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金竹鞭段育苗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
作者 孟勇 张泽平 +5 位作者 艾文胜 杨明 石燕飞 涂佳 李美群 彭超 《世界竹藤通讯》 2021年第5期17-24,共8页
以毛金竹鞭段为试验材料,研究竹鞭年龄、竹鞭长度、育苗时间、育苗方式以及施肥等因素对鞭段成活率、竹苗高度、鞭段侧芽萌发率等的影响,以期为毛金竹鞭段育苗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随鞭段年龄增加,鞭段成活率和侧芽萌发率逐渐降低;... 以毛金竹鞭段为试验材料,研究竹鞭年龄、竹鞭长度、育苗时间、育苗方式以及施肥等因素对鞭段成活率、竹苗高度、鞭段侧芽萌发率等的影响,以期为毛金竹鞭段育苗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随鞭段年龄增加,鞭段成活率和侧芽萌发率逐渐降低;随鞭段长度增加,鞭段成活率呈升高的变化趋势,侧芽萌发率则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12月下旬鞭段育苗效果总体好于3月下旬和4月中旬。12月下旬育苗,育苗至出笋历时87 d,鞭段成活率和侧芽萌发率最高,分别为80.30%和20.79%;3月下旬育苗,育苗至出笋历时35 d,鞭段成活率和侧芽萌发率分别为51.74%和9.45%;4月中旬育苗,育苗至出笋历时20 d,鞭段成活率和侧芽萌发率分别为58.58%和9.56%。竹苗高度和育苗系数也表现为12月下旬育苗显著高于3月下旬和4月中旬育苗。采用施肥处理的鞭段进行育苗,鞭段成活率和竹苗高度明显优于未施肥处理的鞭段。在毛金竹鞭段育苗初期,新生竹苗表现出混生竹的生长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金竹 育苗 鞭段成活率 育苗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丽箬竹鞭段侧芽偏向性萌发生长的激素和养分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谷瑞 徐森 +2 位作者 陈双林 郭子武 章超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3-81,共9页
【目的】地被竹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鞭段容器育苗是地被竹生产可全年造林、一次成景竹苗的重要手段,鞭段侧芽萌发生长状况与竹苗质量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开展美丽箬竹鞭段容器育苗试验,以明确育苗鞭段的侧芽萌发生长特征,揭示内源激素... 【目的】地被竹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鞭段容器育苗是地被竹生产可全年造林、一次成景竹苗的重要手段,鞭段侧芽萌发生长状况与竹苗质量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开展美丽箬竹鞭段容器育苗试验,以明确育苗鞭段的侧芽萌发生长特征,揭示内源激素和养分的协同作用对侧芽萌发生长的影响,旨在为优质地被竹容器苗培育提供参考。【方法】以美丽箬竹1年生鞭段为试材,设置(2.90±0.32)mm、(5.42±0.63)mm 2种鞭段径级,3、6、9 cm 3种鞭段长度,共计6种处理的鞭段侧芽萌发试验,调查各处理不同鞭段部位的侧芽萌发生长的新竹数量、地径和高度,测定并分析鞭段在埋鞭育苗期、侧芽萌动期和新竹长成期的IAA、GA、ABA、CTK等内源激素和C、N、P等养分的含量和动态变化规律。【结果】各处理美丽箬竹育苗鞭段两端(远端、近端)侧芽萌发生长比例均最高,达85.15%~98.04%,显著高于鞭段中端(24.36%~37.58%),而远端、近端间差异不明显,体现了美丽箬竹育苗鞭段侧芽萌发生长具有明显的位置偏向性特征;但不同鞭段部位的侧芽萌发生长的新竹生长特征无显著差异。同时,埋鞭育苗期和新竹长成期的鞭段内源激素和养分总体上也无明显变化,但侧芽萌动期的鞭段近端和远端GA、N、P含量和GA/ABA、CTK/ABA、(IAA+GA+CTK)/ABA、N/P总体上显著高于中端,ABA含量和C/N、C/P则相反,而IAA、CTK和C含量不同鞭段部位间无明显差异。这说明内源激素对鞭段侧芽萌发位置起决定作用,而养分含量可能控制侧芽萌发数量。【结论】美丽箬竹鞭段侧芽萌发生长存在明显的位置偏向性特征,主要受鞭段侧芽萌动期的内源激素和养分的共同调控影响,鞭段会通过养分化学计量和激素平衡来对侧芽萌发生长进行适应性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箬竹 鞭段 侧芽萌发偏向 内源激素 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丽箬竹鞭段侧芽萌发生长的碳素制约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谷瑞 徐森 +2 位作者 陈双林 郭子武 杨丽婷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0-78,共9页
【目的】揭示美丽箬竹鞭侧芽萌发生长特征及其所受碳素供应的影响,为促进竹子侧芽萌发、提高竹林产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美丽箬竹鞭径基本一致的带1株立竹(M)、未带立竹(N)的1年生竹鞭,进行3种鞭长(3 cm, L1;6 cm, L2;9 cm, L3)6种... 【目的】揭示美丽箬竹鞭侧芽萌发生长特征及其所受碳素供应的影响,为促进竹子侧芽萌发、提高竹林产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美丽箬竹鞭径基本一致的带1株立竹(M)、未带立竹(N)的1年生竹鞭,进行3种鞭长(3 cm, L1;6 cm, L2;9 cm, L3)6种处理鞭段侧芽萌发试验,调查各处理的侧芽萌发生长位置以及新竹的数量、地径和高度,测定并分析各处理的新竹叶片的光合色素、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变化规律。【结果】1)对ML1处理,侧芽萌发生长比例的鞭段部位差异不明显,而其余各处理的鞭段远端、近端侧芽萌发生长比例显著高于中段,存在侧芽萌发生长位置的明显偏向性,且偏向性特征随鞭段长度增大而加强。2)与未带立竹的处理相比,同一鞭段长度的带立竹处理的新竹地径、高度均显著升高,但新竹数量总体无明显差异;随鞭段长度增大,新竹数量对未带立竹处理呈升高趋势,对带立竹处理则差异不大,但新竹的地径和高度无论是否带立竹均无明显差异。3)对带立竹处理,新竹叶片光合色素、NSC含量均显著高于未带立竹处理,但各鞭段长度的NSC组分含量及比例变化规律不同;同时,ML1较ML2、ML3处理的新竹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无明显变化,但淀粉、NSC含量显著较高,而光合色素含量变化则相反,说明短鞭段带立竹处理的碳水化合物过量积累,光合作用受到反馈抑制。鞭段带立竹与否对新竹地径、高度、光合色素和NSC变化的影响明显大于鞭段长度的影响。【结论】碳素供应对鞭段侧芽萌发生长有明显制约作用,是侧芽萌发生长位置偏向性的重要致成因素。碳素供给不断增加,可逐渐消除这种偏向性萌发生长特征,而且鞭段碳素优先保障新竹数量,再满足新竹质量。增加鞭段碳素“库容”,是提高侧芽萌发率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箬竹 鞭段 侧芽偏向萌发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碳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秆乌哺鸡竹鞭段育苗试验 被引量:2
4
作者 吴玲玲 黄树田 +1 位作者 兰林富 张培新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35-38,共4页
黄秆乌哺鸡竹是近年培育成的竹子新变型。为探索其快速繁殖的措施,笔者进行了鞭段育苗试验。效果良好,成苗率在60%以上。
关键词 黄秆乌浦鸡竹 竹子 鞭段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竹埋鞭繁殖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汪奎宏 胡月多 吴景辉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9-12,共4页
本文对角竹埋鞭育苗中的鞭段长度、竹鞭年龄、吲哚乙酸处理竹鞭与角竹的成活率、成竹生长状况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0cm和40cm鞭段的成活率、新竹地径、高度与20cm鞭段比较均具有极显著差异,而60cm、40cm之间无显著差异。3年以... 本文对角竹埋鞭育苗中的鞭段长度、竹鞭年龄、吲哚乙酸处理竹鞭与角竹的成活率、成竹生长状况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0cm和40cm鞭段的成活率、新竹地径、高度与20cm鞭段比较均具有极显著差异,而60cm、40cm之间无显著差异。3年以上鞭龄的成活率比1、2年鞭龄的极显著地降低。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处理对新竹高度、新竹数、新鞭长度和鲜重有极显著影响,而对新竹地径无显著影响。在角竹埋鞭育苗中,选取40cm长的1~2年生鞭段,并用200ppm吲哚乙酸浸鞭处理,育苗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竹 鞭段长度 成活率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竹苗无土繁殖技术
6
作者 骆仁祥 林树燕 房惠萍 《林业科技开发》 2009年第2期121-122,共2页
以蛭石为基质,在无土栽培条件下,初步研究了不同鞭龄、鞭长、埋鞭方式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紫竹发笋率、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鞭龄的繁殖效果不一样,4a生竹鞭出笋率、退笋率、繁殖系数都是最高的。竹鞭斜插优于竹鞭平放。20cm的... 以蛭石为基质,在无土栽培条件下,初步研究了不同鞭龄、鞭长、埋鞭方式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紫竹发笋率、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鞭龄的繁殖效果不一样,4a生竹鞭出笋率、退笋率、繁殖系数都是最高的。竹鞭斜插优于竹鞭平放。20cm的竹鞭出笋为90%,退笋率为14.1%,效果最好。用50mg/L的IBA浸泡6h后效果明显,出笋率为100%,繁殖系数为1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竹 鞭段 出笋率 退笋率 出口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培育竹子技术 被引量:1
7
《中国农村科技》 2005年第5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竹子 介质培育技术 鞭段选择 养护管理 城市园林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