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鼠伤寒沙门菌对巨噬细胞内过氧化物酶体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结合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潘欣 李广波 +5 位作者 李晗 蔡家麟 陈龙 沈下贤 刘培培 吴鉴今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23-1026,共4页
目的探讨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早期巨噬细胞内过氧化物酶体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作用。方法用pTassC-GFP质粒转染鼠巨噬细胞RAW264.7,以观察标记了绿色荧光蛋白的靶向沙门菌分泌的SpiC蛋白(TassC)在胞内的存在形式。用pDsRed2-Perxi... 目的探讨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早期巨噬细胞内过氧化物酶体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作用。方法用pTassC-GFP质粒转染鼠巨噬细胞RAW264.7,以观察标记了绿色荧光蛋白的靶向沙门菌分泌的SpiC蛋白(TassC)在胞内的存在形式。用pDsRed2-Perxi和pTassC-GFP质粒共转染RAW264.7细胞,将阳性细胞命名为RAW-DT,用pDsRed2-Perxi质粒转染RAW264.7细胞,阳性细胞命名为RAW-D。采用Alexa Fluor 350对结合单抗的鼠伤寒沙门菌显色,用Alexa Fluor 488对iNOS进行显色,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用鼠伤寒沙门菌感染RAW-DT细胞,以观察鼠伤寒沙门菌与TassC和过氧化物酶体的关系;用鼠伤寒沙门菌感染RAW-D细胞,以观察iNOS与过氧化物酶体和鼠伤寒沙门菌的关系。结果免疫荧光观察显示,呈现绿色荧光的TassC-GFP有膜性结构,可与标记了红色荧光的过氧化物酶体共定位;感染1h的RAW-DT胞内鼠伤寒沙门菌吞噬泡可招募TassC-GFP和过氧化物酶体;感染1h的RAW-D胞内鼠伤寒沙门菌吞噬泡可与iNOS和过氧化物酶体共定位;在1h的观察期间,一旦鼠伤寒沙门菌进入巨噬细胞,膜性小泡(SCV)周围即可募集较多过氧化物酶体。结论野生型鼠伤寒沙门菌可诱导巨噬细胞产生iNOS,iNOS和TassC均可与过氧化物酶体结合,可能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沙门 鼠伤寒 向沙门分泌的spic蛋白(tassc) 一氧化氮合酶Ⅱ型 过氧化物酶体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