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TF、ODS、PFP确定车内噪声贡献面板方法 被引量:7
1
作者 杨磊 邓松 杨双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6年第2期108-111,共4页
首先建立客车结构噪声传递函数模型分析车内噪声峰值频率点。然后通过工作变形分析函数模型分析在这些噪声峰值频率点车身发生振动变形较大的位置。将这些振动变形较大的位置设置成噪声贡献面板,建立面板声学贡献量分析模型来确定这些... 首先建立客车结构噪声传递函数模型分析车内噪声峰值频率点。然后通过工作变形分析函数模型分析在这些噪声峰值频率点车身发生振动变形较大的位置。将这些振动变形较大的位置设置成噪声贡献面板,建立面板声学贡献量分析模型来确定这些面板对车内噪声水平贡献程度,确定板件对车内声压影响主次关系。该方法为车内噪声评估和车身面板优化提供有效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车内噪声 噪声传递函数 工作变形分析 面板声学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传递向量法的槽形梁结构低频噪声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刘林芽 秦佳良 +3 位作者 雷晓燕 刘全民 宋瑞 曾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32-138,152,共8页
轨道交通槽形梁结构在列车动载作用下会辐射低频噪声,这种低频噪声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以轨道交通30 m的简支槽形梁为研究对象,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利用有限元法计算了列车荷载作用下槽形梁的振动响应,再利用声传递向量法分... 轨道交通槽形梁结构在列车动载作用下会辐射低频噪声,这种低频噪声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以轨道交通30 m的简支槽形梁为研究对象,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利用有限元法计算了列车荷载作用下槽形梁的振动响应,再利用声传递向量法分析了槽形梁结构辐射噪声及其特性,最后对槽形梁结构各板件的噪声辐射贡献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轨道交通槽形梁底板的垂向振动速度振级和腹板的横向振动速度振级的峰值频率均为63 Hz,且底板的垂向振动响应是最大的。槽形梁结构噪声的线性声压级的峰值频率在63 Hz附近,且当频率为63 Hz时,槽形梁结构噪声的辐射范围最广,衰减得最慢。槽形梁结构噪声辐射的主要区域在梁体的正上方和梁体的正下方,且梁体正上方的结构噪声要大于正下方。槽形梁底板对结构噪声的贡献量是最大的,其次是腹板,翼缘板对槽形梁结构噪声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形梁 有限元 声传递向 结构噪声 面板贡献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挖掘机驾驶室低频噪声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17
3
作者 陈剑 蒋丰鑫 肖悦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124-2129,共6页
以某挖掘机驾驶室为例,建立结构有限元与声学边界元模型,基于频域逆矩阵方法求解工况下的激励载荷,利用基于模态的强迫响应法求得该激励下驾驶室振动速度响应。以此速度响应为边界条件,将声学传递向量(ATV)法与边界元法相结合计算驾驶... 以某挖掘机驾驶室为例,建立结构有限元与声学边界元模型,基于频域逆矩阵方法求解工况下的激励载荷,利用基于模态的强迫响应法求得该激励下驾驶室振动速度响应。以此速度响应为边界条件,将声学传递向量(ATV)法与边界元法相结合计算驾驶员右耳处的声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对峰值频率处驾驶室面板声学贡献量进行计算,确认贡献显著的板件,对相应板件进行形貌优化和添加阻尼处理,结果表明,驾驶室内声压在对应峰值位置有较明显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内噪声 载荷识别 声学传递向(ATV) 边界元法 面板贡献量 形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V车内低频噪声控制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剑 文智明 李继锋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81-1385,共5页
通过实验和CAE模态分析建立了某SRV白车身的有限元模型和声腔有限元模型。使用有限元和边界元法分析了白车身结构和声腔的动态响应特性。针对峰值频段,进行了面板贡献量与结构的动态灵敏度分析。根据灵敏度分析结果,对板件厚度进行了优... 通过实验和CAE模态分析建立了某SRV白车身的有限元模型和声腔有限元模型。使用有限元和边界元法分析了白车身结构和声腔的动态响应特性。针对峰值频段,进行了面板贡献量与结构的动态灵敏度分析。根据灵敏度分析结果,对板件厚度进行了优化,有效降低了车内噪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分析 有限元 边界元 面板贡献量 动态灵敏度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履带式沙滩清洁车驾驶室声场特性分析
5
作者 欧阳联格 易步回 葛晓宏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5年第1期114-118,共5页
利用履带式沙滩清洁车驾驶室有限元模型进行了自由模态计算,将结果与试验模态对比;确认建模的精确性,用LMS Virtual.Lab软件进行模态叠加;然后得到驾驶室的频率响应。再将结构振动速度作为边界条件进行驾驶室室内声场仿真计算,获得了2Hz... 利用履带式沙滩清洁车驾驶室有限元模型进行了自由模态计算,将结果与试验模态对比;确认建模的精确性,用LMS Virtual.Lab软件进行模态叠加;然后得到驾驶室的频率响应。再将结构振动速度作为边界条件进行驾驶室室内声场仿真计算,获得了2Hz^200Hz频率激励下的驾驶员左右耳处的声压值。通过板件贡献量分析找出对场点声压峰值贡献较大的板件,最后依据国标对驾驶室室内声场特性作出评价;表明该驾驶室具有良好的动态声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边界元法 面板贡献量 履带式沙滩清洁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驾驶室低频噪声的声学特性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12
6
作者 朱晓东 沈忠亮 汪一峰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5年第1期145-150,共6页
在某卡车驾驶室结构有限元与声学有限元计算以及驾驶室声固耦合建模的基础上,进行结构模态计算分析以及试验验证。再进行声学模态分析以及声固耦合系统模态分析。考虑声—固耦合作用,利用耦合声学有限元进行了驾驶室内部声学特性研究,... 在某卡车驾驶室结构有限元与声学有限元计算以及驾驶室声固耦合建模的基础上,进行结构模态计算分析以及试验验证。再进行声学模态分析以及声固耦合系统模态分析。考虑声—固耦合作用,利用耦合声学有限元进行了驾驶室内部声学特性研究,识别出主要噪声频率。继而进行面板声学和模态贡献量分析,找到了峰值声压产生的主要原因,确定了贡献显著的面板。通过结构改进,提升了板件刚度,抑制了结构振动,试验结果表明,驾驶室内部噪声得到较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低频噪声 有限元法 面板贡献量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矿车驾驶室内结构噪声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学丘 陈剑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2年第4期88-91,144,共5页
针对某矿车驾驶室,运用矩阵求逆法计算驾驶室悬置车身侧的力,并基于耦合间接边界元法求解驾驶室耦合系统在该激励下的驾驶员右耳声压,找出关注频率。在该频率下进行面板贡献量分析,找出对场点声压主要贡献的面板。在此基础上,通过形貌... 针对某矿车驾驶室,运用矩阵求逆法计算驾驶室悬置车身侧的力,并基于耦合间接边界元法求解驾驶室耦合系统在该激励下的驾驶员右耳声压,找出关注频率。在该频率下进行面板贡献量分析,找出对场点声压主要贡献的面板。在此基础上,通过形貌优化提高顶棚的第1阶固有频率和在主要正贡献面板上加动力吸振器的方法有效地降低驾驶员右耳在80 Hz处的峰值声压,达12.82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声振耦合 面板贡献量 形貌优化 动力吸振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驾驶室结构噪声优化设计 被引量:4
8
作者 潘坤 陈剑 杜选福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20-1325,共6页
文章以某卡车驾驶室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了驾驶室结构、声学以及声固耦合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准确性进行了试验验证;基于建立的声固耦合有限元模型,进行了驾驶室内部场点声压响应计算和峰值频率点面板声学贡献量以及结构模态参与因子的... 文章以某卡车驾驶室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了驾驶室结构、声学以及声固耦合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准确性进行了试验验证;基于建立的声固耦合有限元模型,进行了驾驶室内部场点声压响应计算和峰值频率点面板声学贡献量以及结构模态参与因子的计算;基于计算结果以及模态应变能的叠加来确定需要优化的面板和车身板件进行阻尼处理的位置。通过阻尼优化,驾驶室内150Hz峰值声压降低了5.31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面板贡献量 加权模态应变能 阻尼优化 声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SRV车内噪声的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1
9
作者 龚兵 陈剑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3-96,共4页
针对某SRV车,建立可靠的白车身有限元模型、声腔边界元模型和有限元边界元耦合模型;在计算出场点声压频率响应的基础上,对峰值频率处进行面板贡献量分析,找出产生峰值声压的主要来源;基于模态修改法优化主要振动区域腹部节点的速度来降... 针对某SRV车,建立可靠的白车身有限元模型、声腔边界元模型和有限元边界元耦合模型;在计算出场点声压频率响应的基础上,对峰值频率处进行面板贡献量分析,找出产生峰值声压的主要来源;基于模态修改法优化主要振动区域腹部节点的速度来降低车内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间接边界元法 面板贡献量 声传递向 模态修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挖掘机驾驶室内低频噪声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淑玲 陈剑 +1 位作者 韩全 张学丘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4年第5期24-28,共5页
建立某型挖掘机驾驶室的结构有限元模型、声腔有限元模型及耦合声腔边界元模型,利用有限元法获得驾驶室的结构模态参数和声模态分布。基于模态法计算20~250 Hz内的振动响应,将其作为边界条件,用间接边界元法计算驾驶室左耳耦合声压,与... 建立某型挖掘机驾驶室的结构有限元模型、声腔有限元模型及耦合声腔边界元模型,利用有限元法获得驾驶室的结构模态参数和声模态分布。基于模态法计算20~250 Hz内的振动响应,将其作为边界条件,用间接边界元法计算驾驶室左耳耦合声压,与实车工况下测得的左耳声压进行对比,预测车内振动噪声并确定主要噪声频率。对峰值频率进行声学贡献量分析,识别出贡献较大板件,为同类型工程机械驾驶室低噪声设计提供重要的流程思路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模态-力响应 耦合声压 面板贡献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边界元的拖拉机驾驶室振动噪声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国杰 谢坤 董万静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3-167,269,共6页
首先建立拖拉机驾驶室的结构有限元模型,在驾驶室底部四角处设置力激励计算结构振动响应,并以此作为驾驶室声学模型边界条件,进而获取驾驶员耳旁声压响应。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频响曲线不同共振频率时驾驶室面板对耳旁声压贡献量,发现... 首先建立拖拉机驾驶室的结构有限元模型,在驾驶室底部四角处设置力激励计算结构振动响应,并以此作为驾驶室声学模型边界条件,进而获取驾驶员耳旁声压响应。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频响曲线不同共振频率时驾驶室面板对耳旁声压贡献量,发现左右侧板和前挡风板等对耳旁声压正贡献量最高。最后,在正贡献量较大的面板上敷设吸声平板以有效降低耳旁声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拖拉机驾驶室 力激励 频响曲线 面板贡献量 吸声平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驾驶室舱内声学特性的动力吸振器设计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晨阳 刘鹏 +1 位作者 陈宏 王坤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52,共6页
为了降低汽车驾驶室舱内噪声,提高驾乘人员舒适度,开展了利用动力吸振器降低驾驶室舱内噪声的研究。将某型号商务车驾驶室进行简化,简化后驾驶室结构和内部声腔声固耦合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建模。首先,计算得到驾驶员右耳处声压响应,将... 为了降低汽车驾驶室舱内噪声,提高驾乘人员舒适度,开展了利用动力吸振器降低驾驶室舱内噪声的研究。将某型号商务车驾驶室进行简化,简化后驾驶室结构和内部声腔声固耦合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建模。首先,计算得到驾驶员右耳处声压响应,将声压最高的2个峰值频率作为动力吸振器工作频率;其次,利用声传递向量分析该点面板声贡献量,将声贡献量最高的面板作为动力吸振器控制对象;再次,利用正交多项式法识别被控面板的等效质量;最后,依据此等效质量设计动力吸振器。与将振动腹点作为动力吸振器被控对象相比,将面板声贡献量最高的面板作为动力吸振器被控对象的峰值声压降低1.46 d B;与利用质量感应法确定被控面板等效质量相比,采用正交多项式法确定等效质量的降噪率提高18.9%。计算结果表明:根据面板声贡献量确定驾驶室被控面板,利用正交多项式计算被控面板等效质量的动力吸振器设计方法,可以更有效地降低驾驶室舱内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内声学特性 动力吸振器 有限元法 面板贡献 正交多项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