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治与革命意识形态 被引量:1
1
作者 侯惠勤 郭榛树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5-129,共5页
对于社会主义法治目标的这一重要意识形态基础的冲击,主要来自两大挑战,一是“后意识形态”思潮对于法治国家政治倾向性的冲击;二是社会主义失误而造成的对于革命意识形态建设性的怀疑。因此,把握当代民主政治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充分发... 对于社会主义法治目标的这一重要意识形态基础的冲击,主要来自两大挑战,一是“后意识形态”思潮对于法治国家政治倾向性的冲击;二是社会主义失误而造成的对于革命意识形态建设性的怀疑。因此,把握当代民主政治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充分发掘马克思主义法哲学思想,乃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过程中一项极富时代意义和创新价值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建设 中国 革命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 民主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能的力量——性在革命意识形态中的处境 被引量:3
2
作者 艾伟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3-138,共6页
革命曾经是狂暴而壮阔的,具有无与伦比的先锋性和感召力。在革命过程中人性展现出无限的可能性和巨大的能量,革命的历史是泥沙俱下的,也是鱼龙混杂的,它的底部律动着个人的心跳,混杂着个人的理想、野心和私欲。
关键词 革命意识形态 力量 本能 感召力 先锋性 可能性 混杂 个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歌谣运动与革命意识形态话语建构——以中央苏区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永华 钟以瑞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2期12-23,共12页
歌谣不仅是艺术演唱的形式,还是政治教化的工具。肇始于土地革命初期的红色歌谣运动,是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一场政治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红色歌谣运动的过程中,运用声音符号的叙事方式将其革命话语渗透到红色歌谣的创作、传播中,... 歌谣不仅是艺术演唱的形式,还是政治教化的工具。肇始于土地革命初期的红色歌谣运动,是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一场政治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红色歌谣运动的过程中,运用声音符号的叙事方式将其革命话语渗透到红色歌谣的创作、传播中,通过规约声音与听觉系统达到传播革命意识形态的目的,推动了革命意识形态话语在苏区范围内的建构,新的意识形态逐渐进入苏区民众生活,而这对于实现苏区民众的政治动员、推动马克思主义在苏区的传播、转变苏区社会风貌产生了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苏区 红色歌谣运动 革命意识形态 话语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意识形态创新的具体机制
4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01-301,共1页
萧功秦在《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四期中撰文《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创新的历史考察》指出,中国后全能主义政治的意识形态发展,采取的不是抛弃革命意识形态的传统资源,而是通过对传统意识形态符号的重新诠释,来实现意识形态对新时... 萧功秦在《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四期中撰文《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创新的历史考察》指出,中国后全能主义政治的意识形态发展,采取的不是抛弃革命意识形态的传统资源,而是通过对传统意识形态符号的重新诠释,来实现意识形态对新时期的适应。这种传统内部的创造性转化的具体机制是,在革命意识形态概念的资源库中,寻找能包容发展性、开放性同时又能满足意识形态对执政党的合法性保护功能的,最有助于表达改革开放理念的符号元素,并使这些概念元素脱离原有的革命话语的有机体板块,经过新的糅合与处理,构成新的话语,以此来适应新时期的意识形态功能需要。一方面,来源于传统意识形态的这些元素,成功保持了意识形态的革命权威性,调动了意识形态在人们心目中的权威影响力,以利于改革开放充分利用革命意识形态的合法性资源,并保持与革命传统的连续性。另一方面,运用重新处理的这些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意识形态 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 《天津社会科学》 合法性资源 传统资源 全能主义政治 意识形态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重审与革命历史叙事的精神重构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姝 《当代文坛》 CSSCI 2008年第3期72-75,共4页
关键词 革命历史 历史叙事 现代性 精神 革命意识形态 新历史小说 90年代以来 革命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解放区文学大众话语形态的历史考察
6
作者 杜霞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7-99,共3页
大众话语是解放区文学的主流叙事方式,但解放区文学中大众话语的浮现并不代表着“大众”已经在文化上已经占据了主体位置。在革命意识形态的绝对权威笼罩下,解放区文学中的“大众”仍然只是被言说的对象,因此,解放区文学的大众话语是一... 大众话语是解放区文学的主流叙事方式,但解放区文学中大众话语的浮现并不代表着“大众”已经在文化上已经占据了主体位置。在革命意识形态的绝对权威笼罩下,解放区文学中的“大众”仍然只是被言说的对象,因此,解放区文学的大众话语是一种话语想象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区文学 革命意识形态 大众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彻底地挣脱:《河岸》与《风和日丽》中的“革命”书写
7
作者 李旺 《扬子江(评论)》 2011年第4期55-58,共4页
对于革命的讲述,包括讲述革命发生和革命如何走向胜利是新的政权建立后对自身进行合法性论证的题中之意。当代文学中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就是这一时代意志的产物。“以革命之名与为了革命”成为一九四九年之后文学话语的“钦定”诉... 对于革命的讲述,包括讲述革命发生和革命如何走向胜利是新的政权建立后对自身进行合法性论证的题中之意。当代文学中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就是这一时代意志的产物。“以革命之名与为了革命”成为一九四九年之后文学话语的“钦定”诉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对负载了革命意识形态的文学的强烈拒斥的“先锋文学”首先开刀的对象却也是革命史讲述的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 书写 革命历史题材 革命意识形态 当代文学 合法性论证 政权建立 文学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歌谣中的阶级话语 被引量:3
8
作者 向德彩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8-128,共1页
在中共领导的革命运动中,革命歌谣是工农群众革命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阶级”话语在其间占据着核心地位。来自革命知识分子的“阶级”“阶级斗争”“革命”等精英话语,与民众日常生活话语及其生活和革命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革命... 在中共领导的革命运动中,革命歌谣是工农群众革命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阶级”话语在其间占据着核心地位。来自革命知识分子的“阶级”“阶级斗争”“革命”等精英话语,与民众日常生活话语及其生活和革命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革命歌谣,不仅深入工农的意识深处成为大众的革命意识形态,而且在革命中实践了这种阶级话语,塑造出符合革命理论的阶级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级话语 革命运动 歌谣 革命意识形态 革命知识分子 革命实践 日常生活 中共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化”与“经典化”——“红色经典”论之五 被引量:2
9
作者 杨经建 郭君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71-176,共6页
“红色经典”既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话语指称,更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进程中一种文学经典化的历史遗产。在确认这种经典化文学遗产价值存在的合理性过程中,一个关键性的话语概念就是“大众化文体”。本文先将“大众化”作为一种“现代性”... “红色经典”既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话语指称,更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进程中一种文学经典化的历史遗产。在确认这种经典化文学遗产价值存在的合理性过程中,一个关键性的话语概念就是“大众化文体”。本文先将“大众化”作为一种“现代性”思想文化现象进行检视,继而从“大众化文体”与革命意识形态、“大众化文体”的“一体两面”的审美言说方式这两个论述层面,解析了“大众化文体”在“红色经典”中的审美构成功能和创作思维机制,并阐释了“红色经典”是如何通过“大众化文体”解读世界、建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经典 大众化文体 革命意识形态 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禁欲主义与中国女性访谈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银河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2-15,共4页
禁欲主义与中国女性访谈录李银河从1994年起,我开始做这项关于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的研究。这项研究所采用的是面对面深入访谈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的主要原因是研究所涉及的领域完全是个人生活史,隐私性很强。如果采用社会学的问... 禁欲主义与中国女性访谈录李银河从1994年起,我开始做这项关于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的研究。这项研究所采用的是面对面深入访谈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的主要原因是研究所涉及的领域完全是个人生活史,隐私性很强。如果采用社会学的问卷方法,很难得到真实的情况。采用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女性 禁欲主义 革命意识形态 知识女性 社会氛围 性压抑 男性化 男孩 理性批判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的“新启蒙”与黎澍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学典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0-79,共10页
黎澍基本上是一个处在“体制”与民间夹缝中的思想家。他与“体制”的那种“入不深出不远离不开”的关系,使得他的思想在上世纪90年代遭到所谓“左”与“右”两种思潮的拒绝。黎澍遭到“左”的拒绝,是因为他对以“革命”本身为目的... 黎澍基本上是一个处在“体制”与民间夹缝中的思想家。他与“体制”的那种“入不深出不远离不开”的关系,使得他的思想在上世纪90年代遭到所谓“左”与“右”两种思潮的拒绝。黎澍遭到“左”的拒绝,是因为他对以“革命”本身为目的的“革命意识形态”的反省与审查。而黎澍在90年代的被拒绝,主要是因为他的“激进主义”和“反传统”的“新启蒙”立场。几乎无条件无限制地欢迎“现代”而鄙弃“传统”,是黎澍等“新启蒙主义”者的基本倾向。今天看来,“新启蒙”思潮的确“为整个国家的改革实践提供了意识形态的基础”,但思想理论上的“新启蒙”时代毕竟又已经过去,而且,“新启蒙主义”的思想理论也暴露出种种局限。关键词:传统;新启蒙;革命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新启蒙 革命意识形态 文化保守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届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研究组稿工作坊”综述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志军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3-126,共4页
作为现当代中国的重要文化形态,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型塑革命意识形态、推动政治社会发展和促进思想文化转型等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历史作用,是深入理解中共党史的重要历史和文化元素,理应成为中共党史学科的基础研究对象。经过几年的学... 作为现当代中国的重要文化形态,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型塑革命意识形态、推动政治社会发展和促进思想文化转型等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历史作用,是深入理解中共党史的重要历史和文化元素,理应成为中共党史学科的基础研究对象。经过几年的学术调研和组稿尝试,《中共党史研究》于2019年初在中共党史的学科范畴下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研究”栏目(征稿启事和组稿要求发表在2019年第1期),但从征稿情况来看,仍然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史学 史学史研究 组稿 工作坊 中共党史学科 《中共党史研究》 综述 革命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南电影中的女性主体风格
13
作者 卢劲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28-31,共4页
越南虽然是电影小国,但其电影却深有超越时代局限性的创作传承以及特殊的文化内涵。文章所指的"越南电影"是一个外延较广泛的文化概念,它首先包括越南独立之后,以越南电影制片厂为首的越南国产电影制作机构拍摄的本土题材的... 越南虽然是电影小国,但其电影却深有超越时代局限性的创作传承以及特殊的文化内涵。文章所指的"越南电影"是一个外延较广泛的文化概念,它首先包括越南独立之后,以越南电影制片厂为首的越南国产电影制作机构拍摄的本土题材的越南民族电影,这类电影以传播革命意识形态的战争类型片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制片厂 越南电影 国产电影 类型片 主体风格 革命意识形态 越南民族 创作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