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分组密码算法的高面积效率可重构架构 被引量:1
1
作者 杨锦江 曹鹏 杨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39-944,共6页
为了提升安全应用中分组密码算法的面积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粗粒度可重构计算的硬件架构.在可重构架构设计过程中采用了2种优化方案,即利用Benes网络优化可重构计算阵列的层间互联和基于配置信息的使用频度优化配置信息的组织方式.实验... 为了提升安全应用中分组密码算法的面积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粗粒度可重构计算的硬件架构.在可重构架构设计过程中采用了2种优化方案,即利用Benes网络优化可重构计算阵列的层间互联和基于配置信息的使用频度优化配置信息的组织方式.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基于Benes网络的层间互联方案后,可重构阵列中层间互联的面积开销减少了51.61%;采用基于使用频度的配置信息层次化组织方式后,AES分组密码算法和DES分组密码算法的配置时间分别缩短了80%和88%,配置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数分别下降了42%和39%.这2种分组密码算法在该可重构架构上实现的面积效率为同类架构的3.95和1.51倍.因此,所提的2种优化方案能够有效降低面积开销,提高可重构架构的性能,有助于分组密码算法高面积效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密码算法 粗粒度可重构架构 层次化配置 面积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田反九点井网面积波及效率影响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吕栋梁 唐海 +2 位作者 郭粉转 曹峰 段春林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7-153,共7页
根据低渗透油藏面积注水开发的特点,在流管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反九点井网面积波及效率和油井见水时间计算公式,解决了低速非达西渗流不同于达西渗流的面积波及效率理论计算问题。研究表明,低渗透油田反九点井网中... 根据低渗透油藏面积注水开发的特点,在流管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反九点井网面积波及效率和油井见水时间计算公式,解决了低速非达西渗流不同于达西渗流的面积波及效率理论计算问题。研究表明,低渗透油田反九点井网中角井和边井的见水时间和面积波及效率不同,需要对边井和角井采取不同的工作制度以调节水驱均匀程度。为低渗透油藏反九点井网的开发设计和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动压力梯度 低渗透油藏 反九点井网 面积波及效率 见水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流启动压力梯度对低渗透油田四点井网面积波及效率影响 被引量:28
3
作者 郭粉转 唐海 +2 位作者 吕栋梁 曹峰 周科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3-38,共6页
根据低渗透油藏面积注水开发的特点,在四点井网注水单元的基础上建立流管模型,推导出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四点井网面积波及效率及油井见水时间的计算公式.提出低渗透储层四点井网面积注水的未动用因数的概念,用来表征四点井网不同井距和... 根据低渗透油藏面积注水开发的特点,在四点井网注水单元的基础上建立流管模型,推导出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四点井网面积波及效率及油井见水时间的计算公式.提出低渗透储层四点井网面积注水的未动用因数的概念,用来表征四点井网不同井距和注采压差条件下的最终未驱替到的程度;利用油田实例进行计算分析,解决低速非达西渗流不同于达西渗流的面积波及效率理论计算问题,为低渗透油藏开发设计和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动压力梯度 低渗透油藏 四点井网 面积波及效率 见水时间 未动用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流启动压力梯度对低渗透油田五点井网面积波及效率影响 被引量:34
4
作者 郭粉转 唐海 +1 位作者 吕栋梁 曹峰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5-68,共4页
根据低渗透油藏五点井网注水开发的特点,在流管模型和Beckley-Leverett方程的基础上,推导出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五点井网面积波及效率计算公式和油井见水时间的计算公式.利用油田实际生产数据进行计算分析,解决了低速非达西渗流不同于达... 根据低渗透油藏五点井网注水开发的特点,在流管模型和Beckley-Leverett方程的基础上,推导出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五点井网面积波及效率计算公式和油井见水时间的计算公式.利用油田实际生产数据进行计算分析,解决了低速非达西渗流不同于达西渗流的面积波及效率理论计算问题和生产井见水时间的确定问题.该方法可用于定量表征五点井网条件下储层的动用程度,为低渗透油藏开发设计和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启动压力梯度 面积波及效率 见水时间 五点井网 低渗透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点法面积波及效率的简化计算模型 被引量:6
5
作者 刘义坤 唐慧敏 +2 位作者 梁爽 王永平 王凤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9-53,共5页
针对计算面积波及效率的油藏工程法公式繁琐复杂、不便于广泛应用的问题,根据油藏工程法流管模型与渗流机理推导出的理论公式,绘制了五点法井网面积波及效率图版.采用数据量纲归一化、多元回归法,简化计算面积波及效率的理论公式,建立... 针对计算面积波及效率的油藏工程法公式繁琐复杂、不便于广泛应用的问题,根据油藏工程法流管模型与渗流机理推导出的理论公式,绘制了五点法井网面积波及效率图版.采用数据量纲归一化、多元回归法,简化计算面积波及效率的理论公式,建立了注采压差和注采井距的面积波及效率数学模型,拟合精度达到0.9825,与理想模型数值模拟结果相比误差小于5%.实际区块分析结果表明,拟合出的面积波及效率数学模型准确可靠、方便易懂、计算速度快,可以判断有效驱替体系是否建立,为低效区块调整提供直观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田 启动压力梯度 面积波及效率 有效驱替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状交错水平井井网面积波及效率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周瀛 唐海 +2 位作者 吕栋梁 赵春明 廖兴武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2年第5期124-128,共5页
根据低渗透油藏排状交错水平井井网注水开发特点,在流管模型和Beckley-Leverett方程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推导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排状交错水平井井网面积波及效率和油井见水时间的计算公式,解决了低速非达西渗流的面积及效率理论计算问... 根据低渗透油藏排状交错水平井井网注水开发特点,在流管模型和Beckley-Leverett方程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推导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排状交错水平井井网面积波及效率和油井见水时间的计算公式,解决了低速非达西渗流的面积及效率理论计算问题和生产井见水时间的确定问题。理论推导计算结果与油田现场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表明该方法科学、合理,可用于定量表征排状交替水平井井网条件下储层的动用程度,为低渗透油藏开发设计和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非达西渗流 排状交错水平井井网 见水时间 面积波及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裂缝的菱形反九点井网面积波及效率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媛 唐海 +3 位作者 吕栋梁 钟家峻 王胜华 邓筑井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3年第5期8-13,共6页
根据低渗透油藏面积注水开发特点,在流管模型和Beckley-Leverett方程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推导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含裂缝菱形反九点井网面积波及效率和油井见水时间的计算公式,解决了低速非达西渗流不同于达西渗流的面积波及效率理论计... 根据低渗透油藏面积注水开发特点,在流管模型和Beckley-Leverett方程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推导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含裂缝菱形反九点井网面积波及效率和油井见水时间的计算公式,解决了低速非达西渗流不同于达西渗流的面积波及效率理论计算问题和生产井见水时间的确定问题。研究表明,裂缝与注采方向夹角的大小对菱形反九点井网的面积波及效率有较大的影响,因此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从而为低渗透油藏菱形反九点井网的开发设计和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动压力梯度 非达西渗流 裂缝 菱形反九点井网 见水时间 面积波及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裂缝正方形反九点井网面积波及效率影响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舒杰 唐海 +3 位作者 王营营 吕栋梁 王波 杨超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3期360-363,共4页
根据低渗透油藏正方形反九点面积注水开发特点,在流管模型和Beckley-Leverett方程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各向异性的单流管模型,推导出含裂缝的反九点井网的面积波及效率计算公式。反九点井网面积波及效率受裂缝的影响较大... 根据低渗透油藏正方形反九点面积注水开发特点,在流管模型和Beckley-Leverett方程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各向异性的单流管模型,推导出含裂缝的反九点井网的面积波及效率计算公式。反九点井网面积波及效率受裂缝的影响较大,与裂缝夹角越小的计算单元,面积波及效率上升越快,相同时间内面积波及效率越大。由于反九点面积井网中边井大于角井的面积波及效率,所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边井和角井应该采取不同的工作制度。利用含裂缝反九点井网面积波及效率计算公式,结合油田实际生产动态数据,可以解决低渗透油田低速非达西渗流的面积波及效率理论计算问题,为油藏开发设计和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动压力梯度 裂缝 非达西渗流 正方形反九点井网 面积波及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6G的信息论与信道编码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华滋 王俊 童文 《移动通信》 2024年第5期94-98,共5页
6G需要支持更多元化的性能指标,包括更高的峰值和用户速率,同时需要以更低的功耗和芯片复杂度来实现。回顾了现有的信息论与编码方法,并以即将到来的6G标准化背景,展望信息论与信道编码未来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包括与信道编码相关的6G KPI... 6G需要支持更多元化的性能指标,包括更高的峰值和用户速率,同时需要以更低的功耗和芯片复杂度来实现。回顾了现有的信息论与编码方法,并以即将到来的6G标准化背景,展望信息论与信道编码未来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包括与信道编码相关的6G KPI,以及指导6G信道编码设计的几个基本折衷关系等。以此说明,对于未来的信息论和编码研究,理论与实践的努力都远未达到终点,许多与编码实现与产品化的重要问题值得更多的理论研究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 信息论 信道编码 高吞吐 面积效率 能量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VBO接口芯片静电放电防护器件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泽坤 沈宏宇 +2 位作者 胡涛 李响 董树荣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94-800,共7页
为了改进VBO接口电路静电放电(ESD)防护器件性能,提出2种新的ESD防护器件:栅二极管与面积效率二极管触发可控硅整流器(SCR).采用SMIC 40 nm CMOS工艺与SMIC 28 nm PS CMOS工艺制备传统二极管、栅二极管、面积效率SCR;通过半导体工艺及... 为了改进VBO接口电路静电放电(ESD)防护器件性能,提出2种新的ESD防护器件:栅二极管与面积效率二极管触发可控硅整流器(SCR).采用SMIC 40 nm CMOS工艺与SMIC 28 nm PS CMOS工艺制备传统二极管、栅二极管、面积效率SCR;通过半导体工艺及器件模拟工具(TCAD)进行仿真,分析电流密度;通过传输线脉冲测试(TLP)方法,测试不同结构ESD防护器件的Ⅰ-Ⅴ特性.栅二极管的ESD鲁棒性为19.7 mA/μm,导通电阻为1.28Ω,相较于传统二极管降低了38.8%.面积效率二极管触发SCR触发电压为1.82 V,鲁棒性为48.1 mA/μm,相较于传统二极管提升了174.8%.测试结果表明,栅二极管与ASCR和传统ESD器件相比,性能有极大的提升,适合用作VBO接口芯片的ESD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放电(ESD) VBO 可控硅整流器(SCR) 面积效率 触发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差层极限注采井距求解新方法探讨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义坤 唐慧敏 +2 位作者 梁爽 王永平 汪金明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5-78,154,共4页
针对薄差层注采井距不合理与储层动用程度低的问题,根据低渗透油藏五点井网注水开发特点,利用面积波及效率公式计算薄差层二次加密井网2套开发层系面积波及效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拟合面积波及效率数学模型,计算不同注采压差下极限注采... 针对薄差层注采井距不合理与储层动用程度低的问题,根据低渗透油藏五点井网注水开发特点,利用面积波及效率公式计算薄差层二次加密井网2套开发层系面积波及效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拟合面积波及效率数学模型,计算不同注采压差下极限注采井距;利用有效动用系数计算极限注采井距。对比2种方法计算结果,误差在5%以内,证明利用面积波及效率数学模型对极限注采井距求解的正确性,该结果可用于调整薄差层注采井距,改善薄差层开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差储层 极限注采井距 面积波及效率 有效动用系数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建筑疏散楼梯选型与动态关联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剑宁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7年第4期5-14,42,共11页
商业建筑设计的重点课题之一是人员的消防安全疏散,而疏散楼梯作为建筑垂直交通的安全疏散出口,对商业建筑消防安全及其经济效益尤为重要。论文论述了商业建筑疏散楼梯设计的合理布置原则、基本要求、防火设计要点以及楼梯的选型与比较... 商业建筑设计的重点课题之一是人员的消防安全疏散,而疏散楼梯作为建筑垂直交通的安全疏散出口,对商业建筑消防安全及其经济效益尤为重要。论文论述了商业建筑疏散楼梯设计的合理布置原则、基本要求、防火设计要点以及楼梯的选型与比较,并通过3个设计实例进一步研讨疏散楼梯的选型与商业建筑后勤区域整体性的动态关联设计,以及与此相关的面积效率的经济性分析,进而得出结论用以指导商业建筑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原则 楼梯选型 动态关联设计 面积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清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微 薛霞 《海河水利》 2023年第6期93-96,共4页
经综合考虑,确定武清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对象。在对近5 a(2015—2020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方法及数据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武清区2020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736,该系数较可靠地反映了武清区当年农田灌溉... 经综合考虑,确定武清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对象。在对近5 a(2015—2020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方法及数据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武清区2020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736,该系数较可靠地反映了武清区当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水平;提高单位面积灌溉用水效率、推广建设节水工程、实施灌溉工程和田间用水精细化管理,均能使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有效提高。建议今后通过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开展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建设智慧灌区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武清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测算方法 单位面积灌溉用水效率 节水工程 精细化管理 武清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