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革命现实主义对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改造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晨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6-99,共4页
革命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注重创作内容和创作态度服务于政治目的的实际效果,这一创作方法的形成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均有所改造和接受。通过对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关系的梳理,可以更清晰地呈现革命现实主义... 革命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注重创作内容和创作态度服务于政治目的的实际效果,这一创作方法的形成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均有所改造和接受。通过对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关系的梳理,可以更清晰地呈现革命现实主义的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中国 当代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美学基础 被引量:2
2
作者 马新国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9-14,共6页
粉碎“四人帮”以后,文学艺术界在拨乱反正,批判林彪“四人帮”推行的反革命唯心主义文艺路线的过程中,强调文学艺术要真实的反映现实生活、恢复现实主义传统,无疑是必要的。然而,有人据此否定毛泽东同志提出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 粉碎“四人帮”以后,文学艺术界在拨乱反正,批判林彪“四人帮”推行的反革命唯心主义文艺路线的过程中,强调文学艺术要真实的反映现实生活、恢复现实主义传统,无疑是必要的。然而,有人据此否定毛泽东同志提出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文艺界一位同志说:“我主张不要再提‘两结合’,不要再作为重要的主张去提它。我觉得‘两结合’的创作方法的提出,带有一种先验的性质,先有这种主张,再让大家去实验。而三十年的实验结果,多半是生拉硬扯的解释,说得都相当勉强和生硬。”(《关于中国当代文学教材的编写问题》,载《文学十年风雨路》)有的人甚至认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作为两种创作方法的结合不仅它们本身不可能,在文学史上也是从来不曾有过的。”(《关于“两结合”创作方法的科学性问题》,载《文学评论》1982年第4期。)这种看法显然是错误的。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观点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到文艺的现实状态和能否使文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重要问题。因此,必须讨论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现实主义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 美学基础 创作方法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作品 文学艺术 “两结合” 海雪 艺术美 无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现实主义征程中的最初足迹——论周立波早期的评论活动和文艺思想 被引量:1
3
作者 吴肇荣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4年第3期78-84,共7页
【正】 一个作家的成长及其创作上的成就,是多种因素促成的,而坚实的理论修养和思想基础则往往是其中一个极重要的条件。我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先驱者鲁迅、茅盾等,在进行文学创作之前,都有一段不短的时间从事理论探索工作,为尔后开始... 【正】 一个作家的成长及其创作上的成就,是多种因素促成的,而坚实的理论修养和思想基础则往往是其中一个极重要的条件。我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先驱者鲁迅、茅盾等,在进行文学创作之前,都有一段不短的时间从事理论探索工作,为尔后开始的创作活动作了很好的思想、理论的准备,就是在创作生涯开始以后,他们也一直不间断地从事革命文艺理论的研究和评论工作,使其创作活动有更明确的理论指导和思想自觉,从而能取得具有时代高度的创作成就。他们是集思想家、理论家与文学家,学者、作家与战士于一身的英才和巨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周立波 革命现实主义 文艺思想 革命文学 作家 理论探索 创作成就 根本精神 创作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只有革命现实主义才能反映生活的本质吗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魂 《电影文学》 1982年第5期95-95,91,共2页
听了郑雪来同志的发言,受到很多教益,引起了思考,想提出几个问题来向大家请教。我在理论上是贫乏的,也没有多少实践,谈不到争鸣,只是讲一点看法。雪来同志讲了三个问题,我在这三个问题上发表意见。第一,郑雪米同志念了白景晟同... 听了郑雪来同志的发言,受到很多教益,引起了思考,想提出几个问题来向大家请教。我在理论上是贫乏的,也没有多少实践,谈不到争鸣,只是讲一点看法。雪来同志讲了三个问题,我在这三个问题上发表意见。第一,郑雪米同志念了白景晟同志一篇文章中的论点,即认为文艺上各种流派和手法都能反映现实生活的本质,这个观点老郑同志是彻底反对的,认为是常识性错误。那么,郑雪来同志是否认为世界上只有革命现实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才是反映社会现实本质的,其它别的创作方法和文艺流派都不能反映生活的本质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现实主义 现实本质 现实生活 才能 批判现实主义 常识性错误 创作方法 同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马克思早期的革命现实主义历史观点
5
作者 梅荣政 刘德厚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2年第5期50-56,共7页
【正】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作了全面的论述。1845年以前,马克思历史观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835年——1843年春,是唯物史观创立之前的时期;1843年夏——1845年春,是转向唯物... 【正】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作了全面的论述。1845年以前,马克思历史观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835年——1843年春,是唯物史观创立之前的时期;1843年夏——1845年春,是转向唯物史观的时期。这两个阶段虽然都具有过渡的性质,但是既有质的不同,又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可以说,前一时期是后一时期的必要准备,后一时期是前一时期合理因素发展的必然归宿。长期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合理因素 社会关系 社会现实 社会历史 内在联系 现实生活 革命现实主义 表现形式 学术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性与倾向性要有机地结合起来——谈革命现实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6
作者 段前文 《社会科学研究》 1984年第5期62-67,共6页
“写真实”、自然主义、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等问题,是近年来人们常常论及并十分关注的问题。它们不仅涉及理论范畴,更重要的是影响着创作实践。我想,认真研究这些问题,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有人把“写... “写真实”、自然主义、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等问题,是近年来人们常常论及并十分关注的问题。它们不仅涉及理论范畴,更重要的是影响着创作实践。我想,认真研究这些问题,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有人把“写真实”看作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我以为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目前我国不少文艺理论教科书和关于文学的辞书,几乎都把“按照现实本来样子描写”也就是“写真实”解释为现实主义最基本的特征。事实上,现实主义一词原本也是写真实的意思。此词据说首见于十八世纪末德国戏剧家席勒的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革命现实主义 自然主义 真实性 写真实 倾向性 巴尔扎克 文艺理论 结合起来 十九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有强大的生命力
7
作者 陆一帆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94-104,共11页
近几年来,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下称“两结合”)在文艺界颇受一些同志的冷遇,反对者不少。有的人认为这个创作方法在理论上不能成立,在创作上也没有真正体现这个方法的作品。有的人认为“两结合”不能真实地反... 近几年来,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下称“两结合”)在文艺界颇受一些同志的冷遇,反对者不少。有的人认为这个创作方法在理论上不能成立,在创作上也没有真正体现这个方法的作品。有的人认为“两结合”不能真实地反映生活,1958年大跃进时期和“四人帮”横行时期,很多所谓“两结合”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结合 创作方法 革命现实主义 革命浪漫主义 相结合 优秀作品 现实主义传统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现实与理想 生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现实主义的戏剧大师──悼念白尘恩师
8
作者 周特生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22-124,共3页
革命现实主义的戏剧大师──悼念白尘恩师周特生一代戏剧大师陈白尘与世长辞了,但风范犹存,白尘师的道德文章,白云千载!我和白尘师的师生之清,已有五一多年了。三十年代末,我在四川省立剧专求学时,就和当时在该校任教的白尘老师... 革命现实主义的戏剧大师──悼念白尘恩师周特生一代戏剧大师陈白尘与世长辞了,但风范犹存,白尘师的道德文章,白云千载!我和白尘师的师生之清,已有五一多年了。三十年代末,我在四川省立剧专求学时,就和当时在该校任教的白尘老师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我们还在他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现实主义 《升官图》 现代戏剧 讽刺喜剧 岁寒图 陈白尘 阿Q 魔窟 肺病患者 精神胜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茅盾革命现实主义文学观与苏联文学的影响
9
作者 阙国虬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33-40,共8页
茅盾早期作为一个“为人生”的现实主义者,曾着重向新文坛介绍了写实主义、自然主义以及包括以罗曼·罗兰为代表的新理想主义和一次大战前后出现的文学“新”流派在内的“新浪漫主义”,以提供新文学创作的借鉴。但他并不认为写实主... 茅盾早期作为一个“为人生”的现实主义者,曾着重向新文坛介绍了写实主义、自然主义以及包括以罗曼·罗兰为代表的新理想主义和一次大战前后出现的文学“新”流派在内的“新浪漫主义”,以提供新文学创作的借鉴。但他并不认为写实主义、自然主义是新文学的归宿,他对“新浪漫主义”的“提倡”,其真实意义也不在于追随“新”派文艺的步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文学观 革命现实主义 茅盾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自然主义 高尔基 新浪漫主义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罗曼·罗兰 新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闻一多的诗歌美学观及其发展演变——从积极浪漫主义到革命现实主义的美学历程
10
作者 龙泉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1年第2期98-105,共8页
【正】 中国现代美学思潮大致经历了两个大的历史发展阶段:在“五四”个性解放浪潮中,浪漫主义成为美学的主潮;在三四十年代的社会解放浪潮中,现实主义则成为美学的主潮。闻一多诗歌美学观及其发展演变,也并未超越时代。以前学术界认为... 【正】 中国现代美学思潮大致经历了两个大的历史发展阶段:在“五四”个性解放浪潮中,浪漫主义成为美学的主潮;在三四十年代的社会解放浪潮中,现实主义则成为美学的主潮。闻一多诗歌美学观及其发展演变,也并未超越时代。以前学术界认为他前期的诗歌美学观或是唯美主义的,或是现实主义的,或是现代主义的,或是消极浪漫主义的,意见分歧较大。而关于他后期的诗歌美学观大都语焉不详,或干脆以政治观代替美学观。笔者认为,闻一多的诗歌美学观与其思想的变化和社会历史的演进相联系,经历了从积极浪漫主义到革命现实主义的发展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美学 消极浪漫主义 革命现实主义 发展演变 积极浪漫主义 为艺术而艺术 美学历程 美学观 时代精神 唯美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是要提倡革命现实主义
11
《文艺理论研究》 1981年第4期181-181,共1页
近年来,提出了恢复现实主义传统的口号,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有人认为不应再提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只要现实主义就可以了。袁兴华在《试论革命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别》(《山西大学学报》
关键词 革命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现实主义传统 山西大学学报 优良传统 积极意义 区别 恢复 革命精神 继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恢复与发扬革命现实主义的传统——记长影召开的第二次创作会议
12
《电影文学》 1982年第4期95-96,共2页
从1月11日至22日长春电影制片厂召开了第二次创作会议。会议动员全厂,鼓足干劲,齐心协力,总结经验,提高质量,振兴长影。除少数在外景的创作人员外,全厂专业人员近五百人参加了会议。
关键词 二次创作 革命现实主义 长春电影制片厂 传统 总结经验 创作人员 专业人员 外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13
作者 边善基 《电影文学》 1982年第5期96-96,79,共2页
刚才谈到了《天云山传奇》和《巴山夜雨》。这两部影片,我都很喜欢,并且也分别写了评论文章。但比较起来,从剧本的容量、故事、人物来说,《天云山传奇》确实比《巴山夜雨》更强一些。《巴山夜雨》是有它自己的独特风格的。影片的艺... 刚才谈到了《天云山传奇》和《巴山夜雨》。这两部影片,我都很喜欢,并且也分别写了评论文章。但比较起来,从剧本的容量、故事、人物来说,《天云山传奇》确实比《巴山夜雨》更强一些。《巴山夜雨》是有它自己的独特风格的。影片的艺术成就,更多地体现在导演根据剧本提供的文学基础,对意境和风格的探求上,深沉、含蓄、朴素;同时摄影和演员的表演也都很出色,与整部影片的风格是一致的。所以很耐看。作为一个观众或一个评论者,看了两部不同题材,风格的影片作些比较,然后试列一下名次,我看也是容许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现实主义 创作方法 《巴山夜雨》 独特风格 评论文章 艺术成就 影片 评论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14
作者 李佩华 《编辑之友》 1981年第4期117-127,共11页
自一九五八年以来,报刊上发表了不少文章,对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简称“两结合”)的创作方法问题进行探讨。现将一些主要论点摘录如下,供参考。
关键词 两结合创作方法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革命现实主义 革命浪漫主义 相结合 创作实践 文艺创作 社会主义文艺 文艺理论研究 文艺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运动中的革命现实主义
15
作者 王福湘 《中国文学研究》 1991年第4期55-63,共9页
被公认为在新中国文学中长期居于主流地位的革命现实主义,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和文学史著作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专门词语之一。可是,虽然大半个世纪里围绕着它的外部和内部的纷争几乎没有停止过,近些年来不同人们对它的态度更是针锋相对... 被公认为在新中国文学中长期居于主流地位的革命现实主义,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和文学史著作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专门词语之一。可是,虽然大半个世纪里围绕着它的外部和内部的纷争几乎没有停止过,近些年来不同人们对它的态度更是针锋相对,有的断言它已经过时,有的坚持以它为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现实主义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革命文学 鲁迅 文学思潮 革命文艺 文学运动 中国新文学 两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革命现实主义道路上不停地跋涉——试论周立波创作的发展道路
16
作者 吴肇荣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0年第6期66-72,共7页
革命现实主义道路,是无产阶级为了适应新的革命现实对文艺的要求,在马列主义思想光辉照耀下和批判继承过去优秀的文艺传统的基础上,而开辟的一条崭新的创作道路。这条道路以其鲜明的革命性和严肃的科学性,引导一切有志于献身革命的作家... 革命现实主义道路,是无产阶级为了适应新的革命现实对文艺的要求,在马列主义思想光辉照耀下和批判继承过去优秀的文艺传统的基础上,而开辟的一条崭新的创作道路。这条道路以其鲜明的革命性和严肃的科学性,引导一切有志于献身革命的作家、艺术家投入人民群众变革现实的斗争,从中汲取激情和素材,努力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作品。当然作家的创作要达到革命现实主义的高度和深度,必须作长期不懈的探索和追求;只有在这条道路上不畏艰苦,不断跋涉的人,才能登上理想的高点。为人们熟悉的周立波,就是在这方面作过较大努力并取得显著成就的杰出作家之一。半个世纪以来,他的创作活动始终是沿着革命现实主义道路向前发展的。在这漫长跋涉的行程上,洒满了他的汗水,留下了他的足迹,记录着他的业绩、经验和教训。一个作家选择什么样的创作道路,决不是件偶然的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现实主义 周立波 工农兵 半个世纪 解放战争初期 八路军 土改运动 全国解放战争 散文集 中国人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现实主义的胜利——读三年来文学创作的一点感想
17
作者 吴德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2期47-49,共3页
近三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园地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这特别表现在最善于迅速地反映现实、最能集中鲜明地表达作者对某种社会现象的看法的短篇小说,最富有战斗性、最能直接表达人民思想感情的诗歌和具有综合性艺术功能、善于概括生活真理... 近三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园地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这特别表现在最善于迅速地反映现实、最能集中鲜明地表达作者对某种社会现象的看法的短篇小说,最富有战斗性、最能直接表达人民思想感情的诗歌和具有综合性艺术功能、善于概括生活真理的戏剧,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这是广大作家在粉碎“四人帮”,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冲破林彪、“四人帮”设置的层层禁区、打碎重重枷锁之后,思想得到了解放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创作 革命现实主义 人民生活 四人帮 人民群众 人物形象 革命作家 优良作风 反映现实 社会主义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现实主义的胜利——评刘心武《班主任》等六篇短篇小说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高福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79年第2期25-29,共5页
刘心武同志继《班主任》(《人民文学》一九七七年第十一期)以后,又陆续发表了《没有讲完的课》(《人民文学》一九七八年第四期)、《穿米黄色大衣的青年》(《北京文艺》一九七八年第五期)、《爱情的位置》(文艺丛书《十月》一九七八年第... 刘心武同志继《班主任》(《人民文学》一九七七年第十一期)以后,又陆续发表了《没有讲完的课》(《人民文学》一九七八年第四期)、《穿米黄色大衣的青年》(《北京文艺》一九七八年第五期)、《爱情的位置》(文艺丛书《十月》一九七八年第一期)、《面对着祖国大地》、(《鸭绿江》一九七八年第八期)、《醒来吧,弟弟》(《中国青年》一九七八年第二期)等几个短篇,作者完全摒弃了“四人帮”的“帮规”、“帮法”,遵循从生活出发的原则,在这六个短篇中,塑造了真实可信的时代英雄,歌颂、赞美了社会主义光明,并大胆地触及了现实,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和对生活的深邃思考,提出了千百万人关心的社会问题,无情地暴露和有力地批判了“四人帮”毒害青年一代、腐蚀人灵魂的罪恶。它是文化大革命以来,特别是粉碎“四人帮”以来,我国短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是革命现实主义的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现实主义 班主任 刘心武 短篇小说 四人帮 重要收获 文化大革命 小说创作 现实生活 中国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主席的詩詞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学习毛主席詞詩的一点體会 被引量:2
19
作者 景生澤 岐国英 《人文杂志》 1960年第4期48-57,共10页
伟大的毛澤东同志,是当代最杰出的馬克思列宁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杰出的革命領袖,同时也是当代卓越的文艺理論家和詩人。一如他領导中国革命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他也領导中国革命文艺沿着工农兵方向,在胜利中不断前进。一... 伟大的毛澤东同志,是当代最杰出的馬克思列宁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杰出的革命領袖,同时也是当代卓越的文艺理論家和詩人。一如他領导中国革命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他也領导中国革命文艺沿着工农兵方向,在胜利中不断前进。一九五八年五月,毛澤东同志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議上,提出了革命的現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結合的艺术方法,这是对全部文学历史經驗的科学总結,是对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論的創造性的發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主席 中国人民 中国革命文艺 革命理想 工农兵 长征 革命现实主义 英雄气概 革命浪漫主义 战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辩证结合 被引量:2
20
作者 蒋茂礼 《文史哲》 1979年第6期43-50,共8页
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以下简称两结合创作方法)是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五八年三月提出来的。对于这一创作方法,从它提出到现在的二十多年当中,除了有“四人帮”一伙别有用心的破坏和篡改之外,就我们革命文艺队伍内... 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以下简称两结合创作方法)是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五八年三月提出来的。对于这一创作方法,从它提出到现在的二十多年当中,除了有“四人帮”一伙别有用心的破坏和篡改之外,就我们革命文艺队伍内部来说,对它的讨论和探索,也有各种不同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结合创作方法 革命现实主义 革命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精神 文艺创作 社会主义文艺 辩证结合 现实生活 生活真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