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双斑萤叶甲在环县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生瑞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第10期66-67,共2页
双斑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 Motsch.)属鞘翅目叶甲科,是近年来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发生较为普遍的一种新型害虫。环县是甘肃省应用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县,2013年种植面积达到8万hm2。随着玉米面积的扩大,过去发... 双斑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 Motsch.)属鞘翅目叶甲科,是近年来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发生较为普遍的一种新型害虫。环县是甘肃省应用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县,2013年种植面积达到8万hm2。随着玉米面积的扩大,过去发生较轻的双斑萤叶甲已经成为主要害虫,危害程度逐年加重,严重威胁玉米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斑萤 双垄沟播 全膜 鞘翅目叶甲科 种植面积 片基部 雌穗 多食性 虫源基数 种植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洛市韭萤叶甲幼虫发生情况与防治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郭帅帅 李宝功 +3 位作者 郑小惠 赵世垒 文家富 杨雪竹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7-108,共2页
2020年3月在陕西省商洛市首次发现韭萤叶甲幼虫为害韭菜。该虫在北方一年发生1代,3龄幼虫以前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当虫口基数达到20头·m^(-2)时用有机磷类和菊酯类农药进行化学防治,幼虫死亡率可达到99%以上。韭萤叶甲(Galeruca reic... 2020年3月在陕西省商洛市首次发现韭萤叶甲幼虫为害韭菜。该虫在北方一年发生1代,3龄幼虫以前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当虫口基数达到20头·m^(-2)时用有机磷类和菊酯类农药进行化学防治,幼虫死亡率可达到99%以上。韭萤叶甲(Galeruca reichardti Jacobson)属鞘翅目叶甲科,目前已知分布于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甘肃、新疆、四川、浙江等地区以及朝鲜、俄罗斯(西伯利亚)等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口基数 鞘翅目叶甲科 有机磷类 陕西省商洛市 防治策略 幼虫死亡率 菊酯类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百合科蔬菜新害虫——葱黄寡毛跳甲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利琳 司升云 +3 位作者 王攀 杨帆 骆海波 望勇 《长江蔬菜》 2020年第21期53-54,共2页
葱黄寡毛跳甲(Luperomorpha suturalis Chen)又称葱黄跳甲,隶属鞘翅目叶甲科,主要为害香葱、大葱、洋葱、韭菜、大蒜等百合科蔬菜。据报道,该害虫在国内主要分布于吉林、内蒙古、河北、山西、安徽、山东、江苏等地,在湖北省尚未有记载。... 葱黄寡毛跳甲(Luperomorpha suturalis Chen)又称葱黄跳甲,隶属鞘翅目叶甲科,主要为害香葱、大葱、洋葱、韭菜、大蒜等百合科蔬菜。据报道,该害虫在国内主要分布于吉林、内蒙古、河北、山西、安徽、山东、江苏等地,在湖北省尚未有记载。2018年后,在武汉的黄陂、新州、洪山等区陆续发现该虫在韭菜上为害严重,已成为韭菜及葱、蒜的主要害虫之一,可使作物减产、蔬菜商品性严重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翅目叶甲科 作物减产 韭菜 香葱 新害虫 百合 大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桔潜叶甲发生与防控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旗针 《现代园艺》 2015年第21期85-85,共1页
柑桔潜叶甲属鞘翅目叶甲科(Podagricomela、weise、Heikertinger)。20世纪90年代初在江西不属于柑桔主要害虫,1993年后在江西广泛分布,为害逐年加重,上升为柑桔主要害虫,主要为害柑、柚、橙、枳壳类嫩梢嫩叶,严重时造成叶片黄化,特别... 柑桔潜叶甲属鞘翅目叶甲科(Podagricomela、weise、Heikertinger)。20世纪90年代初在江西不属于柑桔主要害虫,1993年后在江西广泛分布,为害逐年加重,上升为柑桔主要害虫,主要为害柑、柚、橙、枳壳类嫩梢嫩叶,严重时造成叶片黄化,特别是对幼树生长影响很大,故要引起高度重视。1形态特征体长2.8~3.5mm,宽1.8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翅目叶甲科 防控技术 金属光泽 片黄化 形态特征 前胸背板 产卵高峰期 越冬成虫 基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田双斑萤叶甲发生与防治
5
作者 武建丽 许亮 《农村科技》 2014年第6期32-33,共2页
双斑萤叶甲是危害玉米的一种新型害虫,成虫能飞善跳,具有突发性,群聚危害玉米嫩叶、花丝、雄蕊、雌穗和籽粒。该虫还危害棉花、豆类、蔬菜等作物。2012年,在昌吉市六工镇玉米田首次发现,由于对其危害与防治都缺乏了解,致使该虫在部分田... 双斑萤叶甲是危害玉米的一种新型害虫,成虫能飞善跳,具有突发性,群聚危害玉米嫩叶、花丝、雄蕊、雌穗和籽粒。该虫还危害棉花、豆类、蔬菜等作物。2012年,在昌吉市六工镇玉米田首次发现,由于对其危害与防治都缺乏了解,致使该虫在部分田块发生危害较重。2013年,在发生较重的田块组织统一防治,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一、形态特征双斑萤叶甲属鞘翅目叶甲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斑萤 六工镇 鞘翅目叶甲科 成虫体 雌穗 形态特征 寄主植物 黄色斑 假死性 刻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甲、跳甲综合防治技术
6
《农村新技术》 2021年第8期23-24,共2页
叶甲、跳甲类害虫是隶属于鞘翅目叶甲科的昆虫,其成虫、幼虫均为植食性,是农林植物的主要害虫。一、为害特点1.叶甲。主要是以成虫为害顶端嫩叶、嫩茎,特别是在幼苗期,常使植株顶端折断、幼苗生长迟缓甚至整株枯死,造成缺株。幼虫主要... 叶甲、跳甲类害虫是隶属于鞘翅目叶甲科的昆虫,其成虫、幼虫均为植食性,是农林植物的主要害虫。一、为害特点1.叶甲。主要是以成虫为害顶端嫩叶、嫩茎,特别是在幼苗期,常使植株顶端折断、幼苗生长迟缓甚至整株枯死,造成缺株。幼虫主要蛀食土中根茎,形成深浅不一、弯曲的伤痕,也可咬食幼苗根部,严重时造成全株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翅目叶甲科 为害特点 幼苗根部 综合防治技术 嫩茎 植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食根叶甲发生与防治
7
作者 冷莉芳 《云南农业》 2020年第3期80-81,共2页
稻食根叶甲是以幼虫食根,成虫食叶为害水稻的叶甲类害虫的统称,属鞘翅目叶甲科。别名稻根叶甲、稻根金花虫,其幼虫俗称食根蛆,是水稻根部的主要害虫之一。2016年6月上旬,在大姚县新街镇碧么村发生小面积稻食根叶甲为害,受害面积为7280 m... 稻食根叶甲是以幼虫食根,成虫食叶为害水稻的叶甲类害虫的统称,属鞘翅目叶甲科。别名稻根叶甲、稻根金花虫,其幼虫俗称食根蛆,是水稻根部的主要害虫之一。2016年6月上旬,在大姚县新街镇碧么村发生小面积稻食根叶甲为害,受害面积为7280 m^2,其中60%出现整穴枯死,周围田块还有大量成虫,对该地区及周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危胁。通过2016-2017年综合防治,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翅目叶甲科 受害面积 金花虫 根蛆 稻根 发生与防治 水稻生产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猿叶虫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 被引量:3
8
作者 魏林 黄均元 +1 位作者 梁志怀 张屹 《长江蔬菜》 2016年第3期49-50,12,共2页
猿叶虫属鞘翅目叶甲科,在湖南省发生为害的有大猿叶虫(Colaphellus bowringi Baly)和小猿叶虫(Phaedon brassicae Baly),且两者常常混合发生。2014年11-12月,在白菜等种植区调查发现,猿叶虫为害仍较为严重,现将其生物学特性和防治... 猿叶虫属鞘翅目叶甲科,在湖南省发生为害的有大猿叶虫(Colaphellus bowringi Baly)和小猿叶虫(Phaedon brassicae Baly),且两者常常混合发生。2014年11-12月,在白菜等种植区调查发现,猿叶虫为害仍较为严重,现将其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等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猿 乌壳虫 鞘翅目叶甲科 防治方法 假死性 生物学特性 刻点 喷雾防治 越冬虫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曲条跳甲的识别与防治 被引量:2
9
作者 魏亦云 虞国跃 《蔬菜》 2022年第2期80-82,共3页
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1801),属鞘翅目叶甲科(Chrysomelidae)跳甲亚科(Alticinae)菜跳甲属Phyllotreta,又名黄跳蚤、菜蚤子、狗虱虫等,在我国南北方地区均有分布,在南方的蔬菜产区危害尤其严重[1-2]。黄曲条跳甲... 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1801),属鞘翅目叶甲科(Chrysomelidae)跳甲亚科(Alticinae)菜跳甲属Phyllotreta,又名黄跳蚤、菜蚤子、狗虱虫等,在我国南北方地区均有分布,在南方的蔬菜产区危害尤其严重[1-2]。黄曲条跳甲是一种寡食性昆虫,喜食十字花科植物,包括油菜、芥菜、萝卜、白菜、菜心等[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条跳 鞘翅目叶甲科 寡食性昆虫 识别与防治 十字花植物 蔬菜产区 菜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桐龟甲生活史习性
10
作者 柳凯生 仲崇谠 +3 位作者 傅常良 孙建辉 隋日光 高桂卿 《山东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33-34,共2页
泡桐龟甲(Basiprionota bisgnata)属鞘翅目叶甲科,是楸树、泡桐的主要食叶害虫,发生严重时可将叶片全部吃成网状,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为了摸清泡桐龟甲的生活史及生活习性,1990和1991年,我们在郝格庄楸树丰产林中设点进行了观察,... 泡桐龟甲(Basiprionota bisgnata)属鞘翅目叶甲科,是楸树、泡桐的主要食叶害虫,发生严重时可将叶片全部吃成网状,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为了摸清泡桐龟甲的生活史及生活习性,1990和1991年,我们在郝格庄楸树丰产林中设点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史 楸树 害虫 鞘翅目叶甲科 越冬代 产卵量 羽化成虫 取食量 危害期 交尾产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芦笋害虫新记录种——十四点负泥虫
11
作者 骆海波 董红霞 +4 位作者 望勇 杨帆 王攀 周利琳 司升云 《长江蔬菜》 2021年第19期55-56,共2页
十四点负泥虫[Crioceris quatuordecimpunctata(Scopoli)]属鞘翅目叶甲科负泥虫属害虫,别名芦笋叶甲、细颈叶甲、芦笋负泥虫,寄主有小麦、龙须菜和天门冬属植物等,是芦笋的主要害虫,在国外主要分布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欧洲东部、朝鲜... 十四点负泥虫[Crioceris quatuordecimpunctata(Scopoli)]属鞘翅目叶甲科负泥虫属害虫,别名芦笋叶甲、细颈叶甲、芦笋负泥虫,寄主有小麦、龙须菜和天门冬属植物等,是芦笋的主要害虫,在国外主要分布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欧洲东部、朝鲜、日本等地,国内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陕西、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市、自治区),而华中地区未见记录与报道。近年来,随着湖北省芦笋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该虫呈局部区域大发生态势,2020、2021年在武汉黄陂等地的调查表明,部分园区芦笋受害株率高达100%,减产15%~30%,已成为制约湖北芦笋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点负泥虫 受害株率 鞘翅目叶甲科 芦笋种植 发生态势 龙须菜 新记录种 华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