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历代官吏退休制度简介
1
作者 涂家绪 《领导科学》 1986年第5期40-41,共2页
我国古代官吏退休叫做“致仕”,古人也叫“致事”、“致政”,都是指年老辞职退休,把官职交还给皇帝的意思。官吏年老“致仕”的起源,据史籍记载。可以追溯到奴隶制的商殷时代。《尚书》中曾讲到,“伊尹既复其辟,将告官”。可见在当时已... 我国古代官吏退休叫做“致仕”,古人也叫“致事”、“致政”,都是指年老辞职退休,把官职交还给皇帝的意思。官吏年老“致仕”的起源,据史籍记载。可以追溯到奴隶制的商殷时代。《尚书》中曾讲到,“伊尹既复其辟,将告官”。可见在当时已有辞官告老的事例。周初随着奴隶制国家机构的扩大,官吏增多,官吏致仕逐渐成为政治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春秋战国时,致仕已初步形成制度。汉代比较完善,形成了一套人事行政制度。据《纲签易知录》记载。我国最早的丞相一级的官吏致仕。是地节三年(公元前六十一年)汉宣帝的丞相韦贤。致仕给俸之始是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元年)。魏晋南北朝和唐代有了进一步发展。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一首诗中说:“七十需致仕,礼法有明文”;“年高须告老,名遂合退身”,以后为历代统治者所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人白居易 韦贤 制度简介 汉平帝 辞官 奴隶制国家 致仕官 文武官 历代统治者 元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