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癌痛患者植入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护理管理专家共识
1
作者 湖北省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护理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介入围手术学组 +8 位作者 肖书萍 杨东 肖芳 陈冬萍 王晓燕 薛幼华 杨丽芹 阚雪锋 徐清榜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共6页
目的制定癌痛患者植入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护理管理专家共识,为临床规范化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专家小组讨论形成推荐意见,经过专家咨询达成共识。结果共识内容包括植入前护理评估及护理重点,植入中护理配合,植入后监护及护理... 目的制定癌痛患者植入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护理管理专家共识,为临床规范化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专家小组讨论形成推荐意见,经过专家咨询达成共识。结果共识内容包括植入前护理评估及护理重点,植入中护理配合,植入后监护及护理,诊疗期间鞘内药物输注系统兼容性评估,居家期间维护及自我管理。结论制定的共识内容全面,可为临床护理人员、患者应用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提供规范化的护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癌痛 鞘内药物输注系统 患者自控镇痛 疼痛护理 并发症 居家护理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吗啡酮或吗啡用于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治疗癌痛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荣荣 袁红斌 +1 位作者 王洋洋 何星颖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90-998,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氢吗啡酮或吗啡用于鞘内药物输注系统(IDDS)治疗癌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维普网、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Ovid等中英文文献数据库,查找鞘内输注氢吗啡酮或吗啡治疗癌痛的随机对... 目的系统评价氢吗啡酮或吗啡用于鞘内药物输注系统(IDDS)治疗癌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维普网、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Ovid等中英文文献数据库,查找鞘内输注氢吗啡酮或吗啡治疗癌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3年8月31日。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检索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根据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RCT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RCT、544例患者,其中氢吗啡酮组282例、吗啡组26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治疗后疼痛评分与暴发痛发生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吗啡组相比,氢吗啡酮组恶心呕吐、便秘及嗜睡发生率均下降(P≤0.05),且氢吗啡酮组生活质量优于吗啡组(P<0.05)。结论经IDDS输注氢吗啡酮治疗癌痛的疗效与吗啡相当,氢吗啡酮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疼痛 鞘内药物输注系统 吗啡 氢吗啡酮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吗啡酮鞘内药物输注系统用于难治性癌痛病人的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张宇 唐轶珣 +5 位作者 历欧 唐灿 刘彤碧 廖潜 胡霞 孔高茵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23-830,共8页
目的:探讨氢吗啡酮鞘内药物输注系统在难治性癌痛病人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行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术难治性癌痛病人4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21):吗啡对照组(M组)和氢吗啡酮观察组(HM组),M组鞘内使用吗啡病人自控镇... 目的:探讨氢吗啡酮鞘内药物输注系统在难治性癌痛病人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行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术难治性癌痛病人4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21):吗啡对照组(M组)和氢吗啡酮观察组(HM组),M组鞘内使用吗啡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PCA),HM组鞘内使用氢吗啡酮PCA。记录统计两组测试前1天、鞘内PCA后1天、出院时、术后1月、2月、3月病人的数字疼痛评分、阿片类药物日消耗量、爆发痛频次和测试前与出院时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鞘内PCA后,数字疼痛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各观察点组间和组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病人鞘内阿片类药物消耗量呈逐步上升趋势,组内术后3月与出院时相比显著增加(P<0.05),组间各观察点无差异。HM组出院时较M组,恶心呕吐显著降低(P<0.05)。M组4例病人因增量吗啡疼痛控制不佳行氢吗啡酮轮换,轮换后疼痛缓解达20%~50%。结论:氢吗啡酮鞘内镇痛效力与吗啡相当,可安全有效应用于鞘内药物输注系统难治性癌痛镇痛,并可能成为吗啡耐受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时良好的替代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吗啡酮 吗啡 鞘内药物输注系统 难治性癌痛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或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晚期癌痛植入式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手术的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孙晓迪 潘寅兵 +2 位作者 周晓凯 邓甘林 张素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51-754,共4页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或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晚期癌痛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晚期癌痛行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手术的患者40例,男31例,女9例,年龄48~78岁,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复合...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或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晚期癌痛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晚期癌痛行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手术的患者40例,男31例,女9例,年龄48~78岁,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组(D组)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P组),每组20例。D组于术前10 min内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0.5μg/kg,继以0.2~0.5μg·kg^-1·h^-1持续泵注至术毕,以维持患者Ramsay评分3~4分。P组于术前10 min内共静脉泵注丙泊酚2 mg/kg,后以1.5 mg·kg^-1·h^-1持续泵注丙泊酚并适当增减维持剂量,以维持患者Ramsay评分3~4分至术毕。两组患者于术前5 min均静注芬太尼1μg/kg,并间断追加芬太尼。记录入室时(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开始后30 min(T2)、60 min(T3)、90 min(T4)、术毕(T5)、入PACU后30 min(T6)的MAP、HR、SpO2和VAS评分;记录呼吸循环干预情况,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记录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间、患者完全恢复时间、患者满意度评分等。结果与T0时比较,T1-T6时两组MAP、VAS评分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P<0.05),T1-T5时P组SpO2明显降低,T1时D组SpO2明显降低(P<0.05)。与P组比较,D组T2-T5时HR明显减慢,VAS评分明显降低,而T1-T5时SpO2明显升高(P<0.05),且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比较,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用于晚期癌痛患者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手术镇痛效果更完善,且对呼吸影响较小,并可减少芬太尼的用量及低血压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晚期癌痛 镇静 鞘内药物输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性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治疗晚期癌性疼痛3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立平 申文 +4 位作者 袁燕 许恒 梁栋 殷琴 金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601-1601,共1页
虽然“三阶梯原则”可以治疗大部分癌性疼痛,但是仍有一部分顽固性癌痛患者,以及不能耐受大剂量阿片类药物所致严重副作用的患者未得到有效治疗。对这部分患者进行植入性鞘内药物输注系统(implanted intrathecal drug delivery syste... 虽然“三阶梯原则”可以治疗大部分癌性疼痛,但是仍有一部分顽固性癌痛患者,以及不能耐受大剂量阿片类药物所致严重副作用的患者未得到有效治疗。对这部分患者进行植入性鞘内药物输注系统(implanted intrathecal drug delivery system,IDDS)鞘内镇痛,既可以有效地控制疼痛,又可以减少大剂量阿片类药物所产生的副作用。本科近期应用IDDS治疗3例晚期癌痛病例取得了成功,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疼痛 植入性鞘内药物输注系统 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经胸段全植入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治疗患者一例的护理 被引量:1
6
作者 钟淑姣 黄冰瑛 章英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0-112,共3页
总结1例难治性癌痛患者行经胸段入路全植入式鞘内药物输注系统(intrathecal drug delivery systems,IDDS)治疗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协助吗啡测试;正确辨别呼吸抑制原因,采取指向性措施;全面观察,早期识别脊髓损伤;落实集束化干预措施,... 总结1例难治性癌痛患者行经胸段入路全植入式鞘内药物输注系统(intrathecal drug delivery systems,IDDS)治疗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协助吗啡测试;正确辨别呼吸抑制原因,采取指向性措施;全面观察,早期识别脊髓损伤;落实集束化干预措施,预防颅内感染;实施全程心理支持,改善心理痛苦;开展针对性科普及随访,提高居家管理能力。经过治疗及护理后,患者疼痛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极大提高,随访期间无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 鞘内药物输注系统 胸段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内药物输注系统复合用药治疗难治性疼痛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曾永芬 程祝强 金毅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21-926,931,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鞘内药物输注系统(intrathecal drug delivery system, IDDS)复合用药与单独用药比较治疗难治性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OVid、CBM、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搜索有关IDDS复合用... 目的:系统评价鞘内药物输注系统(intrathecal drug delivery system, IDDS)复合用药与单独用药比较治疗难治性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OVid、CBM、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搜索有关IDDS复合用药治疗难治性疼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0年4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提取数据、评价质量,并交叉核对,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研究,438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IDDS单独用药,IDDS复合用药能显著降低疼痛评分及吗啡使用量(P<0.01)。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与IDDS单独用药相比,复合用药能减少恶心呕吐、瘙痒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在便秘、幻觉、尿储留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当前证据表明,IDDS复合用药治疗难治性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优于单独用药,且IDDS复合用药可以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量,进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内药物输注系统 难治性疼痛 随机对照试验 复合用药 疗效 安全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性鞘内药物(吗啡)输注系统治疗顽固性疼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8
作者 洪溪 龚志毅 +4 位作者 陶蔚 叶铁虎 任洪智 黄宇光 王任直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8期885-889,共5页
目的:探讨植入性蛛网膜下腔(即鞘内)药物(吗啡)输注系统(implantedintrathecaldrugdeliverysystem,IDDS)在顽固性疼痛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例因顽固性疼痛(癌痛和非癌痛)、药物治疗无法缓解而实施植入性鞘内药物输注系统的病人进... 目的:探讨植入性蛛网膜下腔(即鞘内)药物(吗啡)输注系统(implantedintrathecaldrugdeliverysystem,IDDS)在顽固性疼痛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例因顽固性疼痛(癌痛和非癌痛)、药物治疗无法缓解而实施植入性鞘内药物输注系统的病人进行临床效果评价。结果:筛选试验成功后,经过外科手术将IDDS植入体内,术后给予持续输注吗啡,经过剂量调整,镇痛效果较明显,副作用减轻。结论:通过IDDS将镇痛药物(吗啡)直接注入作用部位(脊髓和大脑),镇痛效果确切,同时避免了全身给药时的副反应,是针对顽固性疼痛(癌痛和非癌痛)的三阶梯治疗以外的一种有效方法。应用时应掌握适应症,并进行筛选试验确定治疗的有效性,并根据疼痛缓解程度和副作用进行剂量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疼痛 植入性鞘内药物输注系统(IDDS) 吗啡 阿片类药物 筛选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内药物输注植入系统治疗难治性癌痛术后并发阵发性多汗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春叶 吴跃 +2 位作者 王华 张校瑜 谢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23-324,共2页
患者男性,70岁。2020年4月就诊于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肺癌骨转移引发胸背部及腰骶部持续性酸胀痛,口服及皮下注射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欠佳。发作时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7~8分,5~8次/d。主要阳性体征:左侧胸部(胸2~4平... 患者男性,70岁。2020年4月就诊于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肺癌骨转移引发胸背部及腰骶部持续性酸胀痛,口服及皮下注射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欠佳。发作时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7~8分,5~8次/d。主要阳性体征:左侧胸部(胸2~4平锁骨中线处)、肩胛骨、胸3~5椎体、腰骶部叩压痛。PET-CT示全身多处转移、全脊柱段CT示胸3椎体病理性骨折(图1,2)。诊断为难治性癌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多汗 鞘内药物输注系统 难治性癌痛 吗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治疗顽固性疼痛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海鹏 杨辉 +1 位作者 杨天德 黄其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18-518,525,共2页
关键词 植人性鞘内药物输注系统 顽固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阿片类药物转换为鞘内吗啡时戒断反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越 杜美慧 +3 位作者 曾永芬 周晓艳 刘红军 金毅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2-289,共8页
目的:观察全身阿片类药物转换为鞘内吗啡镇痛时的戒断反应,探讨病人静脉自控给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9月就诊于东部战区总医院的阿片类药物耐受的难治性癌痛病人30例,经吗啡静脉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 目的:观察全身阿片类药物转换为鞘内吗啡镇痛时的戒断反应,探讨病人静脉自控给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9月就诊于东部战区总医院的阿片类药物耐受的难治性癌痛病人30例,经吗啡静脉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剂量滴定24 h后植入半植入式鞘内药物输注系统,外接PCA泵鞘内持续输注吗啡。采用临床阿片类药物戒断量表(clinical opiate withdrawal scale,COWS)评估静脉吗啡转换为鞘内吗啡期间病人阿片戒断反应(opioid withdrawal reaction,OWR),记录OWR的发生次数、时间和程度;根据COWS评分将病人分为无OWR组(n=7)和OWR组(n=23),依据OWR的程度分为轻(n=4)、中(n=17)、中重(n=2)和重度(n=0)四组。OWR病人根据需求,采用吗啡静脉PCA给药治疗。评估转换过程中病人疼痛强度、焦虑、抑郁、睡眠、病人满意度,以及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本研究中OWR发生率为76.7%(23/30),轻度及中度占91.3%(21/23),其中87.0%(20/23)的病人需要通过静脉吗啡PCA缓解OWR。中重度组的COWS平均评分高于轻度组(P<0.05),中度组的PCA给药次数高于轻度组(P<0.05)。OWR组(n=23)入院时每日口服吗啡毫克当量与OWR持续时间(r=0.490,P=0.018)、发生次数(r=0.488,P=0.018)和PCA给药次数(r=0.495,P=0.016)呈正相关。病人转换为鞘内吗啡镇痛后疼痛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每日吗啡使用剂量均较入院时下降(P<0.05),焦虑、抑郁、睡眠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出院时便秘发生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全身阿片类药物转换为鞘内吗啡镇痛时戒断反应的发生率较高,静脉吗啡PCA治疗方便易行、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癌痛 阿片类药物耐受 吗啡 半植入式鞘内药物输注系统 戒断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控式镇痛泵持续鞘内吗啡输注用于肺癌骨转移性癌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潘娟 汪桂青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7-110,共4页
目的 :自控式镇痛泵(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联合持续鞘内药物输注系统(intrathecal drug delivery system,IDDS)用于肺癌骨转移性癌痛(bone metastasis cancer pain of lung cancer)的镇痛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 目的 :自控式镇痛泵(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联合持续鞘内药物输注系统(intrathecal drug delivery system,IDDS)用于肺癌骨转移性癌痛(bone metastasis cancer pain of lung cancer)的镇痛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就诊于郑州中心医院康欣舒缓病区的肺癌骨转移性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标准从中选择3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植入IDDS,并外接PCA,持续吗啡注射液泵注,泵注速度(m L/h)=日初始剂量(mg)/(浓度·24),不低于0.1 m L/h。对照组:口服吗啡缓释片为主,吗啡注射液皮下应用处理暴发痛。在所有患者入组后规范化镇痛治疗前(T1)、治疗后3 d(T2)及治疗后1周(T3),分别记录其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得分和吗啡日用量,测定患者唾液α-淀粉酶(salivaryα-amylase,SAA)活性。同时观察2种镇痛方式的不良反应。结果:通过重复测量分析,2组病例的NRS、SAA活性均随治疗的进行而逐渐下降,观察组的吗啡日用量随治疗的进行而逐渐下降;且所有指标在相邻时间点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治疗方式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鞘内持续用药不良反应少(P<0.01)。结论:与口服吗啡相比,IDDS联合PCA吗啡泵注可使肺癌骨转移性癌痛更快速、更大程度地缓解,显著改善患者焦虑和应激状态,且吗啡用量小,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内药物输注系统 自控式镇痛泵 肺癌骨转移性癌痛 唾液α-淀粉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内给药治疗慢性疼痛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窦新雨 梁辰 +1 位作者 祝斌 刘晓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45-653,共9页
目前慢性疼痛(chronic pain)被定义为一种疾病,全球众多病人受其困扰,口服镇痛药等常规治疗效果不佳且不良反应大。通过鞘内给药(intrathecal drug delivery,ITDD)技术可将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通过脑脊液循环直接作用于脑、脊髓而发挥作... 目前慢性疼痛(chronic pain)被定义为一种疾病,全球众多病人受其困扰,口服镇痛药等常规治疗效果不佳且不良反应大。通过鞘内给药(intrathecal drug delivery,ITDD)技术可将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通过脑脊液循环直接作用于脑、脊髓而发挥作用,快速、稳定、高效治疗慢性疼痛,同时低药物剂量减少了药物不良反应,改善了病人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本文就当前鞘内给药治疗慢性疼痛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当下利用ITDD治疗慢性疼痛及后续ITDD的改进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内给药 慢性疼痛 镇痛 鞘内药物输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性疼痛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张婉迪 张晓福 +3 位作者 王宝山 郝国君 李培永 申东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01-807,共7页
胰腺癌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的肿瘤,嗜神经生长是胰腺癌的重要生物学特点,其对神经的侵犯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疼痛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意志。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癌痛“三阶梯镇痛原则”是传统治疗癌... 胰腺癌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的肿瘤,嗜神经生长是胰腺癌的重要生物学特点,其对神经的侵犯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疼痛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意志。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癌痛“三阶梯镇痛原则”是传统治疗癌性疼痛的治疗方案,但由于其毒副作用明显、疗效差、易成瘾、易耐药以及医师临床用药不规范等因素,无法满足患者病情需要。近年来,随着介人技术的发展以及广泛的临床试验的开展,介入作为癌痛管理的“第四阶梯”,其治疗手段以及各种影像引导方式的发展与应用,如神经毁损术、^(125)I粒子植入术、患者自控镇痛泵技术、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术等,临床疗效得到了有力证明,为癌痛患者提供了方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胰腺肿瘤 癌症疼痛 神经毁损术 ^(125)I粒子植入术 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术 患者自控镇痛泵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在晚期癌痛IDDS植入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晓迪 张素素 +2 位作者 周晓凯 邓甘林 潘寅兵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3-637,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晚期癌痛鞘内药物输注系统(intrathecal drug delivery systems,IDDS)植入手术中镇静、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IDDS手术的晚期癌痛患者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右美...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晚期癌痛鞘内药物输注系统(intrathecal drug delivery systems,IDDS)植入手术中镇静、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IDDS手术的晚期癌痛患者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组(Dex组,n=20)和单用芬太尼组(Fen组,n=20)。Dex组在手术开始前10 min内共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0.5μg/kg,后以0.2~0.5μg/(kg·h)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至术毕。Fen组泵入等容量生理盐水。两组术前5 min均静注芬太尼1μg/kg。术中依据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间断静注芬太尼。记录入室时(T_0),手术开始时(T_1),手术开始后15 min(T_2)、30 min(T_3)、45 min(T_4)、60 min(T_5)、75 min(T_6)、90 min(T_7),术毕(T_8),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15 min(T_9),入PACU 30 min(T_(10))等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_2)、VAS评分以及Ramsay镇静评分。同时记录两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间、患者完全恢复时间、患者满意度评分等。结果:与Fen组相比,Dex组MAP在T_2、T_3时降低,HR在T_2~T_8时减慢,Sp O2在T_2~T_8时升高,VAS评分在T_3~T_5、T_7~T_(10)均降低,Ramsay镇静评分在T_1~T_(10)均升高(P<0.05)。与Fen组相比,Dex组芬太尼用量减少,患者满意度评分升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能安全地用于晚期癌痛行IDDS手术的患者,可获得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并能节省芬太尼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晚期癌痛 镇静 镇痛 鞘内药物输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