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用于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后镇痛 被引量:5
1
作者 唐贞申 汤义 +5 位作者 安建雄 马银娜 梅晓辉 钱晓焱 冷火萍 严相默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01-302,共2页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PCA)用于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MVD)后镇痛的疗效、安全性及其副作用。方法将62例MVD术后患者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n=32)和芬太尼组(F组,n=30),分别使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进行术后PCA。记录术后1、6...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PCA)用于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MVD)后镇痛的疗效、安全性及其副作用。方法将62例MVD术后患者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n=32)和芬太尼组(F组,n=30),分别使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进行术后PCA。记录术后1、6、12、24、48和72h的疼痛评分、生命体征、副作用以及患者总体满意度。结果术后12h时安静痛VAS及48h时需求按压及有效按压次数S组少于F组(P<0.05);两组效果均较满意,S组非常满意率高于F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和芬太尼PCA用于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后镇痛时安全有效;等效剂量舒芬太尼镇痛、镇静效果强于芬太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镇痛 舒芬太尼 芬太尼 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后并发无菌性脑膜炎一例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锡温 姜绍红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9-430,共2页
患者女,67岁,以左侧面部肌肉阵发性抽动20年于2013年1月11日入院,入院查体:神志清,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脾不肿大,颅脑MRI检查无异常,化验检查无异常。入院诊断:左侧半面痉挛。于2013年1月14日在全麻下行左侧乙状窦后进路面神经... 患者女,67岁,以左侧面部肌肉阵发性抽动20年于2013年1月11日入院,入院查体:神志清,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脾不肿大,颅脑MRI检查无异常,化验检查无异常。入院诊断:左侧半面痉挛。于2013年1月14日在全麻下行左侧乙状窦后进路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在30度内窥镜辅助下,术中见小脑前下动脉在靠近脑干侧贯穿面听神经之间,术中用显微针先行面神经干贯穿梳理10余次,然后用小涤纶片垫于小脑前下动脉和面神经干之间,生理盐水冲洗术腔,见无出血后关闭术腔,手术经过顺利。术后给以降颅压及预防感染治疗,术后5天面肌痉挛消失并出现患侧轻度面瘫,于1月24日出院。患者出院三天后开始头痛并伴有低热,于1月29日再次入院。入院查体术侧耳后有皮下积液,给以加压包扎,入院后腰穿,颅压不高,脑脊液淡黄色,脑脊液常规:白细胞240&#215;106/L,其中单核细胞80%、多核细胞20%,脑脊液蛋白735mg/L,葡萄糖、氯化物正常。用万古霉素静滴治疗5天效果不佳,后改用美罗培南静滴治疗,并用其0.1g加生理盐水5ml鞘内注射,每天一次,连用3天效果不佳,连续4次脑脊液细菌培养为阴性,脑脊液白细胞300~600&#215;106/L之间,主要以单核细胞居多,脑脊液蛋白在600mg/L左右,用激素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脑脊液白细胞数及蛋白含量降低明显,且白细胞以单核细胞为主,经全院第一次会诊考虑无菌性脑膜炎可能性大,以激素治疗为主,静滴青霉素预防感染,泼尼松60mg/天,连用七天后减量,当泼尼松减至10mg/天时,发热及头痛症状就会出现,脑脊液白细胞及蛋白也会增高。在后续的治疗中又行4次脑脊液细菌培养均为阴性,术后复查颅脑MRI颅内未见异常,3月1日又组织第2次全院会诊,建议少量应用非畄体类抗炎药,以减少激素用量,改用乐松(洛索洛芬钠)60mg/日,泼尼松30mg/日,术侧耳后有皮下积液一直未愈,,加压包扎效果不佳,于3月4日在局麻下行左侧耳后枕部皮下积液穿刺术,抽出淡黄色脑脊液30ml,并重新给以加压包扎,脑脊液化验:白细胞14&#215;106/L,蛋白615mg/ L。并给以甘露醇降颅压治疗一周,目的是降颅压使术区脑膜切口愈合、皮下积液消失,同时继续激素加乐松治疗并适当补钙,脑脊液白细胞数在70×10^6/L 左右,其中单核细胞90%,多核细胞10%,脑脊液蛋白700mg/L左右。3月17日又组织第3次全院会诊,建议少量应用免疫抑制剂,将激素用量减少,停用乐松,给以环孢素25mg/次,2次/日口服,泼尼松减至10mg/日,治疗10天,患者无发热及不适,脑脊液白细胞数在70×10^6/L左右,以单核细胞为主,脑脊液蛋白略高,耳后枕区皮下积液基本消失,于3月28日出院,继续原剂量服用环孢素和泼尼松,属其第一周后减泼尼松5mg,第二周后减环孢素25mg,第三周后停用泼尼松,第四周后停用环孢素。于4月28日停止治疗后患者痊愈,病程历时近3个半月,经一年随访患者无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 无菌性脑膜炎 后并发 颅内 脑脊液白细胞 颅脑MRI检查 脑脊液常规 脑脊液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预后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善泉 张晓华 +5 位作者 郑彦 熊文浩 王勇 李骁雄 邱永明 万杰青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187例病人,用时序检验及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诸因素。结果近期疗效优者164例(87.7%),良者23例(12.3%)。...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187例病人,用时序检验及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诸因素。结果近期疗效优者164例(87.7%),良者23例(12.3%)。平均随访期7.38年,随访期间33例有不同程度的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为6个月,临床总有效率为82.4%,且复发大多在术后2年内,单因素分析表明动脉性压迫、神经存在血管压迹及减压方式与临床有效率有关,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静脉性压迫为复发的主要因素。结论神经受压程度、压迫血管的类型及不同的手术方式为影响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病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治疗 微血管减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套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912例 被引量:13
4
作者 郑鲁 陈援朝 +8 位作者 吕福林 谭林琼 孔令学 段国升 张远征 魏少波 郑瑛 王凤玲 吕学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34-137,共4页
目的 :总结 19年以来采用围套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 912例三叉神经痛的经验教训。方法 :耳后横切口 ,开骨窗 ,切开硬脑膜。牵开小脑半球 ,找到岩静脉后电凝并切断。根据三叉神经与“责任血管”的关系 ,分为贯穿型与非贯穿型。非贯穿型... 目的 :总结 19年以来采用围套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 912例三叉神经痛的经验教训。方法 :耳后横切口 ,开骨窗 ,切开硬脑膜。牵开小脑半球 ,找到岩静脉后电凝并切断。根据三叉神经与“责任血管”的关系 ,分为贯穿型与非贯穿型。非贯穿型的病人 ,动脉或较粗的静脉要使之与三叉神经分开 ,细小静脉则分开后电凝并切除与三叉神经并行的部分。最后进行神经血管减压。将减压材料自血管与神经之间插入并包绕三叉神经一周后前后两断端对合 ,以两银夹固定 ,这称为“围套式减压” ;贯穿型病人 ,尽可能将血管推向三叉神经远端 ,再行“围套式减压”。结果 :术后当日止痛90 2例 (98.90 % )。得到随访者 80 7例 (88.4 9% ) ,远期复发 2 0例 (2 .4 8% ) ,随访时间 0 .5~ 18年 ,平均 6 .5年。结论 :“围套式减压”可避免减压材料的滑脱、吸收 ,或新生血管重新压迫 ,还易于发现被神经根挡住的“责任血管” ,疗效好 ,远期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减压 治疗 三叉神经 围套式减压 方法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后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73例 被引量:8
5
作者 舒航 李昭杰 +5 位作者 林志俊 许作奎 林晓风 李贵福 詹升全 周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9期870-871,共2页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73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均为全麻下行乳突内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分离责任血管。结果:责任血管依次为小脑上动脉49例,基底动脉6例,岩静脉 6例及小脑前下动脉 3例,联合性责任...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73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均为全麻下行乳突内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分离责任血管。结果:责任血管依次为小脑上动脉49例,基底动脉6例,岩静脉 6例及小脑前下动脉 3例,联合性责任血管 9例;术后随访 1 -45个月,1例无效,1例死于脑出血,1例死于肺部感染,余 70例疼痛完全消失。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具有安全、有效、复发率低,副反应小等优点,尤其对于药物难治性三又神经痛宜作为首选治疗方法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微血管减压 耳后 微血管减压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孔乙状窦后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附23例报告) 被引量:6
6
作者 程钢戈 马宏伟 +4 位作者 董连强 张晖 黄永安 张宝国 武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7-278,共2页
目的探讨乙状窦后入路锁孔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方法、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2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行显微血管减压术,采用乳突后发际内小切口,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全程解剖三叉神经颅内段,寻找责任血管,将其从三... 目的探讨乙状窦后入路锁孔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方法、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2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行显微血管减压术,采用乳突后发际内小切口,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全程解剖三叉神经颅内段,寻找责任血管,将其从三叉神经入脑干区(REZ)分离,植入Teflon垫棉。观察术后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中均发现明确的责任血管压迫三叉神经REZ区。23例中22例术后症状立即消失,1例无效。3例术后发生术侧面部麻木。随访1个月~2年无疼痛复发。结论乙状窦后入路锁孔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安全且有效的方法,正确的手术方法是决定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微血管减压 责任血管 神经外科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5
7
作者 杨堃 蔡雄 +7 位作者 王子珍 何理盛 黄秋虎 戴琳孙 马春阳 郑传宜 孙邦勇 陈政刚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1628-1630,1633,共4页
目的:总结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2010年9月间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57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表现、术中所见、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结果:全部患者临床表现与其术中所见三叉神经受... 目的:总结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2010年9月间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57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表现、术中所见、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结果:全部患者临床表现与其术中所见三叉神经受血管压迫有密切关系。57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5年,41例(72.0%)术后疼痛完全消失,16例(28.0%)术后疼痛明显减轻;6例(10.5%)术后同侧面部有一过性轻度麻木,3例(5.2%)有轻度眼部干涩表现,所有患者无永久性并发症发生。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显著,手术时在三叉神经近脑干区发现责任血管并进行充分分离、松解,实现三叉神经彻底减压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微血管减压 微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崔彦魁 王卿峰 +3 位作者 王东晓 夏国庆 宋伟 张彦杰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75-176,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 微血管减压 外科治疗 疗效分析 临床 占位性病变 继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责任血管为小脑后下动脉的舌咽神经痛 被引量:4
9
作者 梁建涛 李茗初 +3 位作者 陈革 郭宏川 李子轶 鲍遇海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4-97,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舌咽神经痛(GNP)的技术要点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1年7月至2016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GNP患者18例。所有患者术前接受MR血管成像(MRA)检查,明确...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舌咽神经痛(GNP)的技术要点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1年7月至2016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GNP患者18例。所有患者术前接受MR血管成像(MRA)检查,明确舌咽和迷走神经与周围血管的解剖关系,其中17例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1例采用远外侧入路;对患者均未行神经根丝切断术。结果 18例患者术前均有典型的舌根、咽部、扁桃体或外耳道深部等部位的发作性剧烈疼痛。术前MRA提示并且在术中证实,患者的责任血管均为小脑后下动脉主干或其分支。术中直视下将责任血管移离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出脑干区,确保血管与神经不再相互接触。手术无致残致死,无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并发症。术后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期为1~62个月。其中17例患者疼痛症状完全消失,疼痛数字量表评分(NRS)为0分;1例疼痛未缓解,出院时NRS评分同术前的8分。3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微的声音嘶哑、咽部不适,随访期内逐渐缓解。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GNP安全、有效的方法,小脑后下动脉是最为常见的责任血管,术前影像学检查、术中明确减压非常重要,对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切断需慎之又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咽神经疾病 迷走神经 微血管减压 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应用地塞米松可缓解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疼痛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安宁 刘丽萍 +1 位作者 丁莉莉 胡彬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9-680,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地塞米松对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80例择期面神经减压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地塞米松组和对照组,诱导前给予地塞米松10 mg或生理盐水。所有患者均接受静脉全麻,术毕给予芬太尼PCIA镇痛,观察术后2、4、6、12...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地塞米松对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80例择期面神经减压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地塞米松组和对照组,诱导前给予地塞米松10 mg或生理盐水。所有患者均接受静脉全麻,术毕给予芬太尼PCIA镇痛,观察术后2、4、6、12、24 h 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各时间点,地塞米松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24 h内追加镇痛药次数及芬太尼用量均高于地塞米松组(P<0.05);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地塞米松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具有良好的术后镇痛协同作用,且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内输注 地塞米松 芬太尼 后疼痛 面神经 微血管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被引量:3
11
作者 余新光 魏少波 +2 位作者 张远征 薛怀安 刘宗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67-68,共2页
目的 :总结近年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和结果 ,以期进一步提高手术治愈率。方法 :回顾分析从 1994年 1月至 2 0 0 3年 12月进行后颅窝手术探查的 2 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 19例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有 1例术中采... 目的 :总结近年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和结果 ,以期进一步提高手术治愈率。方法 :回顾分析从 1994年 1月至 2 0 0 3年 12月进行后颅窝手术探查的 2 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 19例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有 1例术中采用脑室镜协助观察。结果 :在头颅磁共振扫描上 ,有 11例可见疼痛一侧的桥脑旁有异常血管影。术中发现三叉神经出脑干处有血管压迫者19例 (动脉血管压迫 16例 ,静脉血管压迫 3例 )。 19例中 ,术后早期疼痛完全缓解 17例。结论 :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减压 治疗 三叉神经 异常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20
12
作者 张永琴 梁景文 杨利孙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8期585-586,共2页
对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30例三叉神经痛病人,术前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术后重视病情观 察和不良反应的处理。结果疼痛消失27例(92.1%),疼痛缓解3例(7.9%).提示优质护理可缓解病人的紧张、 焦虑情绪,减轻疼痛,有利于促进病... 对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30例三叉神经痛病人,术前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术后重视病情观 察和不良反应的处理。结果疼痛消失27例(92.1%),疼痛缓解3例(7.9%).提示优质护理可缓解病人的紧张、 焦虑情绪,减轻疼痛,有利于促进病人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减压 三叉神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洛尔用于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改善脑搏动的处理体会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琦 朱哲 邓小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5-328,共4页
目的 比较艾司洛尔和乌拉地尔两种药物在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出现脑搏动时的处理效果.方法 择期行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226例,常规采用气管内全麻,术中进行血压调控,维持平均动脉压55~65 mmHg(1 mmHg=0.133kPa),并保持脑电双频指数(b... 目的 比较艾司洛尔和乌拉地尔两种药物在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出现脑搏动时的处理效果.方法 择期行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226例,常规采用气管内全麻,术中进行血压调控,维持平均动脉压55~65 mmHg(1 mmHg=0.133kPa),并保持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值在40~60之间.226例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患者术中打开硬脑膜后共出现明显脑搏动32例,运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将32例患者分成3组,A组(11例)静脉内单次给予艾司洛尔10 mg,B组(11例)静脉内单次给予乌拉地尔5 mg,C组(10例)静脉内单次给予生理盐水2 mL.观察并记录注射前及注射后1 min、5 min、10 min、30 min时各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心输出量(CO)的变化,术中显微镜操作时间以及脑搏动的改善情况.结果 3组患者出现脑搏动时的HR、MAP和CO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11例患者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后,各时间点HR和CO均明显下降,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MAP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患者给予生理盐水处理后各时间点HR、CO和MAP均无明显变化.药物干预后A组脑搏动改善率高于B组和C组(P<0.01);A组显微镜操作时间为(18±4)min,明显短于B组[(28±6)min]和C组[(29±5)min].结论 艾司洛尔能显著降低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脑搏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搏动 艾司洛尔 面神经微血管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波 王成伟 +3 位作者 王志刚 潘顺 张源 张庆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23-723,727,共2页
关键词 微血管减压 原发性三叉神经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舌咽神经痛20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小强 尹文杰 +3 位作者 田川 韩彦明 李强 张新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03-406,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舌咽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9年12月20例原发性舌咽神经痛资料,均采用乙状窦后小骨窗行MVD,特氟隆垫片解除神经血管接触,均未行神经根切断。随访1年以...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舌咽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9年12月20例原发性舌咽神经痛资料,均采用乙状窦后小骨窗行MVD,特氟隆垫片解除神经血管接触,均未行神经根切断。随访1年以上。结果责任血管为小脑后下动脉18例,小脑后下动脉和椎动脉2例。舌咽神经受压部位为神经根进出脑干区(root entr/exit zoon,REZ)16例,REZ区和远端3例,远端1例。3例合并三叉神经痛,均同时行三叉神经和舌咽神经减压术。术中暂时性血流动力学不稳定1例,无严重术中、术后并发症,无死亡。随访13~90个月,平均38.5月。19例术后立即无症状,均无复发,1例偶尔有不需要药物治疗的疼痛。结论未行神经根切断的MVD治疗舌咽神经痛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咽神经 微血管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常肌反应在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价值
16
作者 陈寒春 蒋栋毅 +2 位作者 杨德宝 周世军 王之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3280-3281,共2页
异常肌反应(abnormalmuscleresponse,AMR)是通过刺激面肌痉挛(hemifacialspasm,HFS)患者面神经的一个分支,在其他面神经分支可恒定记录到的一种病理性诱发电反应.它是HFS的特征性表现。具有诊断意义。本研究将AMR监测应用于微... 异常肌反应(abnormalmuscleresponse,AMR)是通过刺激面肌痉挛(hemifacialspasm,HFS)患者面神经的一个分支,在其他面神经分支可恒定记录到的一种病理性诱发电反应.它是HFS的特征性表现。具有诊断意义。本研究将AMR监测应用于微血管减压(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MVD)术中,评估减压效果,分析其变化与术后疗效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微血管减压 异常肌反应 应用 面神经分支 价值 面肌痉挛 后疗效 特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莫地平减少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面听神经相关并发症的作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黄旭 高峰 +1 位作者 林贵军 闫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148-2150,共3页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是否能减少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后面听神经相关并发症。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因面肌痉挛于我科行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患者2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0例,术后当日开始静脉泵入尼莫地平注射液(尼膜同)...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是否能减少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后面听神经相关并发症。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因面肌痉挛于我科行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患者2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0例,术后当日开始静脉泵入尼莫地平注射液(尼膜同)50 mg,泵速:2 mg/h,疗程3 d。3 d后改为口服尼莫地平片剂30 mg,每天3次,疗程1周。对照组110例,术后不应用尼莫地平,其余治疗均与治疗组相同。统计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面听神经并发症周围性面瘫及听力下降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病例面肌痉挛治疗有效率均为100%,尼莫地平组术后周围性面瘫及听力下降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尼莫地平可显著降低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周围性面瘫及听力下降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面肌痉挛 面神经微血管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seal型喉罩用于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安世萍 梁汉生 +1 位作者 卢兰生 杨占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2750-2752,共3页
目的:观察proseal型喉罩用于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32例面肌痉挛需行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proseal型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每组16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及维持均按相同的药物、相同的公斤体重剂量。监测呼... 目的:观察proseal型喉罩用于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32例面肌痉挛需行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proseal型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每组16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及维持均按相同的药物、相同的公斤体重剂量。监测呼吸、循环功能、麻醉深度指数。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或置入喉罩1min时(T1)、钻颅骨时(T2)、面神经松解时(T3)、呼之能睁眼时(T4)、拔管或取出喉罩1min时(T5)测定并记录各监测指标。结果:气管插管组患者插管后心率(98.7±13.4)次/min、平均动脉压(78.3±5.9)mmHg分别较插管前(79.6±12.7)次/min、(68.9±7.5)mmHg组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proseal型喉罩组患者潮气量(T5时)(368±37)mL、气道压(T4时)(12.12±2.73)cmH2O、肺顺应性(T4时)(58.34±5.37)mL/cmH2O分别与气管插管组(301±27)mL、(18.45±2.85)cmH2O、(48.44±2.7)mL/cmH2O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喉罩组患者麻醉深度指数在T4(88.34±5.25)、T5(94.64±7.58)时分别与气管插管组(96.18±5.89)、(75.79±8.25)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roseal型喉罩较气管插管可明显降低心血管反应;对于短时间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麻醉,proseal型喉罩较气管插管未明显影响潮气量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降低患者苏醒期气道压骤然升高,有利于肺顺应性的恢复,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气管插管 面神经 微血管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致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小伟 周川 +3 位作者 江建东 李罡 赵强 梁建涛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7-203,共7页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所致三叉神经痛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4月至2016年8月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神经外科(2例)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11例)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VBD致三...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所致三叉神经痛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4月至2016年8月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神经外科(2例)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11例)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VBD致三叉神经痛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37~72岁,平均(59±10)岁;病程4~240个月,病程中位数36. 0(9. 5,54. 0)个月;术前合并脑梗死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合并高血压病9例,糖尿病2例,冠心病1例; 10例术前均使用卡马西平治疗,2例术前行射频治疗;疼痛分布以三叉神经第2、3支分布区为主。术前及术后采用巴罗神经研究所(BNI)疼痛分级进行评分;术前行头部MRI检查(包括三维时间飞跃法序列)明确诊断。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术后采用门诊及电话进行临床随访。结果 (1) 13例患者术前BNI疼痛分级:Ⅳ级4例,V级9例;经MRI及术中所见均符合VBD特征,三叉神经受压移位明显;责任血管分布为基底动脉6例,基底动脉+小脑上动脉3例,椎动脉4例; 12例单纯行显微血管减压术,1例患者在显微血管减压术基础上行选择性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SPPR)。(2) 13例患者均完成临床随访,随访时间24~64个月,平均(48±13)个月。13例患者术后即刻均有效(BNI分级I级),其中1例术后出现同侧听力下降;1例术后1年复发(BNI分级Ⅲ级),1例术后3年复发(BNI分级Ⅲ级),11例患者均为随访有效(BNI分级I级)。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对VBD所致的三叉神经痛短期疗效较确切,安全性较好,但因样本量少,且VBD属慢性进展性疾病,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神经 微血管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197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9期702-702,共1页
关键词 微血管减压 治疗 原发性三叉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