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革命现实主义对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改造 |
陈晨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2
|
论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美学基础 |
马新国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2
|
|
3
|
革命现实主义征程中的最初足迹——论周立波早期的评论活动和文艺思想 |
吴肇荣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84 |
1
|
|
4
|
只有革命现实主义才能反映生活的本质吗 |
李魂
|
《电影文学》
|
1982 |
1
|
|
5
|
试论马克思早期的革命现实主义历史观点 |
梅荣政
刘德厚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82 |
0 |
|
6
|
真实性与倾向性要有机地结合起来——谈革命现实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
段前文
|
《社会科学研究》
|
1984 |
0 |
|
7
|
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有强大的生命力 |
陆一帆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3 |
0 |
|
8
|
革命现实主义的戏剧大师──悼念白尘恩师 |
周特生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9
|
论茅盾革命现实主义文学观与苏联文学的影响 |
阙国虬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7 |
0 |
|
10
|
闻一多的诗歌美学观及其发展演变——从积极浪漫主义到革命现实主义的美学历程 |
龙泉明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91 |
0 |
|
11
|
还是要提倡革命现实主义 |
|
《文艺理论研究》
|
1981 |
0 |
|
12
|
恢复与发扬革命现实主义的传统——记长影召开的第二次创作会议 |
|
《电影文学》
|
1982 |
0 |
|
13
|
坚持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
边善基
|
《电影文学》
|
1982 |
0 |
|
14
|
关于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
李佩华
|
《编辑之友》
|
1981 |
0 |
|
15
|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运动中的革命现实主义 |
王福湘
|
《中国文学研究》
|
1991 |
0 |
|
16
|
在革命现实主义道路上不停地跋涉——试论周立波创作的发展道路 |
吴肇荣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80 |
0 |
|
17
|
革命现实主义的胜利——读三年来文学创作的一点感想 |
吴德辉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0 |
0 |
|
18
|
革命现实主义的胜利——评刘心武《班主任》等六篇短篇小说 |
吴高福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79 |
5
|
|
19
|
毛主席的詩詞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学习毛主席詞詩的一点體会 |
景生澤
岐国英
|
《人文杂志》
|
1960 |
2
|
|
20
|
略论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辩证结合 |
蒋茂礼
|
《文史哲》
|
1979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