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专家共识(2025年版)
1
作者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科阴式手术专业委员会 黄晓斌 +4 位作者 鲁永鲜 罗新 韩劲松 牛晓宇 柳晓春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2-297,共6页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其特征是由于支持组织的薄弱或损伤,导致盆腔器官(如子宫、膀胱或直肠)下降到其正常解剖学位置以下[1,2]。顶端脱垂多指子宫(子宫颈)或阴道穹隆(子宫切除术...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其特征是由于支持组织的薄弱或损伤,导致盆腔器官(如子宫、膀胱或直肠)下降到其正常解剖学位置以下[1,2]。顶端脱垂多指子宫(子宫颈)或阴道穹隆(子宫切除术后)下降[3],这类患者常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5年版 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与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年轻子宫脱垂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65
2
作者 王玉玲 柳晓春 +3 位作者 谢庆煌 朱兰 郑玉华 邓凯贤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3-277,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HUS)与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SSLF)治疗年轻子宫脱垂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3例年轻子宫脱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行HUS和SSLF两种术式,采用POP-Q评估手术治疗效果,行生活及性生活质量评价。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HUS)与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SSLF)治疗年轻子宫脱垂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3例年轻子宫脱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行HUS和SSLF两种术式,采用POP-Q评估手术治疗效果,行生活及性生活质量评价。23例患者中,11例采用SSLF,其中9例为子宫脱垂Ⅲ度,2例为Ⅱ度;12例采用HUS术,其中9例为子宫脱垂Ⅲ度,2例为Ⅳ度,1例为Ⅱ度;HUS术中7例联合腹直肌固定术。结果:两种术式的出血量分别为50.0±10.5 ml、52.0±8.2 ml,手术时间分别为60.0±8.6分钟、64.0±9.6分钟,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4.2±0.8天、4.5±1.0天。术后随访时间均为24个月。术前两组患者子宫C点分别为+2.58±0.20 cm、+2.61±0.14 cm,D点-4.20±0.61 cm、-3.89±1.20 cm;术后C点-5.69±0.60 cm、-5.72±0.51 cm,D-7.00±0.30 cm、-6.88±0.32 cm,两组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0例中18例患者术后性生活满意,生活质量评分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和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均是对要求保留子宫的年轻子宫脱垂患者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且术后对性生活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宫骶韧带悬吊 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 子宫脱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在子宫及阴道穹隆脱垂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3
作者 唐建军 陆安伟 徐春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SSLF)在子宫及阴道穹隆脱垂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SLF手术,治疗32例有临床症状、经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进行分期(POP-Q)、确定为子宫及阴道穹隆脱垂的患者,同时进行其他盆底修复手术。... 目的:探讨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SSLF)在子宫及阴道穹隆脱垂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SLF手术,治疗32例有临床症状、经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进行分期(POP-Q)、确定为子宫及阴道穹隆脱垂的患者,同时进行其他盆底修复手术。术后定期随访,对手术效果进行主观(患者主观满意率)及客观(客观治愈率)评价。结果:32例患者行SSLF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平均为30±0.6分钟,术中出血量50±12ml。32例患者术后随访平均23个月(1~32个月),子宫及阴道穹隆脱垂症状改善满意,主观治愈率为100%。有2例患者术后3月下蹲时感阴道口扪及块物,经检查为膨出的阴道前壁,POP-Q分期Ⅰ期,因无不适未予处理,客观治愈率为93%。结论:SSLF对于治疗、预防子宫及阴道穹隆脱垂和改善阴道功能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 子宫脱垂 阴道穹隆脱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聚乙烯套栓闭合韧带固定术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王予彬 张伟佳 +2 位作者 李方祥 解强 李国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目的 :设计、应用超高分子聚乙烯套栓闭合韧带固定术 ,提出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采用新型研制的超高分子聚乙烯套栓闭合韧带固定法 ,修复、重建 89例膝关节韧带损伤 ,其中重建前交叉韧带 (ACL) 74例 ,后交叉韧带 (PCL) 13例 ,外侧副韧... 目的 :设计、应用超高分子聚乙烯套栓闭合韧带固定术 ,提出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采用新型研制的超高分子聚乙烯套栓闭合韧带固定法 ,修复、重建 89例膝关节韧带损伤 ,其中重建前交叉韧带 (ACL) 74例 ,后交叉韧带 (PCL) 13例 ,外侧副韧带 2例。韧带重建术后第 2日由专科治疗师实施康复计划。结果 :89例患者均一次固定成功。 2例套栓、3例移植腱在骨隧道内牵拉受阻 ,套栓退出后清理骨隧道 ,重新牵拉套栓经骨隧道顺利通过 ;1例套栓在骨隧道内嵌顿 ,不能退出 ,镜下取出套栓 ,重新缝合移植、修复的韧带 ,闭合固定成功。本组病例平均随访 19个月 (6个月~ 4 9个月 ) ,7例关节内韧带重建术后较对侧稍松动 ,但较术前功能明显改善 ,2例膝部劳累后胀痛 ,3例关节屈曲受限 2 0度 ,其余病例关节稳定 ,关节功能正常。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 ,术前 5 6± 8,术后 89± 5 (P <0 .0 1)。结论 :超高分子聚乙烯套栓闭合韧带固定法 ,具有操作简便 ,安全可靠 ,无副作用 ,明显缩短手术时间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韧带损伤 超高分子聚乙烯套栓闭合韧带固定术 韧带重建 临床研究 注意事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单侧骶棘韧带固定术联合前盆腔网片重建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曾玮 杨欣 谈诚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13-715,共3页
目的:分析传统单侧骶棘韧带固定术联合前盆腔网片重建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单臂队列研究2011年4月至2018年9月因POP或阴道穹窿脱垂行传统单侧骶棘韧带固定术联合前盆腔网片重建的随访资料完整的129例患者,采用POP... 目的:分析传统单侧骶棘韧带固定术联合前盆腔网片重建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单臂队列研究2011年4月至2018年9月因POP或阴道穹窿脱垂行传统单侧骶棘韧带固定术联合前盆腔网片重建的随访资料完整的129例患者,采用POP定量分期法(POP-Q)评分评价客观治愈情况;采用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及其分量表POP困扰量表(POPDI-6)、结直肠肛门困扰量表(CRADI-8)、排尿困扰量表(UDI-6)、尿失禁性生活问卷(PISQ-12)评价主观治愈情况;并分析其术后并发症。结果:客观治愈率98.5%,术后1年与术前比较POP-Q的各位点明显改善(P<0.05);主观治愈率96.9%,术后1年与术前评估量表PFDI-20、POPDI-6、CRADI-8、UDI-6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与术前的PISQ-12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例患者出现术后右下肢及右腰骶部疼痛,1例患者术后无法排尿,2例患者出现网片暴露,4例患者出现缝线暴露,13例患者术后出现尿潴留,2例患者术后新发压力性尿失禁,均行对症治疗后明显缓解。结论:传统单侧骶棘韧带固定术联合前盆腔网片重建治疗POP,可改善患者脱垂症状及其他相关症状,且并发症少容易处理,是一种有效并且安全的联合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脏器脱垂 骶棘韧带固定术 治愈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髂耻韧带固定术治疗中盆腔缺陷8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郭祥翠 王倩青 +3 位作者 陈贝贝 吴纯华 符华影 刘娟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髂耻韧带固定术治疗女性中盆腔缺陷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8月新乡市中心医院妇瘤科收治的83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髂耻韧带固定术的中盆腔缺陷患者,记录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髂耻韧带固定术治疗女性中盆腔缺陷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8月新乡市中心医院妇瘤科收治的83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髂耻韧带固定术的中盆腔缺陷患者,记录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并发症等指标,客观评估围手术期安全性,术后随访应用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OP-Q)评分评估手术效果,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问卷-20(PFDI-20)、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PFIQ-7)、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生活问卷-12(PISQ-12)评价手术疗效。结果:8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8.05±16.14分钟,术中出血量20.75±7.34 ml,术后留置尿管3.01±0.25天;残余尿量6.39±5.93 ml。随访期间1例(1.20%)出现阴道残端感染、网片暴露,积极治疗后治愈。术后全部患者随访1、6、12个月,其中46例患者完成24个月随访,POP-Q评分中阴道总长度(TVL)无明显改变(P>0.05),其余指示点Aa、Ba、Ap、Bp、C等位置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PFIQ-7、PFDI-20、PISQ-12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髂耻韧带固定术治疗中盆腔缺陷术后患者盆腔解剖恢复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性生活满意度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满意度高,手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耻韧带固定术 盆腔器官脱垂 经脐单孔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髂耻韧带固定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 被引量:23
7
作者 施素华 周毅惠 +2 位作者 丁华峰 倪观太 周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髂耻韧带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1月~2017年9月我院妇科对40例POP-Q分期≥Ⅱ期、以中盆腔脱垂为主的POP行腹腔镜下髂耻韧带固定术。采用POP-Q分期法、盆底功能障...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髂耻韧带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1月~2017年9月我院妇科对40例POP-Q分期≥Ⅱ期、以中盆腔脱垂为主的POP行腹腔镜下髂耻韧带固定术。采用POP-Q分期法、盆底功能障碍问卷-20(PFDI-20)、盆底疾病生活质量影响问卷短表-7(PFIQ-7)、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生活质量问卷-12(PISQ-12)问卷调查评价解剖和功能疗效。结果 40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肠管、输尿管、膀胱、血管及神经损伤。术后1~2 d拔除尿管均能自主排尿,无尿潴留。术后随访(20. 3±6. 2)月,未发现网片侵蚀、暴露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POP-Q分期法测定均无脱垂,解剖治愈率100%。2例分别在术后12、18个月出现阴道前壁脱垂。PFIQ-7评分术前(67. 7±1. 8)分,明显高于术后末次随访(12. 2±1. 4)分(t=172. 807,P=0. 000); PFDI-20评分术前(60. 5±3. 1)分,明显高于术后(11. 7±1. 1)分(t=94. 586,P=0. 000); PSIQ-12评分由术前(61. 2±9. 3)分提高为术后末次随访(70. 0±8. 3)分(t=-5. 588,P=0. 000)。术后患者主观满意度92. 5%(37/40)。结论腹腔镜下髂耻韧带固定术是治疗以子宫脱垂为主的POP微创、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髂耻韧带固定术 盆腔脏器脱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坐骨棘筋膜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何为 仇雅晨 +3 位作者 杨颖 王青元 邹俊驰 王文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4-897,共4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坐骨棘筋膜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因Ⅲ-Ⅳ度盆腔器官脱垂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53例行经阴道坐骨棘筋膜固定术(ISFF)作为研究组(ISFF组),71例行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SSLF)作为... 目的探讨经阴道坐骨棘筋膜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因Ⅲ-Ⅳ度盆腔器官脱垂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53例行经阴道坐骨棘筋膜固定术(ISFF)作为研究组(ISFF组),71例行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SSLF)作为对照组(SSLF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盆腔器官脱垂分期法(POP-Q)客观评价手术疗效,采用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FIQ-7)、盆底功能障碍问卷20(PFDI-20)和性生活质量问卷12(PISQ-12)得分评价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结果ISFF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少于SSL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随访,两组客观成功率均为100%。两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12~41个月),ISFF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3.77%,主观满意度为96.23%,SSLF组复发3例,失访2例,复发率4.34%,主观满意度为95.65%。SSLF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直径约5 cm盆腔血肿,予以止血等对症处理后血肿消失。两组均无脏器损伤及输血的患者。结论经阴道坐骨棘筋膜固定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术式,并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棘筋膜固定 骶棘韧带固定术 盆腔器官脱垂 脱垂生活质量问卷 妇科外科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盆腔缺陷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庆霞 朱兰 郎景和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76-279,共4页
女性一生中因盆腔器官脱垂行手术治疗的风险是10%。子宫或阴道穹隆脱垂等中盆腔缺陷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很多种,现在常用的有骶骨阴道固定术、骶棘韧带固定术、经阴道后路悬吊带术、后穹隆成形术、全盆底重建术等。本文就这些手术方式的适... 女性一生中因盆腔器官脱垂行手术治疗的风险是10%。子宫或阴道穹隆脱垂等中盆腔缺陷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很多种,现在常用的有骶骨阴道固定术、骶棘韧带固定术、经阴道后路悬吊带术、后穹隆成形术、全盆底重建术等。本文就这些手术方式的适应证、手术要点、效果、并发症及防治复发等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骶骨阴道固定 骶棘韧带固定术 经阴道后路悬吊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骶棘韧带区域应用解剖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萍 王可竞 +4 位作者 陈春林 陈兰 唐连 郭飞燕 骆世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3-375,380,共4页
目的研究女性尸体标本骶棘韧带(sarospinous ligament,SSL)的解剖特点及其毗邻,为骶棘韧带固定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对24具女性尸体进行解剖,测量相关参数。结果SSL长度右侧为(5.11±0.30)cm,左侧为(5.10±0.36)cm;两侧长度... 目的研究女性尸体标本骶棘韧带(sarospinous ligament,SSL)的解剖特点及其毗邻,为骶棘韧带固定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对24具女性尸体进行解剖,测量相关参数。结果SSL长度右侧为(5.11±0.30)cm,左侧为(5.10±0.36)cm;两侧长度无明显差别。24具尸体阴部管最内侧均为阴部神经,其与坐骨棘距离为右侧(1.51±0.35)cm,左侧(1.61±0.31)cm。SSL薄且坚韧,所有标本的平均厚度约0.2 cm。尾骨肌位于SSL盆腔侧,层厚远大于SSL,且覆盖范围更大,二者联系紧密,重合部分可视为整体。臀下动脉均走行于SSL上缘及以上出骨盆,其中7条经坐骨棘端出骨盆。坐骨神经远离SSL。SSL盆腔面未见重要血管神经束。有少量血管及神经走行于SSL背侧。结论行骶棘韧带固定术时应选择离右侧坐骨棘至少1.51 cm、左侧至少1.61 cm处作为悬吊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棘韧带 解剖 骶棘韧带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卷3期疑难病案讨论选登
11
作者 孙智晶 朱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57-560,共4页
孙智晶,朱兰(北京协和医院,北京100730)1复发的原因首先从患者初次手术方式的选择说起,患者阴道前壁、阴道后壁及子宫均为Ⅳ度脱垂,适合选择经阴道的全盆底重建术,达到三个腔隙的重建。初次手术选择了保留子宫的骶棘韧带固定术和前盆... 孙智晶,朱兰(北京协和医院,北京100730)1复发的原因首先从患者初次手术方式的选择说起,患者阴道前壁、阴道后壁及子宫均为Ⅳ度脱垂,适合选择经阴道的全盆底重建术,达到三个腔隙的重建。初次手术选择了保留子宫的骶棘韧带固定术和前盆腔的改良重建及阴道后壁修补,从手术方式选择上基本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难病案讨论 全盆底重建 骶棘韧带 阴道顶端 阴道后壁 韧带固定术 阴道前壁 初次手方式 方式选择 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