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色基因与艺术谱系:革命历史电影情感史考察 被引量:4
1
作者 朱婧雯 《艺术传播研究》 CSSCI 2023年第3期78-87,共10页
我国表现革命斗争与反抗的历史主题的电影,自20世纪30年代“新兴电影运动”以来已成为一个独特且重要的电影类型。但无论是“红色”所代表的历史语境,还是其具象化的政治修辞,都还未充分强调“红色电影”特别是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作为电... 我国表现革命斗争与反抗的历史主题的电影,自20世纪30年代“新兴电影运动”以来已成为一个独特且重要的电影类型。但无论是“红色”所代表的历史语境,还是其具象化的政治修辞,都还未充分强调“红色电影”特别是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作为电影本身的艺术性质。电影艺术的诉求在于对观众的“情绪唤醒”,而这种鲜明的意识导向和创作范式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具有独特的影像价值甚至审美意义。寻求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对民族艺术基因的跨时代承续,离不开“情感史”视角下对其价值体系的再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历史电影 情感史 红色基因 艺术谱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历史叙事与现实主义表征
2
作者 黄亚利 徐锦 《戏剧之家》 2025年第1期122-124,共3页
长久以来,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在我国的电影生产中始终别具一格并经久不衰。从“十七年”时期的《青春之歌》《南征北战》等电影对革命胜利的激情表现,到20世纪90年代的《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对革命进程的... 长久以来,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在我国的电影生产中始终别具一格并经久不衰。从“十七年”时期的《青春之歌》《南征北战》等电影对革命胜利的激情表现,到20世纪90年代的《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对革命进程的客观呈现和评价,到21世纪《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等主旋律大片取得的成功,再到新时代《长津湖》《革命者》《志愿军》等新式主流电影对革命理想和革命情怀的讴歌与呼唤,我们不仅看到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史,也看到了一部声色瑰丽的银幕革命史。这些影片近乎全景式地描绘了党和国家以及民族命运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显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本文将立足现实主义视阈,分析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在实证与史诗、想象与诗意、艺术真实与政治抒情等方面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历史题材电影 历史叙事 现实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中的道具运用研究
3
作者 何新星 《文学艺术周刊》 2025年第1期48-51,共4页
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作为民族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丰富的视听语言展现了中国近现代革命历史。在以人物为中心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中,道具在影片叙事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1921》《辛亥革命》《建党伟业》等经典革命历... 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作为民族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丰富的视听语言展现了中国近现代革命历史。在以人物为中心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中,道具在影片叙事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1921》《辛亥革命》《建党伟业》等经典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中的道具运用,根据革命历史题材电影道具类型,探究道具在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中的具体呈现。道具作为一种视觉语言,可以作为人物思想、情感的外在呈现,亦可以作为情节的内涵发挥构建情节、推动情节与丰富情节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历史题材电影 《建党伟业》 《辛亥革命 道具运用 视听语言 影片叙事 中国近现代 视觉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英雄叙事及其嬗变的时代症候 被引量:5
4
作者 申朝晖 周明豫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6-31,共6页
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是主流意识形态表达的重要载体,它通过英雄叙事参与国家形象的构筑。新中国成立72年来,英雄叙事历经了三次大的变革,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平民英雄的成长叙事,到改革开放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和历史人物的宏大叙事,... 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是主流意识形态表达的重要载体,它通过英雄叙事参与国家形象的构筑。新中国成立72年来,英雄叙事历经了三次大的变革,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平民英雄的成长叙事,到改革开放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和历史人物的宏大叙事,以及近十年来消费语境下全面开启英雄叙事的柔性表达。从英雄主体的认同迁移,到叙事策略的刚柔运用,革命历史题材电影见证了不同历史时期大众对于革命历史的不同想象,英雄叙事的审美嬗变背后表征了丰富而深刻的历史逻辑和时代症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历史题材电影 英雄叙事 柔性表达 症候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叙事模式嬗变——以《南昌起义》《八月一日》《建军大业》比较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68-70,共3页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作为主旋律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革命历史、强化革命历史记忆、宣传革命历史意义和塑造国家形象等方面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以《南昌起义》《八月一日》和《建国大业》三部影片为例,总结出围绕同一...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作为主旋律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革命历史、强化革命历史记忆、宣传革命历史意义和塑造国家形象等方面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以《南昌起义》《八月一日》和《建国大业》三部影片为例,总结出围绕同一历史事件创作的不同电影所采取的三种叙事模式:文献记录式的历史叙事、人物列传式的历史叙事和以青春命名的历史叙事。考察不同时期创作的同一历史事件题材电影叙事模式的嬗变,以期为未来同一题材电影创作总结可资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 叙事模式 《南昌起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实践——探析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历史性、人民性与艺术性表达 被引量:3
6
作者 孔朝蓬 陈洋 《传媒论坛》 2020年第4期23-23,25,共2页
作为马克思主义学术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自20世纪初进入中国,其理论的丰富、发展与中国近代革命中的文艺创作,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文艺实践具有紧密的关系。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作为当代中国文艺创作... 作为马克思主义学术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自20世纪初进入中国,其理论的丰富、发展与中国近代革命中的文艺创作,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文艺实践具有紧密的关系。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作为当代中国文艺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以来更加多样创作实践,无疑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中国化 革命历史题材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世纪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主题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婕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52-56,共5页
作为主旋律电影的一种主要类型,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最高目标必然是反映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国家政权的政治诉求和思想观念。新世纪以来,多元价值观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坚持继承传统,牢牢把握住政治主题,... 作为主旋律电影的一种主要类型,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最高目标必然是反映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国家政权的政治诉求和思想观念。新世纪以来,多元价值观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坚持继承传统,牢牢把握住政治主题,充分发挥其意识形态导向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执政党政治诉求、政权合法性的反映。与传统主旋律电影革命有所不同的是,历史题材电影还积极弘扬包括爱国主义、革命精神等内涵的民族精神,同时,为了在经济市场化和影视产业化转型中生存与发展,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更着力于人性内涵的表达,努力开掘出更具普世价值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历史题材电影 主旋律电影 民族精神 普世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者·物象·空间: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新突破--对《八佰》《金刚川》的多模态隐喻解读 被引量:7
8
作者 马翱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36-139,共4页
语言学意义上的多模态隐喻是指话语符号隐喻的多样性,其研究范围超越了语言符号,涉及空间、身体、声音、色彩等多个符号,研究意义涉及文化、政治、历史等多个领域。在多模态隐喻的观照下,《八佰》和《金刚川》电影中的他者隐喻、物象隐... 语言学意义上的多模态隐喻是指话语符号隐喻的多样性,其研究范围超越了语言符号,涉及空间、身体、声音、色彩等多个符号,研究意义涉及文化、政治、历史等多个领域。在多模态隐喻的观照下,《八佰》和《金刚川》电影中的他者隐喻、物象隐喻以及空间隐喻,分别表征为多元叙事与身份证明、具体物象与个人话语、多地共生与现代想象,并凸显为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历史题材电影 他者隐喻 物象隐喻 空间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月围城》的“革命叙事”
9
作者 刘小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84-85,共2页
在中国电影发展到以"大片时代"和"票房为王"为特征的新的历史阶段后,曾经独领风骚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进入了艰难的调整期,如何在主流价值观、艺术表现和票房收入之间寻求微妙的平衡是此类电影所面临的共同难题。这样的背景下,《十... 在中国电影发展到以"大片时代"和"票房为王"为特征的新的历史阶段后,曾经独领风骚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进入了艰难的调整期,如何在主流价值观、艺术表现和票房收入之间寻求微妙的平衡是此类电影所面临的共同难题。这样的背景下,《十月围城》的"革命"主题和在商业上取得的成功提供了一条可行的出路,即对人性的尊重,对革命的差异化和多样化书写,对历史盲点区的重新审视和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月围城》 叙事策略 革命历史题材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