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表情模仿中的情绪感染及其生理同步
1
作者 林代春 王光亚 +1 位作者 王艳梅 崔丽弦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321,共9页
本研究基于情绪感染的模仿-反馈机制,探究真实社会互动过程中,对情绪表达者的动态表情模仿是否引发互动双方的情绪感染及生理同步机制。结果发现,与对照任务相比,模仿任务中情绪接收者、表达者的主观报告情绪状态趋于一致;互动双方的心... 本研究基于情绪感染的模仿-反馈机制,探究真实社会互动过程中,对情绪表达者的动态表情模仿是否引发互动双方的情绪感染及生理同步机制。结果发现,与对照任务相比,模仿任务中情绪接收者、表达者的主观报告情绪状态趋于一致;互动双方的心率同步性、心率变异性同步性显著高于对照任务。结果表明,情绪接收者对情绪表达者动态表情的模仿能够导致情绪感染,并引起情绪表达者、接收者之间的生理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感染 动态面部表情 生理同步 模仿-反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重性抑郁症患者识别动态面部表情的神经基础的fMRI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姚志剑 杜经纶 +7 位作者 谢世平 卢青 曹燕翔 王丽 刘海燕 刘文 张宁 滕皋军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58-264,共7页
目的:利用事件相关设计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汉族女性抑郁症患者明确和不明确识别动态面部表情的神经基础。方法:以15例女性重性抑郁症患者为病例组(抑郁组),与之相匹配的健康者为对照组,利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在明确和不明确识别... 目的:利用事件相关设计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汉族女性抑郁症患者明确和不明确识别动态面部表情的神经基础。方法:以15例女性重性抑郁症患者为病例组(抑郁组),与之相匹配的健康者为对照组,利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在明确和不明确识别动态面部表情时激活脑区的差异,设对比有差异(P<0.001,未校正)的体素范围(K值)≥10为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组在明确识别动态喜悦表情时右枕中回、右顶下小叶、左中央后回、右中央前回、右楔前叶活动增高,而右顶上小叶、左顶上小叶等区域活动降低;抑郁组在不明确识别动态喜悦表情时右顶下小叶活动增高,而右楔叶、右中央后回、左顶上小叶等区域活动降低。(2)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组在明确识别动态悲伤表情时右枕中回、左中央后回、左楔前叶活动增高,而左额中回活动降低;抑郁组在不明确识别动态悲伤表情时左梭状回、右中央前回、右楔前叶、左颞上回、左缘上回、边缘叶(两侧海马旁回、左后扣带回)、皮质下区以及中脑等区域活动增高,而右中央后回、颞叶等区域活动降低。结论:抑郁症患者和正常对照在识别喜悦情绪时,与情绪产生的相关脑区活动无明显差异,脑区激活的主要差异表现为明确状态下感知面部运动能力降低,而在不明确状态时却增强;而患者在识别悲伤表情时都表现为情绪产生相关脑区活动增强,而情绪调节相关脑区活动减弱,这种异常在无意识状态下(不明确条件下)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 面部动态表情 抑郁症 磁共振成像 明确识别 不明确识别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重性抑郁症患者识别动态面部表情情绪偏向性的fMRI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曹燕翔 姚志剑 +6 位作者 谢世平 滕皋军 吴婷 武欣 杜经纶 刘海燕 王丽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65-270,共6页
目的:抑郁症患者存在负性认知模式,本研究旨在探讨男性抑郁症患者识别动态面部表情情绪偏向性的神经基础。方法:利用1.5T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系统检测12名男性抑郁症患者及相匹配的12名健康男性识别悲伤、喜悦及中性面部表情视频时的脑部... 目的:抑郁症患者存在负性认知模式,本研究旨在探讨男性抑郁症患者识别动态面部表情情绪偏向性的神经基础。方法:利用1.5T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系统检测12名男性抑郁症患者及相匹配的12名健康男性识别悲伤、喜悦及中性面部表情视频时的脑部反应。功能MRI原始图像数据经转化格式,SPM2软件处理,配对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抑郁症患者明确识别喜悦情感(识别喜悦表情-识别中性表情)时活动增加的脑区有右枕中回(BA37)、左额中回(BA6)、左顶下小叶(BA40)、左中央前回(BA6)、左中央后回(BA2),而活动降低的脑区有左颞上回(BA38)、左颞中回(BA21)、右额下回(BA10)。明确识别悲伤情感(识别悲伤表情-识别中性表情)时活动增加的脑区包括右额中回(BA6)、左扣带回(BA31),右梭状回(BA20)、右中央后回(BA2)。但正常对照较抑郁症患者在悲伤情绪的识别中未发现显著激活增强的脑区。结论:抑郁症患者明确识别动态面部表情的神经基础与正常对照存在差异,表现为需要更多脑区参与情绪刺激的识别,尤其在悲伤情绪识别中,情绪相关脑区活动增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核磁共振 动态面部表情 抑郁症 男性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真实感的情绪化虚拟人研究
4
作者 位雪岭 侯进 吴志明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852-3857,共6页
针对现有的虚拟说话人面部表情比较单一,表情和动作不能很好地协同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建立具有真实感的情绪化虚拟人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三参数产生,保持和消退来对动态面部表情进行仿真,采用融合变形技术合成融合多元素复杂的表情,... 针对现有的虚拟说话人面部表情比较单一,表情和动作不能很好地协同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建立具有真实感的情绪化虚拟人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三参数产生,保持和消退来对动态面部表情进行仿真,采用融合变形技术合成融合多元素复杂的表情,然后以人类心理学的统计数据为依据来对眼部和头部动作进行设计,使虚拟人看起来更加逼真,最后分析了外在条件相机位置、光照对增加虚拟人真实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建立的虚拟人不仅逼真自然且富有感情,而且语音、动态面部表情、眼动和头动达到了很好的协调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面部表情 情绪化 融合变形 人类心理学 协调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