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天山喀什背斜东倾伏端的生长演化和地貌响应:基于地质地貌、地震反射剖面和磁性地层数据的综合分析
1
作者 何鹏宇 李涛 +1 位作者 陈竹新 陈杰 《地震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9-383,共15页
喀什背斜位于西南天山喀什前陆冲断带的前缘,以北与阿图什背斜相望,向西和明尧勒背斜相接。前人对该背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表出露部分,而对隐伏于地下的倾伏端研究较少。文中利用深度-隆升面积法对横切背斜东倾伏端的地震剖面进行了分... 喀什背斜位于西南天山喀什前陆冲断带的前缘,以北与阿图什背斜相望,向西和明尧勒背斜相接。前人对该背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表出露部分,而对隐伏于地下的倾伏端研究较少。文中利用深度-隆升面积法对横切背斜东倾伏端的地震剖面进行了分析,获得以下几方面认识:1)背斜东倾伏端的生长受距地表约6.8km的古近系滑脱层控制。2)沿地震剖面,背斜总缩短量为(882±79)m,生长过程中有面积约3.4km^(2)的物质流入剖面。3)通过对生长地层的分析和已有的磁性地层学结果,估算剖面处背斜生长起始时间约为距今2.1Ma,缩短速率恒定约为0.4mm/a;由于背斜东倾伏端在距今约2.1Ma开始生长,因此整个背斜开始生长的时间早于距今2.1Ma。4)剖面处背斜隆升速率可能大致恒定在约0.4mm/a,也可能在距今约1.6Ma时由之前的约0.1mm/a增大至之后的约0.4mm/a;由于隆升速率一直小于沉积速率,背斜并未在地表形成地形起伏。文中研究表明,对隐伏地下的背斜倾伏端的解析可对滑脱层位置、缩短和隆升历史、生长起始时间及生长过程中是否有盈余面积加入等进行准确限定,以此可对整个背斜的生长演化进行更为完整可靠的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 喀什背斜 倾伏端 生长地层 滑脱褶皱 深度-隆升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滑脱构造分析及深层背斜判识 被引量:9
2
作者 陈竹新 雷永良 +2 位作者 胡英 王丽宁 杨庚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5-274,共10页
基于滑脱褶皱正演模型的分析,提出在时间域地震剖面中开展多滑脱构造分析和深层背斜真实性判识的方法,主要包括利用均匀速度场对时间偏移地震剖面进行时深转换、对获得的伪深度域剖面进行构造解释和测量、利用测量的构造起伏面积和深度... 基于滑脱褶皱正演模型的分析,提出在时间域地震剖面中开展多滑脱构造分析和深层背斜真实性判识的方法,主要包括利用均匀速度场对时间偏移地震剖面进行时深转换、对获得的伪深度域剖面进行构造解释和测量、利用测量的构造起伏面积和深度开展分段相关关系分析。基于构造起伏面积-深度相关关系可开展构造层划分、滑脱面和构造缩短量厘定以及深层构造真假判识。构造起伏面积-深度的分段性是多滑脱构造的典型特征,而面积-深度的线性不相关可指示地层未褶皱变形或存在假背斜构造。在不考虑面积-深度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分段的斜率可指示各滑脱构造层的差异缩短量;相邻分段的交点指示了滑脱面与参考面的间距,进而厘定原始时间域剖面中的滑脱面位置。该方法的提出有助于深入挖掘和利用时间域地震资料、明确复杂构造区的地质结构和评估深层勘探目标风险等,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和川东褶皱带应用后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滑脱构造 背斜 时间域地震剖面 面积-深度法 复杂构造区 准噶尔盆地南缘 川东褶皱带中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玛扎塔格构造带深层构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庚兄 尹宏伟 +3 位作者 汪伟 贾东 王斌 李长圣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19-830,共12页
玛扎塔格构造带位于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和巴楚隆起交界处,是和田河气田的主要储集构造带,石油地质条件优越。尽管前人对该地区做了大量研究,但由于其复杂构造变形严重影响了下部构造的地震成像,无法在地震剖面上直接识别出深部构造形... 玛扎塔格构造带位于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和巴楚隆起交界处,是和田河气田的主要储集构造带,石油地质条件优越。尽管前人对该地区做了大量研究,但由于其复杂构造变形严重影响了下部构造的地震成像,无法在地震剖面上直接识别出深部构造形态,其断裂带形成机制及深部展布形态仍存在争议。而深部构造的认识与油气勘探效益密切相关。本文基于面积-深度法对玛扎塔格构造带典型地震剖面进行量化分析,通过剖面浅层结构预测其深层构造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玛扎塔格中构造层构造变形主要受到深层基底断裂控制,而不是以中寒武统膏盐层为滑脱层的薄皮滑脱构造变形。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和演化历史,深层基底断裂可能是前寒武纪拉张环境形成正断层的再活化。②玛扎塔格深部断裂的发育对该区域油气分布有重要的影响。玛扎塔格构造带油气资源丰富,目前主力油气层位于盐上碳酸盐储层,而中下寒武统是塔西南区域重要的烃源岩,中寒武统膏盐层作为一种有效的盖层,在区内连续分布。切穿膏盐层的深层基底断裂有利于沟通盐下烃源岩和盐上储层,有利于该区域的浅部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积-深度法 滑脱层 基底卷入断层 反转构造 玛扎塔格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