离运动学不一致,有别于北美科迪勒拉变质核杂岩。构造分析表明,核杂岩两侧拆离系中韧性剪切具有统一的上盘向北东的剪切特征。采自核杂岩两侧韧性剪切带中的3个黑云母单矿物40Ar/39Ar年龄介于126~128Ma之间,西侧韧性剪切带中1个角闪石单矿物40Ar/39Ar年龄为134Ma,4个样品的坪年龄与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一致。角闪石和黑云母坪年龄记录的韧性剪切作用的时限为126~134Ma,并且显示出韧性伸展的特点。研究表明楼子店变质核杂岩两侧的韧性剪切带形成时间一致并具有相同的运动学,韧性剪切作用是核杂岩形成演化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为核杂岩形成的韧性伸展阶段的约束提供了年代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AR/^39AR年代学 韧性变形作用 拆离断层系 楼子店变质核杂岩 变质核杂岩 ^40AR/^39AR年龄 韧性剪切带 韧性剪切作用 等时线年龄 构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西天峨—凤山地区碳酸盐岩台地韧性剪切变形带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能 卢海峰 +1 位作者 严育通 吴年冬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96-704,共9页
桂西天峨—凤山地区泥盆纪至二叠纪碳酸盐岩台地相地层均不同程度地发生过韧性剪切变形变质作用。在碳酸盐岩台地边缘,主要沿石炭系、二叠系的一定层位,形成了一套浅变质强变形、面型展布的钙质韧性剪切变形带,剪切变形带由强、弱变形... 桂西天峨—凤山地区泥盆纪至二叠纪碳酸盐岩台地相地层均不同程度地发生过韧性剪切变形变质作用。在碳酸盐岩台地边缘,主要沿石炭系、二叠系的一定层位,形成了一套浅变质强变形、面型展布的钙质韧性剪切变形带,剪切变形带由强、弱变形亚带及两者之间过渡亚带组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强变形带内变质变形岩石具糜棱结构,韧性剪切变形构造发育,属糜棱岩系列。研究表明,区内钙质韧性剪切变形带属浅层次逆冲型,主要是弧—陆碰撞挤压构造环境下变形分解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剪切变形变质作用 钙质韧性剪切变形 碳酸盐岩台地 天峨—凤山地区 桂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川-四会断裂带大王山花岗岩早期韧性变形特征
3
作者 周永生 何绍勋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161-166,共6页
大王山剪切带内出现一系列规模不等的糜棱岩条带,广泛发育S面理和C面理,还出现一系列次级拉伸折劈理、剪切条带和不对称小褶纹。剪切带中的石英、云母等基质矿物以塑性变形为主,出现动态重结晶、亚晶、波状消光等显微构造。长石主要以... 大王山剪切带内出现一系列规模不等的糜棱岩条带,广泛发育S面理和C面理,还出现一系列次级拉伸折劈理、剪切条带和不对称小褶纹。剪切带中的石英、云母等基质矿物以塑性变形为主,出现动态重结晶、亚晶、波状消光等显微构造。长石主要以破裂和香肠化为主,出现粒内的张裂隙和肿缩构造。石英和长石存在明显的流变学差异。通过构造和显微构造特征判定,大王山剪切带为右旋剪切带。吴川-四会断裂曾经历过右旋韧性剪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带 剪切带 花岗岩 岩组学 广东 韧性变形作用 剪切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石墨对构造-热过程的定量约束及流变弱化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曹淑云 吕美霞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573-3588,共16页
岩石变形过程的精细厘定是构造地质学研究中的难点和重点。石墨是碳的同素异形体,摩擦实验研究表明,增加少量石墨化碳质物能够显著降低岩石的摩擦系数和力学强度,具有固体润滑剂的流变学意义。本研究针对红河-哀牢山剪切带新生代变形,... 岩石变形过程的精细厘定是构造地质学研究中的难点和重点。石墨是碳的同素异形体,摩擦实验研究表明,增加少量石墨化碳质物能够显著降低岩石的摩擦系数和力学强度,具有固体润滑剂的流变学意义。本研究针对红河-哀牢山剪切带新生代变形,开展了详细的野外观测和构造解析,针对不同变形-变质程度的天然含石墨岩石样品,利用光学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拉曼光谱方法,开展了详细的显微及亚显微变质与变形构造、矿物晶格优选定向、石墨拉曼地质温度计应用等深入分析。发现深变质岩中,石墨晶体常常与黑云母共生且定向拉伸或生长,呈现出晶质片状、条带状、膝折等变形构造特征;在强烈塑性变形的岩石中,石墨表现出塑性到超塑性流动构造特征;细粒化石墨富集形成微型滑移带/面,承载流变弱化的“干”润滑作用;在低级变质-弱变形岩石中,石墨有序度低,呈弥散状分布。EBSD组构显示石墨发育柱面、菱面到低温底面晶格滑移系,对应的石墨拉曼地质温度范围为600~500℃、530~460℃、450~400℃。变形石墨的位错滑移系具有与石英位错滑移系类似的演化特征,具有成为变形温度计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韧性变形作用 地质温度计 EBSD组构 流变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