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面肌痉挛责任血管识别与微血管减压术疗效分析(附65例报告) 被引量:5
1
作者 舒航 陈光忠 +5 位作者 李昭杰 詹升全 林晓风 周东 曾少建 唐凯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85-687,共3页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在原发性面肌痉挛治疗中的疗效,为指导诊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65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的一般资料、责任血管和外科手术方法及效果等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65例病例中,发病率右侧...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在原发性面肌痉挛治疗中的疗效,为指导诊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65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的一般资料、责任血管和外科手术方法及效果等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65例病例中,发病率右侧:左侧=1.2∶1。总计70条责任血管,动脉接触45条,动脉压迫22条,静脉接触与压迫3条。2条责任血管者5例(7.7%),小脑前下动脉28例次,小脑后下动脉25例次,椎动脉压迫9例次,基底动脉压迫5例次,静脉压迫者3例次。59例术后1个月内症状完全消失(90.8%);症状改善,但需结合药物控制者6例(9.2%)。术后1个月未见严重并发症。1年以上随访53例,症状完全消失50例。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原发性面肌痉挛理想的治疗手段,进行中长期随访对有效监控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疗效微血管减压术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2
作者 史德志 樊炼 +1 位作者 高觉民 胡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40-1742,共3页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效果,分析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手术中及手术后的并发症及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6月64例神经电生理监测下MVD治疗的面肌痉挛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效果,分析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手术中及手术后的并发症及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6月64例神经电生理监测下MVD治疗的面肌痉挛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分析术前影像学资料、术中所见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64例中,术中证实责任血管分别为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PICA)33例,小脑前下动脉(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AICA)27例,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2例,AICA及VA共同压迫2例。面肌抽搐症状术后立即缓解51例,8例经2~6个月后延迟缓解,3例好转,2例未能缓解。并发症发生情况:颅内感染5例,轻面瘫者9例,均经治疗后痊愈,1例发生颅骨骨瓣漂浮,脑脊液漏3例,听力减退5例,听力完全丧失1例。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手术技巧的提高结合神经电生理监测观察面肌旁路传导反应(LSR)波形对责任血管的判定及对减压效果的评估,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 微血管减压 并发症 神经电生理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向晖 刘如恩 冷景兴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2-463,共2页
原发性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是一种无痛性、间歇性、不自主的、无规律的同侧面神经所支配区域内的肌肉强直或阵挛发作。目前关于HFS的发病机制仍存在争议,治疗方法较多。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 原发性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是一种无痛性、间歇性、不自主的、无规律的同侧面神经所支配区域内的肌肉强直或阵挛发作。目前关于HFS的发病机制仍存在争议,治疗方法较多。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由于疗效好、创伤及不良反应小,已成为治疗HFS的最有效方式。我院2008年11月至2011年8月采用MVD治疗206例HFS,疗效满意,现将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 微血管减压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血管减压术对特发性面肌痉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尚明 唐寅达 +3 位作者 郑学胜 杨晓笙 焦伟 李世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08-1611,共4页
目的观察微血管减压术对不同责任血管压迫面神经不同区域的特发性面肌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对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特发性面肌痉挛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48例患者根据责任血管压迫面神经区域的不同分成5组。A组(n=31):血管... 目的观察微血管减压术对不同责任血管压迫面神经不同区域的特发性面肌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对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特发性面肌痉挛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48例患者根据责任血管压迫面神经区域的不同分成5组。A组(n=31):血管压迫桥沿沟段;B组(n=59):血管压迫脑干移行段;C组(n=47):血管压迫出脑干段;D组(n=28):血管压迫脑池段;E组(n=383):多区域联合压迫。观察手术疗效,完全缓解和绝大部分缓解视为治疗有效。结果术后随访0.5~2年。治疗有效率A组为96.8%,B组为96.6%,C组为97.8%,D组为96.4%,E组为94.5%。各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无完全性面瘫、颅内血肿形成、术后听力丧失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病例。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的首选方法,全程有序探查责任血管及充分减压是提高手术治愈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 微血管减压 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的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邵启节 种衍军 +2 位作者 段德义 张志强 程启龙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2-123,共2页
目的 探讨影响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远期疗效的因素及提高疗效的方法。方法 分析 2 5 3例随访 13~ 144个月 (平均 73个月 )的资料。结果 痉挛消失 2 32例 (91 7% ) ,痉挛部分缓解 10例 (4 % ) ,痉挛复发 11例 (4 3% )。痉挛复... 目的 探讨影响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远期疗效的因素及提高疗效的方法。方法 分析 2 5 3例随访 13~ 144个月 (平均 73个月 )的资料。结果 痉挛消失 2 32例 (91 7% ) ,痉挛部分缓解 10例 (4 % ) ,痉挛复发 11例 (4 3% )。痉挛复发者再手术时发现遗漏压迫血管、减压材料移动是造成手术失败及复发的原因。结论 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 ,不遗漏面神经根附近的责任血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 微血管减压 随访 远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舌咽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疗效 被引量:4
6
作者 刘俊 周政 +2 位作者 何家全 杨辉 张可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0期1810-1811,共2页
目的 对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舌咽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疗效进行总结分析 ,以利提高对舌咽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7 0 3 -2 0 0 3 0 3对 8例舌咽神经痛和 2 8例面肌痉挛患者进行微血管减压手术的治疗效果。结... 目的 对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舌咽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疗效进行总结分析 ,以利提高对舌咽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7 0 3 -2 0 0 3 0 3对 8例舌咽神经痛和 2 8例面肌痉挛患者进行微血管减压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出院时疼痛及痉挛完全消失 2 8例 ,改善 6例 ,无效 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减压 舌咽神经痛 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327例的疗效 被引量:4
7
作者 别小华 王茂德 +1 位作者 常树林 王安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1661-1664,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时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经过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检查后,对有血管压迫者的327例面肌痉挛患者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随诊比较疗效,分析手术操作与手术并发症的关系。结果:术后症状立即消失256例,1...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时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经过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检查后,对有血管压迫者的327例面肌痉挛患者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随诊比较疗效,分析手术操作与手术并发症的关系。结果:术后症状立即消失256例,1周内消失29例,1个月内消失21例,半年内消失9例,1年内消失1例,观察1年7例症状减轻,无效2例,复发2例;49例发热,6例脑脊液漏,29例有迟发性面瘫,7例听力丧失,4例轻微共济失调。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方法,正确的手术方式有助于减少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 微血管减压 磁共振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的手术策略 被引量:18
8
作者 朱晋 管宏新 +4 位作者 仲骏 李世亭 杨晓笙 周秋梦 焦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93-1396,共4页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的策略。方法以9例实施MVD手术的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三维时间飞跃(3D-TOF)序列技术经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脑血管病变情况;分析术中所见...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的策略。方法以9例实施MVD手术的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三维时间飞跃(3D-TOF)序列技术经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脑血管病变情况;分析术中所见、手术疗效及随访结果。结果术前MRI显示粗大扭曲的椎动脉(VA)偏向患侧,甚至对侧VA也移位至患侧。术中见VA直接同时压迫面神经和三叉神经3例,小脑前下动脉(AICA)和小脑后下动脉(PICA)上抬间接压迫面神经和三叉神经5例,PICA和小脑上动脉(SCA)分别压迫面神经和三叉神经1例。术后,8例患者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症状即刻消失,1例术后3个月症状完全消失;1例术后1周疼痛缓解。所有患者随访未见复发。结论粗大移位的VA通常是导致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的直接或间接责任血管。MVD成功的关键是从后组颅神经开始解剖,逐渐将VA向下移位,而不是简单地在神经和血管间塞入垫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 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 椎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托烷司琼在预防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后恶心呕吐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栋梁 宋海栋 +6 位作者 郝庆沛 方继侠 刘波 周景儒 焦风 范存刚 刘如恩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评价术中联合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和托烷司琼对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疗效。方法以2019年1月至6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手术的4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以下2组:(... 目的评价术中联合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和托烷司琼对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疗效。方法以2019年1月至6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手术的4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以下2组:(1)A组(n=242):诱导前静脉滴注2 ml生理盐水,手术结束时静脉滴注托烷司琼5 mg;(2)B组(n=243):诱导前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手术结束时静脉滴注托烷司琼5 mg。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后0~24 h和24~48 h PONV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的补救治疗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史、体质量指数、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病史、手术侧别、PONV史、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患者在0~24 h和24~48 h的PONV发生率分别为35.5%和18.2%,均明显高于B组患者的18.5%(χ2=7.331,P=0.007)和8.2%(χ2=4.364,P=0.037)。A组患者0~24 h和24~48 h加强止吐药物的比例分别为15.2%和8.7%,均明显高于B组患者的5.3%(χ2=5.327,P=0.021)和2.0%(χ2=4.432,P=0.035)。结论术中联合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和托烷司琼可以有效预防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后PONV的发生,其效果优于单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托烷司琼 痉挛 微血管减压 后恶心呕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肌痉挛行微血管减压术并发远隔部位出血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芳 陈璐 +2 位作者 沈雁蓉 吕燕 何敏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46-47,54,共3页
总结9例面肌痉挛行微血管减压术并发远隔部位出血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警惕远隔部位出血的高危人群,早期识别术后远隔部位出血的先兆,紧急处置不同类型的远隔部位出血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的目标血压管理,做好硬膜下引流管的护... 总结9例面肌痉挛行微血管减压术并发远隔部位出血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警惕远隔部位出血的高危人群,早期识别术后远隔部位出血的先兆,紧急处置不同类型的远隔部位出血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的目标血压管理,做好硬膜下引流管的护理,落实个性化心理护理。本组患者经过积极处理,神经功能逐渐恢复,均好转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 微血管减压 远隔部位 出血 高血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术后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倪红斌 梁维邦 +2 位作者 姚亮 徐武 韦永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10期937-939,共3页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面肌痉挛术后并发症原因及处理。方法对2000年12月~2007年3月我院207例面肌痉挛行MVD术后进行1年以上的随访,观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恢复情况。结果无一例死亡,15例(7.2%)...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面肌痉挛术后并发症原因及处理。方法对2000年12月~2007年3月我院207例面肌痉挛行MVD术后进行1年以上的随访,观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恢复情况。结果无一例死亡,15例(7.2%)在术后1周内出现脑脊液漏皮下积液,给予加压包扎(13例),穿刺抽吸后加压包扎并头高脚低位(2例)处理后出院时积液基本消失,48例(23.2%)出现面瘫,20例(9.7%)出现听力下降,12例(5.8%)出现耳鸣。术后随访1~7.3年,(4.2±2.7)年,无一例发生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面瘫及耳鸣患者全部恢复,10例(4.8%)仍有听力障碍,其中6例(2.9%)为耳聋。结论脑脊液漏、皮下积液、面瘫、耳鸣、听力下降是MVD的主要并发症,脑脊液漏、皮下积液、面瘫、耳鸣可逆转,听力障碍是远期主要的并发症,术中注重操作技巧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减压 痉挛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肌痉挛行微血管减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美蓉 马亚红 +1 位作者 庾莉萍 俞文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21期46-47,63,共3页
目的总结开颅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对125例行微血管减压术的面肌痉挛患者,术后加强对病情观察及护理,做好出院宣教。结果本组125例面肌痉挛患者中,112例术后即刻治愈、6例迟发缓解、4例术后症状缓解,3例无效,... 目的总结开颅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对125例行微血管减压术的面肌痉挛患者,术后加强对病情观察及护理,做好出院宣教。结果本组125例面肌痉挛患者中,112例术后即刻治愈、6例迟发缓解、4例术后症状缓解,3例无效,无一例死亡。结论通过加强术后病情观察,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干预,可减少面肌痉挛行开颅微血管减压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减压 痉挛 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辅助下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舒航 陈光忠 +5 位作者 李昭杰 詹升全 曾少建 林晓风 周东 唐凯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97-2299,共3页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在原发性面肌痉挛治疗中的疗效,为指导诊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2006年以来收治,并经神经内镜辅助行微血管减压术的30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的一般资料、责任血管和手术效果等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0例病例中,...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在原发性面肌痉挛治疗中的疗效,为指导诊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2006年以来收治,并经神经内镜辅助行微血管减压术的30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的一般资料、责任血管和手术效果等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0例病例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36~59岁(平均51.1岁)。发病率右侧:左侧=1.18:1。总计39条责任血管中,动脉接触25条,动脉压迫6条,静脉接触与压迫8条。2条责任血管者9例(30%),小脑前下动脉16例次,小脑后下动脉10例次,椎动脉压迫3例次,基底动脉压迫2例次,静脉压迫者8例次。随访时间1月至2年。28例术后1月内症状完全消失(93.3%),另2例术后症状改善,需结合药物控制(6.7%),其中1例术后3月症状消失,无需服用药物。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动脉性血管接触是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主要发病原因,神经内镜辅助下微血管减压术是其理想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 神经内镜 微血管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围套式与常规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漆松涛 朱蔚林 张喜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96-1900,共5页
目的探讨全程围套式与常规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和显微操作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两种微血管减压方式治疗65例面肌痉挛患者的术中情况、显微操作技术及结果。按手术方式不同分a组30例,b组35例。按起病时年龄分为c组<40岁27... 目的探讨全程围套式与常规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和显微操作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两种微血管减压方式治疗65例面肌痉挛患者的术中情况、显微操作技术及结果。按手术方式不同分a组30例,b组35例。按起病时年龄分为c组<40岁27例,d组>40岁38例。结果术中a、b两组均发现面神经受压迫有4种模式:单纯接触型,压迫型,黏连包绕型,无明确责任血管型;责任血管包括动脉、静脉、混合性,血管袢;c组术中多见蛛网膜增厚,d组多见血管的构筑改变而致血管解剖移位;a组总有效率80%,复发率13.3%。b组总有效率97.1%,复发率2.9%;并发症随访1年以上未恢复者a组:耳鸣、听力下降10%,共济失调6.7%,面瘫10%;b组:耳鸣、听力下降2.9%,面瘫2.9%。结论全程围套式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更安全、有效;全程解剖分离面神经自进出脑干区域(rootentry/exit zone,REZ)至内听道口,识别责任血管和可疑被压迫部位,置入Teflon棉对面神脑池段全程围套式包裹,避免损伤颅神经和细小穿支血管是影响疗效和减少复发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减压 全程围套式减压 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芳 古巧芳 何燕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3期44-45,51,共3页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0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微血管减压术。结果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本组患者疗效为优者89...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0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微血管减压术。结果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本组患者疗效为优者89例,占89%;疗效为良者9例,占9%;无效者2例;总有效率为98.0%。无一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术前的心理辅导和术后细致的观察与护理是确保手术效果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 微血管减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椎动脉相关性面肌痉挛 被引量:3
16
作者 向晖 冷景兴 +1 位作者 闵飞祥 刘如恩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05-507,共3页
目的总结椎动脉相关性面肌痉挛的显微血管减压手术经验。方法2008年10月~2019年10月,对78例椎动脉相关责任血管的面肌痉挛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术前均行MRI 3D-SPACE序列及MRA检查,提示手术区见粗大的血管影,术中证实均为椎动脉相关性责... 目的总结椎动脉相关性面肌痉挛的显微血管减压手术经验。方法2008年10月~2019年10月,对78例椎动脉相关责任血管的面肌痉挛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术前均行MRI 3D-SPACE序列及MRA检查,提示手术区见粗大的血管影,术中证实均为椎动脉相关性责任血管。结果术中探查明确责任血管为椎动脉7例,椎动脉合并小脑前下动脉39例,椎动脉合并小脑后下动脉23例,椎动脉合并小脑前下动脉及小脑后下动脉9例。术后症状均消失,其中术后立即消失72例,1~6个月消失6例。术后术侧听力下降2例,均在术后6个月内恢复;面瘫1例,术后3个月恢复;张口、吞咽受限1例,1周恢复。无出血、感染、死亡。随访1年,症状均消失,无复发,无并发症。结论面肌痉挛患者术前行MRI 3D-SPACE及MRA检查有助于术前判断责任血管类型,并给术者探查责任血管提供心理准备。充分探查、逐步减压和适度的垫棉植入是保证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 椎动脉 微血管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组脑神经间隙入路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合并面肌痉挛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江力 俞文华 +6 位作者 杜权 董晓巧 王昊 车志豪 沈永锋 杜垣锋 陈景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51-754,共4页
目的:探讨通过后组神经间隙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相关性面肌痉挛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6年7月南京医... 目的:探讨通过后组神经间隙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相关性面肌痉挛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6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杭州医院治疗的166例面肌痉挛患者,按照Ubogu和Zaidat的标准,42例患者符合VBD诊断标准,为VBD组,其余124例患者为常规组,手术方法及术者无差异。结果:VBD组与常规组在年龄及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VBD组整体治愈率90.5%,术后并发症包括手术同侧迟发面瘫1例,听力下降1例,术后延迟缓解率11.9%。常规组整体治愈率92.7%,术后并发症包括手术同侧面瘫2例,听力下降3例,耳鸣2例,饮水呛咳1例,无菌性脑膜炎1例,术后延迟缓解率1.61%。两组在治愈率方面疗效相似(P=0.638);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5);但VBD组延迟缓解率较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VBD导致桥小脑角空间狭小,使得手术难度显著增加。MVD从后组颅神经间隙进入进行架桥式操作,可以降低椎动脉对面神经的张力,进而抬起椎动脉,寻找真正责任血管,有效避免小血管的遗漏和分支的损伤。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效果与常规组相仿。VBD合并面肌痉挛患者术后有一定的延迟缓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 微血管减压 后组颅神经间隙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术后护理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晓飞 张晶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24期30-31,共2页
对35例三叉神经痛和10例面肌痉挛患者采用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88.9%,随访2.5~3.7年,无复发病例。提出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早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低颅压,并积极预防和护理口唇疱疹、面神经麻痹、外展神经暂时性... 对35例三叉神经痛和10例面肌痉挛患者采用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88.9%,随访2.5~3.7年,无复发病例。提出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早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低颅压,并积极预防和护理口唇疱疹、面神经麻痹、外展神经暂时性麻痹、听力减退等并发症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痉挛 微血管减压 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肌痉挛颅内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2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冯璞 韩宏彦 +3 位作者 陈国强 陈军 敖强 左焕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3849-3850,共2页
病例1患者女,59岁,因"阵发性左侧颜面部抽搐7年"于2008年3月6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5年,右眼青光眼术后5年。入院诊断左侧面肌痉挛。于3月10日上午9:00~11:40,在全麻下行显微血管减压术。
关键词 微血管减压 痉挛 急性肺栓塞 后并发 神经 颅内 入院诊断 高血压病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的诱发肌电图监测和评估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善泉 万杰青 +4 位作者 郑彦 殷玉华 李晓雄 金萍茜 罗其中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面神经诱发肌电图对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MVD)治疗的术中监测作用和术后疗效的评估。方法对26例典型面肌痉挛患者,于MVD术前、术中、术后,经皮刺激痉挛侧(手术侧)面神经下颌缘支,记录诱发同侧眼轮匝肌肌电位(... 目的探讨面神经诱发肌电图对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MVD)治疗的术中监测作用和术后疗效的评估。方法对26例典型面肌痉挛患者,于MVD术前、术中、术后,经皮刺激痉挛侧(手术侧)面神经下颌缘支,记录诱发同侧眼轮匝肌肌电位(MD-OC反应)变化,并以正常侧作对照检查。结果26例术前均记录到痉挛侧MD-OC反应,在术中操作不同阶段,21例见MD-OC反应消失,术后1周至3个月随访此21例,痉挛完全消失12例,明显减退5例,MD-OC反应不复存在,部分减轻4例再记录到MD-OC反应。另术中、术后均记录到MD-OC反应的5例,症状则无改善。结论面神经诱发肌电图用于MVD术中监测和预后判断,有其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 诱发电图 微血管减压 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