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韦伯虫座孢菌及其在防治黑剌粉虱上的应用
被引量:4
- 1
-
-
作者
陈雪芬
金建中
吴光远
孙椒德
-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出处
《中国茶叶》
1994年第2期4-5,共2页
-
文摘
黑刺粉虱是茶树的重要害虫之一,近年来曾多次猖獗为害,给茶叶生产带来较大的损失。目前,黑刺粉虱的防治一般采用化学防治方法,尽管短期内也能奏效,但连续使用农药会引起害虫产生抗药性而再度猖獗以及破坏茶园生态平衡等问题,因此,亟需开展生物防治。90年代初,在福建、浙江茶园中发现了一种新的黑刺粉虱寄生真菌,对黑刺粉虱的自然寄生率可高达90%以上。从1992年起,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成功地分离和繁殖了这种真菌,经鉴定为韦伯虫座孢菌(Aegerita Webberi Faweett),之后,进行了该菌生物学特性及其对黑刺粉虱防治效果的研究。 材料和方法 一、室内试验 1.将灭菌后的PDA培养基倒入9cm内径的培养皿内,每皿20mL,待冷却凝固后,接入菌丝少许,置于4、8、12、16、20、24、28和32℃(5次重复)培养箱内培养,每隔1天测量菌落生长直径,直至30天止,比较各种温度条件下该菌的生长量。 2.先将PDA培养基、HCl、NaOH及KH_2P0_4置于高压消毒锅中灭菌,然后在灭菌条件下,用上述酸、碱和缓冲剂将培养基调节成pH2、4、6、8、10和12,再接入菌丝,置于24±1℃恒温箱中培养(每处理5次重复),观察不同pH值对该菌生长的影响。
-
关键词
茶树
黑刺粉虱
韦伯虫座孢菌
-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粉虱座壳孢和韦伯虫座孢对黑刺粉虱的侵染和流行
被引量:5
- 2
-
-
作者
韩宝瑜
崔林
-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出处
《中国茶叶》
2004年第2期19-19,共1页
-
基金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1BA502B0204)。
-
-
关键词
粉虱座壳孢
韦伯虫座孢
黑刺粉虱
茶树害虫
生物防治
致病性
自然侵染
流行特点
繁殖
-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76.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黑刺粉虱寄生菌韦伯虫座孢在茶园发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 3
-
-
作者
吴光远
曾明森
孙椒德
-
机构
福建农科院茶叶研究所
-
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1993年第4期9-12,共4页
-
文摘
黑刺粉虱(Aleurcoanthus spiniferusQuaintance)是我省茶树主要害虫,近年来相继在邵武、福鼎、福安、寿宁等地发生、蔓延,为害面积达30多万亩。为了控制其继续发生为害,我们开展了黑刺粉虱发生规律及其综合治理研究。结合课题工作。
-
关键词
黑刺粉虱
韦伯虫座孢
寄生菌
综合治理研究
福鼎
寿宁
寄生率
消长规律
虫龄
品种园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韦伯虫座孢菌对柑橘黑刺粉虱的防治研究
被引量:2
- 4
-
-
作者
邓欣
谭济才
-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安全科技学院
-
出处
《河北林果研究》
2006年第1期71-74,共4页
-
基金
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04NK1003)
-
文摘
对寄生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Quaintance)的韦伯虫座孢菌(Agrerita webberi Faweett)进行了室内不同培养基和不同温度下生长量的测定,以及室内和田间防治柑橘上黑刺粉虱的试验和大面积示范推广。结果表明:该菌在马铃薯琼脂(PDA)和胁本培养基上均能很好生长,培养温度以20—28℃最适宜;室内不同浓度防治效果可达66.4%~74.1%;田问防治效果在药后25d调查对黑刺粉虱1龄若虫为58.5%,对2龄若虫为64.0%;大面积防治效果为35%~41%,且能在田间自然增殖,表现出较长时期的控制作用,可作为柑橘黑刺粉虱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的生物防治措施应用。
-
关键词
韦伯虫座孢菌
黑刺粉虱
综合防治
生物防治
-
Keywords
Agrerita webberi Faweett
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Quaintance
integrated pests control
biological control
-
分类号
S436.6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32.4
[农业科学—植物病理学]
-
-
题名浅谈用韦伯虫座孢菌防治茶树黑刺粉虱
被引量:2
- 5
-
-
作者
谢逸安
-
出处
《福建热作科技》
1996年第3期35-36,共2页
-
文摘
茶树黑刺粉虱病,在福建茶区时有发生.八十年代末期,我省的福鼎、柘荣、福安、霞浦等县茶区,发生茶园面积达7-8万亩,采用化学药剂滴滴畏、甲铵硫磷等防治效果不理想(主要是没有抓住在幼虫期施防).据不完全统计经济损失达300余万元.罗源县近年来发生了5000多亩黑刺粉虱,对茶叶生产造成一定损失.今年采用省茶科所“八五”期间植保科研成果-韦伯虫座孢菌防治黑刺粉虱面积达1800亩,防治效果平均在72.8%以上.
-
关键词
茶树
黑刺粉虱
韦伯虫座孢菌
防治
-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韦伯虫座孢菌防治茶黑刺粉虱示范推广小结
被引量:2
- 6
-
-
作者
江月平
-
机构
罗源县农业局茶技站
-
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2000年第1期36-37,共2页
-
-
关键词
茶黑刺粉虱
茶树害虫
生物防治
韦伯虫座孢菌
-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76.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