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资约束对中小企业研发影响研究——基于随机效应面板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力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34,共5页
运用随机效应面板与合并截面模型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加价测量,R&D投入比资金投入更具有决策力;对于内部约束来说,两种投资的约束水平和企业规模之间存在单调关系。首先,和资金投入相比,研发投资内部资金的可用性更具有决定... 运用随机效应面板与合并截面模型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加价测量,R&D投入比资金投入更具有决策力;对于内部约束来说,两种投资的约束水平和企业规模之间存在单调关系。首先,和资金投入相比,研发投资内部资金的可用性更具有决定性,增加内部资金的可获得性对R&D投入比资本投资产生更大的影响。其次,小企业的R&D投入所受到的融资约束比大公司更多,因此减小公司规模比外部约束更具有约束力,对于大企业的融资约束没有发现这样的单调变化关系。通过划分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表明,较成熟公司的融资约束较低。因此,融资约束对小企业或更年轻的公司更具约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约束 随机效应面板 研发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效应对居民消费空间差异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凤杰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4期25-28,共4页
本文采用面板随机效应模型,对我国东中西部政策效应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空间差异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财政支出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果要远远大于财政收入政策效果;从城乡差异来看,财政政策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效果较大,对城镇居民... 本文采用面板随机效应模型,对我国东中西部政策效应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空间差异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财政支出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果要远远大于财政收入政策效果;从城乡差异来看,财政政策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效果较大,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效果较小,这种特点特别表现在财政支出效果上;从区域差异上,财政支出政策对东部地区居民消费表现出更强的凯恩斯效应,对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则呈现更强的非凯恩斯效应,产生这种特征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源于区域消费特征的差异;扩张财政政策在东中部效应显著,在西部紧缩性政策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随机效应 居民消费 财政政策效应 空间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门槛与制造业升级研究——基于集聚三重效应的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卢飞 刘明辉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4-35,共12页
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三重效应的分析,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影响呈倒"U"型以及各变量基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存在门限特征。根据2002—2013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设定面板模型,并将... 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三重效应的分析,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影响呈倒"U"型以及各变量基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存在门限特征。根据2002—2013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设定面板模型,并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设为门槛变量进行门限面板模型估计,综合证实了三个假设,甄别出各要素基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促进或阻碍作用的临界点。结果进一步表明,聚集的弹性效力呈现中东西渐次递减态势,空间语境下不同要素基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作用表现出不同的线性或非线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制造业升级 固定效应面板模型 随机效应面板模型 门限面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效应对居民消费空间差异性影响研究
4
作者 付志鸿 余葵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1-84,共4页
采用面板随机效应模型研究发现:财政支出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果要远远大于财政收入政策效果;财政支出政策对居民消费体现了很强的地域差异,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影响大于中部地区;扩张财政政策在中部效应显著,但在东部地区效果不明显... 采用面板随机效应模型研究发现:财政支出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果要远远大于财政收入政策效果;财政支出政策对居民消费体现了很强的地域差异,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影响大于中部地区;扩张财政政策在中部效应显著,但在东部地区效果不明显,而在西部紧缩性政策效果更为明显;因此,政府应该扩大在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基础建设和民生建设的投入,营造更好的消费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随机效应 居民消费 财政支出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的资源集约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家庭 赵亮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52,共8页
运用DEA分析方法,构建了测算城市发展过程中资源利用集约效率的计算模型,并对我国35个大中城市2001-2006年间的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电力资源这四种资源的集约效率进行了测算。发现,我国城市资源集约效率较低,效率值平均在70... 运用DEA分析方法,构建了测算城市发展过程中资源利用集约效率的计算模型,并对我国35个大中城市2001-2006年间的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电力资源这四种资源的集约效率进行了测算。发现,我国城市资源集约效率较低,效率值平均在70左右,并呈现出东部城市的资源集约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城市的不均衡分布状况。同时,运用随机效应面板模型分析了影响资源集约效率的因素。在影响集约效率的因素中,政府作用力、经济开放程度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集约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对电力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却有着抑制作用。产业结构和经济腹地变量对资源集约效率的提高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而金融发展环境变量对资源集约效率的提高有着负向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资源 集约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随机效应面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健康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申曙光 郑倩昀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3-166,共14页
随着全民医保的基本实现,医疗卫生的公平性问题得到较大程度改善,因此,下一步医改的重点应转向效率。健康生产的高效率要求在给定的健康投入下,实现健康产出的最大化。自"新医改"以来,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健康生产。对于... 随着全民医保的基本实现,医疗卫生的公平性问题得到较大程度改善,因此,下一步医改的重点应转向效率。健康生产的高效率要求在给定的健康投入下,实现健康产出的最大化。自"新医改"以来,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健康生产。对于大量的投入能否高效率地转化为健康产出,本文利用固定效应面板随机前沿模型,考察我国各省市2010—2014年的健康生产效率,并对健康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2010年以来,中国健康生产效率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地区差异得到改善。(2)经济发展水平、医疗机构管理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均与健康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基层医疗机构的利用率没有对健康生产效率造成显著影响。因此,通过提高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推动社会办医,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等措施,提高健康生产效率,改善居民的健康水平,是落实医疗供给侧改革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生产效率 固定效应面板随机前沿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鲜苹果出口贸易成本测算与分解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聪颖 霍学喜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6-81,共6页
为了促进中国苹果出口贸易发展、提供新的微观解释视角,基于Anderson&van Wincoop(2003)贸易成本理论构建改进的贸易引力模型,对2004-2013年中国与20个主要贸易伙伴国苹果出口贸易成本进行测算与分解,发现中国苹果出口贸易开放度有... 为了促进中国苹果出口贸易发展、提供新的微观解释视角,基于Anderson&van Wincoop(2003)贸易成本理论构建改进的贸易引力模型,对2004-2013年中国与20个主要贸易伙伴国苹果出口贸易成本进行测算与分解,发现中国苹果出口贸易开放度有了提升,贸易成本在2004-2013年期间呈现下降态势;人均GDP绝对差值与中国苹果出口贸易成本呈现反向变动,不存在"林德效应";贸易自由化与中国苹果出口贸易成本负相关,两国地理距离、平均名义关税、人民币对伙伴国实际汇率,以及是否拥有共边界不是决定中国苹果出口贸易成本的必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苹果 出口贸易成本 引力模型 面板随机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与黄河流域碳排放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及路径识别探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蒋培培 王远 +2 位作者 罗进 储祥祚 伍博炜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743-1751,共9页
为深入探究同类型地理单元碳排放效率的区域异质性,利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MinDS模型、Malmquist指数分析2005—2017年长江与黄河流域城市碳排放效率的静态与动态特征与差异,从流域间、流域内比较视角探究长江与黄河流域碳排放效率的空间... 为深入探究同类型地理单元碳排放效率的区域异质性,利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MinDS模型、Malmquist指数分析2005—2017年长江与黄河流域城市碳排放效率的静态与动态特征与差异,从流域间、流域内比较视角探究长江与黄河流域碳排放效率的空间集聚特征与演化规律,通过随机效应模型对不同城市类型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面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2005—2017年,长江与黄河流域碳排放效率平均值分别为0.785、0.747,碳排放效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碳排放效率呈先降后升的“U”型变化趋势,且2012—2017年处于“U”型上升区段.(2)长江流域碳排放效率呈下游>上游>中游的中间低、两端高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黄河流域呈下游>中游>上游的空间递增格局特征.长江流域碳排放效率高值区呈现城市群集聚趋势,低值区较分散;黄河流域碳排放效率低值区以宁夏沿黄城市群为中心沿黄河干流向周边扩散,高值区规模较小且分散.(3)长江与黄河流域碳排放效率的Malmquist指数均呈上升趋势,表征技术革新的技术进步指数是长江与黄河流域碳排放效率提升的主要内生驱动力,而表征要素组合、管理水平的技术效率指数则对碳排放效率提升作用不显著.(4)根据技术效率指数与技术进步指数在碳排放效率提升中的作用差异,可将研究对象划分为六类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是影响两大流域碳排放效率提升的共同因素.研究显示,长江与黄河流域碳排放效率变动既有整体的相似性又有内部的差异性,既要考虑产业结构等因素对两大流域碳排放效率提升的普遍影响,还要注意城镇化水平等因素的差异化影响,以实现两大流域碳减排与效率提升政策设计的“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与黄河流域 碳排放效率 时空特征 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MALMQUIST指数 随机效应面板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