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因果干预的无偏面部动作单元识别
1
作者 邵志文 陈必宽 +3 位作者 祝汉城 周勇 姚睿 马利庄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312-3321,共10页
面部动作单元(Action Unit,AU)识别是计算机视觉与情感计算领域的热点课题.AU识别属于多标签二分类任务,目前面临着标签不均衡等挑战.现有的主流算法利用AU之间的关联,通过调整采样率和AU的权重来进行标签重均衡化.然而,这些方法仅仅使... 面部动作单元(Action Unit,AU)识别是计算机视觉与情感计算领域的热点课题.AU识别属于多标签二分类任务,目前面临着标签不均衡等挑战.现有的主流算法利用AU之间的关联,通过调整采样率和AU的权重来进行标签重均衡化.然而,这些方法仅仅使模型预测时从偏向出现频率高的标签转为偏向出现频率低的标签,并未解决偏置问题.根据出现频率的高低可将AU划分为头类和尾类,公平对待每一类是实现AU无偏识别的关键.本文引入因果推理理论,提出基于因果干预的无偏化方法(Causal Intervention for Unbiased facial action unit recognition,CIU),以解决多AU间不均衡的问题.通过调整不平衡域和平衡但不可见域上的经验风险实现模型的无偏性.大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在基准数据集BP4D、DISFA上超越已有的方法,其中在DISFA上超越当前最先进方法1.1%,且可以学习到无偏的特征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果推理 无偏性 面部动作单元识别 多标签二分类 标签不均衡 经验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面部动作单元感知的三维人脸重建算法 被引量:2
2
作者 章毅 吕嘉仪 +1 位作者 兰星 薛健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76-2191,共16页
三维人脸重建在计算机视觉及动画领域是一项重要任务,它可以为人脸多模态应用提供三维模型结构和丰富的语义信息.然而,单目二维人脸图像缺乏深度信息,预测的三维模型参数不够可靠,从而导致重建效果不佳.提出采用与模型参数高度相关的面... 三维人脸重建在计算机视觉及动画领域是一项重要任务,它可以为人脸多模态应用提供三维模型结构和丰富的语义信息.然而,单目二维人脸图像缺乏深度信息,预测的三维模型参数不够可靠,从而导致重建效果不佳.提出采用与模型参数高度相关的面部动作单元和人脸关键点作为桥梁,引导模型相关参数回归,以解决单目人脸重建的不适定问题.基于人脸重建的现有数据集,提供一套完整的面部动作单元半自动标注方案,并构建300W-LP-AU数据集.进而提出一种结合动作单元感知的三维人脸重建算法.该算法实现端到端的多任务学习,有效降低了整体训练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提升三维人脸重建性能,重建的人脸模型具有更高的保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动作单元 人脸关键点 三维人脸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义关系引导的面部动作单元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冠彬 张锐斐 +1 位作者 朱鑫 林倞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922-2941,共20页
面部动作单元分析旨在识别人脸图像每个面部动作单元的状态,可以应用于测谎,自动驾驶和智能医疗等场景.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普及,面部动作单元分析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面部动作单元分析可以分为面部动作单元检测... 面部动作单元分析旨在识别人脸图像每个面部动作单元的状态,可以应用于测谎,自动驾驶和智能医疗等场景.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普及,面部动作单元分析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面部动作单元分析可以分为面部动作单元检测和面部动作单元强度预测两个不同的任务,然而现有的主流算法通常只针对其中一个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些方法通常只专注于设计更复杂的特征提取模型,却忽略了面部动作单元之间的语义相关性.面部动作单元之间往往存在着很强的相互关系,有效利用这些语义知识进行学习和推理是面部动作单元分析任务的关键.因此,通过分析不同人脸面部行为中面部动作单元之间的共生性和互斥性构建了基于面部动作单元关系的知识图谱,并基于此提出基于语义关系的表征学习算法(semantic relationship embedded representation learning,SRERL).在现有公开的面部动作单元检测数据集(BP4D、DISFA)和面部动作单元强度预测数据集(FERA2015、DISFA)上,SRERL算法均超越现有最优的算法.更进一步地,在BP4D+数据集上进行泛化性能测试和在BP4D数据集上进行遮挡测试,同样取得当前最优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动作单元分析 深度学习 计算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例的面部动作单元识别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上飞 薛佳 王煦法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95-199,共5页
本文提出基于事例的交互式遗传算法进行面部动作单元识别的算法,将用户的比较能力融入到搜索过程,快速检索到与待识别图像匹配的事例图像,从而实现动作单元的半自动识别。该方法不需抽取图像特征,因而可用于识别非控制成像条件下自发面... 本文提出基于事例的交互式遗传算法进行面部动作单元识别的算法,将用户的比较能力融入到搜索过程,快速检索到与待识别图像匹配的事例图像,从而实现动作单元的半自动识别。该方法不需抽取图像特征,因而可用于识别非控制成像条件下自发面部图像或图像序列中的动作单元,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实用性。文中采用16幅受控成像条件下收集的简单图像进行实验,单独AU的平均识别率达到77.5%,AU组合的平均相似度为82.8%。采用10幅有干扰的非受控成像条件下收集的复杂图像进行实验,单独AU的平均识别率为82.8%,AU组合的平均相似度为93.1%。相对于特征脸算法,本文算法的平均识别率和相似度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式遗传算法 面部动作单元 自动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面部动作单元识别算法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德勋 虞慧群 范贵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9-276,共8页
面部动作单元识别任务是理解人脸表情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但因为类别极度不平衡和属于多标签分类等问题,给算法设计带来了不小的困难。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面部动作单元识别算法。首先,基于迁移学习理论,以人脸识别任务... 面部动作单元识别任务是理解人脸表情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但因为类别极度不平衡和属于多标签分类等问题,给算法设计带来了不小的困难。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面部动作单元识别算法。首先,基于迁移学习理论,以人脸识别任务为目标驱动,使用大规模数据集预训练卷积网络,使模型具有提取人脸抽象特征的能力;其次,设计了一个根据分类置信度来动态加权样本损失大小的目标函数,使得模型更关注于优化少数类样本;最后,结合多标签共现关系拟合和人脸关键点回归两个相关任务,联合训练模型并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CK+和MMI数据集上能有效提升分类正确率与F1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动作单元识别 迁移学习 类别不平衡 动态加权损失 多任务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GBoost算法的面部特征对轻度认知障碍风险的预测作用
6
作者 戚馨如 宋玉磊 +5 位作者 吕玉婵 殷海燕 张薛晴 张洁昕 徐桂华 柏亚妹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5-99,共5页
目的初步构建预测轻度认知障碍(MCI)风险的机器学习模型,为医护人员早期快速筛查轻度认知障碍提供参考。方法2024年7-9月,采用便利采样法选取南京市2个街道老年人294人,通过OpenFace 3.0提取受试者观看快乐、中性、悲伤视频的面部特征,... 目的初步构建预测轻度认知障碍(MCI)风险的机器学习模型,为医护人员早期快速筛查轻度认知障碍提供参考。方法2024年7-9月,采用便利采样法选取南京市2个街道老年人294人,通过OpenFace 3.0提取受试者观看快乐、中性、悲伤视频的面部特征,将其显著性面部特征分别归类为快乐、中性、悲伤、快乐+中性、快乐+悲伤、中性+悲伤、快乐+中性+悲伤7种面部特征组合。以特征组合作为输入变量,是否患有MCI作为结局变量,按照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构建XGBoost的机器学习模型。运用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得分和曲线下面积(AUC-ROC)值评价判别效能,并对预测效果较优的面部特征组合模型进行SHAP分析。结果两组面部特征比较,MCI组在观看快乐视频产生的面部特征AU04_AUI、AU06_AUI、AU10_AUP和AU12_AUP与非MCI组有显著差异;MCI组在观看中性、悲伤视频分别产生的9种、8种面部特征与非MCI组有显著差异(均P<0.05)。各面部特征组合构建的XGBoost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0.6,其中悲伤最高(0.71)。悲伤视频的面部特征构建的XGBoost模型SHAP结果显示排名前3的预测因子是AU04_AUI、AU20_AUP、AU07_AUI。结论初步构建基于面部特征的XGBoost机器学习模型,旨在辅助早期阶段识别MCI的风险,实现MCI风险的早期预警与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轻度认知障碍 面部特征 面部动作单元 机器学习模型 XGBoost算法 老年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边缘计算的情绪识别系统 被引量:4
7
作者 钱甜甜 张帆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638-643,共6页
近年来,边缘计算和人工智能结合的模式越来越流行。面部动作单元(ActionUnit)检测分析是一种通过分析局部面部区域中某些原子肌肉运动的线索来识别面部表情的方法。根据面部特征点的检测,可以计算出AU的值,然后通过对这些AU值进行分类... 近年来,边缘计算和人工智能结合的模式越来越流行。面部动作单元(ActionUnit)检测分析是一种通过分析局部面部区域中某些原子肌肉运动的线索来识别面部表情的方法。根据面部特征点的检测,可以计算出AU的值,然后通过对这些AU值进行分类来进行实时情绪检测。然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由于传输面部动作单元特征数据网络的开销巨大,这会给在生产中的通信网络带来新的挑战,因此可以选择使用树莓派,实验中设计了基于轻量级边缘计算的分布式系统,优化了数据传输和组件部署。将部分计算任务转移到服务器附近,前端和后端处理模式分开可以有效缩短往返延迟,从而完成复杂的计算任务,并提高可靠性,大规模连接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计算 面部动作单元 树莓派 分布式计算 情绪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