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光亮面积百分比表征岩石结构面粗糙度
1
作者 刘丹 钟祯 +1 位作者 陶志刚 毛玉铤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为简化抗剪强度计算过程,通过光亮面积百分比(BAP)计算结构面三维粗糙度。该方法以天然板岩结构面为研究对象,选取起伏差异较大的表面形貌区域,分别提取4组不同取样对象的点云数据,复现Surfer和Matlab计算结构面BAP值的粗糙度提取原方... 为简化抗剪强度计算过程,通过光亮面积百分比(BAP)计算结构面三维粗糙度。该方法以天然板岩结构面为研究对象,选取起伏差异较大的表面形貌区域,分别提取4组不同取样对象的点云数据,复现Surfer和Matlab计算结构面BAP值的粗糙度提取原方法。结果表明,取样手段不同,各向异性分析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且该方法获取的精度和实现效率均较低。针对不同软件应用该方法进行灰度分析时的差异性,提出了一种Matlab一体式的BAP优化分析方法;进一步对比Matlab中配置的Shaderel和Surfer 2种函数条件下的光源模拟结果,发现前者灰度图更清晰,计算该光源条件下的BAP值并结合公式量化评价三维粗糙度JRC^(3D)值,对比分析4种试样形状下JRC3D和θ_(max)^(*)/(C+1)值的各向异性统计特征,验证该方法的适用性,对边坡稳定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面 粗糙度 各向异性 光亮面积百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盂骨缺损的评估:缺损面积百分比与缺损宽度百分比实际测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武永刚 张海龙 +1 位作者 郝亚飞 姜春岩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34-838,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肩盂骨缺损面积百分比和缺损宽度百分比之间的差别以及观察者之间测量一致性的对比,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缺损评估参考。方法:2016年3月到2017年1月,将我院运动损伤科手术治疗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69例患者纳入本研究,... 目的:通过比较肩盂骨缺损面积百分比和缺损宽度百分比之间的差别以及观察者之间测量一致性的对比,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缺损评估参考。方法:2016年3月到2017年1月,将我院运动损伤科手术治疗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69例患者纳入本研究,三位主治医师分别测量其肩盂缺损宽度百分比和缺损面积百分比,间隔3月后再次测量,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评价测量的一致性。根据第一次测量的平均缺损宽度百分比将患者分为四组,分别是5%~10%、10%~15%、15%~20%、20%~25%,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之间缺损面积百分比和缺损宽度百分比的平均差值。结果:观察者之间(inter-observer)缺损面积百分比测量ICC是(0.557,0.513),缺损宽度百分比测量ICC是(0.446,0.374)。同一观察者两次(intra-observer)缺损面积百分比测量ICC在0.585~0.713之间,同一观察者两次缺损宽度百分比测量ICC在0.523~0.666之间。取第一次测量三位观察者的平均值进行分析,平均缺损宽度百分比从6.5%到21.4%,四组缺损宽度百分比和缺损面积百分比差值的平均值不全相等(P=0.003)。缺损宽度百分比平均比缺损面积百分比大4.67%,其中第一组平均大3.54%,第二组和第三组平均大5.02%和4.64%,第四组平均大4.66%。第一组和第二组、第一组和第三组有显著性差别,而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别。结论:对于肩关节前方不稳定患者的肩盂缺损评估,缺损面积百分比测量的一致性好于按缺损宽度百分比的测量,同一观察者两次测量的一致性好于不同观察者测量之间的一致性。缺损宽度百分比的评估平均比按缺损面积百分比的评估高4.67%。缺损宽度百分比在10%以上时,这种差别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盂 缺损面积百分比 缺损宽度百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束点云中复杂河道断面地形的自动提取方法
3
作者 李启涛 张世明 +1 位作者 孙振勇 郑亚慧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34,共5页
针对水下地形复杂、多波束点云数据量冗余、无拓扑结构、密度分布不均匀,高效率、高精度提取河道断面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DP算法的多波束点云中复杂河道断面地形的自动提取方法。该方法根据河道场景内点云的空间分布特征剔... 针对水下地形复杂、多波束点云数据量冗余、无拓扑结构、密度分布不均匀,高效率、高精度提取河道断面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DP算法的多波束点云中复杂河道断面地形的自动提取方法。该方法根据河道场景内点云的空间分布特征剔除噪点;通过桩点将点云分割成线性数据结构体,并转换到独立坐标系内,实现点云断面提取与组织管理;分析断面曲线与拟合曲线的亲和度,保留形态特征点和平滑点、剔除冗余点,完成断面形态精化。定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自动化程度高、形态特征点保留完整、冗余度有效降低。定量评价表明:面积差百分比平均值为0.02%、冗余度降低百分比平均值为80.85%,在降低数据冗余度的同时,河道断面形态、面积精度未受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束点云 河道断面 DP算法 面积百分比 冗余度降低百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鲁甸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分布规律与特征 被引量:8
4
作者 陶媛 胡凯衡 +2 位作者 田永中 葛永刚 陈兴长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84-93,共10页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Ms6.5级地震,地震诱发大量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等次生山地灾害.结合现场调查,通过遥感图像共解译次生山地灾害点235处,灾害面积约8.59 km2.基于GIS空间分析方法,利用次生山地灾害面积...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Ms6.5级地震,地震诱发大量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等次生山地灾害.结合现场调查,通过遥感图像共解译次生山地灾害点235处,灾害面积约8.59 km2.基于GIS空间分析方法,利用次生山地灾害面积百分比及中心点密度2个参数,研究次生山地灾害分布规律与地震的关系;同时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岩性、距河流距离等因子统计分析了地形、岩层及河流对次生山地灾害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区次生山地灾害面积百分比约为0?79%,中心点密度约为0.2个·km-2.结果表明:次生山地灾害点的排列受 NE 向昭通—鲁甸主断裂控制,63?83%的次生山地灾害发生在发震断裂带2-8 km 范围内,距震中越远,次生山地灾害发育率越低;次生山地灾害集中分布在1000-1200 m高程之间和35°-45°坡度范围内,而20°-30°坡度范围内次生山地灾害中心点密度和面积百分比最大;碳酸盐岩等硬岩地层上次生山地灾害最为发育,而软岩地层中多引发高陡坡次生山地灾害;次生山地灾害整体上沿牛栏江呈线状分布,随着距河流距离的增加,其发生概率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甸地震 次生山地灾害 空间分布 中心点密度 面积百分比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滑断裂型地震诱发的滑坡在断裂两盘的空间分布差异 被引量:24
5
作者 许冲 徐锡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32-540,共9页
以玉树地震滑坡为实例,选择高程、坡度、坡向、坡位、水系、地层岩性、同震地表破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8个因子,以地震滑坡面积百分比(LAP)与滑坡点密度(LND)为指标,研究走滑断裂型地震诱发滑坡在断裂两盘的空间分布差异。在分析... 以玉树地震滑坡为实例,选择高程、坡度、坡向、坡位、水系、地层岩性、同震地表破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8个因子,以地震滑坡面积百分比(LAP)与滑坡点密度(LND)为指标,研究走滑断裂型地震诱发滑坡在断裂两盘的空间分布差异。在分析这些影响因子的断裂两盘的差异的基础上,基于LAP与LND两个指标详细分析断裂两盘每个因子内部级别滑坡发育的情况。结果表明,总体上北盘的滑坡较南盘发育,除了个别因子级别内南北盘滑坡差别较大外,大部分表现为南北盘滑坡分布情况类似。总之,玉树地震滑坡在断裂两盘的空间分布基本类似,只是在某些因子分级内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裂 玉树地震滑坡 空间分布差异 滑坡点密度 滑坡面积百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0℃下长期时效对17-4PH不锈钢动态断裂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均 邹红 +3 位作者 伍晓勇 杨宏山 邱绍宇 沈保罗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3-248,共6页
利用示波冲击试验系统研究反应堆用17-4PH马氏体不锈钢在使用温度(350℃)下长期(约11 000 h)时效过程冲击性能和动态断裂韧度的变化规律,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不同时效时间的CharpyⅤ型缺口试样(CVN)的断口形貌。结果表明:该马氏体不锈... 利用示波冲击试验系统研究反应堆用17-4PH马氏体不锈钢在使用温度(350℃)下长期(约11 000 h)时效过程冲击性能和动态断裂韧度的变化规律,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不同时效时间的CharpyⅤ型缺口试样(CVN)的断口形貌。结果表明:该马氏体不锈钢在350℃长期时效的过程中,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其塑性变形能EPL和撕裂能ETE以及冲击功Et均随时效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根据示波冲击曲线获得了该钢的动态断裂韧度KId,其动态断裂韧度也随时效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并在试验的初始阶段下降很快,在试验的中后期下降较为缓慢。另外,该不锈钢的CVN冲击试样断口形貌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由韧性断裂机制的韧窝断裂为主向脆性断裂机制的准解理断裂和穿晶断裂为主变化。这些均说明,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该材料的韧性降低,发生了脆化,且脆化主要发生在试验的初始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4PH不锈钢 等温时效 示波冲击实验 动态断裂韧度 冲击断口剪切面积百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星像点分布的恒星相机在轨检校 被引量:4
7
作者 谢俊峰 江万寿 龚健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71-1276,共6页
由于卫星发射前后以及在轨运行过程中,环境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引起恒星相机参数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星敏感器姿态测量精度下降.将多片空间后方交会方法应用于恒星相机的在轨检校.在利用该方法检校时,实验发现检校结果的精度受到参与检校的... 由于卫星发射前后以及在轨运行过程中,环境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引起恒星相机参数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星敏感器姿态测量精度下降.将多片空间后方交会方法应用于恒星相机的在轨检校.在利用该方法检校时,实验发现检校结果的精度受到参与检校的恒星影像上星像点分布的影响,由此进一步提出了凸包面积百分比准则,该方法自动选取分布较好的影像用于检校,有助于提高检校精度.实验结果证明:基于后方交会进行恒星相机在轨检校时,利用凸包法选取的影像片进行检校的精度明显优于未选片时检校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星相机 在轨检校 后方交会 凸包面积百分比 星像点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增生患者尿流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钟狂飚 蒋先镇 彭长缨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9-101,120,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病程、年龄、排尿前膀胱容量、前列腺移行区指数以及增生腺体间质腺 体面积百分比等各参数与相应的尿流率的关系。方法:对89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运用数字图像分析、经肛B超和尿 流动力学等检查方法测定各参...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病程、年龄、排尿前膀胱容量、前列腺移行区指数以及增生腺体间质腺 体面积百分比等各参数与相应的尿流率的关系。方法:对89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运用数字图像分析、经肛B超和尿 流动力学等检查方法测定各参数的值,用逐步回归法分析尿流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尿流率与排尿前膀 胱容量呈正相关(r=0.477,P<0.01),与增生腺体间质腺体面积百分比亦呈正相关(r=-0.437,P<0.05),而与 年龄、病程和移行区指数没有相关性(P>0.05);所有患者前后3次排尿所得尿流率/排尿前膀胱容量这一参数差 别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尿流率与膀胱容量之比这一参数可用来评价尿量少于200ml前列腺增生患 者排尿方面的改变;对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药物治疗,α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应受到相当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流率 前列腺增生 排尿前膀胱容量 间质腺体面积百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猪颌下腺放射性损伤模型IVIM MRI及与病理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鹏 马婕 +4 位作者 欧阳高雄 左志超 金观桥 苏丹柯 罗宁斌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0-385,共6页
目的:通过IVIM参数与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分析,评估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技术在小型猪颌下腺放射性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只雌性小型猪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采用20Gy(实验组A)、15Gy(实验组B组)和0Gy(对照组)的剂量对三组小型猪的双侧... 目的:通过IVIM参数与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分析,评估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技术在小型猪颌下腺放射性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只雌性小型猪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采用20Gy(实验组A)、15Gy(实验组B组)和0Gy(对照组)的剂量对三组小型猪的双侧颌下腺进行放射线照射建立放疗损伤模型,每只小猪在照射前和照射后第4周末分别行IVIM-MRI扫描,随后对每只猪的双侧颌下腺完成病理学检查。比较照射前、后颌下腺IVIM参数(D、D*和f)值的差异,并分析D值与颌下腺腺泡面积百分比、D*值和f值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结果:照射前、后,对照组中颌下腺各项IVIM参数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和实验组B中颌下腺各项IVIM参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对三组的颌下腺各项IVIM参数、腺泡面积百分比和微血管密度分别进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值与腺泡面积百分比呈负相关(r=-0.639,P=0.004);D*值与MVD呈正相关(r=0.767,P<0.001);f值与MVD呈负相关(r=-0.631,P=0.005)。结论:磁共振IVIM参数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颌下腺的病理性损伤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下腺 放射损伤 磁共振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腺泡面积百分比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GNSS反射信号时-空性能仿真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峰 杨东凯 张波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60-766,共7页
针对星载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反射信号时-空性能问题,该文从1阶统计量角度定义了平均空间覆盖次数、全球覆盖面积百分比和平均回访时间3个衡量星载GNSS反射信号时-空性能的指标,并通过建立GNSS和低轨卫星轨道仿真研究了低轨卫星轨道... 针对星载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反射信号时-空性能问题,该文从1阶统计量角度定义了平均空间覆盖次数、全球覆盖面积百分比和平均回访时间3个衡量星载GNSS反射信号时-空性能的指标,并通过建立GNSS和低轨卫星轨道仿真研究了低轨卫星轨道高度、倾角、升交点赤经以及天线波束对星载GNSS反射信号时-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颗卫星无法满足全球探测的任务需求,当轨道高度为1300 km,倾角为98.7°,天线波束为40°时,平均覆盖次数、平均覆盖面积百分比和平均回访时间分别为1.6,36.5%和8 h;通过单一轨道的卫星组网可有效提高星载GNSS反射信号的时-空性能,当卫星数目为4,高度为635 km,倾角为98.7°,波束宽度为40°时,星载GNSS反射信号的时-空性能指标高于单颗ASCAT卫星24 h覆盖地球65%的指标;当卫星数目增加至8颗时,星载GNSS反射信号可在平均4.5 h内观测地球88.9%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GNSS反射信号 平均空间覆盖次数 平均覆盖面积百分比 回访时间 卫星组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组织对厚规格高强度管线钢DWTT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豪臻 章传国 孙磊磊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25-27,31,共4页
以厚规格X80管线钢为试验对象,通过落锤撕裂试验和显微组织观察,研究了组织中多边形铁素体的含量和晶粒大小对DWTT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多边形铁素体体积含量的增加,DWTT的性能指标-断口剪切面积百分比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 以厚规格X80管线钢为试验对象,通过落锤撕裂试验和显微组织观察,研究了组织中多边形铁素体的含量和晶粒大小对DWTT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多边形铁素体体积含量的增加,DWTT的性能指标-断口剪切面积百分比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且在多边形铁素体含量接近30%时达到峰值。当组织中多边形铁素体含量较多;超过40%以后,多边形铁素体的晶粒大小对DWTT性能有较大影响,晶粒尺寸小的DWTT性能明显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钢 X80 DWTT 断口剪切面积百分比 多边形铁素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秒脉冲激光对表面织构参数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温永美 吴启斌 +1 位作者 侯锁军 李坤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6-49,92,共5页
表面微织构具有良好的减摩作用,刀具表面微织构的应用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针对激光技术在表面微织构制备中的应用,利用红外脉冲纳秒激光雕刻机在YT15刀片表面制备出单脉冲织构、连续线性凹槽织构,分析单脉冲功率及相邻两脉冲光... 表面微织构具有良好的减摩作用,刀具表面微织构的应用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针对激光技术在表面微织构制备中的应用,利用红外脉冲纳秒激光雕刻机在YT15刀片表面制备出单脉冲织构、连续线性凹槽织构,分析单脉冲功率及相邻两脉冲光斑重叠面积百分比对织构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单脉冲织构的直径、深度、重铸层高度、重铸层宽度均增加;随着相邻两脉冲光斑重叠面积百分比增加,连续线性凹槽织构的深度、宽度、重铸层高度均增加,而重铸层宽度减小;与同功率单脉冲织构相比,连续脉冲的织构深度、重铸层高度、重铸层宽度均大于单脉冲织构,连续脉冲的织构宽度小于单脉冲织构直径。该研究为特定尺寸表面微织构制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微织构 单脉冲 激光光斑重叠面积百分比 织构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