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鞘氨醇-1-磷酸受体1在大鼠心脏停搏-复苏后血脑屏障损伤中的作用
1
作者 蔡慎权 高宇 +6 位作者 刘清珍 徐方宁 张庆桐 周洁洁 张洁 陶高见 段满林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6-521,共6页
目的 评价鞘氨醇-1-磷酸受体1(S1PR1)在大鼠心脏停搏-复苏后血脑屏障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9~10周龄,体重300~3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五组:假手术组(S组)、心脏停搏-复苏模型组(CAR组)、S1PR1... 目的 评价鞘氨醇-1-磷酸受体1(S1PR1)在大鼠心脏停搏-复苏后血脑屏障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9~10周龄,体重300~3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五组:假手术组(S组)、心脏停搏-复苏模型组(CAR组)、S1PR1激动剂SEW2871组(SEW组)、S1PR1拮抗剂W146组(W组)和溶剂DMSO组(DMSO组),每组12只。S组仅行麻醉、气管插管与股动脉、静脉置管;CAR组、SEW组、W组和DMSO组经食管电刺激建立大鼠心脏停搏-复苏模型。复苏成功即刻,SEW组腹腔注射SEW2871,剂量为5 mg/kg;W组腹腔注射W146,剂量为1 mg/kg;DMSO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的DMSO。复苏后1 d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NDS),后处死大鼠,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S1PR1、小窝蛋白1(Caveolin-1)蛋白含量,采用干湿重法测海马组织脑含水量,采用定量检测伊文思蓝(EB)渗透含量与Western blot法测定脑组织白蛋白含量反映血脑屏障通透性,采用电镜观察脑血管内皮细胞囊泡数量并计算囊泡密度。结果 与S组比较,CAR组、SEW组、W组和DMSO组NDS和海马组织S1PR1蛋白含量明显降低,Caveolin-1蛋白含量、脑含水量、血脑屏障EB渗透率、白蛋白含量和脑血管内皮细胞囊泡密度明显升高(P<0.05)。与CAR组比较,SEW组NDS和海马组织S1PR1蛋白含量明显升高,Caveolin-1蛋白含量、脑含水量、血脑屏障EB渗透率、白蛋白含量和脑血管内皮细胞囊泡密度明显降低(P<0.05);W组NDS和海马组织S1PR1蛋白含量明显降低,Caveolin-1蛋白含量、脑含水量、血脑屏障EB渗透率、白蛋白含量和脑血管内皮细胞囊泡密度明显升高(P<0.05)。与SEW组比较,W组和DMSO组NDS和海马组织S1PR1蛋白含量明显降低,Caveolin-1蛋白含量、脑含水量、血脑屏障EB渗透率、白蛋白含量和脑血管内皮细胞囊泡密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 鞘氨醇-1-磷酸受体1在大鼠心脏停搏-复苏后血脑屏障损伤中起重要作用,选择性促进S1PR1表达可减轻复苏后血脑屏障损伤,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鞘氨醇-1-磷酸受体1 血脑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氨醇-1-磷酸受体1在疼痛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金路 万丽丽 郭澄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55-759,共5页
鞘氨醇-1-磷酸受体1(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1,S1PR1)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其能调节多种下游信号分子和细胞功能。研究发现S1PR1在疼痛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激活S1PR1产生致痛作用还是镇痛作用尚存在争议。该文讨论了S1P/S1PR1信... 鞘氨醇-1-磷酸受体1(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1,S1PR1)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其能调节多种下游信号分子和细胞功能。研究发现S1PR1在疼痛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激活S1PR1产生致痛作用还是镇痛作用尚存在争议。该文讨论了S1P/S1PR1信号在疼痛研究中的最新观点与进展,以增进对其生物学功能及病理作用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神经系统 鞘氨醇-1-磷酸受体亚型1 G蛋白偶联受体 -1-磷酸 FTY720 激动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氨醇-1-磷酸受体1在原发性睾丸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廖冶丹 李梅 +4 位作者 陈芸 余顺玲 周永红 周灵 谢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9期3576-3579,共4页
背景国内外研究已表明鞘氨醇-1-磷酸受体1(S1PR1)可作为多种疾病治疗的药物靶点。原发性睾丸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T-DLBCL)为发病率较低的结外淋巴瘤,但侵袭能力强,应用现有的手段治疗后整体预后极差,亟须寻找新的治疗靶点。目的了解S1PR... 背景国内外研究已表明鞘氨醇-1-磷酸受体1(S1PR1)可作为多种疾病治疗的药物靶点。原发性睾丸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T-DLBCL)为发病率较低的结外淋巴瘤,但侵袭能力强,应用现有的手段治疗后整体预后极差,亟须寻找新的治疗靶点。目的了解S1PR1在PT-DLBCL病理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S1PR1的表达与PT-DLBCL预后的关系,探讨鞘氨醇-1-磷酸(S1P)/S1PR1作为该病治疗靶点的潜力。方法收集1994年5月-2016年3月云南省肿瘤医院PT-DLBCL病理蜡块37例,随机选取普通结内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病理蜡块37例,通过免疫组化法比较S1PR1在PT-DLBCL和普通结内DLBCL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收集37例PT-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S1PR1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37例PT-DLBCL组织中,S1PR1表达阳性20例(54.1%)、阴性17例(45.8%)。37例普通结内DLBCL组织中,S1PR1表达阳性11例(29.7%)、阴性26例(70.3%)。PTDLBCL组织中S1PR1阳性表达率高于普通结内DLBCL组织(χ^2=4.497,P=0.034)。37例PT-DLBCL患者中,20例S1PR1阳性表达者中位总生存期(OS)为(21.9±4.6)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0.1±2.3)个月,17例S1PR1阴性表达者中位OS为(71.9±9.6)个月、中位PFS为(64.6±10.9)个月。S1PR1阳性表达者3、5年总生存率(15.0%、10.0%)低于S1PR1阴性表达者3、5年总生存率(52.9%、35.3%)(χ^2=10.971,P=0.001);S1PR1阳性表达者3、5年无进展生存率(5.0%、0)低于S1PR1阴性表达者3、5年无进展生存率(35.3%、23.5%)(χ^2=15.833,P<0.001)。结论 S1PR1在PT-DLBCL中阳性表达率较普通结内DLBCL高,且其表达率高低与PT-DLBCL预后情况相关,S1P/S1PR1具有作为该病治疗靶点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大B细胞 弥漫性 肿瘤 多原发性 鞘氨醇-1-磷酸受体1 原发性睾丸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氨醇-1-磷酸受体-1结合肽的筛选及功能验证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华 樊霞 +1 位作者 陈旭义 杨波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85-689,共5页
目的蛋白鞘氨醇-1-磷酸受体-1(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1,S1P1)在血管新生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并在肿瘤细胞中高表达。研究通过筛选S1P1筛选胞外区结合的功能肽段,观察S1P1的抑制对血管内皮细胞及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在... 目的蛋白鞘氨醇-1-磷酸受体-1(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1,S1P1)在血管新生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并在肿瘤细胞中高表达。研究通过筛选S1P1筛选胞外区结合的功能肽段,观察S1P1的抑制对血管内皮细胞及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融合表达S1P1的胞外区1-46肽段,亲和纯化获得了GST-S1P11-46融合蛋白,并以此目的蛋白为靶标,采用固相包被的方法对噬菌体随机展示12肽库进行筛选,挑选有高亲和力的噬菌体,经测序得到阳性噬菌体的小肽序列;随后,将小肽偶连在匙孔蓝蛋白(keyhole limpet hemocyanin,KLH)上,并通过Western blot、细胞免疫荧光、成管实验,观察偶联肽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表达的S1P1结合能力及对HUVEC管形成的影响,MTT检测偶联肽对肝癌细胞(human hepatocellular liver carcinoma cell line,HepG2)增殖的影响。结果获得了与S1P1有较高亲和力的2种12肽。细胞实验证实偶联肽能结合细胞表面的S1P1受体,而且2种偶联肽均能抑制HepG2的增殖,并抑制HUVEC细胞的成管行为。结论利用噬菌体肽库筛选技术,成功筛选出了具有抑制作用的S1P1结合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磷酸受体-1 噬菌体展示肽 血管生成 偶联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磷酸鞘氨醇受体2通过AKT/mTOR通路调节线粒体功能参与Aβ_(25-35)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损伤
5
作者 肖志强 杨柳 +3 位作者 黄睿 黄斌 李晓佳 王晓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53-1461,共9页
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认知功能下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1-磷酸鞘氨醇受体2(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 2,S1PR2)参与多种细胞过程,被证实在神经系统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究S1PR2对A... 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认知功能下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1-磷酸鞘氨醇受体2(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 2,S1PR2)参与多种细胞过程,被证实在神经系统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究S1PR2对Aβ_(25-35)诱导的AD细胞模型损伤的作用及可能机制。研究通过Aβ_(25-35)诱导SH-SY5Y细胞构建细胞损伤模型,并且构建靶向S1PR2的干扰序列用于干预细胞中S1PR2的表达。Western印迹及RT-PCR检测S1PR2蛋白及基因表达,发现Aβ_(25-35)诱导的细胞模型中S1PR2蛋白及基因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S1PR2干预后模型组内S1PR2蛋白及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01)。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显示,S1PR2干预后显著增加Aβ_(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的增殖活性,减少细胞凋亡(P<0.01)。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APP、Tau、p-Tau和PSD95的表达,结果显示,S1PR2干预后显著降低模型组细胞内APP、Tau和p-Tau的表达,增加突触蛋白PSD95的表达,可显著改善Aβ_(25-35)诱导的细胞损伤(P<0.001)。另外,试剂盒检测细胞中ATP的产生,流式细胞术检测ROS含量及线粒体膜电位以分析细胞的线粒体功能,结果显示,Aβ_(25-35)诱导SH-SY5Y细胞显著降低了细胞中ATP的产生,增加了ROS含量,减少了线粒体膜电位(P<0.001)。S1PR2干预后显著增加Aβ_(25-35)诱导的细胞模型中ATP的产生,降低ROS含量,增加线粒体膜电位(P<0.001)。最后,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AKT/mTOR通路蛋白质表达,结果显示,Aβ_(25-35)诱导SH-SY5Y细胞促进了p-AKT/AKT及p-mTOR/mTOR的表达,S1PR2干预后显著抑制AKT/mTOR通路的激活(P<0.001)。总而言之,S1PR2可能通过促进AKT/mTOR通路调节线粒体功能参与Aβ_(25-35)诱导的细胞损伤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磷酸受体2 β淀粉样蛋白_(25-35) 阿尔兹海默症 线粒体功能 AKT/mTOR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1-磷酸鞘氨醇联合透明质酸检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及预后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丹丹 胡嘉捷 +5 位作者 刘鷖雯 何怡青 杨翠霞 张国良 高锋 杜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7-412,420,共7页
目的:观察分析结直肠癌(CRC)患者血清1-磷酸鞘氨醇(S1P)和透明质酸(HA)的水平变化及相关性,探讨其对结直肠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47例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癌组)、30例肠道良性疾病患者(良性疾病组)和38名健康的体检者(... 目的:观察分析结直肠癌(CRC)患者血清1-磷酸鞘氨醇(S1P)和透明质酸(HA)的水平变化及相关性,探讨其对结直肠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47例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癌组)、30例肠道良性疾病患者(良性疾病组)和38名健康的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并检测所有受试者的血清S1P和HA水平。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两者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1P、HA、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9-9(CA19-9)单独和联合诊断CRC的效能。结果:血清S1P水平在健康对照组、良性疾病组及结直肠癌组中逐次升高(P<0.05)。结直肠癌组血清HA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然而良性疾病组的血清HA水平与结直肠癌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结直肠癌组血清S1P水平和HA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406,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S1P、HA、CEA、CA19-9单独和联合诊断CRC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1、0.642、0.694、0.593及0.916。术后CRC患者血清HA水平显著降低(P<0.001),但术后血清S1P水平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S1P与HA结合检测在结直肠癌的辅助诊断及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磷酸 透明质酸 结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磷酸鞘氨醇及受体对自身免疫性疾病血管新生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峥嵘 吴虹 +4 位作者 戴丽 王文宇 邓然 李锋 傅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90-1194,共5页
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S1P)是细胞膜鞘磷脂代谢过程产生的一类信号分子,在免疫系统中,与细胞膜表面的G蛋白偶联受体S1P受体(S1P receptors,S1PRs)结合,通过相关炎症信号通路,影响新生血管的形成。该文简述S1P及其受体... 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S1P)是细胞膜鞘磷脂代谢过程产生的一类信号分子,在免疫系统中,与细胞膜表面的G蛋白偶联受体S1P受体(S1P receptors,S1PRs)结合,通过相关炎症信号通路,影响新生血管的形成。该文简述S1P及其受体通过细胞内信号转导对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结肠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微血管生成的影响,提出了S1P及其受体可能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血管炎症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磷酸 1-磷酸受体 G蛋白偶联受体 自身免疫性疾病 血管生成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Y720诱导1型1-磷酸鞘氨醇受体内化与其保守基序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胡为民 唐恩洁 +1 位作者 敬保迁 任碧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13-616,共4页
目的:研究FTY720诱导1型1-磷酸鞘氨醇受体(S1P1)内化与后者保守基序之间的关系。方法:以HA-S1P1(WT)-Myc-EGFP-N1融合表达载体为模板,应用重叠PCR的方法,将S1P1保守基序ERY突变为ENY,构建HA-S1P1(R142N)-Myc-EGFP-N1融合表达载体。测序... 目的:研究FTY720诱导1型1-磷酸鞘氨醇受体(S1P1)内化与后者保守基序之间的关系。方法:以HA-S1P1(WT)-Myc-EGFP-N1融合表达载体为模板,应用重叠PCR的方法,将S1P1保守基序ERY突变为ENY,构建HA-S1P1(R142N)-Myc-EGFP-N1融合表达载体。测序鉴定后,经Polyfect转染入HEK293细胞。G418筛选出稳定细胞株。100 nmol/LFTY720处理3、6、12小时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S1P1在HEK293细胞上的表达情况。结果:HA-S1P1(R142N)-Myc-EGFP-N1载体被成功构建,S1P1(WT)和S1P1(R142N)蛋白表达在HEK293稳定细胞株的表面,FTY720能诱导S1P1(WT)内化,但不能诱导S1P1(R142N)内化。结论:FTY720诱导S1P1内化与ERY保守基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Y720 1型1-磷酸受体 内化 荧光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磷酸鞘氨醇受体2抑制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 被引量:5
9
作者 李秀国 延光海 +2 位作者 张永吉 多久和阳 崔弘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39-2243,共5页
目的:探讨1-磷酸鞘氨醇受体2(S1P2R)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野生小鼠和S1pr2-/-小鼠经气管滴注LPS,建立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LPS注射24 h时观察肺组织的病理改变,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蛋白... 目的:探讨1-磷酸鞘氨醇受体2(S1P2R)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野生小鼠和S1pr2-/-小鼠经气管滴注LPS,建立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LPS注射24 h时观察肺组织的病理改变,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蛋白浓度、总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的比值及TNF-α、IL-6细胞因子的表达。为了观察S1P2R在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LPS注射10 min前野生小鼠和S1pr2-/-小鼠经尾静脉注射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LPS注射12 h时,再观察肺的病理组织学变化以及BALF中的蛋白浓度,总细胞数及TNF-α、IL-6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结果:与野生小鼠比较,S1pr2-/-小鼠恶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BALF中的蛋白浓度、总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比值及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显著增加。而L-NAME的预处理显著抑制在S1pr2-/-小鼠LPS诱导加重的急性肺损伤。结论:S1P2R通过抑制NO合成,维持血管屏障,从而抑制急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磷酸受体2 急性肺损伤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磷酸鞘氨醇2型受体调控衰老内皮细胞的功能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淑华 向红 +3 位作者 阳国平 邓昊 袁洪 闾宏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39-1245,共7页
目的:通过上调和沉默1-磷酸鞘氨醇2型受体(S1P2)的表达,探讨其对体外培养的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功能影响。方法:采用转染外源S1P2受体质粒上调年轻脐静脉内皮细胞S1P2受体表达;应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空白对照组、空载体组和过表达组... 目的:通过上调和沉默1-磷酸鞘氨醇2型受体(S1P2)的表达,探讨其对体外培养的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功能影响。方法:采用转染外源S1P2受体质粒上调年轻脐静脉内皮细胞S1P2受体表达;应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空白对照组、空载体组和过表达组细胞的S1P2受体表达;同时采用Matrigel胶种植法,观察3组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体外管状样结构生成能力;划痕实验分析内皮细胞的损伤愈合能力;迁移实验分析内皮细胞的化学趋化能力。以及通过RNA干扰沉默衰老脐静脉内皮细胞S1P2受体的表达,观察细胞的功能改变。结果:上调年轻脐静脉内皮细胞S1P2受体表达后,过表达组内皮细胞的成管能力、损伤愈合能力和细胞迁移率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空载体组(P<0.05)。RNA干扰沉默衰老脐静脉内皮细胞S1P2受体后,干扰组内皮细胞的管状样结构生成能力、损伤愈合能力和趋化能力均明显恢复,显著高于衰老内皮细胞组和干扰对照组(P<0.05)。结论:S1P2受体调控体外衰老内皮细胞的趋化、形态发生和损伤愈合反应的功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衰老 1-磷酸2型受体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磷酸鞘氨醇受体信号在造血干/祖细胞迁移中的作用
11
作者 区文超 刘世明 +2 位作者 熊龙根 李国强 谭孟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62-1865,共4页
目的探讨1-磷酸鞘氨醇受体(S1PRs)在CD34+造血干/祖细胞迁移中的作用。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血CD34+细胞,悬浮于transwell培养板的上层,在不同组细胞中分别给予FTY720预处理、含或不含百日咳毒素(PTX)或CXCR4单抗,下层添加SDF-1,... 目的探讨1-磷酸鞘氨醇受体(S1PRs)在CD34+造血干/祖细胞迁移中的作用。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血CD34+细胞,悬浮于transwell培养板的上层,在不同组细胞中分别给予FTY720预处理、含或不含百日咳毒素(PTX)或CXCR4单抗,下层添加SDF-1,流式细胞仪检测迁移细胞数,计算迁移率。同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迁移前后CD34+细胞的S1PRs的表达情况。另用FTY720处理脐血CD34+细胞,在不同时间点(1、8、16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9d(VLA-4)、CD11a(LFA-1)、CD62L(L-selectin)的表达。结果FTY720不影响CD34+细胞的自发迁移,但明显促进SDF-1诱导的CD34+细胞迁移(15.262.14vs28.642.37),这种作用可以被PTX和CXCR4单抗完全阻断。新鲜分离的脐血CD34+细胞表达S1P1-5,但在FTY720和SDF-1作用下发生迁移的CD34+细胞只表达S1P1、S1P3,S1P4。CD34+细胞在FTY720作用下各个时间点测得的黏附分子表达水平无差别。结论S1PRs可能与CD34+细胞快速迁移有关,激活S1PRs能够增加SDF-1对CD34+细胞的趋化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CXCR4介导的,信号传递偶联PTX敏感的Gi蛋白受体家族。表达特定S1PRs的CD34+细胞才容易发生快速迁移。FTY720不改变CD34+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祖细胞 归巢 1-磷酸 1-磷酸受体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氨醇1-磷酸受体拮抗剂的免疫调节功能及在眼科的应用
12
作者 刘勇 黄一飞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9-182,共4页
鞘氨醇1-磷酸受体拮抗剂与多种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在免疫调节方面具有促进淋巴细胞归巢、抑制淋巴细胞外流,诱导淋巴细胞凋亡,并能影响树突状细胞及凋节性T细胞功能。在眼部已用于角膜移植及葡萄膜炎的相关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 鞘氨醇1-磷酸受体拮抗剂与多种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在免疫调节方面具有促进淋巴细胞归巢、抑制淋巴细胞外流,诱导淋巴细胞凋亡,并能影响树突状细胞及凋节性T细胞功能。在眼部已用于角膜移植及葡萄膜炎的相关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鞘氨醇1-磷酸受体拮抗剂的免疫调节功能及在眼科应用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磷酸 受体拮抗剂 淋巴细胞 树突状细胞 调节性T细胞 角膜移植 葡萄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氨醇-1-磷酸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表面标记物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宏伟 怡荣 +3 位作者 那仁格日勒 高锦 陈曦 阿拉坦高勒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9-476,共8页
鞘氨醇-1-磷酸(sphingosine-1-phosphate,S1P)是一种脂质信号分子,与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等有密切关系.本研究发现,S1P促进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增殖,但目前关于其作用信号通路及... 鞘氨醇-1-磷酸(sphingosine-1-phosphate,S1P)是一种脂质信号分子,与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等有密切关系.本研究发现,S1P促进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增殖,但目前关于其作用信号通路及S1P对hUC-MSCs表面标记表达的影响尚不十分清楚.Real-time PCR检测hUC-MSCs中S1P受体mRNA表达情况,发现在hUC-MSCs中优势表达S1PR1-3,而S1PR4、S1PR5的表达很少.MTT法检测S1PR1/3拮抗剂VPC23019、S1PR2拮抗剂JTE013、S1PR3拮抗剂CAY10444、Gi蛋白抑制剂PTX和ERK抑制剂PD98059对S1P诱导hUC-MSCs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VPC23019完全抑制S1P诱导的hUC-MSCs增殖,JTE013对此没有明显影响,CAY10444部分抑制S1P诱导的hUC-MSCs增殖,PTX、PD98059完全抑制S1P诱导hUC-MSCs增殖.进一步用Western印迹检测ERK1/2磷酸化水平揭示,S1P通过促进ERK1/2磷酸化进而促进hUC-MSCs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S1P对hUC-MSCs表面标记物(CD45、CD34、CD90、CD29、CD105、CD44、CD73、CD71)表达没有明显影响.本研究证明,S1P通过S1PR1/3、Gi偶联蛋白及ERK1/2信号通路促进hUC-MSCs增殖,而对hUC-MSCs表面标记物表达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氨醇-1-磷酸受体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增殖 细胞表面标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氨醇-1-磷酸与免疫细胞的调节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婧瑜 柴艳敏 单春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72-878,共7页
鞘氨醇-1-磷酸(sphingosine-1-phosphate,S1P)是来源于鞘脂代谢途径的多效性信号分子,其代谢受到多种因素调控。S1P由细胞内的鞘氨醇激酶(sphingosine kinases,Sph Ks)催化鞘氨醇的磷酸化而合成,可通过转运蛋白释放至细胞外。S1P可通过... 鞘氨醇-1-磷酸(sphingosine-1-phosphate,S1P)是来源于鞘脂代谢途径的多效性信号分子,其代谢受到多种因素调控。S1P由细胞内的鞘氨醇激酶(sphingosine kinases,Sph Ks)催化鞘氨醇的磷酸化而合成,可通过转运蛋白释放至细胞外。S1P可通过在胞外结合其特异性G蛋白偶联受体及胞内作用而调节多种重要生物学效应。作为细胞外介质和细胞内信使,S1P在免疫系统中也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S1P参与免疫细胞的迁移、增殖、分化及死亡细胞清除等过程。本文对S1P的代谢以及其对于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磷酸 鞘氨醇-1-磷酸受体 免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磷酸鞘氨醇受体在不同退变程度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匡 李海音 +3 位作者 张伟 路康 周跃 李长青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83-1089,共7页
目的 :比较不同退变程度人椎间盘髓核组织中3种1-磷酸鞘氨醇受体(S1PR1/2/3)表达水平的差异,探讨椎间盘中S1PR表达水平与椎间盘退变的关系。方法:收集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患者手术切除的椎间盘组织,其中轻度退变(Pfirrmann分级Ⅳ级)22例... 目的 :比较不同退变程度人椎间盘髓核组织中3种1-磷酸鞘氨醇受体(S1PR1/2/3)表达水平的差异,探讨椎间盘中S1PR表达水平与椎间盘退变的关系。方法:收集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患者手术切除的椎间盘组织,其中轻度退变(Pfirrmann分级Ⅳ级)22例,严重退变(Pfirrmann分级Ⅴ级)14例;同时取6例无椎间盘退变患者(单纯腰椎椎体骨折,Pfirrmann分级Ⅱ级)手术切除的椎间盘组织作为对照组;通过HE染色以及Saf-O染色观察不同退变程度椎间盘的组织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不同退变程度组织中的S1PR表达水平;Ⅱ型胶原酶消化分离提取原代髓核细胞,通过Real-time PCR、Western-bolt检测不同退变程度椎间盘髓核细胞中S1PR的表达水平,并通过细胞免疫化学方法对S1PR进行定位。结果:HE染色及Saf-O染色结果显示退变椎间盘的纤维环出现破损,髓核细胞形成明显的集落,细胞外基质减少。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和轻度退变的髓核组织中3种受体(S1PR1/2/3)都有表达,严重退变的组织中表达极弱;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对照组髓核细胞中S1PR1/2/3的m RNA表达水平分别是严重退变组的5.34±0.52倍、7.25±0.04倍、1.92±0.06倍,轻度退变组S1PR1/2/3的m RNA表达水平分别是严重退变组的4.35±2.45倍、4.96±3.44倍、2.19±0.82倍;Western-blot发现对照组和轻度退变组髓核细胞中S1PR1/2/3均有表达,严重退变组表达水平较低;免疫细胞化学显示S1PR主要集中在髓核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膜上。结论:髓核组织中主要表达S1PR1/2/3,在严重退变的髓核组织和细胞中其表达水平明显下降,S1P及其受体可能参与椎间盘髓核组织的退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1-磷酸受体 髓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磷酸鞘氨醇1型受体促进小鼠颈动脉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 被引量:2
16
作者 任宏强 刘益均 +1 位作者 罗贵全 赵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2-210,共9页
目的探究1-磷酸鞘氨醇1型受体(sphingosine-1-phosphate type 1 receptor,S1PR1)对小鼠颈动脉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AAV-LacZ组、假手术+AAV-S1PR1组、导丝损伤+AAV-Lac... 目的探究1-磷酸鞘氨醇1型受体(sphingosine-1-phosphate type 1 receptor,S1PR1)对小鼠颈动脉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AAV-LacZ组、假手术+AAV-S1PR1组、导丝损伤+AAV-LacZ组和导丝损伤+AAV-S1PR1组,每组10只。各组小鼠尾静脉分别注射对应AAV-LacZ病毒或AAV-S1PR1病毒,2周后,假手术组仅切开颈部皮肤,颈动脉未损伤;导丝损伤组行颈动脉导丝损伤。4周后取颈动脉,HE染色检测新生内膜增生程度,组织免疫荧光检测颈动脉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表达水平,组织免疫组化检测颈动脉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IL-6表达水平。分离并培养小鼠原代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腺病毒Ad-S1PR1或Ad-LacZ转染后,加入1μmol/L 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S1P)干预,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原代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Western blot检测IL-6/STAT3通路激活情况。结果小鼠颈动脉损伤4周后,与假手术+AAV-LacZ组相比,导丝损伤+AAV-LacZ组小鼠颈动脉可见显著的血管内膜增生、表型转化和细胞增殖(P<0.05);同时,导丝损伤后颈动脉IL-6表达上调。与导丝损伤+AAV-LacZ组相比,导丝损伤+AAV-S1PR1组颈动脉组织S1PR1过表达(P<0.05),上述病理生理学改变加重(P<0.05)。细胞实验结果显示:S1P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和增殖迁移,激活IL-6/STAT3通路(P<0.05)。腺病毒介导S1PR1过表达后,上述病理改变进一步加重(P<0.05)。结论S1P/S1PR1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和增殖迁移,加重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可能与S1P/S1PR1激活血管平滑肌细胞IL-6/STAT3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膜增生 1-磷酸受体 表型转化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磷酸-神经鞘氨醇预防化疗大鼠卵巢功能损害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彭萍 杨冬梓 +3 位作者 莫亚勤 郑澄宇 罗璐 张清学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18,39,共5页
【目的】探讨1-磷酸-神经鞘氨醇(S1P)对环磷酰胺(CTX)导致的大鼠卵巢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实验对照组(生理盐水组)、CTX组、S1P+NS组及S1P+CTX组,每组10只,于结束用药的第1~2周内的动... 【目的】探讨1-磷酸-神经鞘氨醇(S1P)对环磷酰胺(CTX)导致的大鼠卵巢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实验对照组(生理盐水组)、CTX组、S1P+NS组及S1P+CTX组,每组10只,于结束用药的第1~2周内的动情间期处死,观察卵泡数量的变化,并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卵巢组织Bcl-2及Bax的mRNA变化。【结果】S1P+CTX组的原始卵泡、初级卵泡和生长卵泡数与S1P+NS组、对照组的差别不显著(P>0.05),而CTX组的所有卵泡数均少于其余3组,其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卵巢组织中,S1P两组Bcl-2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及CTX组(P<0.01),Bax 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及CTX组(P<0.01);而CTX组的Bcl-2 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及S1P两组(P<0.01),Bax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及S1P两组(P<0.01)。【结论】S1P能预防CTX导致的大鼠卵巢功能损害,其抗凋亡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Bcl-2家族成员表达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磷酸-神经 环磷酰胺 卵巢功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磷酸鞘氨醇后适应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贺苗 赵杰 +5 位作者 苏健 吴艳娜 李欣 康毅 温克 娄建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69-1373,共5页
目的观察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 1-phosphate,S1P)后适应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缺血30 min/再灌120 min的方法建立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6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 目的观察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 1-phosphate,S1P)后适应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缺血30 min/再灌120 min的方法建立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6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即①假手术组(sham group);②缺血/再灌注组(I/R group);③S1P 0.5 mg·kg-1;④S1P 1 mg·kg-1;⑤S1P 2 mg·kg-1剂量组。四氮唑染色法观察心肌梗死面积;ELISA法测定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比色法测定血浆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I/R组比较,S1P 0.5、1、2 mg·kg-1可降低心肌梗死面积(P<0.05),降低血浆CKMB活性(P<0.01)及MPO含量(P<0.05,P<0.01,P<0.01)。S1P 1、2 mg·kg-1可降低血浆MDA水平(P<0.01)。并可改善心肌坏死、炎细胞浸润、组织水肿以及线粒体损伤程度。结论 S1P后适应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拮抗氧化应激、保护线粒体结构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磷酸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后适应 心肌梗死面积 心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磷酸-神经鞘氨醇干预化疗对荷瘤小鼠卵巢功能和抑瘤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彭萍 吴璇 +6 位作者 关婷 陈为 张艳玲 张伟 杨传红 叶长烂 王善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3-386,共4页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因子1-磷酸-神经鞘氨醇(S1P)对环磷酰胺(CTX)联合顺铂(DDP)诱导的S180荷瘤小鼠卵巢功能损害的干预作用及其对肿瘤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2只C57BL/6雌性小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余皮下接种S180肿瘤细胞后随机...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因子1-磷酸-神经鞘氨醇(S1P)对环磷酰胺(CTX)联合顺铂(DDP)诱导的S180荷瘤小鼠卵巢功能损害的干预作用及其对肿瘤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2只C57BL/6雌性小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余皮下接种S180肿瘤细胞后随机分为3组,即荷瘤对照组、单纯化疗组、S1P+化疗组,每组14只。用药期间动态观察动情周期及肿瘤体积变化,于用药前、用药第11天左右的动情间期分批处死小鼠,分别称取体质量、卵巢质量及肿瘤质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动态检测用药前后各组小鼠血清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水平的变化;卵巢组织连续病理切片,计算原始卵泡、生长卵泡数量的变化。每组剩余小鼠与成年雄性小鼠合笼,观察生育情况。结果(1)血清基础性激素水平:给药前,各组血清FSH、LH、E2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第11天左右,单纯化疗组血清FSH水平明显高于其余3组、E2水平明显低于其余3组,其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但血清LH水平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S1P+化疗组血清FSH、LH、E2水平与两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卵泡数量及卵巢质量:用药第11天左右,单纯化疗组原始卵泡数和卵巢质量明显低于其余3组(P<0.01),其生长卵泡数亦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荷瘤对照组(P<0.01),但与S1P+化疗组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S1P+化疗组原始卵泡数、生长卵泡数及卵巢质量与空白对照组、荷瘤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肿瘤质量和抑瘤率:给药第11天左右,与荷瘤对照组比较,单纯化疗组、S1P+化疗组的皮下肿瘤体积增长速度均受到明显抑制,两组的肿瘤质量与荷瘤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两组的抑瘤率均高于60%。结论 S1P可以在不影响肿瘤化疗效果的同时,预防化疗对小鼠卵巢功能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磷酸-神经 环磷酰胺 顺铂 卵巢 抑瘤作用 S180细胞 C57BL/6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芬戈莫德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1型和3型1-磷酸鞘氨醇受体表达的影响
20
作者 刘亮 白锋 +2 位作者 余静 胡浩 郭雪娅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11期739-743,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免疫抑制剂盐酸芬戈莫德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1型和3型1-磷酸鞘氨醇受体(S1P1,S1P3)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5)、阴性对照组(n=15)、模型组(n=15)和药物处理组(n=15),采用球囊损伤的方法制备大... 目的探讨新型免疫抑制剂盐酸芬戈莫德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1型和3型1-磷酸鞘氨醇受体(S1P1,S1P3)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5)、阴性对照组(n=15)、模型组(n=15)和药物处理组(n=15),采用球囊损伤的方法制备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于术后3天、7天和21天取材,行HE染色观察其组织学变化,采用Real-time PCR(RT-PCR)检测大鼠血管中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2(AKT2)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血管中S1P1和S1P3的表达水平。结果 HE染色显示模型组与其他组相比血管增殖明显;RT-PCR显示AKT2在药物处理组的表达低于模型组,但只在7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一时间点模型组和药物处理组的表达量均高于假手术组和阴性对照组(P均<0.05),假手术组和阴性对照组在各时间点的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Western Blot在球囊损伤初期S1P1和S1P3表达增加,随着时间推移特别是药物干预作用后,到21天时的表达与正常组织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S1P1和S1P3参与了球囊损伤后平滑肌细胞的迁移与增殖,新型免疫抑制剂盐酸芬戈莫德可以抑制AKT2及S1P1和S1P3的表达,减轻球囊损伤后的再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芬戈莫德 球囊损伤 再狭窄 1型1-磷酸受体 3型1-磷酸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