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染色体4q35和10q26易位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苏全喜 张成 +4 位作者 曾缨 卢锡林 刘晓蓉 王展航 朱燕珍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6-196,共1页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Facioscapulohumeral musculardystrophy,FSHD)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4q35上3.3kb Kpn Ⅰ串联重复单位不同拷贝数缺失与FSHD发病相关.10q26与4q35上(均含p13E-11探针结合位点)具有高度同源序列,两者间容易发生易位.
关键词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 染色体易位 分子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染色体4q35和10q26的易位 被引量:3
2
作者 苏全喜 张成 +4 位作者 曾缨 卢锡林 刘晓蓉 王展航 朱燕珍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81-584,共4页
目的了解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facioscapulohumeralmusculardystrophy,FSHD)患者及中国正常人群中染色体4q35和10q26易位的分布状况。方法采用BglⅡ-BlnⅠ剂量检测方法,对70名FSHD患者、55名FSHD患者的亲属及52名正常人的染色体4q35和1... 目的了解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facioscapulohumeralmusculardystrophy,FSHD)患者及中国正常人群中染色体4q35和10q26易位的分布状况。方法采用BglⅡ-BlnⅠ剂量检测方法,对70名FSHD患者、55名FSHD患者的亲属及52名正常人的染色体4q35和10q26易位的分布状况进行研究。结果(1)正常人群中4q35和10q26之间总的易位率为19.23%,其中4q35至10q26的易位率为9.62%,10q26至4q35的易位率为9.62%。(2)FSHD患者中4q35和10q26之间总的易位率为18.57%,其中4q35至10q26的易位率为12.86%,10q26至4q35的易位率为5.71%。结论在中国正常人群与FSHD患者中,染色体4q35和10q26之间较频繁地发生易位,两组之间的易位率差异没有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 染色体易位 分子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的早期诊断与症状前诊断 被引量:8
3
作者 曾缨 苏全喜 +2 位作者 张为西 卢锡林 张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 对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 (FSHD)进行早期诊断和症状前诊断。方法 以p1 3E1 1为探针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 5例疑诊FSHD病人及 36例高危人群进行基因诊断。结果  5例疑诊病人均得到确诊 ,在 36例高危人群中发现 8例症... 目的 对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 (FSHD)进行早期诊断和症状前诊断。方法 以p1 3E1 1为探针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 5例疑诊FSHD病人及 36例高危人群进行基因诊断。结果  5例疑诊病人均得到确诊 ,在 36例高危人群中发现 8例症状前患者。结论 对有家族史的仅有双侧面瘫或一侧面瘫的病人 ,以及FSHD高危人群应及早进行基因诊断和症状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 早期诊断 状前诊断 高危人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分子学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林晓丹 何君洁 +2 位作者 陈万金 王柠 王志强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573-577,共5页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FSHD)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以面肌、肩胛带肌和上臂肌群肌无力和肌萎缩发病,逐渐累及躯干肌群和下肢肌群,临床异质性较高,预后相对较好。临床分型包括FSHD1型和FSHD2型,前者与4q35区域D4Z4串联重复序列缺失有关,...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FSHD)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以面肌、肩胛带肌和上臂肌群肌无力和肌萎缩发病,逐渐累及躯干肌群和下肢肌群,临床异质性较高,预后相对较好。临床分型包括FSHD1型和FSHD2型,前者与4q35区域D4Z4串联重复序列缺失有关,其上游简单序列长度多态性和下游特殊等位序列4qA/4qB具有选择致病性。4q35区域DNA低甲基化启动表观遗传效应,使D4Z4串联重复序列内DUX4基因去抑制致异常表达,导致多种肌细胞损害效应。后者由DNA甲基化调控基因——SMCHD1基因突变所致。支持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是毒性功能获得性疾病学说,为其治疗研究提供重要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 基因 突变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1型患者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相关分析
5
作者 李欢 陈秋 +5 位作者 林金福 廖子钰 王倞 利婧 朱瑜龄 张成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36-342,共7页
目的探讨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1型(FSHD1型)患者临床表型、基因型及二者之间的关联性。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经单分子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共确诊25例FSHD1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基因型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按肌肉受累部位... 目的探讨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1型(FSHD1型)患者临床表型、基因型及二者之间的关联性。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经单分子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共确诊25例FSHD1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基因型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按肌肉受累部位进行年龄校正临床严重程度评分(CSS),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比较不同D4Z4拷贝数患者年龄校正CSS评分差异,Spearman秩相关分析FSHD1型患者4qA的D4Z4拷贝数与年龄校正CSS评分及发病年龄之间的关联性。结果D4Z4拷贝数为2~3个患者年龄校正CSS评分高于D4Z4拷贝数为4~6个者;D4Z4拷贝数目与年龄校正CSS评分呈负相关(r=-0.619,P=0.001),而与发病年龄呈正相关(r=0.516,P=0.012)。结论FSHD1型患者4qA的D4Z4拷贝数与临床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基因型对疾病严重程度具有提示意义,同时存在除基因型外可影响其临床严重程度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 基因 DNA拷贝数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研究进展史
6
作者 张成 李欢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99-311,共13页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FSHD)是临床常见遗传性肌肉病,分为FSHD1型和FSHD2型。Southern blotting法是FSHD1型常用诊断方法,分子梳技术是更为简便易行的新兴检测方法。推测FSHD发病机制可能与复杂的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因素有关,以DUX4...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FSHD)是临床常见遗传性肌肉病,分为FSHD1型和FSHD2型。Southern blotting法是FSHD1型常用诊断方法,分子梳技术是更为简便易行的新兴检测方法。推测FSHD发病机制可能与复杂的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因素有关,以DUX4基因表达异常为较公认的分子学机制,而4q区域D4Z4串联重复序列整倍缺失亦参与其发生与发展。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针对发病机制的精准治疗如毒性DUX4蛋白清除的新兴治疗方法已取得一定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 分子诊断技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和脐血干细胞联合移植治疗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3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单鸿 杨晓凤 +5 位作者 王红梅 吴雁翔 张轶斌 许忆峰 吕乃武 崔激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143-2145,共3页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PBSC)和脐血干细胞联合移植治疗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FSHD)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6月至2009年7月对31例FSHD患者进行自体PBSC移植治疗,设自身治疗前后对照方法进行疗效观察,31例患者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PBSC)和脐血干细胞联合移植治疗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FSHD)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6月至2009年7月对31例FSHD患者进行自体PBSC移植治疗,设自身治疗前后对照方法进行疗效观察,31例患者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5~10μg/(kg·d),皮下注射5d,第6天用COBE6.1Spectra Version采集单个核细胞92~131mL,单个核细胞数量(9.28±3.51)×109,CD34+细胞(2.88±1.30)%,CD133+细胞(1.89±0.76)%,将单个核细胞制备成(1.8~3.3)×108/mL细胞悬液,移植于患者的四肢肌肉内;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CMSCs),采集脐带血80~160mL,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并诱导分化为CMSCs。将CMSC制备成(1.0~4.8)×107细胞悬液,缓慢输入周围静脉内,每周1次,共3次。结果:干细胞移植后3、6、9、12个月观察患者的酶学、肌电图、双大腿肌肉磁共振、肌力的变化。25例(81%)例患者移植后末梢循环改善、食欲及体重增加,ADL评分较移植前均有不同程度增加(P﹤0.01),肌力不同程度得到提高。17例(55%)酶学较移植前降低。14例(45%)患者复查肌电图波幅有不同程度增高,多相波减少。结论:自体外周血和脐血干细胞联合移植,对肌肉组织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可使80%的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运动及肌力增加,酶学不同程度下降,此种方法安全可靠、依从性好,无移植免疫反应,是治疗FSHD的一种新方法,远期疗效尚在观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 外周血干细胞 脐血干细胞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面肩肱肌营养不良症小鼠模型的建立
8
作者 陈昊 孟茹 +6 位作者 蒋凌东 刘雯雯 安君 吴思惠 张沁欣 张军 胡平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25年第7期968-979,共12页
目的利用Myf6-CreERT2小鼠与FLExDUX4小鼠构建面肩肱肌营养不良症(facioscapulohumeral muscular dystrophy,FSHD)转基因小鼠,并采用他莫昔芬诱导构建FSHD疾病小鼠模型。方法利用Myf6-CreERT2半合子小鼠与FLExDUX4半合子小鼠杂交获得双... 目的利用Myf6-CreERT2小鼠与FLExDUX4小鼠构建面肩肱肌营养不良症(facioscapulohumeral muscular dystrophy,FSHD)转基因小鼠,并采用他莫昔芬诱导构建FSHD疾病小鼠模型。方法利用Myf6-CreERT2半合子小鼠与FLExDUX4半合子小鼠杂交获得双转基因杂合子小鼠(M6D4/+),在3周龄时使用他莫昔芬诱导该小鼠表达全长DUX4(DUX4-fl),通过9周龄时小鼠体质量变化、四肢抓力、倒置网格实验、骨骼肌占体质量比、骨骼肌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天狼星红染色及免疫荧光、实时荧光定量PCR、骨骼肌RNA-seq等实验评估该疾病模型。结果成功获得双转基因杂合子小鼠(M6D4/+),9周龄时该小鼠与对照组相比,在生理方面表现出体质量增加下降、四肢抓力及耐力下降、骨骼肌比重下降;组织病理方面出现中央核肌纤维增多、肌束纤维化程度增高等骨骼肌受损表现;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DUX4及其靶向基因在骨骼肌中表达明显上调;RNA-seq结果显示免疫调节、IL-6、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基因的表达上调,骨骼肌发育和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下调。结论M6D4/+小鼠很好地模拟了FSHD的骨骼肌表型,是一种良好的FSHD动物模型,可用于FSHD的致病机制及干预、治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 DUX4 Myf6 骨骼 小鼠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